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翁丁村旅游業發展分析

2019-12-18 01:34張亞琴
新營銷 2019年14期
關鍵詞:木鼓佤族人才

□ 張亞琴

(云南大學滇池學院 云南 昆明 650000)

一、翁丁村旅游業發展的優勢條件

(一)自然資源優勢

翁丁村位于云南省滄源佤族自治縣勐角鄉西北部,為丘陵地形,山多林密,四周群山圍繞。氣候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4℃,氣候溫和、四季不明顯,但是日照良好,降水充沛。適宜的氣候條件,各種動植物資源,大規模梯田景觀及四壁落地房構成了佤族人民美好的家園,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原生態佤寨生態景觀。翁丁群山常年云霧繚繞,有云海、日出、夕陽等奇美氣候景觀為村寨增添了迷人的景色。

游客來到翁丁村游玩,四季都可體驗茶葉的采摘、茶葉的炒制以及揉茶等制作茶葉的道道工序,最后將自己制作出來的茶餅進行沖泡,能品嘗到最新鮮可口的釅烀茶。翁丁村是中國迄今為止保存最完整的佤族原始群居村落,真實和本色都得到了有效的保存。

(二)民族文化資源優勢

7翁丁村是中國佤族傳統文化的集中體現,完整地保留和傳承了中國佤族諸多傳統文化元素,是中國佤文化的薈萃之地,是佤文化天然的博物館。在吃方面,佤族人民喜愛吃辣椒,無辣不歡的人來到翁丁村旅游便可以大飽口福。在穿方面,佤族服飾是通過浸染工藝并經腰機編織而成的。佤族以黑為美,服裝多以黑色為主色調,紅色為輔色調。佤族的服飾融合人與自然相和諧的古樸思想,可作為舞臺展演服飾,還可作為民間藝術珍品,具有收藏欣賞的價值。在住方面,有兩種房屋風格為:四壁落地房和“干欄式”建筑。佤族的民居建筑是佤族人民在歷史長河中不斷摸索中而創造出的一種適應山地居住的特有建筑,是佤族的建筑文化,是佤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佤族有著許多有意思的節日,如“摸你黑”狂歡節,“摸你黑”在佤語的意思為“這正是我們追求的、我們所期待的,堅持下去吧,堅持到永久永久”。佤族是一個把精神生活看得比物質生活還重要的民族。因此,佤族人民總是樂觀豁達、無憂無慮的。佤族“摸你黑”狂歡節是佤族先民留下的一種神秘文化,也是佤族文化的一種表現。木鼓節也是佤族傳統節日,舊時的佤族,木鼓是阿佤人與神靈對話的通天神器,人們拉木鼓,跳木鼓房,祭木鼓,祈求五谷豐登?,F代的佤族,木鼓節演變成了民族歌舞表演、大型篝火聯歡等形式。佤族木鼓節是佤族民間的最盛大最隆重的傳統節日,是集中展示佤族文化的重大節日。甩發舞是佤族婦女自娛性的舞蹈,以甩弄長發得以文明,它有祝愿父母長輩們健康長壽之意。甩發舞在佤族的文化里由來已久,顯示出了佤族人民的生機與活力。

(三)區位優勢

翁丁村的景點分布在臨滄市臨翔—雙江—滄源—耿馬黃金旅游線路上,在其東部有國家級AAA景區—司崗里崖畫谷,南部有永和口岸,西部有南滾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北部有孟定邊關風情旅游區,全程路段均為泊油路,路段平穩不陡峭。翁丁村處于生態旅游及民族文化旅游集中區域,旅游區位良好。

(四)品牌優勢

翁丁村依靠其特色佤族文化,吸引了《不熄的火塘》、《孔雀眼》、《我們在行動》等電視劇,綜藝在此地進行拍攝和宣傳,在全國有一定的知名度。2007年1月,翁丁村經云南省政府同意列為云南省歷史文化名村,翁丁村旅游區的知名度和美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二、翁丁村旅游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旅游基礎設施與服務施設尚不完善

翁丁村地處山區,之前是原始封閉的一個小村莊,交通不便、信息閉塞,一直沿襲著傳統的生產方式,村內各項基礎設施較落后,基本都還處于原始時代。多數的年輕勞動力外出務工,中老年勞動者留守在村中,使得勞動者文化素質低下,接受新鮮事物能力較慢,因此,翁丁村的經濟長期發展緩慢,是典型的民族貧困村。旅游的基礎設施落后,嚴重制約了旅游業的發展。

