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太戰略”框架下的美日海權合作*

2020-03-11 20:01
國際關系研究 2020年6期
關鍵詞:印太戰略海權印太

楊 震 丁 伊 蔡 亮

作為一個地理上遠離歐亞大陸這一權力中心的美洲國家和當今世界的霸權國,美國向來重視對地緣政治戰略的制定與實施,其中包括其近年來力推的“印太戰略”。印太地區范圍廣、人口多、地理位置重要。從地理范圍看,印太地區從印度的西海岸一直延伸到美國所面對的太平洋西海岸。印太地區不僅擁有占地球一半以上的人口,還包括世界人口最多的中國、最大的穆斯林聚居區以及印度這一人口最多的西方民主國家。印太地區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其不僅有六個核國家和七支全球排名前十的武裝力量,還擁有九個世界上吞吐量排名前十位的港口以及世界上60%的海上貿易量和全球國內生產總值。世界上經濟規模最大的三個國家(同時也是工業產值排名前三位的國家)美國、中國和日本都位于這一地緣政治區域內。(1)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Indo-Pacific Strategy Report, Preparedness, Partnerships, and Promoting a Networked Region,” pdf, pp.1~2.

“印太戰略”的戰略軍事色彩濃厚,涉及領域多且覆蓋地域廣闊,而且聯盟關系在該戰略中占有重要地位?!坝√珣鹇浴钡膶嵤┮馕吨绹又匾曌约鹤鳛楹Q髧业牡匚缓妥饔?,重視來自海上的安全威脅和挑戰并試圖從海上加以應對。作為美國在東亞最重要也是最強大的盟友,并且對“印太戰略”的構建與實施態度積極,日本在美國“印太戰略”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在此背景下,美日近年來在海權領域的合作日漸加強。美日海權合作將會產生什么影響?中國應如何應對?本文將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與研究。

一、“印太戰略”的推行及實施概況

隨著國際局勢的發展和演進,“亞太再平衡”戰略已經難以有效遏制中國,為此美國提出涉及領域更多、范圍更廣的“印太戰略”。從提出“印太”概念到美國國防部正式出臺“印太戰略”報告,美國的“印太戰略”處于不斷完善的過程之中,而且得到日本的積極響應和支持。

(一)“印太戰略”的出臺背景

“印太戰略”是對美國之前提出的“亞太再平衡”戰略的發展和取代。2012年1月,美國提出“亞太再平衡”戰略,以強化對亞太地區海域的控制,加強在西太平洋地區的軍力部署,并有效應對歐亞大陸邊緣地區強國日益增長的軍事實力對美國霸權的沖擊。然而國際局勢的發展與演進使“亞太再平衡”戰略迅速變得不符合美國的戰略需要。首先,印度洋的地位日益凸顯。印度洋在世界海權體系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隨著全球化的深入與發展,印度洋的重要性愈發凸顯,是世界上最繁忙、最具有戰略意義的貿易通道。世界上2/3的海上石油運輸和1/3的海洋散貨運輸都由印度洋承擔。

其次,中國海軍實力迅速發展。在浩瀚的太平洋上部署軍事力量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即使對美國這樣擁有豐富資源和創造力的國家來說亦是如此。美國認為,美軍在西太平洋面臨距離和時間帶來的問題。中國這一被美國視為主要地區競爭對手的國家損害美國家利益的能力迅速提高,美國面臨的問題變得更加嚴重。(2)Thomas G. Mahnken, Travis Sharp, Billy Fabian and Peter Kouretsos, “Tightening the Chain: Implementing a Strategy of Maritime Pressure in the Western Pacific,” pdf, pp.1~3.中國海軍遠洋作戰能力得到強化后,其水面艦艇編隊和空中編隊頻頻穿越第一島鏈去維護正當海洋權益與海外利益,導致美國利用“亞太再平衡”戰略遏制中國的意圖基本落空。

