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工科建設中培育校企合作新動力研究

2020-02-15 09:02鄧繼勇尹愛武
山東化工 2020年3期
關鍵詞:工科校企人才

鄧繼勇,尹愛武

(1.湖南工程學院 材料與化工學院,湖南 湘潭 411104;2.湘潭醫衛職業技術學院 醫技學院,湖南 湘潭 411104)

我國目前進入新經濟蓬勃發展時期。新經濟是指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由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所催生的新產品、新服務、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等“五新”的綜合。其以由高新科技產業驅動,是基于知識經濟的全球化經濟??萍既瞬攀切陆洕鷷r代最重要的生產要素,人的創新能力是企業發展的核心發展力,這已經成為新經濟時代無可爭議的真理。新經濟是一個跨行業、跨領域的概念,是原來產業不斷向產業鏈和價值鏈的高端環節延伸。從發展路徑來看,新經濟強調以產業鏈整合替代傳統專業化分工,它體現不同產業之間的互動融合。從技術背景來看,新經濟的產業創新模式要求工程科技人才不僅有精湛的專業技術,同時擁有跨行業、跨學科的知識和能力,并且有良好的生產組織能力。

新經濟的發展突顯出我國原有工科教育的滯后,工程人才的培養不能滿足經濟發展的要求。到2020年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人才缺口將會達到750萬人。到2025年,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人才缺口將達到950萬人,電力裝備的人才缺口也將達到900多萬人[1]。

“人才是發展壯大新經濟的首要資源。工程教育跟產業發展是緊密聯系、相互支撐的。工程教育改革如果滯后,那就拖了產業的后腿。我們急需發展'新工科'來支撐新經濟發展的人才需要?!苯逃扛叩冉逃舅鹃L張大良說。中科院院士包信和指出'新工科'是科學、人文、工程的交叉融合,是培養復合型、綜合性人才,學生要具備整合能力、全球視野、領導能力、實踐能力,成為一個人文科學和工程領域的領袖人物。

目前我國建設和發展新工科有良好基礎:我國已經建成世界最大規模的高等工程教育,2016工科本科在校生525萬人,在校生約占高等教育在校生總數的三分之一;國家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工程教育專業認證體系實現國際實質等效。

高校和企業作為科技人才培育的兩大主體,承擔著主要的責任。企業擁有有別于高校的獨特學習資源與人才培養環境,實施校企合作(本文主要指校企合作實習基地建設)是培養新工科人才的必經之路。新工科建設需要企業的大力支持,高校與企業打造共商、共建、共享的工程教育責任共同體,深入推進校企合作,校企聯合制定培養目標和培養方案、共同建設課程、共建實驗室和實訓實習基地等,鼓勵行業、企業參與到教育教學各個環節中,促進新工科人才培養與新經濟產業需求緊密結合。

在尋求合作新動力過程中的著力點一定要符合經濟學規律,能產生效益,并給合作的高校、企業帶來雙贏局面,特別是企業的合作效益。本文從高校與企業兩方面論述培育新工科建設過程中校企合作的新動力,探索工程教育人才培養的新模式,促進實習基地的建設、以實現深度的產教融合,使高校和企業在人才培養中更好的發揮主體作用,為我國新經濟的發展提供迫切所需的新工科人才。

1 校企合作實習基地建設現狀

目前實習基地的建設存在諸多的問題,如實習走過場,實習基地不穩定,實習基地與人才培養的內容不符,高校找不到實習基地等。特別是一些知識密集型產業或對安全要求高的民營企業這類實習基地更難建立。

