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在民族地區基層社會治理中的實踐與應用
——以興文縣民族鄉為例

2020-02-25 02:54廖柯銘
福建質量管理 2020年20期
關鍵詞:民族鄉興文縣苗族

廖柯銘

(西南民族大學 四川 成都 610041)

一、研究意義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社會治理體系”。①

中國的互聯網發展的速度已經一騎絕塵,根據第4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②的數據,我國網民規模為9.04億,互聯網普及率達64.5%,在當前網絡的蓬勃發展下,中國儼然成為一個互聯網大國。政府要充分運用好互聯網,使其服務于人民,打造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實現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的目標。

興文縣位于四川省宜賓市,其中有四個民族鄉,分別是大河苗族鄉、大壩苗族鄉、麒麟苗族鄉、仙峰苗族鄉,總面積約441.93平方千米,總人口約9.1萬人,苗族人口約5萬,約占四個民族鄉總人口54.9%,占全縣總人口約11%。民族鄉的基層治理是民族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探索和研究“互聯網+”在民族鄉的基層社會治理中的實踐與應用,本文以興文縣苗族鄉為研究對象,從“互聯網+”在興文縣民族鄉的基層社會治理中的實際應用入手,對相關資料、情況進行分析。以小見大,為該民族地區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發展做出貢獻。

二、“互聯網+”在興文縣民族鄉基層社會治理中的應用現狀

(一)“互聯網+”政務服務

興文縣目前將政務服務由線下轉為線上,將各種相關手續合并到一類,提高行政效率,增強行政透明度。目前興文縣推出的“互聯網+”政務服務主要分為個人辦事類、企業辦事類、部門辦事類,其中個人辦事類劃分社會保障、戶籍辦理等24個板塊,企業辦事類囊括司法公證、知識產權在內多達30個板塊。

大河苗族鄉在政務中心分區域設立自助服務區,建立24小時自助大廳,全面推行延時服務、自助指導、免費郵寄、免費復印等服務。麒麟苗族鄉新增“平臺審批服務”,對接麒麟苗族鄉應用APP,并整合受理項目,在政務服務服務中心建立自助綜合受理窗口,減少繁瑣的辦事手續,使得行政效率大幅度提升。

(二)“互聯網+”法治建設

“一網一群三活動”是苗族鄉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的重要載體。以多層次、多領域、常態化地推進對群眾的法治教育宣傳,積極調動群眾法治意識、習慣的培養?!耙痪W”為開發運行“法治興文網”,設置多個法治專欄,衍生微信公眾號,為苗族鄉的群眾提供免費法律咨詢平臺?!耙蝗骸奔礊檫\用網絡+普法的形式創新建立“興文縣指尖普法微信群”,推送法律知識、拍攝法治微視頻;“三活動”指的是開展校園思想教育微課堂;黨建引領開展守法活動;開展道德模范、苗鄉好干警等網絡評選活動。

麒麟苗族鄉團結民族小學校,與當地影視藝術協會合作,拍攝留守兒童法治教育微電影《心聲》和《山里娃的呼喚》,獲得共青團宜賓市委“關愛留守兒童”活動一等獎和三等獎。大壩苗族鄉聯合社區、派出所、學校開展線上法治宣傳活動,通過網絡視頻教育、掌上新聞宣傳,制作簡單易懂的微信圖片,通過公眾號轉發朋友圈、聯系群廣泛宣傳,定期組織教育活動。

(三)“互聯網+”社會治安

興文縣是第三批被批準列入國家智慧城市試點改革的縣城,在智慧工程建設工作中,著力加強對興文縣大河苗族鄉、大壩苗族鄉、麒麟苗族鄉、仙峰苗族鄉進行現代化、數字化的管理。

仙峰苗族鄉成立派出所民警+網格員巡查小隊,通過網絡監督平臺、微信群等方式,對照所進場所、應查必查的任務清單,即時上傳檢查數據和排查出的問題隱患,開展清查專項行動。對基層產生的矛盾、糾紛等各類問題通過上報到網格化監管中心,由中心通過監管平臺將問題立案并派遣到相應的處理部門,及時對基層群眾之間產生的矛盾、問題進行解決。依托智慧興文綜合監督管理平臺,③通過網絡綜合收集各類信息數據,為各地區的治安管理、應急指揮提供綜合利用。建成網格化監管中心,形成由縣網格化——鄉鎮——村組——管理員四級體系,處理民生訴求,排查安全隱患。