最后,美國實力的相對衰落。受霸權護持成本的上升、防務義務的增加以及過分偏重金融業導致的美國制造業“空心化”等因素影響,美國的實力開始衰落,尤其是相對于中國,其優勢已經遠不及冷戰剛結束時那樣明顯。因此,美國單單依靠自身力量已經無力實現遏制中國發展海權的目標。此外,日本、印度、韓國和澳大利亞等國都將提高海上事務影響力作為目標,為美國從印度洋和太平洋兩個地緣政治板塊遏制中國這一采取海權優先地緣戰略的陸海復合型大國提供了條件。(3)楊震、劉丹:《中國國際海底區域開發的現狀、特征與未來戰略構想》,《東北亞論壇》2019年第3期,第114頁。在此背景下,“印太戰略”作為“亞太再平衡”的后續地緣戰略應運而生。

(二)“印太戰略”的實施概況

在2017年12月出臺的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中,“印太”地區超越了歐洲與中東等地,成為美國國家安全戰略首要關注的地區。(4)The White Hous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17),” pdf, p.vi.2018年出臺的美國《國防戰略報告》則要求美國繼續鞏固和拓展在印太地區的聯盟和伙伴關系,建立能夠威懾侵略、維護穩定以及確保自由進入公共領域的安全機制。(5)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Summary of the 2018 National Defense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pdf, p.9.隨后,美國官方陸續出臺多份報告,對“印太戰略”做出更為具體和詳細的闡釋。2019年6月,美國國防部正式出臺《美國“印太戰略”報告》。該報告宣稱美國力圖維護的原則是尊重所有國家的主權和獨立;和平解決爭端;基于開放投資、透明協議和連通性的自由、公平和互惠貿易;并且遵守國際規則和規范,包括航行自由和飛越自由,并對印太地區的遠景進行了描述。(6)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Indo-Pacific Strategy Report, Preparedness, Partnerships, and Promoting a Networked Region,” pdf, pp.4~5.2019年11月4日,美國國務院發布《自由開放的印太:促進共同愿景》報告。在前言中,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表示,美國依然與印太區域深度接觸,對其繁榮負有承諾;美國與盟友和伙伴是保持自由開放地區秩序之前沿;美國的“印太戰略”帶動了印太地區資源的可觀增長。美國國務院和美國國際發展署已經為該地區提供45億美元的對外援助。報告在關于“雙邊伙伴關系”的部分指出,美國在印太地區的愿景和路徑緊密結合了日本的“自由開放的印太”構想、(7)「インド太平洋、消えた戦略 政府が構想に修正」,『日本経済新聞』2018年11月13日。印度的“東向行動”政策、澳大利亞的“印太”概念、韓國的“新南方政策”以及臺灣的“新南向政策”。(8)U.S. Department of State, “A Free and Open Indo-Pacific: Advancing a Shared Vision,” https://www.state.gov/wp-content/uploads/2019/11/Free-and-Open-Indo-Pacific-4Nov2019.pdf.

