?

小學高年級學生情緒智力的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

2019-11-14 11:30龔茜左勤英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9年24期
關鍵詞:獨生子女智力顯著性

龔茜 左勤英

【摘 要】目的:調查了解小學高年級學生情緒智力的現狀,分析影響因素,并提出若干提升情緒智力的策略。方法:采用《情緒智力量表》對贛州市某小學四、五、六三個年級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1)情緒智力沒有顯著的性別差異。(2)在情緒智力的各維度上沒有年級間的顯著性差異。(3)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在情緒智力各維度不存在顯著性差異。

【關鍵詞】情緒智力;小學高年級學生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4-0023-02

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如何培養出人際質量良好、心理彈性強、人格健全的學生,成為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議題。而影響這些品質養成的重要能力之一就是情緒智力。前人研究表明,情緒智力水平高的個體情緒健康,有較強的情緒調節能力;能夠準確識別自己和他人的情緒,并運用理性情緒進行積極溝通;解決問題更加高效,應對壓力的彈性力更高;能夠共情他人,換位思考,既親密他人,也保持獨立性。小學生的身心發展水平較低,情緒智力水平較弱,這就更需要學校教師和家長的積極引導教育。然而在應試教育的體制下,許多家庭和學校依然重視智商開發遠遠高于情商培育。雖然學校也強調學生的全面發展,但在具體教育過程中依然只是把情商培育作為智商培育的附屬物,這就造成了學生高分低能、社會情感能力弱、自我調適能力低、心理彈性弱、適應與融入群體的水平低的狀態。在成長過程中,小學生需要應對不恰當的家庭教養方式,需要應對不斷增長的學業壓力,需要面對班集體和同伴群體適應性的壓力,需要面對人際溝通壓力,需要面對可能出現的自我認識偏差的壓力等等,如果面對這些壓力事件卻很難調節情緒并積極適應,不僅會影響身心健康,還會對正常的學習生活甚至健康人格的形成都產生負面影響。因此,針對小學生尤其是學業壓力和自我意識覺醒的高年級小學生,針對性地開展情緒智力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項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教育內容。本研究通過對小學高年級學生情緒智力的現狀水平進行調查研究,描述情緒智力的整體水平及可能的影響因素,提出情緒智力的提升策略,旨在為進一步的小學生情緒智力研究提供參考資料。

一、對象和方法

1.對象。

在贛州市某小學四、五、六年級學生中隨機發放問卷300份,回收278份,有效問卷243份?;厥章?7.4%。具體被試分布情況見表1。

2.方法。

《情緒智力量表》由Schutle編制而成。JesophCiarrochi證明此量表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同時適用于青少年。華南師范大學王才康將它翻譯成中文版,驗證了信度效度,其中一致性系數為0.83。該量表選項采用Likert五點量表的形式,共33道題目,包括四個分量表,即情緒知覺、自我情緒管理、他人情緒管理和情緒利用。反向計分后,得分越高表示情緒智力越高。

3.統計方法。

統計軟件為Spss18.0,采用t檢驗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1.小學高年級學生情緒緒智力的總體情況。

由表2可知,小學高年級學生在情緒智力平均分為117.7984,各維度的平均得分從高到低依次是情緒知覺、自我情緒管理、情緒利用、他人情緒管理。小學高年級學生情緒知覺的能力是最強的,理解他人情緒的能力尚有待加強。

2.小學高年級學生的情緒智力在人口學特征差異上的比較。

表3表明,不同年級學生在情緒智力各維度上無顯著性差異。表4表明,不同性別學生在情緒智力各維度上無顯著性差異。表5表明,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在情緒智力各維度上不存在顯著性差異。

