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不是一廂情愿的“為愛做主”

2020-01-22 14:38王菲
作文評點報·高中版 2020年44期
關鍵詞:司空見慣社交圈陳女士

王菲

長沙市民陳女士為8歲兒子報了馬術課,一節課600元,但這只是課時費,后續買馬術裝備、到各地參加比賽的費用更高。盡管家境不錯,但高昂的費用還是讓陳女士不得不縮減其他開支,為的是讓孩子堅持學習。

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在如今的家庭教育中已經司空見慣。但近年來,在密密麻麻的課程內容中,出現了一種新現象,那就是一些曾經冷門且偏貴的興趣班呈漸起之勢。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不僅僅滿足于將孩子的業余時間填滿,更在乎用什么樣的內容來填才更有價值、更有前途。

倘若這種價值和前途,真的是以孩子的興趣和社會發展需要為前提和基礎,倒也稱得上是理性的考量和選擇。但現實表明,當前很多家長之所以選擇那些“高冷”的項目讓孩子學習,更多是夾雜了他們自己的私念和功利性目的。好端端的興趣班,成了家長們愛面子、好攀比的較量場,這種教育領域的浮躁和狂熱情緒,亟待理性回歸。

教育“鄙視鏈”現象的出現,與現代社會的競爭之激烈密切相關。為了能讓自己的孩子出人頭地、獨領風騷,家長們可謂花盡了心思。在部分家長看來,傳統的足球、籃球、游泳、跆拳道、鋼琴、琵琶、古箏等都已司空見慣,學得人多了,競爭自然也大,孩子很難有出頭之日。相比之下,棒球、橄欖球、擊劍、冰球、高爾夫、馬術等“曲高和寡”的項目更有優勢,既能讓孩子因“興趣”而更出眾,又可以把孩子送入所謂“高大上”的朋友圈,賺得未來發展所需要的“資源”,可謂一舉多得。因此,就算費力又燒錢,家長們也心甘情愿。

盡管家長們做好了思想上、心理上、財力上、體力上的各種準備,但是否真正考慮過孩子的感受,他們準備好了嗎?教育不是一廂情愿的單方面輸入與輸出,一味的家長喜歡、家長認為、家長埋單,最終未必能換得孩子的內心認同。

(摘自成都文明網)

【素材解讀】

興趣班應當始終以興趣為前提,以培養和發展孩子的興趣愛好為宗旨,而不應成為財富的“較量場”、資源的“社交圈”。作為家長,應多尊重孩子的意愿、傾聽他們的心聲、理解他們的選擇,別讓自己的愛成為強加在孩子身上的負擔。給孩子多一些釋放個性的空間,多一些獨立選擇的自由,才是真正的因愛做主、為愛做主。

【適用話題】

興趣、功利化教育、教育攀比……

猜你喜歡
司空見慣社交圈陳女士
請允許我 細細地回憶她
新語
數字社交圈里的白酒“新消費”
請允許我細細地回憶她
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課程教學的創變
理財書苑
申請退款變“貸款”女子險被騙1萬
新常態時期大學生網購現狀分析
司空見慣
打工妹做生意被騙走五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