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英語閱讀教學讀后活動設計類型探討

2019-11-26 14:12周春燕
名師在線 2019年32期
關鍵詞:讀后教師應環節

周春燕

(江蘇省南京市雨花臺區教師發展中心,江蘇南京 210012)

引 言

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學生初步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是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基礎,而聽、說、讀、寫是語言技能的四個重要方面?!白x”作為語言輸入和輸出的方式,是學生語言技能水平的重要體現,一直都為英語教師所重視,而閱讀課是學生“讀”能力培養和提高的主要載體。

要想上好一節閱讀課,培養學生的語用能力,教師一定要在明確、落實閱讀課教學目標的前提下,精心設計讀后活動,開展多種形式的聽、說、讀、寫活動,鞏固和提升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筆者結合英語教研活動中的課例,以蘇教版牛津教材Story time板塊的故事教學為例,總結小學階段英語閱讀課讀后活動設計類型。

一、移步換景,鞏固文本知識

受小學生詞匯量和學習能力的限制,在低中年段,英語教材中的閱讀篇章一般比較短小,詞匯量少,文本內容比較單一。在閱讀后環節,教師可在目標詞匯和句型的基礎上適當補充同類詞匯和相關句子,創設多個相似的場景,讓學生在新的情境中使用目標語言,提高語言輸出能力,鞏固文本知識。

例如,4A Unit 6At the snack bar的Story time 記敘了Mike一家在snack bar點餐的過程。在讀后環節,教師設計了四個新的場景:a fruit shop, a toy shop, a candy shop and a stationary shop,同時補充了四種商店里的物品單詞以及Can I help you? Would you like ...等購物常用句型,讓學生在文本對話的基礎上進行詞匯替換,進一步操練、鞏固文本的語言知識。

這種移步換景的閱讀后語言輸出難度不大,很多時候教師還會在此環節提供對話搭建語言支架。此種讀后活動以鞏固閱讀文本為主要目標,通過場景的變換,讓學生展開知識遷移,提高了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

二、分析評價,挖掘故事內涵

小學階段的閱讀文本以故事性為主,人物角色個性鮮明,事件記敘簡單明了,但每個故事的背后往往有著更深層次的意義。葛炳芳認為,讀后環節的核心任務就是拓展文本內涵,內化文本思想[1]。因此,教師在設計讀后環節活動時,可以帶領學生在整體理解文本的基礎上開展進一步研讀,分析和評價文本蘊含的深層次含義,了解作者的創作意圖,即文字背后的含義。

例如,5A Unit 4Hobbies的Story time 以Mike的口吻記敘了他本人和Liu Tao, Su Hai, Yang Lin四個人物的愛好。這些愛好都是一些積極向上的活動,如playing basketball,swimming, reading stories等, 用 I / He / She like(s) doing的句式結構加以表達。在讀后環節,教師首先拋出一個任務:Observe all the hobbies in the story carefully. Try to tell us what you've found about these hobbies. 學生對比四個人物的愛好,發現他們都很熱愛運動和藝術。于是,教師引導學生得出觀點:Sports and arts can make our life colourful! 然后,教師再讓學生用文本中的句式談論自己和好朋友的興趣愛好。這樣,學生通過讀后對文本中的Hobbies的分析評價,在談論自己和朋友的愛好時就有了正確的導向,體會到編者的創編意圖,能夠挖掘故事內涵。

雖然文本中談論的僅僅是四個人物的愛好,但教師能夠引導學生深層次地解讀文本中的信息,得出熱愛運動和藝術這一蘊含正能量的觀點,這樣能更好地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生活態度。