(二)缺乏有力的資金支持

滄源縣屬于國家級扶貧縣,而翁丁村的“原始”部落,經濟條件更為困難,產業單一且產業鏈不連貫,宏觀與微觀環境都不容樂觀。要想更好地協調旅游發展與改善人民的生活質量等問題,部分村民必須進行搬遷,搬遷村民所留下的茅草屋需要進行維修與保護,這就產生了維修費用與保護費用,否則會影響景區的景觀效果。這些費用對于貧困縣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政府難以負擔和支付。整個旅游基礎設施的完善和加強更需要大筆資金,但對外的招商引資不足,得不到企業的資金投資支持,難以提升翁丁村的旅游環境。

(三)旅游人才匱乏,宣傳不到位

貧窮的翁丁村還沒有能力招聘引進旅游高級管理人才,也沒有精力舉辦人力資源教育培訓活動以及對在職人員進行專業的教育培訓等,就造成了人才引不來,人才留不下的局面,導致了旅游人才匱乏。使得翁丁村沒有專業有效的旅游宣傳,得不到持續的客源;其次,沒有專業化的向導,游客無法深層次的感受佤族文化的精髓,不能很好地口口相傳,缺乏口碑效應;再次,沒有專業高效的管理,不能適時地推出高質量的旅游產品,吸引游客,還可能出現旅游亂象,使游客的體驗大打折扣;最后,旅游業的持續發展需要的是高效的服務,也需要專業化的旅游人才來設計。

(四)旅游發展與村民生活方式的沖突

翁丁村除了自然的景觀之外,最突出的旅游資源便是佤族人民的人文氛圍,這是吸引游客的核心旅游資源,因為翁丁村的封閉,保留了大量的“原始”狀態的耕作方式、宗教信仰、階層觀念、道德價值等,但若旅游的看點僅僅只落在“原始”貧困的生活方式上,那么,旅游發展與人民生活質量改善就成為了一個悖論,怎樣轉化這二者的關系,是目前旅游進一步發展需要著重考慮的問題。

三、翁丁村發展旅游業的建議

(一)加快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是翁丁村的頭等大事。在修建交通道路方面,首先,必須得要維護寨子空間格局的完整性,保存歷史遺存的真實性,景區道路的骨架要保護好傳統風貌,在此基礎上,景區道路的修建或改造可適當后退加寬道路,以滿足最基本的生活要求,景區的停車場在規劃道路時,要適當的拓寬道路,彎度要減緩,以保證旅游大巴的安全出入。

(二)加強區域旅游合作,拓展資金流入渠道

翁丁村旅游業的發展,一是堅持和強化政府為主導的政策,實施積極的稅費政策,加強招商引資,獲得資金支持。二是發展區域旅游,通過區域旅游合作,能夠合理的配置旅游資源,達到各區域之間的優勢互補,進而產生聯動效應和集聚效應,從而節約開發資金??梢耘c周邊省市協同發展,形成緊密的經濟圈,推動翁丁村旅游業高速發展。

(三)加強人力資源的開發

貧困地區由于受到經濟條件和地理條件的限制,造成了貧困地區的留才難、引才更難的問題。政府部門要積極籌措資金,確保人力資源開發戰略的實施,要積極的爭取優惠政策的扶持,對人才的留住提供完善的保障機制。對現有人才要進行定期的教育和培訓工作,提升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村干部要加強對全民的旅游宣傳與教育,使村民對于旅游的基本素質得以提高。加大人才引進的投入,建立健全激勵機制,打破對人才身份、地域的界限,吸引更多的人才為翁丁村的發展服務。

(四)打造獨特的民族文化旅游品牌

文化資源是翁丁村旅游的靈魂所在。首先,政府部門和村委會要對寨子做好非遺物質文化的保護,其次,要充分運用佤族的特色文化、特定節日民俗,歌舞藝術、民族服飾等等展現旅游形象,吸引招攬國內外游客。導游解說最好選取當地村民,因為本地村民能更好的對寨子的祭祀文化作更好地解說,使游客能更好地了解佤族宗教文化,當然上崗前要進行專業培訓,持證上崗。最后,旅游紀念品一定要有當地特色,真正具有紀念價值,讓游客深刻懷念此次旅行。

猜你喜歡
木鼓佤族人才
人才云
佤族狂野奔放的木鼓節
民族電影《阿佤山》與佤族拉木鼓文化傳播研究
傳統民俗現代轉型的成效研究:以佤族新米節為例
探究佤族文化如何保護和傳承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爭奪戰”
佤族木鼓舞溯源
佤族木鼓原始用途考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