美國在“印太戰略”的構建與實施過程中得到了日本的響應與支持。實際上,日本一直認為“印太戰略”概念是由其首倡而美國跟進的。(9)北岡伸一,『世界地図を読み直す―協力と均衡の地政學―』,新潮選書2019年版,第19頁。在日本看來,這是個涵蓋政治、安全和經濟的系統性戰略規劃。日本主張,“和平”與“規則”將主導地區秩序,且“作為兩洋交匯的印太地區秩序原則,應當成為21世紀世界秩序的政策基礎”。(10)外務省,「平成30年版外交青書」,https://www.mofa.go.jp/mofaj/gaiko/bluebook/2018/pdf/pdfs/1.pdf。從表面上看,安倍是2016年8月27日正式提出“印太戰略”的,但追根溯源,其構思可謂由來已久。2006年,安倍就提出了一個名為“日美印澳”的四國安保對話構想,當時正值其首次組閣前不久。(11)安倍晉三,『美しい國へ』,文藝春秋2006年版,第160頁。時任安倍內閣外相的麻生太郎則以意識形態作為切入點,主張擁有相同價值觀的國家進行合作,共同打造所謂“自由與繁榮之弧”。(12)麻生太郎,『自由と繁栄の弧』,幻冬舎文庫2008年版,第20~63頁。次年8月,安倍晉三訪問印度時鼓吹日印作為“思維方式一致的民主海洋國家”應加強合作,促進所謂的“亞洲自由與繁榮”,并提出“自由開放的印度與太平洋戰略”。(13)外務省,「イン「國會における安倍総理大臣演説」 2つの海の交わり」(Confluence of the Two Seas),https://www.mofa.go.jp/mofaj/press/enzetsu/19/eabe_0822.html。此后,安倍晉三在第二次組閣后又拋出“民主安全菱形包圍圈”的概念,該概念包括美國、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亞四國,其目的是為了推進所謂的各國“海洋安保合作”。(14)「首相提唱「ダイヤモンド安?!怪袊魏Q筮M出けん制 かえって刺激、逆効果?」,『東京新聞』2013年1月16日。由此可見,日本版“印太戰略”可以說是上述一系列戰略構想的延續和升級。對此,日本學者添谷芳秀指出,安倍一開始就是將印度視為“自由與繁榮之弧”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將日印關系定位為戰略性全球伙伴關系。日本再拉進美國和澳大利亞,共同構成一個擴大的“亞洲”,其實質是要構筑一個聯結印度洋、太平洋的復合型秩序網絡。(15)添谷芳秀,「日本のインド太平洋外交と近隣外交」,『國際問題』2020年1~2月號,第21頁。

需要強調的是,當美國版的“印太戰略”正式出爐后,日本版的“印太戰略”也隨之進入轉型期。美國版“印太戰略”雖然也涉及經貿領域,但側重的主要是安全領域。對日本來說,安全領域的合作只要在美國“印太戰略”框架下基本扮演美國的追隨者即可,但在政治、經濟等領域,則不得不越來越注重摸索構建一種“日美同盟+日中協調”的微妙均衡局面。以此為背景,日本于2018年11月正式將日本版的“印太戰略”更名為“印太構想”。2019年11月,日本外務省正式公布了“印太構想”的三大努力目標,即“普及并落實與強化法治、航行自由、自由貿易等價值觀”、“追求經濟繁榮”、“確保和平與穩定”。為實現上述目標,外務省又表示將采取三大基本方式,即“維護國際秩序是自由開放的印太的基本原則,日本將與確認這一原則的各國合作,并透過國際場合和媒體宣傳以上觀點”、“提升地區內部的‘物理’、‘人員’及‘制度’的連接性,增強地區內部的經貿合作,改善包括FTA/EPA及投資協定在內的經貿環境”、“支援印度太平洋沿岸國家的能力建設,開展包括人道主義援助、救災、打擊海盜、反恐等領域的合作”。(16)「首相中國に配慮?インド太平洋戦略を「構想」と表現」,『每日新聞』2019年11月19日;外務省,「自由で開かれたインド太平洋に向けて」,https://www.mofa.go.jp/mofaj/files/000407642.pdf。

總體而言,“印太戰略”的出臺很大程度是以美日同盟將其合作范圍從太平洋拓展到印度洋為基礎。誠如安倍所強調的那樣,“我們外交工作的一個重點是與美國的同盟。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國家以及經濟超級大國,日本則是亞洲最大的海洋民主國家以及除美國之外最大的自由資本主義國家,因此兩國需要成為合作伙伴。如今美國正在將注意力轉移到兩洋交匯的區域,即印度洋和太平洋——也是我們所在的區域。在這個時候,日美聯盟比以往更具重要意義……我們應當為雙邊聯盟投入更多精力,使其發揮更大的作用……從現在開始,日美同盟必須營造橫跨兩洋的廣闊網絡來確保安全和繁榮。日本和美國及其盟友和伙伴國之間的聯系對于日本而言將比以往更加重要?!?17)外務省,「開かれた,海の恵み―日本外交の新たな5原則」,http://www.mofa.go.jp/mofaj/press/enzetsu/25/abe_0118j.html。由此可見,日本已經成為美國推行“印太戰略”的不可或缺的關鍵盟友。

