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善用背景知識構建模型解題

2019-11-14 11:30楊亞軍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9年24期
關鍵詞:異面陌生平行

楊亞軍

【摘 要】要發展和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必須在日常的課堂教學和訓練中逐步培養。過去靠刷“套題”、刷“陳題”的方法已無法適應教育和高考選拔對人才的培養要求,適應這一變化的有效辦法應該是設計、編制對學生來說陌生的新問題。本文從一道立體幾何陌生問題的設置與解決,做了一點探索與實踐。

【關鍵詞】核心素養直觀想象幾何模型邏輯推理

【中圖分類號】G64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4-0288-02

“素養”,是一個人在非意識的情況下,他的行為模式和能力水平的體現。要發展和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必須在日常的課堂教學和訓練中逐步培養。特別在學生有了較扎實的低階思維能力(知識、技能、應用)的基礎上,要有意識地培養和發展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分析、評價、創造),但這靠刷“套題”、刷“陳題”幾乎是不可能的。較有效的辦法應該是設計、編制對學生來說陌生的問題,以此讓學生調動其所學,來解決這樣的問題。所謂陌生的問題,就是要讓學生咋一看無從下手,更沒有現成的同類題型或解法套路可直接套用。下面結就以這個具體的“陌生”問題為例,談談學生在面對這類問題時,該如何思考,如何應用平時所學解決這樣的新問題。

問題:已知三條直線a,b,c兩兩異面,在空間是否存在這樣的直線,它與這三條直線a,b,c同時相交?若存在,有幾條?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首先,這是一道開放的問題;這也是一道相對抽象的問題。其次,這是一道對學生而言相對陌生的問題,與他們平時常見的,在具體幾何體中判斷或證明有關直線、平面間位置關系的題目大不一樣。沒有具體的幾何體作載體,問題的解決方向和問題的結論都很茫然,加之異面直線本身就是立體幾何中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的一個概念,而且這里涉及到了三條兩兩異面的直線。

在學生完成了對立體幾何相關內容的學習之后,給出這樣的探索性問題,既能很好的檢查學生對立體幾何雙基的掌握情況,更能激發學生調動所學,認真分析、大膽嘗試、相互交流,在思考與實踐,在探索與碰撞中發展學科核心素養,鍛煉、提升高階思維能力。

該問題難在情境陌生、研究對象的不確定性及結論的未知性上。若學生一下子確實找不到切入點,可引導學生將問題難度先降低一點:比如將異面直線的條數由三條減為兩條,使問題變為“已知直線a,b異面,過空間的一點P,作與直線a,b同時相交的直線,這樣的直線能做出來嗎?若能,能作幾條;若不能,請說明理由?!比魧W生還是沒有頭緒,可再將兩條異面直線改為共面直線(比如相交或平行),讓學生考慮。

這時,大多數學生應該能意識到,平面出現了(兩條相交或平行直線都能確定一個平面),不妨記這個平面為M。一旦有了這個平面M,(a,bM),學生的思路應該能打開了。此時的結論顯然與點P是否在平面M內密切相關。比如,當a∥b時,若點P∈M,則過點P與直線a,b同時相交的直線有無數條;此時若點P M,則過點P與直線a,b同時相交的直線不存在(由異面直線的判定定理可知)。當a∩b=A時,若點P∈M,則過點P與直線a,b同時相交的直線有無數條;此時若點P M,則過點P與直線a,b同時相交的直線有且只有一條(就是直線PA)。從這個“降維”問題的解決中,我們能感受到平面M在解決問題中的作用。事實上,在幾乎所有立體幾何問題的解決過程中,特定的平面都扮演了重要且關鍵的角色(空間問題平面化本來就是我們研究解決空間問題的一條基本途徑)。

