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創正壓通氣輔助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臨床價值分析

2020-02-22 03:14劉福海
中外醫學導報·下半月 2020年6期
關鍵詞:呼吸內科臨床治療呼吸衰竭

劉福海

【摘要】目的:探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應用無創呼吸機輔助治療效果。方法:對我院2013年1月~2018年6月入院治療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進行研究,選取人數為60例,將其中30例設為對照組,治療運用內科常規方式,30例設為觀察組,在常規治療方式基礎上加用無創呼吸機,分析治療前后血氣指標。結果:觀察組pH、PaO2、PaCO2等血氣指標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呼吸內科在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時應用無創呼吸機治療療效顯著,可有效改善各項血氣指標。

【關鍵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呼吸內科;臨床治療

【中圖分類號】R563.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6-7225(2020)06-0029-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是呼吸內科常見疾病,主要癥狀為呼吸困難、咳嗽、意識障礙等,對患者生活造成很大影響,生活質量明顯下降,致死率較高,需盡早治療,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在內科常規治療(低流量吸氧、抗感染、化痰支氣管擴張劑等)基礎上,采用無創呼吸機可有效緩解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本文采用無創呼吸機對我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進行輔助治療,效果較好,具體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在2013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進行治療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共60例,分為兩組(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30例。其中,觀察組男性、女性均為15例,年齡在45~78(58.24±5.26)歲;對照組男性、女性分比為為16例、14例,年齡在45~79(58.29±5.17)歲。兩組在基線資料上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比較。

1.2干預方法

對照組進行常規內科治療,給予患者常規藥物治療及生命體征監測等。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無創呼吸機進行治療: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對呼吸機呼氣壓、吸氣壓及氧流量進行設定,其中,呼氣壓可保持在4~6mmHg,吸氣壓保持在8~20mmHg,氧流量保持在4~7L/min,在無創呼吸機使用期間,定時更換無菌蒸餾水,觀察患者癥狀及生命體征情況,待患者病情穩定后再將呼吸機去除。在治療過程中需注意戒煙、戒酒,禁止辛辣刺激食物的攝入,多飲水。

1.3觀察指標

對患者血氣指標進行分析,其中包括:pH(正常值:7.35~7.45)、PaO2(正常值:83~108mm Hg)、PaCO2(正常值:35~45mm Hg)。

1.4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當P<0.05說明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兩組治療前pH、PaO2、PaCO2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3討論

慢性阻塞性肺病由于長期氣道炎癥使細支氣管管腔狹窄,形成不完全性阻塞,患者吸氣時氣體進入肺泡,呼氣時氣道過早閉合,肺泡殘氣量增加,使肺泡過度充氣,長期反復氣道感染和慢性氣道炎癥,使白細胞和巨噬細胞釋放的蛋白分解酶增加,損害肺組織和肺泡壁,導致多個肺泡融合形成肺大泡,肺大泡使肺泡壁毛細血管受壓,致使其供血減少,從而使肺泡壁彈性減退,大量纖維組織增生使毛細血管管壁脆性增加,于是大量肺大泡出現。導致患者肺通氣、彌散功能下降,此時如果有某些誘因,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極易發生II型呼吸衰竭,發作時患者可能出現呼吸停止等情況,死亡率較高。隨著臨床醫學的不斷發展,對該病的治療除內科常規治療方式外,逐漸采用無創正壓通氣進行輔助治療,該方式可有效改善患者pH、PaO2及PaCO2等血氣指標,糾正患者通氣問題,使臨床癥狀逐漸得到緩解,進一步促進患者康復[1-2]。據相關研究表明,采用呼吸機進行治療,其有效率可達到93%以上,可有效改善患者氧合狀態及潮氣量,進一步提高治療效果,與單純呼吸內科治療相比效果更好[3-4]。

本研究對我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規呼吸內科治療的基礎上采用無創呼吸機進行干預,治療后觀察組pH、PaO2及PaCO2等血氣指標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有效緩解了呼吸肌疲勞,促進患者體內二氧化碳被逐漸排除,進一步增加血氧飽和度,促進患者體內pH恢復正常值。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該病對患者造成的傷害,同時提高患者愈后情況,進一步提高患者生活生命質量。

綜上所述,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常規內科及無創呼吸機進行治療,可有效緩解患者各項臨床癥狀,改善患者肺通氣情況,為患者生命安全提供保障,臨床應用價值較高,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李文文,任昆侖,于佳,等.三種營養評估方法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預后評估的比較研究[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20,43(1):54-57.

[2]蔣雪蓮,鐘萍,黃成亮, 等.穩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營養狀況和氧化應激能力與肺功能的關系[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7,40(1):40-45.

[3]劉奇,陸歡,單夢田,等.頭罩無創通氣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應用[J].中華危重病急救醫學,2020,32(1):14-19.

[4]吳震,劉霞,田榮華.無創正壓通氣對晚期肺癌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氣指標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藥,2020,15(22):60-62.

猜你喜歡
呼吸內科臨床治療呼吸衰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內科治療臨床效果
無創正壓通氣對胸外科術后呼吸衰竭的臨床效果
俯臥位通氣在ICU呼吸衰竭患者中的護理效果分析
綜合護理在新生兒呼吸衰竭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呼吸內鏡在呼吸內科診療中的應用探討
小兒腹股溝疝的臨床治療進展述評
呼吸內科危重癥哮喘的診斷及治療效果觀察
風險管理在呼吸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呼吸內科實施安全護理模式的臨床效果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