過去有人認為,企業不愿積極參于產學研合作教育是緣于企業對教育重要性認識不足、不重視科技人才或沒有社會責任感。其實,這只是一種表面現象。企業作為生產經營單位,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考慮,其行為應是能被理解的?,F代經濟學在研究企業行為時有一個重要假設:企業的行為以實現利潤最大化為目標,即在既定的成本下實現最大的產出。通俗的說就是用最小的成本投入,獲取最大的收益。這一經濟學假設對新經濟下的中國企業同樣適用,企業必需適應這一生存規則,否則企業就不能更好的組織生產,失去他存在的價值,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甚至面臨破產。在新經濟環境下企業未必認識不到科技與人才的重要性。在這一時期,企業的生存比以往更依賴于科學技術、科技人才,他們常常是求賢若渴,期待技術人才的加入。當高校學生進入企業實習時,作為一種成本的投入(企業給實習生發放的生活、住房、交通、通信補貼,購買的保險及培訓費用等),企業同樣會權衡這一投入是否會能給其帶來近期,甚或遠期企業想要的利潤。如果做不到這一點,任何投入對企業而言都是一種負擔,企業就會回避校企合作,不愿接收高校實習生。

調查顯示在實習過程中高校學生給大部分企業帶來的是負利潤。通過實習環節,畢業后不愿意繼續服務于原實習企業,能給企業帶來遠期利潤的就更少了。多數企業表明,在校企合作中,他們希望通過實習環節,讓學生與企業雙方有一個深入的了解。他們關注的是實習結束,畢業后有一部分優秀的實習生加入到企業的發展中來。企業并不在意近期利益,他們看中的是校企合作帶來的長遠效益,也愿意為學生的企業學習進行投入。但因多種原因的限制,通過實習環節能留在企業的學生很少,有些甚至沒有。校企合作沒有給企業帶來預期的效益。

2 構建校企合作新動力的措施

2.1 企業關注實習生的職業生涯發展

職業生涯發展指一個人從首次參加工作開始,根據個人動態發展,結合工作機遇而調整的職業期望和職業能力,并展開職業選擇的過程。國家職業發展協會指出,職業發展是心理、社會、教育、物質、經濟和機會因素的合集。這些因素共同影響特定個人在生命歷程中的工作的性質和意義。新經濟環境下科學技術發展迅速,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化,職業的選擇也越來越多,尤其對于年青的知識型員工來說,他們面臨著多重趨避沖突,反而更容易迷失職業發展方向。因此,實習企業對學生的職業生涯的規劃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

企業對實習生的個人職業計劃應重視和鼓勵,并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需要和發展,給實習生以多方面的咨詢和指導,并通過一定的培訓、工作設計,幫助實習生向個人職業目標前進。在工作安排上盡可能與所學專業知識結合起來,而不是僅作為一種純體力勞動者。實習期間盡可能安排學生在多個工段、部門輪流,讓學生全面掌握相關技能。雖然多崗位的輪流,會影響操作的熟練程度,進而影響工作效率。企業要建立幫助、促進學生職業發展的機制:制定實習人員崗位和職務發展的階梯計劃,同時明確各崗位和職務水平發展要求與標準,為學生在企業實習期間的向上發展指明方向;制定每個崗位和職務的職業標準,具體包括工作內容、知識和技能要求、素質要求、工作標準等;企業建立與職業發展配套的政策體系,如工資體系、績效管理體系、績效考核體系、培訓體系及晉升體系。

對職業生涯總體收益最大化的追求能對員工產生極大的激勵效果。Casas-Arce指出,員工的努力工作更重要的是為了提升未來的報酬。對整個職業生涯的關注,促使員工尋找更能發揮自己能力的工作崗位與企業平臺[2]。對實習生的職業生涯發展的重視,將有助于實習生的成長,企業的管理,并能激發實習生的工作熱情,從而給企業帶來更好的效益。

2.2 企業關注實習生的社會心理

激勵理論研究發現,對代理人給予更多的自尊、公平、互惠、利他等社會心理關注,代理人會表現出更強的合作意愿,并大大的提高生產效率。Non發現當員工感受到企業對他們福利的關注是出自真誠而不是一種手段時,他們對企業會表現出更高的忠誠度及更好的工作表現[3]。Jordi和Nossol研究發現,在不提供額外獎勵,只是對員工的相對表現做出信息反饋情況下,就能長時間無成本的較大提高員工勞動生產效率[4]。高校學生第一次進入準職場,因環境的改變、工作的挑戰性,難免會有一些情緒的波動,如抱怨、畏難或退縮情緒。因此,實習期間企業應關注其心理狀態,加強與實習生的心理溝通,并對其工作表現做出即時的回饋,讓實習生感到企業的關心,從而盡快的適應企業環境,全心、高效地投入實習工作中。