(四)“互聯網+”幫扶工程

興文縣是四川省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這樣的成功還在于政府積極推動“少數民族六大工程”與“互聯網+”的結合,這六大工程是:少數民族的教育扶助工程;民族地區的基礎條件改善工程;少數民族的創業扶助工程;少數民族的醫療救助工程;少數民族特色產業的發展扶助工程;少數民族的文化發展工程。

在這六大工程中,主要運用“互聯網+”在教育扶助上,如大河苗族鄉金鵝民族小學新校區建設工程項目,圍繞學校擴容建設,實現學校教育管理工作的計算機化,教育裝備信息化;在創業扶助與特色產業發展扶助上,利用“互聯網+”積極打造電子商務品牌,推廣苗族鄉特色產業;大力促進苗族文化與“互聯網+”接軌,通過新聞媒體、網絡直播、手機軟件等網絡形式積極宣傳并塑造苗族文化形象,如通過興文縣新聞門戶網站——石海新聞網,單獨開設“文明苗鄉”欄目。

三、存在的不足

(一)共享信息資源問題亟待解決

政府將“互聯網+”與民族鄉的基層社會治理接軌,所打造的現代化的社會治理模式,最大的優勢在于更加方便了居民的日常生活。

目前大河苗族鄉開展了線上政務服務平臺,優化了當地服務中心的自助系統,讓百姓能夠在移動端進行操作,節約時間。目前興文縣苗族鄉的新形式的政務服務模式,還需要整合優化政務辦理的流程與方式,把信息實現鄉與鄉之間的互通,加快信息傳遞、利用效率,從而使其更加透明、合法,更加公平、客觀,消除部門推諉扯皮現象?;ヂ摼W建設在一定程度上還需要加快信息資源共享的建設,不僅僅是收集信息,還要能將信息實現互通,使得民族鄉與其他城鎮之間的差距逐步縮小。

(二)多元主體參與積極性有待提升

互聯網帶來的是更快速和便捷度,不只是面向對社會公民的數據信息的共享或者是公共服務,如何吸納更多的社會多元主體參與到基層社會治理中,讓它們都積極參與到“互聯網+”的運用時代當中,才能使得這股發展的力量不斷壯大。根據相關資料分析,在興文縣苗族鄉目前社會組織參與“互聯網+”的社會治理的積極性不高,以大壩苗族鄉為例,形成的醫療站,多以志愿者為主,缺乏其他主體的參與。社會治理的主體正在朝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各界的社會組織如志愿者協會、愛心公益組織、基層自治組織如村委會等,都是社會治理的有力幫手。

這也是目前興文縣民族鄉的基層社會治理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各界社會組織欠缺參與積極性,造成了單一的“互聯網+”模式的基層治理現象,群眾的積極性也并不活躍。

(三)網格管理設置有待整合

網格化、智慧化的社會治安管理方式,對基層工作人員素質有更高的需求。對于苗族鄉來說,人員的流動性快,參與網格化管理的基層工作人員數量不多,如仙峰苗族鄉成立的“民警+網格管理員巡查小隊”,多是由當地派出所臨時抽調人員與網格管理中心的管理員組成,人員較少,一旦突發緊急情況,會造成人手不足的現象。

其次是維持各民族鄉網格人員隊伍的穩定性面臨挑戰。政府通過網格化的監管中心,處理民生訴求,為群眾及時調解矛盾糾紛問題。把資源、服務、管理都放在一個管理體系之中,更需要有高素質的基層管理人員做好技術保障,使得民族鄉的社會治理得到加強、群眾工作從而得到深化、民生實事可以得到落實。

(四)個人信息安全有待加強

網絡信息安全問題需要嚴格把關。興文縣苗族鄉建立了智慧化的治安管理平臺和網格化的監管信息中心,群眾的個人信息、商戶的信息、地區每日發生的矛盾糾紛事件,都會逐一通過網絡上報到監管部門,并形成數據儲存在服務器當中。此類信息的安全是至關重要的,一旦管理員泄露信息,或者是遭遇外部網絡攻擊,對于所有的群眾帶來的損失是不可估量的。隨著目前線上社會服務項目增多的同時,苗族鄉居民的重要數據信息、公民的個人隱私信息隨時都有可能面臨著不確定的安全風險。這也是隨著“互聯網+”運用時代,政府在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發展所存在的盲點。