此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剛才解決“降維、簡化”以后的問題中,我們引入的平面M,相當于我們引入了一個背景或參照物,這使得我們的研究有了參考,有了分類的標準。我們以前也有過類似的實踐,比如,我們過去要比較log32與log3π的大小,是怎么做的?就是利用對數函數y=log3x的單調性進行比較。問題是,當時怎么就想到要用這個對數函數的性質?其實,我們當時是注意到這兩個對數的底數相同,于是把這兩個具體的對數形式的數,放在了一個背景中,放在了一個與他們同底數的對數函數y=log3x的背景中,從而使問題迎刃而解。

有了這樣的實踐體驗與探索之后,我們再面對兩條異面直線的情況,我們可否也把它們置于某種我們熟悉的背景中研究呢?答案是肯定的。這時能否也引入平面幫助解決呢?有些學生想到了“在研究異面直線所成的角時,可通過空間任意一點分別作兩條異面直線的平行線,從而得到一個平面”;也有同學想到了“分別在兩個平行平面中的兩條直線,要么平行,要么異面”;還有些同學想到了“分別經過直線a,b的平行平面M,N(如圖1所示,M∥N,a,b′M,b,a′N,a∥a′,b∥b′)”.經過一番分析、探索之后,思路逐漸清晰。加之題目中兩條直線a,b的地位是平等的,所引入的平面經過直線a還是經過直線b,可能對結論產生影響。

至此,我們把這個問題也置于了我們熟悉的情境或背景中——面面平行。有了這個熟悉的背景,剩下的問題學生就能輕易解決。若點P∈a(或點P∈b),則過點P與直線a,b同時相交的直線有無數條;若點P∈M,但點P a(或點P∈N,但點P b),則過點P與直線a,b同時相交的直線不存在;若點P M,且點P N,則過點P與直線a,b同時相交的直線有且只有一條(這條唯一的直線就是直線PQ,其中Q點就是由點P與直線a確定的平面G與直線b的交點,如圖2)。至此,這個學生咋一看陌生,甚至無從下手的題目,在引入了他們熟悉的平行平面的背景之后,問題也順利解決。

進而,對一開始提出的問題:與三條兩兩異面的直線都相交的直線的條數問題也不難解決。只要能把問題轉換為:比如過其中一條直線c上的每一點,作與另兩條異面直線a,b都相交的直線,是否能做出?利用剛才的結論,直線c上至多存在兩個點,做不出與直線a,b都相交的直線,而直線c上的其余無數個點,過每個點都能做出一條符合題意的直線。故,已知三條直線a,b,c兩兩異面,在空間存在無數條與直線a,b,c同時相交的直線。

在此基礎上,我們會發現,要真正理解異面直線,只有在整個立體幾何學習結束之后,回過頭來,站在面面平行的大背景下看異面直線,才能看清異面直線概念的本質:每一對異面直線原來都有一對“隱形的翅膀”——分別經過兩條異面直線的唯一一對平行平面。在這樣的背景下,研究異面直線的距離,包括一開始給出的“問題”,都猶如探囊取物。

異面直線公垂線的存在性與唯一性,對學生的理解也是一件相對困難的事情。若能借助于圖3中(圖中EF為異面直線a,b的公垂線段)的平面N(由直線a′,b確定,a′∥a,a′∥a′′,AD⊥平面N于點D)做背景,依靠圖3這一直觀的模型,學生就易于理解和掌握了。

這樣的實踐體驗,給學生今后面對陌生問題時,提供了一種分析、研究解決的途徑,適當地降低問題難度,摸索解決的切入點;在此基礎上,尤其是面對抽象問題時,可考慮聯系所學,引入適當的背景或模型,將抽象問題具體化、直觀化,再利用所學知識、方法、經驗解決陌生的新問題。

參考文獻

[1]《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4-8.

[2]《數學必修2》,嚴士健,王尚志主編,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6(2017.7):36-41.

猜你喜歡
異面陌生平行
向量的平行與垂直
平行
逃離平行世界
人最怕:深交后的陌生
求解異面直線夾角問題的兩個路徑
熟悉的陌生詞(四)
熟悉的陌生詞(三)
熟悉又陌生的“”
六種方法破解高考異面直線所成的角
再頂平行進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