二、“印太戰略”與美日海權合作

美國認為自己是海洋國家,其40%的國內生產總值將依靠海洋運輸業和海上貿易,海上優勢是其保持國家經濟繁榮的關鍵。然而,美國如今已無法憑一己之力保持海上,尤其是在至關重要的歐亞大陸邊緣地帶的優勢,依靠盟國幾乎成為其唯一的戰略抉擇。實際上,美軍的“千艦海軍”(Thousand-ship Navy)計劃和《21世紀海權合作戰略》就是這種思想的體現。美國雄厚的同盟資本為這種想法的實施提供了前提條件?!暗诙问澜绱髴鸾Y束以來,美國主要扮演世界安全提供者的角色,國防部一直在積極幫助盟國和伙伴國增強防務能力。此舉為美軍創造了與盟國及伙伴國部隊共同訓練和互相學習的機會,同時也深化了美國構建和平、合作的國際秩序的目標。安全合作項目包括雙邊及多邊軍事訓練和演習、對外軍售和對外軍事資金援助、軍官交流項目、院校專業軍事教育項目、技術交流,以及協助外軍提升軍事實力和能力等。在當今復雜的國際環境中,美國此種全方位的防務戰略更顯寶貴?!?18)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 “Quadrennial Defense Review Report (2010),”pdf, p.26.

如前所述,“亞太再平衡”戰略是一個強化海上控制的地緣戰略,而“印太戰略”作為該戰略的后續與替代戰略,其海洋屬性更加濃厚,因此通過海權合作維護海上霸權的觀念在“印太戰略”中表現得尤為突出。近年來美日兩國加強了在海權領域的相關合作,主要包括四個方面。一是聯合海上軍事演習。美日海上聯合演習主要包括雙邊演習和多邊演習兩大類。雙邊演習的代表是兩年一度的“利劍/利刃軍事演習”。利刃是指揮所演習,利劍是野外訓練演習,旨在保衛日本抗擊外敵侵犯。原則上利劍與利刃軍事演習每年交替進行,目標是達到日本航空自衛隊和美國海軍、空軍和海軍陸戰隊的協同作戰,并演習日本航空自衛隊的指揮與控制系統。除海岸警衛隊外,幾乎其他所有美國軍種都參與到利劍演習中,包括航空母艦打擊群在日本海巡邏、海軍陸戰隊演習兩棲登陸以及士兵演習地面作戰和火炮。其他空中行動包括近距離空中支援和空投行動,以及戰斗機空中對抗演習。在2018年10月29日開始的“利劍—2019”聯合軍演中,美國出動的參演部隊兵力超過10000人。(19)U.S. Navy, “Ronald Reagan Strike Group Concludes Keen Sword 2019,” https://www.navy.mil/submit/display.asp?story_id=107730.多邊演習包括“馬拉巴爾”演習、“環太平洋軍演”、“護身軍刀演習”等等。2019年5月9日,美國海軍宣布,美國、日本、印度與菲律賓四國于5月2~8日,在南海爭議海域舉行了四國聯合軍事演習,一艘美國導彈驅逐艦、一艘日本準航母和一艘驅逐艦、兩艘印度軍艦與一艘菲律賓巡邏艦參加了演練。(20)《美、日、印、菲海軍南中國海聯合演習》, https://www.voachinese.com/a/US-Japan-India-Philippines-Conduct-Joint-Naval-Patrol-Through-South-China-Sea-20190509/4910222.html。