三、創意寫作,提升寫作能力

寫作作為重要的語言輸出形式,越來越受到廣大英語教師的重視?!读x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明確規定,六年級學生要能根據圖片、詞語或例句的提示,寫出簡短的語句,因此教師應盡可能地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創造機會去寫作,而讀后環節是最好的時機。教師可以豐富寫作形式,如繪制思維導圖、創編兒歌、續寫故事、編制繪本等,將趣味融入讀后環節的寫作中,在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同時,也能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例如,4B Unit 1Our school subjects的Story time中談論了學生最喜歡的學科,在讀后環節,教師設計了一個寫作任務活動。在解讀完文本后,教師將文本內容轉化為一個chant帶領學生進行誦讀:What subject do you like? I like English. It's fun. What subjects do you like? I like Chinese and Math. We like PE. It's interesting. 然后教師將其中的學科和描述學科的形容詞挖空,提供easy, cool, fun, interesting等形容詞讓學生創作。What subject do you like? I like ____ . It's ____. What subjects do you like? I like____and ____ . We all like ____ . It's ____. 接著教師對chant進行挖空,讓學生在空格處寫上自己喜歡的學科和對學科的感受。最后,讓學生配上節奏,朗誦匯報自己創編的chant。

在讀后環節,教師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文本內容進行寫作訓練,是引導學生學習英語語言的結構模式,也是幫助學生提高寫作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徑[2]。教師應正確解讀文本結構和要素,提高學生的文本解構能力,以讀促寫,逐步培養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

四、話題討論,培養口語能力

現行蘇教牛津小學英語教材以話題為中心,這些圍繞故事文本的話題既有趣味,又有意義。在讀中環節教師帶領學生突破文本難點,內化語言知識;而在讀后環節,教師可以圍繞話題引導學生討論,將內化的語言知識轉化為口頭的語言輸出,結合自己的感悟和觀點,開展小組或個人口語練習。

例如,6A Unit 7Protect the Earth中的Story time板塊文字容量較大,講述了保護地球的四種途徑:Save water, Save energy, Save trees和 Don't use too much plastic。在讀后環節,教師設計了一個話題討論任務:Do you have any more ideas to protect our Earth and our home? Discuss in your group and report.學生在小組內開展如何保護地球和家園的討論,并進行匯報。由于文本語言信息較多,話題和學生的生活及社會熱點緊密相關,所以學生有話可說,有話想說。在小組討論和匯報過程中,學生的口語能力得到了加強,語言的綜合素養得到了提高。

讀后環節不僅是提高學生口語水平的很好的契機,同時也能為學生提供發表觀點和個人見解的機會。教師應讓學生參照文本話題,借鑒文本語言,為他們的口頭語言輸出做好鋪墊,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

五、文本重構,豐富語言形式

文本重構是指在語篇理解的基礎上,對語篇進行體裁的改編,如將對話改編成篇章,將故事改寫成對白;或提煉文章要點、框架等輔助學生復述文本。教師在讀后環節利用文本重構這一活動方式,一方面加深了學生對文本的理解,鞏固了文本中的語言知識;另一方面,也極大地培養了學生解構文本的能力和創新意識。

例如,6A Unit 2What a Day的Story time部分主要講述了Yang Ling和她的三位同學某天去公園游玩的經歷。經過教師解讀,學生發現文本以“時間”為線索,串聯起一天的活動。于是,教師在讀中環節將板書設計為時間線索圖,在每一個時間點的上下兩側板書上寫上對應時間的天氣情況和活動情況。這樣,學生可以迅速構建文本的結構。在讀后環節,教師設計了根據板書框架結構復述文本的任務活動。學生將與時間點有關的weather, activities要素組合起來,用自己的語言重新建立對語篇的認知架構。

復述性文本重構是學生聽說訓練的重要途徑,續寫、改編等文本重構活動則是培養學生讀寫能力的重要載體。教師應充分利用讀后環節,豐富學生的語言形式,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結 語

在英語閱讀課教學中,教師應重視讀后任務的設計,在正確解讀文本的基礎上,圍繞教學目標開展各種形式的讀后活動,豐富學生的語言輸出,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聽、說、讀、寫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當然,教師在設計和實施各類讀后活動時,也應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水平和需求,圍繞文本主題,立足培養學生思維品質和創新能力,構建高效課堂。

猜你喜歡
讀后教師應環節
“雙減”政策下教師應做好高效課堂的踐行者
必要的環節要寫清
全宅影音集成系統中最溫馨的環節 室內光線控制系統
虔誠描繪精神的富足——《張富清傳》讀后
高中文言文教學芻議
教師應如“水”
諺語趣畫
鄉土生活與精神重建——賀享雍《拯救》讀后
花叢覓詩
中國新聞獎長江韜奮獎評選增設審核環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