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小學語文教學創新

2019-11-14 11:30呂遠忠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9年24期
關鍵詞:創新小學語文教學

呂遠忠

【摘 要】培養學生的多種思維能力,使學生由模仿到創造的轉化,把要學的知識去發現或創造出來。樹立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為核心的教學宗旨,培養具有實事求是、獨立思考、勇于創造的科學精神,成為個性鮮明,各具特色的人才。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創新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4-0249-01

小學語文是基礎教育中的一門基礎學科,又是一門極富情感、極具個性、極易激發想象和創造思維的學科。它在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創造思維方面有著獨特的作用。培養小學生的創新精神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和基本任務。那么,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呢?

一、更新教學理念

作為語文教師,要真正讓學生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還必須努力轉變角色定位,充分發揮自身教學的創造性;不再做“一言堂”的堂主,成為情境的創設者、信息的提供者、探究的引導者、活動的組織者。完成傳統語文教育向探究性學習的轉變,要求語文教師必須做一個合格的組織者、參與者。在學習過程中,主動探究式的學習方法是語文學習的主流,教師應盡量以參與者的角色進入學生的探究性學習過程中。過去教師習慣于居高臨下地教育學生,這樣做的最大危害是在無形中損害了學生的個性。語文探究性學習有機會讓每個學生都成為自主學習的主體,在他們主動吸收自己最感興趣或最需要的東西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鮮明的個性。因此,教師要鼓勵并組織學生自主探索,同時參與到學生的探究活動中去,而不是居高臨下地把東西直接告訴學生。例如,對于一篇文章,教師有自己的思路和觀點,但在探究性學習中教師要把這些觀點收起來,而只給一些方法的指導,或者把它當作資料發給學生,然后師生共同合作討論研究,從而得出結論。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是導航者,學生是船員,是游客,是主體,所有的教學活動都是在教師的精心組織下進行的。

教師在語文探究性教學活動中,要當好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組織者和促進者,想辦法調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濃厚的興趣中由學習的被動者轉變為學習的主動者。

二、誘導學生自主探索,催化學生創新

質疑只是成功的一半,善導才是創新的催化劑。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把學生質疑問難的內容變成理解課文的思路,根據問題設置障礙,引發矛盾,造成疏漏,或者有意錯誤,把學生“激”起來,引起爭論,發表新看法、新見解,巧妙地將打開思維的鑰匙交給學生,“授人以漁”,讓學生自主探索,把質疑問難的內容弄個水落石出,把似是而非的問題想個一清二楚。教師的知識、思維總是小于學生信息量的總和,課上應充分調動學生,師生同讀、同疑、同悟、同得,師生互動,促進學生創新的催化,使教學過程成為師生雙方實現自身價值和自身創新的舞臺。如教學《富饒的西沙群島》時,有學生提出怎樣理解“一半是海水,一半是魚?!蔽冶阕寣W生仔細讀課文,先談談自己的理解。有兩種想法:有的認為,這句話是講海里的水和魚各占一半;有的認為這句話是說魚多。我讓學生再讀書,找出理由,相互辯論,看誰能說服誰?!懊焙汀岸堋毕嘧?,互相攻擊,思維的亮點不斷閃現,創新的火花不斷碰撞,答案在學生爭論中產生,在自主探索中出現。又有學生提出,課題為什么用“富饒”而不用“可愛”時,我在黑板上出現兩面三刀個課題,讓學生討論,師生爭論,促進學生深入讀書,認真思考,自主探索,尋求答案。

三、依靠教材,尋求創新資源與方法

培養創新能力,小學語文教科書中蘊涵著豐富的創新資源,有很多適合訓練同學創新能力的資源,假如能合理用這些資源,對于實施創新教育至關重要。

1.詞、句、段、篇之中蘊涵著創新資源。

詞、句的創新主要表示在詞、句理解和詞、句運用上的創新。如《我要的是葫蘆》課文中有這樣一個句子:“花謝以后,藤上掛了幾個小葫蘆”。句中“謝”這個詞的詞義,一般都理解為“脫落”(詞典上也是這樣注釋的),假如我們不是照搬詞典,而是啟發同學回憶生活、實地觀察,就會發現,剛長出不久的小葫蘆下面的花并未“脫落”,只是“枯萎”而已。不只葫蘆如此,南瓜、東瓜、絲瓜、西紅柿也大都如此。又比方課文中的句子有的看似平常,往往容易被人忽視,但實際上潛藏著創新的誘因。如《月光曲》中,當貝多芬彈完一曲后,盲姑娘激動地說:“彈得多熟練??!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貝多芬先生吧!”貝多芬沒有回答,卻又彈了一曲?!柏惗喾覜]有回答”這是一個內涵非常豐富的句子。為了使同學理解這個句子,可設計一個開放性的問題:“貝多芬為什么沒有回答盲姑娘的話?引導同學考慮“沒有回答”的各種原因,既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又發展了同學的思維。

2.語言、思維、德育、美育之中蘊含著創新資源。

如教學《可愛的草塘》,一位同學發問:課文中小麗說北大荒好得“哪兒也比不上”,我覺得不正確,咱們國家那么多名勝古跡,比北大荒好的不是有的是嗎?教師沒有正面道出答案,而是引導討論,激發同學的審美感受。一位同學說:“小麗是比大荒人,對家鄉的一草一木感情特深,當然會認為那兒最好的。俗話說,月是家鄉的圓,水是家鄉的甜。我認為美除了自然美外,還有情感美?!笨梢?,同學已從課文的美育因素和審美中獲得了新的審美感受。

四、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創新教育的一個顯著特征是重視學生的實踐能力,只有在實踐中,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才轉化為創新能力。因此,教師應廣泛開展語文活動,在活動中提高學生語文創新能力。一是明確主題,開展讀書活動。如學完《給予是快樂的》一課,以“怎樣和別人分享快樂”為主題,向學生公布讀書目錄,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閱讀評比。讓學生在廣泛的閱讀中進一步了解社會、了解自己,從而提高認識評判能力。二是舉行辯論大賽,讓學生思想的火花在撞擊中迸射,讓學生的語文能力在辯論中得到鍛煉。提高對事物的判斷能力和語文實際操作能力。創新意識的語文實踐活動也使學生學到了書本上所缺乏而學生真正需要的知識與能力,從而極大的提高了學生的語文創新能力。

總之,在語文創新教育過程中,通過教師的引導、啟發、點撥,能充分激發每個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創造潛能,使學生身心和心智全面發展、知識和能力同步提高,真正把學生培養成新時代需要的創造型人才。

猜你喜歡
創新小學語文教學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對外漢語教學中“想”和“要”的比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學絕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