四、優化“互聯網+”在民族鄉基層社會治理中應用的建議

(一)加強頂層設計,加快信息資源共享

加強頂層設計,正確把握“互聯網+”基層社會治理的發展方向,大數據技術的使用與社會治理的認識高度決定了當前基層地區的社會治理的深度。所以充分認識互聯網技術在基層社會治理當中的關鍵性、重要性,才能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大背景之下有力地推動基層的社會治理的創新。當前需要不斷推進領導層面的統一調度,各部門之間的通力協作。由基層管理員再到相關部門監管人員,層級遞進式地上報信息,再講可用信息投放至門戶網站、微信、手機客戶端。優化“互聯網+”在興文縣的民族鄉基層社會治理中的各方面運用,最大化實現信息資源共享。

(二)整合服務功能,調動多元主體參與

目前的便民軟件為群眾帶來了便利,但是服務平臺卻存在分散現象,不同種類的公共服務功能劃分到了不同的服務平臺??梢越梃b成都成都市的“天府市民云”軟件的一些經驗,整合各個部門的數據庫,做好分類工作,將能夠實現線上服務的項目都投放到一個官方平臺當中,如整合智慧政務服務網站上個人、企業、部門三類辦事板塊與“智慧興文資訊”當中的網上繳費、政務信息、公民監督、在線投稿等功能對接,重新制定一個更具體更清晰的類別劃分,建立為一站式④的“互聯網+”群眾服務平臺,真正實現為群眾提供便捷化的線上服務。

同時積極探索與多元主體的合作,在民族鄉的基層社會治理的創新上,社會組織的參與度不高,如何實現社會組織“上網”,拓寬服務功能,也是當前需要改進的地方。探索與各類社會組織運用“互聯網+”進行合作的可能性,將一些志愿者服務、愛心捐助、免費的社會咨詢服務等項目納入到線上的服務之中,豐富服務功能的選擇,提高社會組織的參與度。

(三)運用創新思維,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互聯網+”運用于民族鄉基層社會治理之中,人才隊伍是必不可少的,加強人才隊伍的建設,可以推進基層各個部門人員的培訓工作,運用互聯網的思維把人才的素質、能力結合在一起,培養能夠熟練運用互聯網,將互聯網技術與民族鄉基層社會治理的理念與方法貫通的人才。因為群眾工作的環境當前已經發生巨大的變化,不斷向線上網絡空間拓展,公民的意見、智慧都可以通過網絡傳達,不僅是向政府,也會由點及面地向周圍的群眾傳播,這就需要做好對網絡輿論的引導。因此在這一方面,需要提高個人的創新思維,加強對網絡輿論、群眾在網上反饋的意見的辨析,引導大眾走正確的方向,從網絡信息中提煉出真實的民意。正確落實好民眾的訴求,從而廣泛調動群眾參與的積極性。

(四)聚焦信息安全,完善數據收集渠道

智慧城鄉管理平臺、政府的智慧政務服務平臺、政府微信公眾號以及多個便民服務軟件尚未實現互通,不便于對群眾重要信息的收集與存儲。

聚焦信息安全問題,需要加強網絡安全的防護系統,提高安全技術的應用。從保護公民個人隱私的角度來看,除了做好系統的防護措施還必須要與信息數據的管理人員簽訂合法、真實、有效的信息保密協議,可實行追責問責的制度。建議規劃統一的、標準的數據采集體系,避免信息數據收集的陳舊或重復采集,同時要努力實現平臺之間可用信息資源的共享,不斷整合網絡服務的規范性,簡化網絡服務操作的復雜性,與時俱進地完善信息、數據的收集渠道,保證信息的完整性,提高公民信息的安全。

五、結論

“互聯網+”對于興文縣民族鄉基層社會治理來說,不僅是一個順應現實發展的存在,更是有效提高治理效能的重要途徑,雖然當前這樣的現代化治理方式在該地區還未完全成熟,但是可以看出政府在這方面的努力已經將民族鄉的基層社會治理推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注釋】

①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N].人民日報,2019-11-6(4).

②《第4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全文)》[N]《光明日報》2020-4-28(5).

③張健.匯集數據 改革創新 科學管理 惠及民生——興文縣務實推進智慧城市建設與運營[J].中國建設信息化,2016(15).

④金軍.基于“互聯網+”的農村基層治理創新研究[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19,36(09):13-17.

猜你喜歡
民族鄉興文縣苗族
烏蒙山石漠化地區產業發展新路——興文縣蠶桑產業發展的經驗與做法
申春對興文縣地方志工作作出部署
苗族古歌《仰阿莎》
盛大節慶——苗族牯藏節
少數民族地區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現狀分析與對策
苗族老照片
苗族蘆笙制作師
湖北神農架林區狠抓五項措施 強力推進民族鄉保護與發展
民族鄉特色產業發展路徑探討
完善民族鄉法律法規建設的對策建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