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課堂如何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2019-11-15 03:49寇志奇
學生之友 2019年1期
關鍵詞:合作探究創設情境教學方法

寇志奇

摘 要:小學語文是語文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如何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是擺在教師面前的首要問題。想要培養小學生對學習語文的興趣就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尋求新的教學方法以對學生學習語文產生積極能動的作用。但相對于部分小學生來說,學習語文缺少主觀能動性,導致學習效果不夠理想,所以培養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自然就刻不容緩,這不僅可以改變教學課堂的學習氛圍,還能提高小學生學習語文的效率。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方法:設置懸念;創設情境;合作探究

想讓課堂趣味橫生并提高教學質量,就必須選擇有效地、適當的教學方法。在新課改思想的指導下,為了體現新的教學理念,就要嘗試改變以往枯燥、單一的教學模式,教師必須利用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讓語文課堂變得活躍起來,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接下來筆者將從設置懸念、創設情境、合作探究、相互交流四個方面進行詳細的闡述。

一、設置懸念教學法

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懸念的設置是非常有效的教學方法,教師也可以將設置懸念運用到教學的任何環節中,這是促使學生們主動學習最有效的教學方法。如果可以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選擇在適當的環節設置懸念,然后學生們就可以根據教師設置的懸念和所提出的問題增加對課本內容的有意注意,把一切與學習無關的事拋開,形成全神貫注、聚精會神上課的學習氛圍,讓知識的被動接受變為主動獲取,更易于學習效率的提高。

例如,以學習《傾斜的傘》這一課為例,這一課的主要內容是,外公和外孫女兩代人之間互相為對方打雨傘的場景,表達了爺孫間純真的至愛親情。在學習這一課時,我將這樣設置懸念:“今天,我來為大家出一個字謎,平字一去上蓋人,大家知道這個字謎是什么嗎?”通過一個字謎的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接下來我將引出本文的內容:“在一個下雨天,小朋友和他的外公一起走在傘下,小朋友身上一點兒也沒淋濕,可外公卻總是被淋濕。這可真是一把奇怪的雨傘??!同學們,你們想知道這是為什么嗎?學習了今天的課文,你一定能在文中找到答案?!蓖ㄟ^這種設置懸念的方式,利用學生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心,使學生在學習這篇文章時產生興趣,就可以通過教師設置懸念,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教學內容中,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創設情境教學法

在以往的教學方法下,老師們重視的是知識的傳輸,輕視了學生們主動參與的能力。而情境教學法在日常教學中有很大的優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們主動參與進來,并在參與的過程中學到知識。適當的情境教學可以為學生們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以及思維的擴展。

例如,以學習《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一課為例,這一課主要講的是在周恩來總理12歲的時候聽伯父嘆氣說“中華不振”,又目睹了中國婦女被洋人欺負,圍觀者敢怒不敢言,最后在課堂上表明自己的心跡“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在正式上課時我將給學生5分鐘的閱讀時間,隨后為學生創設情境,幫助學生理解本文的中心思想。我將選擇幾名學生分別扮演周恩來、伯父、洋人、婦女、圍觀者、魏校長等,根據他們對飾演角色的理解,演繹出他們心中所理解的《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樣每一位同學都有機會參與進來,不僅促進了學生們之間的交流,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三、合作探究教學法

合作探究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主學習的一種形式,學生們互助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有一個明確目的的指引下完成的合作學習。傳統的學習方法學生們聽著會喪失興趣,會有著聽不懂或不明白的現象,而教師又沒有時間一對一地讓每一位學生去理解運用,合作學習便成了最好的解決方法。在這個過程中每一位學生都會參與進來,發揮長處,彌補短處,通過對這個環節的設置,不僅使學生對學習語文產生興趣,鍛煉了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會在學習的過程中充分理解教學內容。

例如,以學習《和時間賽跑》這一課為例,課文主要講的是外祖母的去世讓“我”很悲傷、難過,爸爸不想看到“我”這樣下去,爸爸就對“我”說了一席話?!拔摇笨吹教栁飨逻@些自然現象,“我”終于明白了為什么要珍惜時間,還學會了用自己的方法和時間賽跑。在學習這一課時,我會向學生們提出這樣幾個問題:1、為什么寸金難買寸光陰?2、為什么鳥兒明天再飛過同樣的路線卻不是今天了?3、為什么要和時間賽跑?然后讓同學們之間相互討論,這個過程中我將到每個小組中,聽取他們的意見,適當地指導他們應該往哪個方面去思考。學生們通過自由交流展示自己的想法,激發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語言表達能力,調動課堂學習氛圍,同時他們還會學習到怎么聽取他人意見,并在討論的時候可以達到取長補短的效果。

四,相互交流教學法

在教學過程中,要提高教師和學生的相互交流,讓學生全面完整地了解老師的教學思路和教學計劃,有利于提高小學生語文學習的有效性和計劃性,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在新課程標準理念下,必須改變傳統的滿堂灌教學方法,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新教育模式,把課堂讓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使課堂成為教師和學生活動的舞臺,學生在愉快中學習,在快樂中成長,這樣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自然就提高了。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教學效果事半功倍,有何樂而不為呢?

在傳統教學方法中,教師一直在培養孩子學習的自主能力,但教師更應該注意的是教學方法是否有效,是否讓學生在教學的過程中能夠達到對知識的真正理解并融會貫通。如果在課堂上一味地使用單一的教學方法,會使學生產生厭煩心理,所以教師要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與時俱進,合理地運用適合內容的教學方法,能在輕松愉悅的教學氣氛下,充分地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對學習語文產生濃厚的興趣。

參考文獻:

[1]王利國.以興趣激發動力——淺析小學語文興趣教學[J].學周刊,2018(24):134-135.

[2]丁衛斌.淺析新課程背景下如何實現小學語文興趣教學[J].中國高新區,2018(07):125.

猜你喜歡
合作探究創設情境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與知識類型的適宜
建構初中數學高效課堂之我見
高中政治課“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教學模式初探
也談多媒體在數學教學中的運用
初中生物學案編寫的一些心得
我的教學方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