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評價微創手術以及傳統開放手術在脊柱結核中的治療效果

2019-12-27 09:02楊鎖東
心血管外科雜志(電子版) 2019年4期
關鍵詞:入路結核脊柱

楊鎖東

(長春市傳染病醫院,吉林 長春 130123)

脊柱結核屬于常見的肺外結核,具有較高的致殘率,目前正在逐漸增加發病人群,嚴重影響到患者身心健康,增加家庭負擔,以往開放手術治療是比較常見的治療方式,雖然具有良好的效果,但存在著較大的風險,隨著醫學水平的快速發展,在治療脊柱結核疾病時,微創手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具有理想的預后效果[1]。本課題針對脊柱結核患者采取傳統開放手術與微創手術的治療效果進行評價,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本次實驗收治的70例脊柱結核患者的時間是2017年3月-2019年4月,將其作為研究對象,采取隨機法將其分為兩組,每組35例脊柱結核患者,對照組包括18例男性、17例女性,年齡范圍16歲-70歲,(40.28±1.36)歲為平均年齡;觀察組包括19例男性、16例女性,年齡范圍18歲-69歲,(41.38±1.78)歲為平均年齡,對兩組研究資料進行比較,差異不明顯(P>0.05)。

1.2 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傳統開放手術治療。依據患者脊柱結核,給予不同的手術入路,將病灶清除后,放置1 g-2 g鏈霉素,結束手術后,不將引流條放置患者傷口,在患者手術之后,平均臥床休息時間為半年,給予1年-2年常規化療,給予觀察組患者微創手術治療。依據患者臨床資料,在CT引導下進行穿刺,確定患者病灶,與此同時,確定切口位置、進針深度以及進針角度,入路選擇在內臟鞘與頸椎血管鞘之前,腰椎位置行外側入路,胸椎經肋骨傷后,于外側位置入路,進入椎間隙。在為患者創建經皮通道時,主要采用經皮擴張套管,在CT引導下,將患者膿腫與病灶間的壞死細胞完全清除。結束手術后,將雙腔管放置在囊腫腔內與脊柱病灶內,沖洗過程中主要采用500 mL生理鹽水加0.5 g異煙肼,并與引流管和沖洗管進行連接,維持性灌注沖洗21 d,結束手術后,對患者局部位置進行化療,異煙肼為化療藥物,腫膿內與病灶內每根管在0.1 g-0.3 g,1 d進行1次治療,60 d左右為局部化療時間,12個月左右為全身化療時間。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研究對象治療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測評本次實驗數據主要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23.0,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Mean±SD)表示,檢驗值為t,差異顯著,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2 結果

對比兩組研究對象治療情況,觀察組術中出血量、住院天數、手術時間均少于對照組,比較兩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研究對象治療情況(Mean±SD)

3 討論

臨床上,骨與關節結核是我國比較常見的肺外結核疾病,脊柱結核也是其中一種,一旦患有該疾病,應及時采取手術治療,傳統開放手術屬于比較成熟的治療方式,但在治療中仍有許多不足,無法滿足患者的治療需求[2]。微創技術作為一種新型的治療方式,具有操作便捷、安全的優勢,使胸腔鏡技術在脊柱結核手術治療中得到廣泛應用。相關研究表明,微創手術對機體本身存在著較少的干擾,具有較小的創傷性,疼痛感較輕。一般情況下,手術治療后不在需要使用止痛藥物,具有較短的手術恢復期,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3]。本研究中,觀察組術中出血量、住院天數、手術時間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總而言之,給予脊柱結核患者微創手術治療,能夠減少患者出血量,具有推廣意義。

猜你喜歡
入路結核脊柱
長期久坐低頭 你的脊柱還好嗎
特殊部位結核影像學表現
18F-FDG PET/CT在脊柱感染診治中的應用及與MRI的比較
尺骨冠狀突骨折的入路和預后
住院時間、出院安排、90 d并發癥和翻修率:一項比較直接前入路、后外側入路以及直接上方入路的研究/SILJANDER M P, WHALEY J D, KOUEITER D M,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6):1658-1661.doi: 10.1016/j.arth.2020.01.082. Epub 2020 Feb 5.
如何保護寶寶的脊柱
一度浪漫的結核
層次分析模型在結核疾病預防控制系統中的應用
前外側入路結合Kocher入路治療肱骨遠端冠狀面骨折療效觀察
中間入路與外側入路行單側甲狀腺葉全切除術的對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