2.3 企業構建適應新經濟發展的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是企業發展的靈魂,是構建企業的基因。新經濟發展中企業文化的構建比傳統經濟時期有更重要的意義。企業文化是企業發展的源動力。在傳統的工業經濟時代,機器的使用大大地提高勞動生產效率,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工人是機器的附庸,企業的管理主要在為機器找到合適的操作者,并形成了企業所需“工作文化”,那時的企業文化主要強調,重視“領導在與不在一個樣”,“朝九晚五”、“出大力,流大汗”。在新經濟時期,人才比生產實物更為重要。機器設備成為具備高端技術、技能人才的附屬物。人才成為企業競爭中最為核心的力量,充分發揮科技人才的力量成為構建先進企業文化的重要內容。

企業文化是企業的意識形態和上層建筑,其對企業行為具有導向作用。企業文化影響著員工的思想、行動。好的企業文化具有巨大的凝聚力,能團結、感召企業員工為企業的目標努力。在一定的企業文化背景下,員工的工作理念、工作方式、行為方式也將受到影響。先進的企業文化下,員工會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風。企業文化應致力于員工才能的發揮;致力于對員工進行全方位的關懷和照顧;致力于創造平等競爭的工作環境,以幫助員工實現自身價值創造機會,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

實習期間企業要引導學生融入企業文化。在先進企業文化的感召下,學生明白了工作的價值,體會到實現企業目標的同時,也有助于實現個人目標追求。他們不僅服從組織安排該做什么,而且還樂意做、全心投入做。企業可達到“無為而治”的管理境界,使管理變得輕松、更有效。正如卓越的企業家韋爾奇所言,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不管理”。

2.4 高校重視復合人才的培養

新經濟的發展強調的就是創新。1911年經濟學家熊彼特提出“創新”一詞,他說的這個“創新”跟當前新經濟時期的“創新”概念是存在一些差別的。熊彼特提出的“創新”主要是指將生產各要素組合在一起,把沒有做成的事做成,從而制造出產品。當前的“創新”涉及更廣的內容:將生產各要素更科學的組織起來,以最少的投入制造出更優的產品,并能最終被消費者消費。創新活動包括組織、生產、市場化轉化等整個過程。由此可以見,以前的學科設置分類,包括工科、理科、文科等,這種線條式的人才培養方式與創新人才的要求存在一定的脫節。當前的創新環境下,高校、企業,應考慮如何把組織、生產、市場這個鏈條有機的連接起來。

長期以來我國工科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不太清晰,工科教學理科化或純工科化。在課程體系設置中也沒有平衡好通識教育與工程教育的關系。工程教育與企業、行業實際脫節,工科學生的綜合素質與知識結構方面存在缺陷。當前涌現的智能、信息、腦認知、精準醫療、芯片、大數據等新產業算工科還是理科?顯然,傳統的理科、工科人才培養模式都不能滿足這些產業的要求。新的產業需要復合性人才的支持。復合人才是多種專業人才的集合體,其是新經濟發展中不可缺少的生力軍,他們不僅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而且要具備一定的生產管理、經營知識,并有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與人文素養,能更好的服務于企業的組織生產,并進行創新活動。新經濟時代下,單一知識人才已不能滿足企業發展的要求,復合性人才越來越受到企業的歡迎。一個僅僅依賴單一才能的時代已經過去,當前新經濟時代需要復合型人才。由此可見高校培養復合性人才對新經濟時代有著重要的意義。高校在課程設置方面要平衡好專業教育與通識教育的關系。

