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推進農村基層社會有效治理的創新探索

2019-12-25 01:13曹巖龍
青年與社會 2019年33期
關鍵詞:新時代創新

摘 要:黨十九大報告之中明確的提出了要積極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同時也對社會治理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但是,身處在全新的時代背景之下,農村基層社會有效治理工作也面臨著全新的問題,所以文章也就新時代農村基層社會治理現狀進行了概述,然后基于此提出了具體的創新措施,希望能夠更好地推進農村基層社會有效治理。

關鍵詞:新時代;農村基層社會;有效治理;創新

基層社會治理本身就是一項較為重要的工作,也是國家政權機關直接管理亦或者是與群眾自治性組織有效結合在一起共同管理所管轄行政區域內基本公共事務的一項社會活動。新時代背景下推進農村基層社會有效治理是一項必不可少的工作,也是對社會生產以及農村群眾社會生活造成直接影響的一項社會活動,可是就目前推進現狀來看明顯存在著一些問題。社會治理創新這時候就顯得尤為的重要,其能夠有效打破傳統政府主導的管理模式,最大程度發揮出社會組織以及個人等多方面的積極作用,從而以共同的價值觀來有效維系社會結構穩定,真正實現基層社會治理體系的創新。

一、新時代農村基層社會治理現狀

為了更好地推進農村基層社會有效治理創新工作,筆者也從以下兩個方面對新時代農村基層社會治理現狀進行了探究:

(一)整體環境方面

從這一方面來分析的話,現如今我國剛好處在重要戰略發展機遇期,發展前景十分的光明,可是同樣也面臨著較為嚴峻的挑戰。一方面是因為在改革不斷推進與深入的環境下,社會結構也發生了顯著變化,各類社會矛盾也因此而不斷加深,公共安全風險相較于之前而言有了明顯的增多,農村基層社會治理對象也因此而變得越發的復雜化。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以及云計算等技術的不斷發展,也促使社會治理面臨著全新的課題,新型的違反犯罪現象開始涌現,傳統違法犯罪手法也因此而發生了變化,這也對新時代農村基層社會有效治理造成了影響。

(二)區域形勢方面

在新時代背景之下,因為受大環境所影響,農村基層社會治理形成也呈現出了類似的情形,社會矛盾開始變得越發的多樣化,各種類型的隱患開始集中出現,農村基層社會治理工作任務因此而變得越發的繁重。就新時代農村基層社會有效治理現狀來看,其主要呈現出了以下幾點問題:首先,社會主要矛盾變化與依法思維能力還是欠缺,在展開治理工作的時候,部分干部依法思維還不夠強,經濟、政治思維弦繃得很緊,法治思維弦相對較弱,部分法治方式都十分欠缺,沒有嚴格按照相關法律體系辦事;還有部分法治能力十分欠缺,出現了一些違背法律的現象。其次,現有的體制機制與共建、共享以及共治格局之間存在矛盾,其作為現如今基層社會有效治理新模式,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但是,從具體基層治理現象來看,市場機制使用以及調動各方積極性之間的銜接還尚不夠成熟,所以需要不斷進行完善。最后,則體現在智能化、信息化時代背景下,基層專業人才匱乏這一點上,畢竟在高科技時代背景之下,基層社會有效治理人才要求也因此而不斷提升。但是,從目前來看,明顯還是缺少這一類的人才,這也抑制了新時代農村基層社會有效治理工作的實施。

二、新時代推進農村基層社會有效治理的創新措施

上述分析中我們了解到新時代推進農村基層社會有效治理的現狀,而要想真正做好這一項工作,可以從以下幾點來進行創新:

(一)構建出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

十九大報告之中就明確的提出要對社會治理體制進行完善,盡可能提高社會治理法制化、社會化、專業化以及智能化等水平,這也是新時代農村基層社會治理工作面臨著的新要求。所以要想實現新時代推進農村基層社會有效治理創新這一目的,在實際工作中一定要積極構建出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具體而言,首先,需要落實黨委政府的領導責任,真正將農村基層社會治理工作也納入到工作議題之中,各個鄉鎮、區單位最好是承接相應的辦事、領導機構,這樣就能為這一工作實施奠定良好的基礎。其次,要對相關部門的責任進行嚴格落實,強化目標管理責任制,真正將綜合責任制落實情況有效的納入到黨政領導班子以及領導干部年度述職報告工作之中,同時結合實際來構建出相應的考核評價體系,以此來對這一項工作進行量化評價,從而促進農村基層社會治理工作的有序推進。再次,還需要不斷強化社會組織的協調責任,不斷完善內部機構以及自我管理組織,以此來有效推動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來承擔起社會責任,這樣就能將其對于基層社會治理的作用充分的發揮出來。最后,還需要在治理過程中盡可能調動起基層群眾的參與度,通過對群眾參與社會治理途徑進行創新與拓展,來更好地落實這一項工作。例如,可以積極開展人民調解工作亦或者是對群眾各種利益糾紛進行化解與處理等等,這樣就能真正實現農村基層社會有效治理。

