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有效運用

2019-11-26 13:13
兒童大世界 2019年7期
關鍵詞:想象力多媒體小學生

周 潔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邕寧區中和鎮壇西小學,廣西 南寧530200)

處于小學時期的學生,心智發育尚未成熟,思維結構尚未定型,身心素質處于成長階段,對一切新鮮事物抱有好奇心,無法長期集中注意力。語文作為人文學科的一種教育學科,旨在激發學生的發散思維,培養學生的文素養。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借助于信息技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通過采取多媒體、網絡平臺等,優化語文教學模式,增加語文教學的趣味性,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語文教學當中,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采取信息技術手段提升學生的認字興趣與能力

認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一項重點教學環節,是夯實學生各門學科學習的關鍵性基礎。但是,由于低年級的小學生注意力無法長期集中,尤其是一年級的小學生,從幼兒班游戲教學模式上升到識字教學中,一時之間難免無法適應。例如,在人教版小學教學中,每節課要求學生要掌握5-8個漢字,若一節課都在枯燥地反復練習漢字學習,學生容易產生排斥心理,教學效果并不樂觀。而興趣是打開新知識的鑰匙,教師可以采取信息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識字教學中,掌握識字的樂趣,進而愿意主動學習更多的漢字。例如在學習《日月水火》這節課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將日月水火以視頻或者動圖的方式呈現出來,相較于教材上單調的圖片,這種動態式的方式更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利用多媒體讀音進行識字教學,使文字更加形象化、立體化,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幫助學生快速記憶文字的音、義、形。

二、利用信息技術增強語文課堂的互動性

當前社會發展中,小學生接觸信息技術、電子產品等較早,對于一些多媒體技術等較為熟悉,小學語文借助于信息技術開展教學能夠促進師生之間的良性交流,增強語文課堂的互動性。例如,當學習到《富饒的西沙群島》這節課文時,教師可以提前與學生進行交流,調查學生喜歡以PPT形式開展教學還是視頻方式教學,然后按照大多數學生的意愿進行教學,使學生透過信息技術更好的了解西沙群島的地大物博。除此之外,在運用信息技術開展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做一些適當延伸,引導學生思考與感悟生活,使學生獲取更多的心得體會與知識啟迪,進而端正自身的價值觀念,提升文化素養。由于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對一些語文教材中的古詩文理解存在極大難度,因此教師可以采取信息技術的方法創新教學模式,豐富教學資源,使學生感知到古詩文的魅力。例如,在學習《望天門山》這節課時,天門山即今天安徽市東梁山與西梁山的總稱,教師便可以搜索到相關內容呈現給學生觀看,與學生討論詩人描寫的意境美,同時也便于學生的理解。

三、借助于信息技術激發學生的寫作想象力

愛因斯坦曾說:“邏輯會把你從A帶到B,想象力能帶你去任何地方?!毕胂罅κ切W生寫作的重要源泉,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著重于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挖掘學生的創造力。小學生不同于成人,他們的世界里天馬行空,如當問到“雪化了之后是什么?”大多數成人回答說是:“水?!币恍┖⒆颖銜卮鹫f:“雪化了后是春天?!彼?,教師可以采取多媒體中的音樂、動態等激發小學生的想象力,例如以看視頻、圖片的形式引導學生進行寫作,這比抽象艱澀的命題作文更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例如,在學習到《身邊那些有特點的人》這篇習作時,學生一時之間沒有寫作思路,教師可以節選一些紀錄片的片段,通過多媒體給學生放映出來。如紀錄片《人間世》中講述醫生工作的故事,再如每集五分鐘的紀錄片《早餐中國》,觀看小攤販的早餐工作等等,通過觀看紀錄片,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最有特點的人是我們身邊的普通人,但是他們又因為做著不平凡的事而變得不普通,變得有特點,由此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命題來寫作。通過這種方式,不僅使學生身臨其境般感知到不同人的故事,并且能夠為學生提供寫作素材,激發寫作想象力等。

結束語: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全面了解學生的身心特征,充分借助于信息技術手段開展趣味性教學,以便于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素養。為了挖掘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價值,語文教師應該采取多媒體課件的形式,如微視頻、PPT、網絡平臺等豐富教學資源,以學生熟悉的信息技術拉近學生與語文知識的距離,使學生可以掌握更多的語文知識,感受到語文學習的獨特魅力,繼而提升自身的語文素養。

猜你喜歡
想象力多媒體小學生
借助多媒體探尋有效設問的“四度”
看見你的想象力
怎樣培養小學生的自學能力
打開新的想象力
多媒體在《機械制圖》課中的應用
我是小學生
多媒體達人煉成記
適切 適時 適度——說說語文課堂的多媒體使用
6月,盡情發揮你的想象力
非常小學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