二是海戰武器裝備的轉讓。在2018年12月出爐的《中期防衛力量整備計劃(2019~2023)》中,日本再次明確了日美海洋安全裝備與技術合作的重要性。該計劃提出“維持、強化美國對我國以及印太區域的(安保)承諾。為了確保我國安全,以強化我國自身能力為前提,在《日美防衛合作指針》框架內進一步在廣泛領域內充實各類合作與協議”,“從‘自由開放的印太’這一視角出發,戰略性地推進多維度、多層次的安保合作,靈活運用防衛力量,推進共同訓練、演習、防衛裝備與技術、能力建設、軍種間交流等領域的防衛交流與合作”。在《計劃》中,日本明確提出將與美國合作,在主要駐屯地配置地對空導彈(SAM)、岸艦導彈(SSM)部隊,并設立兩個大隊的“島嶼防御用導彈”部隊。(21)防衛省,「中期防衛力整備計畫(平成31年度—平成35年度)について」,https://www.mod.go.jp/j/approach/agenda/guideline/2019/pdf/chuki_seibi31-35.pdf。因此,美日海權合作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海戰武器的轉讓。2018年9月10日,美國國務院批準向日本出售九架E—2D“鷹眼”空中預警機,價值31.35億美元。(22)Defense Security Cooperation Agency, “Japan: E-2D Advanced Hawkeye Airborne Early Warning and Control Aircraft,” https://dsca.mil/major-arms-sales/japan-e-2d-advanced-hawkeye-airborne-early-warning-and-control-aircraft-0.11月19日,美國國務院批準向日本出售八枚標準—3(block 1B)型導彈以及13枚標準—3(block 2A)型導彈,價值5.61億美元。(23)Defense Security Cooperation Agency, “Japan: Standard Missile-3 (SM-3) Missiles,” https://dsca.mil/major-arms-sales/japan-standard-missile-3-sm-3-missiles.2019年4月9日,美國國務院批準向日本出售56枚標準—3型導彈。同年8月,美國又宣布追加73枚。(24)Defense Security Cooperation Agency, “Japan: Standard Missile-3 (SM-3) Block IIA Missiles,” https://dsca.mil/major-arms-sales/japan-standard-missile-3-sm-3-block-iia-missiles-0.10月1日,美國國務院批準向日本出售八艘宙斯盾驅逐艦的后續技術支持,其中包括四艘金剛級驅逐艦、兩艘愛宕級驅逐艦以及兩艘摩耶級驅逐艦,以及一個日本計算機測試點。此項軍售預計耗費約1.4億美元。(25)Defense Security Cooperation Agency, “Japan: Follow-on Technical Support (FOTS) for AEGIS Destroyers,” https://dsca.mil/major-arms-sales/japan-follow-technical-support-fots-aegis-destroyers.2019年8月,日本宣布向美國采購42架F—35B垂直起降戰斗機,用于裝備改裝后的“出云”級直升機航母。這樣的組合不僅提高了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制空能力,更進一步提高了其奪取制海權的能力,使其整體進攻能力也得到了質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沖擊了當前東亞的海洋戰略格局。

三是海軍人員的交流。在“印太戰略”指導下的美日海權合作中,海軍人員交流成為一個重要的領域。2017年7月27日,美國海軍作戰部長約翰·理查德森同日本海上自衛隊海上幕僚長村川豐舉行遠程視頻會議。期間,雙方討論了擴大雙邊以及多邊海上行動、朝鮮和東海局勢以及美國對該地區盟友的承諾等議題。(26)U.S. Navy, “CNO Talks with Japanese Counterpart,” https://www.navy.mil/submit/display.asp?story_id=101691.2019年1月中旬,理查德森訪問日本期間重申美國海軍將與日本海上自衛隊保持安全合作以及美國對印太地區和平與安全的承諾。(27)U.S. Navy, “CNO Visits Japan, Strengthens Alliance,” https://www.navy.mil/submit/display.asp?story_id=108356.2019年9月23~24日,美國海軍新任作戰部長邁克·吉爾迪訪問日本。期間,吉爾迪會見日本外務大臣河野太郎、聯合參謀長山崎幸二以及日本海上自衛隊參謀長山村浩。吉爾迪重申了美國加強與日本的同盟以及海洋合作伙伴關系的承諾。(28)U.S. Navy, “Chief of Naval Operations Visits Japan, Engages with Sailors and Leadership,” https://www.navy.mil/submit/display.asp?story_id=110974.