(二)對農村基層社會治理體系進行完善

新時代推進農村基層社會有效治理工作的時候,還需要對農村基層社會治理體系進行完善,積極構建出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農村社會治理體系。十九大報告之中明確提出了鄉村振興這一發展戰略,并且要求做好農村基層基礎工作以及社區治理體系建設,以此來推動社會治理中心逐漸向基層開始下移,從而真正有效實現政府治理與社會調解之間的良好互動。而要想做好這一項工作,首先一定要加強自治,積極開展“十星文明戶”、“五星鄉村”等創建活動,同時將“一約四會”制度有效的落實下去,這樣就能真正讓文明之花開遍整個家庭。其次,需要注重法治建設,即在實際工作過程中要大力推進普法工作,尤其是在農村基層社會群體之中一定要做好法律服務體系普及工作,這樣就能及時有效的化解社會矛盾,同時有效加強農村基層社會治理。最后,還需要強化德治工作,即在農村基層社會有效治理過程中,要積極展開群眾道德工程建設、誠信建設,以此來有效提高群眾自律意識,讓其能夠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成正確把握,從而有效推進農村基層社會有效治理。

(三)讓農村基層社會治理變得更加系統化

新時代推進農村基層社會有效治理工作的時候,還需要堅持專項治理與系統治理、綜合治理、依法治理以及源頭治理等多方面的有效整合,以此來讓農村基層社會治理因此而變得更加的系統化,從而有效提升工作治理。首先,系統治理就是指治理主體在工作中要改變傳統治理理念,明確農村基層社會治理主體以及其相互關系,在發揮出政府主導作用的同時,將社會自我調節以及村民自治等作用也充分發揮出來,從而才能有效實現治理。其次,依法治理則是要求農村基層社會治理過程中,盡可能調動基層綜合治理力量,扎實的做好矛盾糾紛排查工作,治理方式則可以從之前的管控規則及時的轉向為法治保障,這樣就能真正有效將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綜合治理則是要求在治理過程中做好社區治理工作,真正將農村社會治理中心普及到基層,這樣才能真正實現政府治理、居民自治以及社會調解等多方面的良性互動,從而有效避免極端事件的發生。最后,源頭治理則是指在治理過程中要從后置及時的轉移到源頭治理,對社會心理服務工作加強重視,積極探索出全新的治理方式,如對留守老人兒童、輟學未成年人等弱勢群體可以定期進行走訪,以此來對其進行心理咨詢與引導,從而真正有效提高其自身防護能力,落實農村基層社會有效治理。

三、結語

綜上所述,自黨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提出了鄉鎮振興這一發展戰略,并且要求要積極推進農村基層社會有效治理工作,真正做好社會治理制度建設,從而打造出共享、共建以及共治理農村基層社會治理格局。而為了能夠形成有效的農村基層社會治理秩序,本文也提出了具體的創新措施,希望以此來有效推進新時代農村基層社會有效治理,更好地落實黨十九大號召。

參考文獻

[1] 張義禎.新時代推進農村基層社會有效治理的創新探索——福建省大田縣住村特派員制度研究[J].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18,No.457(5):95-102.

[2] 佚名.關于新時代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工作研究——以石家莊市欒城區為例[J].中共石家莊市委黨校學報,2019,21(1):46-48.

[3] 佚名.基層社會治理的內容呈現、經驗總結與優化路徑——以遵義鳳岡縣為例[C]// 以人民為中心——鳳岡縣“四直為民”實踐探索與理論研究,2017.

[4] 蘇惠芳.創新社會治理的基層實踐[J].西部大開發,2014(11):83-85.

基金項目:2018年度沈陽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課題名稱:推進沈陽農村基層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路徑措施研究,審批單位:沈陽市哲學社會科學學術委員會領導小組,課題編號:18067Q。

作者簡介:曹巖龍(1988- ),男,遼寧沈陽人,講師,沈陽建筑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猜你喜歡
新時代創新
新時代下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研究
新時代特點下的大學生安全管理工作淺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