2.5 高校加強學生創業教育認識

隨著我國資源環境約束日益強化,經濟隨要素的規模驅動力逐步減弱,傳統的高投入、高消耗、粗放式發展方式難以為繼。為推動經濟結構調整、打造發展新引擎、增強發展新動力,我國進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經濟發展時期。國家通過加大簡政放權力度,放寬政策、放開市場、激活主體等措施,形成有利于創業的良好環境。在這一背景下大學生對創辦企業也躍躍欲試,有部分學生在實習過程中不能充分投入,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工作質量大打折扣,實習期間謀劃著實習結束后創辦公司。顯然這部分學生沒有充分理會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真正內涵。他們將“創業”狹義地理解為創建新企業?!皠摌I”應理解為廣義的“創業”,如哈佛大學教授史蒂文森的定義:創業是不拘泥于當前資源條件的限制對機會的追尋,創造性地整合資源,以利用和開發機會并創造價值的過程。創業行為普遍存在于各種組織和各種生產經營活動中,而不僅僅是指創辦企業。高校應加強大學生的創業教育認識,企業實習與創業并不矛盾。創業實質是把握機會、創造性地整合資源、快速行動、并創造價值的過程。通過實習環節與企業平臺能大大提高實習生的專業技能,并能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冒險精神、團隊合作精神,提高責任意識、創新意識,安全意識,從而為日后的創辦企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目前我國的創業教育在有些高校還不深入,尤其很多人對于創業教育的認知存在很大的片面性,有的人認為開展創業教育的意義不大,只有極少數學生有“創業”的需求(這里指狹義的創業)。為了更好的幫助學生完成創業,高校在創業教育培訓內容上不僅著眼于書本的理論知識,更要測重于創業所需素養的實操訓練。內容涉及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模式,以提高教學效果。比如可借鑒公司培訓模式,以小組為單位,將角色扮演、視頻觀賞、分組討論、案例分析等活動穿插在一起。

2.6 高校開展擬企業化管理模式教學

目前高校中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主要通過實驗教學環節,因實驗教學主要以小單元為實驗內容,在實驗中學生的操作隨意性大,沒有嚴格的考核標準,常常收獲甚微。為提高學生的工程動手能力,縮短學生在企業實習的適應期,進入企業后盡快獨立展開工作,高??梢霐M企業化管理教學模式??蓪嶒灲虒W放大為實踐教學,在實踐教學中以產品的構思、設計、工藝及產品營運的全生命周期為載體開展教學。運作模式可如下:①建設組織運營機構:模擬企業,以總經理負責制構建管理平臺。學生分配到生產、質檢、物流、財務、人力資源、銷售、后勤管理部及行政辦公室等部門,競聘產生各部門經理,并負責該部門工作。各部門分三級管理制,設經理、主管與操作崗位。以指導教師任總經理,全面負責工作,定期召開例會,總結項目進展情況,并對下步生產任務提出要求。各部門經理即時向總經理匯報工作進程,確保任務的按時、按質完成。②建立管理文件:模擬企業,以學生執筆制訂各部門的生產管理文件,可由企業相關技術人員進一步修訂。通過管理文件的制定確保實踐按計劃進行,使學生對各崗位的工作職責、能力要求有深刻的理解,以增強實踐中的質量意識、責任意識、安全意識及時間觀念等,并能提高文獻資料的撰寫能力、商業談判能力。擬企業化管理模式實踐活動環節將學生置于擬企業化的生產環境之中,能增強學生的責任意識。因實踐模塊是企業生產的產品,因此能讓學生感到學有所用,從而提高實踐的主動性。擬企業化管理模式生產實踐能全面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培養學生的職場素養,為進入企業實習與工作奠定基礎。