四是涉海經濟產業的合作?,F實主義理論認為,軍事和經濟力量是權力的來源。美日海權合作較為明顯地體現了這一點。美日兩國在軍事領域和涉海經濟產業兩方面均開展合作。2017年11月,美國和日本宣布建立“日美戰略能源伙伴關系”(Japan-United States Strategic Energy Partnership),旨在為印太地區以及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提供可負擔的、可靠的能源。在該合作框架下,兩國先后建立一系列對話和合作機制,從而使得該領域內合作成為“自由開放印太”的重要組成部分。2018年11月13日,美日簽署聯合聲明,重申建立自由開放的印太的目標,強調在該區域內的能源、基礎設施以及數字互聯互通等領域的合作。美國和日本計劃將日本政府在公私投資和能力建設培訓方面的100億美元投資與美國的“以能源促進亞洲發展和增長”倡議(Asia Enhancing Development and Growth through Energy)相結合,為液化天然氣以及液化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提供高標準投資項目。(29)The White House, “U.S.-Japan Joint Statement on Advancing a Free and Open Indo-Pacific Through Energy, Infrastructure and Digital Connectivity Cooperation,” 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s-statements/u-s-japan-joint-statement-advancing-free-open-indo-pacific-energy-infrastructure-digital-connectivity-cooperation/.2019年9月,日本宣布為該項目再增加100億美元投入,以加深與美國的合作和進一步為印太地區液化天然氣的供應和液化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融資提供便利。(30)U.S. Department of State, “2019 Japan-U.S. Strategic Energy Partnership Statement: Recent Major Developments,” https://www.state.gov/2019-japan-u-s-strategic-energy-partnership-statement-recent-major-developments/.由于液化天然氣的運輸離不開海上航線的暢通,該項目還能促進美日在海上領域的協同。

美日海權合作不僅密切了雙邊同盟關系,而且使“印太戰略”有了實質性的內容,為“印太戰略”的推行提供了雙邊關系的樣板。對美國而言,這樣的海權合作既有利于降低因遏制中國而上漲的霸權護持成本,又有利于從安全、外交和政治領域控制日本,從而保持在東亞這一至關重要地區的影響力,還有利于以美日海權合作為范本在美印和美澳關系中落實“印太戰略”。對日本而言,加強與美國在“印太戰略”框架下的海權合作,不僅可以在中日釣魚島爭端上獲取美國的支持,而且可以在日俄南千島群島爭端和日韓獨島爭端中謀求美國的幫助。此外,日本可以借此提高自己在美日同盟中的地位,增強自己在地區事務中的發言權。