三、討論

總體來說,小學高年級學生在情緒知覺維度上得分最高,在他人情緒管理維度上得分最低,這與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心理發展水平是符合的。小學高年級學生正處于由兒童轉為少年的過渡階段,他們變化的生理結構引起了巨大的心理變化,自我意識也進入了一個飛躍期。他們開始更關心自己的心理內容,包括對自己情緒的知覺水平,他們開始對自己的情緒有較清晰的認知,對自身的喜怒哀懼有明確的感受。因此,情緒知覺水平得分高于其它三個維度。但由于他們還是小學階段個體,認知能力有限,生活環境較單一,這造成他們對于他人情緒的掌握和評估能力發展有限,所以,他人情緒管理水平和情緒利用水平較弱。

小學高年級學生的情緒智力水平在年級間的差異不顯著。這個結果與前人研究結果是一致的。但在總分及四個維度上,六年級的學生分數都是最高。這說明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的情緒智力會隨之提高。

小學高年級學生的情緒智力水平在性別上無顯著性差異,說明男生與女生在這些維度上并沒有明顯的性別上的優勢和劣勢。但女生在各維度上的得分均高于男生。原因可能包括:較于男生而言,女生因為生理結構的差異和角色行為要求,在人際互動中對自我和他人的情緒狀態的覺察和處理能力更強;女生在人際交往中更注重質量和諧,并能較好地進行自我激勵。

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的情緒智力水平不存在顯著差異,但非獨生子女的分數在四個維度上比獨生子女更高。這可能與生活經驗不同。相對于獨生子女比較單一和聚焦的環境而言,非獨生子女生活在與兄弟姐妹共享的生活環境中,這種環境可能提供了較多的人際相處與協作的機會,提供了更多的情緒覺察、情緒識別與情緒管理等能力鍛煉的機會。

四、對策

1.在認知層面上,學校、教師、家長都要意識到學生的情緒智力對其心理健康、人際交往和學業成績有著深遠的影響。要認識到學生具備了自我情緒察覺和自我情緒管理能力,才能更好的認識自我并合理地處理自身與周圍環境的關系,從而更好地投入到學習生活中去;學生學會了自我激勵,才能更好地提升心理彈性,積極應對挫折進行良好適應;學生具備了察覺與管理他人的情緒能力時,才能更好地經營人際關系。

2.學校要依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需求,開設科學、系統的情緒智力發展性課程,也可以在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設計若干情緒智力主題內容,通過理論授課與活動體驗,幫助學生覺察和管理自己的情緒,引導學生學習覺察和管理他人情緒以及如何利用情緒,從而促進學生情緒智力的發展。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故事體驗、班級活動設計、團體輔導活動、課外活動或社會實踐活動等多元化方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體驗。

3.前人研究發現不同風格的家庭教養方式對孩子的情緒智力的影響顯著,家庭教養方式中的情感溫暖與理解因子和情緒智力具有顯著正相關。因此,作為父母而言,家長可以通過學習相關知識以更好地提升自身情緒智力水平,并加強與班主任、任課教師、心理教師之間的家校溝通,為提升學生的情緒智力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具體來說,家長要發揮正性主導作用,在親子教育中要積極營造尊重、溫暖、理解、平等的家庭情緒氛圍,積極使用一致性表達方式進行溝通和矛盾處理,積極引導和鼓勵孩子進行情緒覺察和情緒管理,成員之間的溝通和矛盾處理的方式、父母的教養方式直接影響兒童的情緒表達、移情和自我控制等能力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范慧玲.促進小學生情緒智力發展的初步探索[J].基礎教育研究,2014,(3):53-55.

[2]鐘巧如.小學高年級學生情緒智力與人際關系的相關研究[D].廣州大學,2012.

[3]浦曉黎,鄒婷.美國社會情緒學習對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建設的啟示[J].高教學刊,2015,(20):21-23.

基金項目:贛南醫學院校級一般課題(YB201438)。

猜你喜歡
獨生子女智力顯著性
基于顯著性權重融合的圖像拼接算法
圖說
基于視覺顯著性的視頻差錯掩蓋算法
獨生子女可以直接繼承房產嗎?
智力闖關
一種基于顯著性邊緣的運動模糊圖像復原方法
論商標固有顯著性的認定
獨生子女不能完全繼承父母遺產?
歡樂智力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