2.7 建立校企合作激勵機制

建立激勵機制的目的在于調動校企雙方在合作培養新工科人才中的積極性,鞏固并發展校企合作的成果,確保長期、良好的合作。校企合作的啟動、正常運行既需要發揮雙方管理層的積極性,也需要充分調動高校師生和企業員工的積極性。校企合作雙方要定期對本單位及雙方的直接管理職能部門、學校與企業的指導教師及學生實習表現做出符合實際情況的評價,并對在合作過程中有突出貢獻的部門或個人及表現優秀的學生給予表彰和獎勵。政府相關部門要出臺政策措施,對在校企合作工作中成績突出的高校和企業給予招生、立項、稅收等方面給予照顧或優惠。從而進一步激發高校、企業的校企合作熱情。新聞媒體要對校企合作給予關注,及時宣傳報道合作進展、合作成果,形成良好的社會輿論環境。以引導更多的高校和企業走校企合作之路,共同培養新工科人才。

2.8 建立校企合作保障機制

為推進校企合作的實習基地高效的運行,要建立組織管理框架。一是建立實習基地的管理協調機構。管理協調機構由高校、企業主要領導,高校、企業相關職能部門的負責人,學校帶隊教師以及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組成。管理協調機構要有一定的權威性,能夠很好地調動實習相關資源、協調和處理校企雙方的利益。二是建立一支高效的實習帶隊教師隊伍,具有較高的專業水平,熟悉企業業務,并有一定的管理水平。同時帶隊教師不能有太多的學校課堂教學任務,一定要有充分的時間下企業,帶領實習隊伍開展實習工作。否則就成為一個帶實習生到企業來的帶隊老師。因時間緊,路途遠或經費有限,在實習期間,帶隊老師蜻蜓點水般的來看一兩次,有的甚至不再去過企業,實習結束后學生自行歸校。這種放任式的實習隊伍,企業常反映不好管理,實習生工作質量很難讓企業滿意。就實習其間學生的主要管理方目前有兩方說法:高校認為,學生進入企業后主要管理責任在企業。有企業認為,高校與企業共同負責、共同管理,不能簡單的說企業負主要管理責任。企業認為學生進入企業后,工作內容布置、工作過程指導由企業來安排,就這一點,企業負主要管理責任,但是工作期間的考核與約束應主要由校方完成。實習期間因薪資(或生活補貼)水平的有限或學生并不認定畢業后會到該企業或該行業工作時,經常出現工作不投入、隨意請假、遲到、甚至曠工現象。對學生而言,出現這些情況他們沒有太多的違約成本或是代價,所以他們的表現或做出的決定有時很隨意。帶隊教師走進企業,要對學生的整個過程進行監控、考核,以引導、督促他們優質地完成實習任務。避免出現形式上的帶隊、形式上考核。通過實習環節得到了相關的專業技能訓練,并養成了良好的職業素養習慣,從而為畢業后進入職場做好充分的準備。實習環節的全程監控、考核及帶隊教師的素養高低是校企合作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

2.9 建立校企合作約束機制

具有健康長效校企合作是校企雙方共同努力的結果,不是出于人情,一方對另一方的施舍、幫助和支持。雙方必須受到道德和法律的約束。雙方通過簽訂合作協議,明確規定高校、企業各方的權利、義務和責任。在法律框架的約束下,校企雙方都要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強化制度的約束力度。此外,雙方還要強化道德約束,加強道德教育,特別是學校要針對上下班遲到、早退、曠工、不服從工作安排等行為進行道德養成教育,明確規定實習生進入企業就要服從企業工作安排。

3 結束語

目前企業對于校企合作辦學的積極性仍然有待提高,但只

要雙方共同努力,在相關部門、政府的協助及政策刺激下,通過企業關注學生的職業生涯、社會心理發展,構建適應新經濟發展的企業文化;高校重視復合人才的培養,加強學生創業教育認識,開展擬企業化管理模式教學;并通過建立校企合作激勵、保障、約束機制等措施來構建校企合作的新動力,定能促進校企合作共贏,提高新工科人才培養質量,為新經濟的發展培育優質的工程師。

猜你喜歡
工科校企人才
中糧工科機械技術(無錫)有限公司
人才云
立足“農”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風生水起
新工科下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項目推動式教學模式的探索
中職“產學研創”一體化工科類課程的研究與實踐
深化校企合作促進應用型人才培養實現校企生三方共贏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爭奪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