三、美日海權合作的特點與影響

“印太戰略”指導下的美日海權合作有鮮明的特點,而且對美國、日本和中國均產生巨大影響。

(一)美日海權合作的特點

第一,針對性強。美日在“印太戰略”指導下的海權合作明確針對中國。日本海上自衛隊退役高官香田洋二認為,中國海軍現代化進程和能力提升速度非???,但無論從質量還是數量上看,總體上達不到美日聯合實力。即使中國海軍建設推進順利,處于不同戰區的單一艦隊作戰能力仍略弱于日本自衛隊艦隊。假如僅動用東海艦隊與日本海上自衛隊作戰,戰局應該是街頭巷尾熱議的“小個子日本海上自衛隊與大塊頭中國海軍之間的對決”。近年來,中國海軍打破體制編制束縛,在任務中統一使用各艦隊兵力,積極開展聯合訓練,全力謀求綜合戰斗力提升。從中國地緣政治和海軍多方向作戰任務看,要將區域作戰特性極強的三大艦隊進行集中統一運用以形成相互支援體制似乎并不容易。但2020年后的十年將是中國海軍急速發展的黃金十年。到2030年,中國海軍的兵力總規模將超出日本海上自衛隊一倍,單個艦隊的作戰能力雖然有限,但整體實力卻不容小覷,甚至具備與美日海軍同盟對抗的能力。(31)[日]香田洋二著,高樹和編:《中日海上作戰能力比較》,《現代艦船》2017年第14期,第69頁。美國的態度更加明確。為了應對中國,美國提出,持久的聯盟和長期的安全伙伴關系需以美國核心同盟關系為支撐,并以盟友擁有的安全關系網絡予以補充和強化;美國將加強在印太地區的同盟和伙伴關系,建立一個能夠遏制侵略、維護穩定和確保自由進入共同領域的網狀安全架構。(32)U.S.Department of Defense, “Summary of the 2018 National Defense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Sharpening the American Military’s Competitive Edge,” https://dod.defense.gov/Portals/1/Documents/pubs/2018-National-Defense-Strategy-Summary.pdf.

第二,在軍事領域注重制海權的奪取與運用。地緣政治術語中的海權是指運用各種手段保證對海洋進行控制和開發的能力,(33)楊震:《論后冷戰時代的海權》,復旦大學博士學位論2012年,第100頁。而軍事術語中的制海權是海權的核心,其本質是保證己方自由使用海洋的權力,剝奪對方這一權力。這種排他性的權力是構成美國海上霸權的軍事基礎?!坝√珣鹇浴狈沼谔乩势沾髧偁幚砟钕碌牡鼐墤鹇?,因此美日海權合作在軍事領域也帶有深深的大國競爭烙印。以美國向日本轉讓F—35B的計劃為例,通過配備F—35B戰機,改裝后的“出云”級航母具備了奪取作戰海區制空權和對地聯合攻擊能力,提高了兩棲登陸作戰和對海攻擊能力。(34)王洪樹、雷賀功、史騰飛:《日本為發展航母采購美國F—35B戰機》,《兵器知識》2019年第12期,第22頁??梢哉f,當前的美日海權合作在提高日本海上自衛隊奪取制海權能力的同時,也將美日軍事同盟的密切程度提高到新的水平。

最后,雙方合作范圍廣泛?!坝√珣鹇浴笔且粋€綜合性的地緣政治戰略,因此在其框架下的美日海權合作也具有類似的特征,即美日雙方合作所覆蓋的范圍比較廣泛。具體而言,這些合作包括海上聯合軍事演習(雙邊演習和多邊演習)、海軍人員交流、海戰裝備及其技術轉讓、涉海經濟合作。這種廣泛的合作不僅反映出日本在美國“印太戰略”布局中地位的重要性,也反映出雙方同為海洋國家的共同屬性。

(二)美日海權合作的影響

當前的美日海權合作是國際體系中海洋霸權國家與一個地區海洋強國之間的合作。就目標而言,美日雙方都有在“印太戰略”框架下加強合作、鞏固軍事同盟和在海洋領域遏制中國的意圖。從原則上看,雙方一直遵守“美主日從”的關系模式,但是日本的發言權有上升趨勢。就框架而言,美日海權合作是處于“印太戰略”這個多邊框架下的雙邊合作。這種合作在一個綜合性的地緣政治戰略指導下進行,對美國、日本和中國都將產生重要影響。

1.對美國的影響

第一,美國能夠借此構建關系更密切、涉及范圍更廣的同盟關系。美國在《“印太戰略”報告中》認為,美國《國防戰略》的目標如下:(1)保衛國土安全;(2)保持世界軍事領導地位;(3)確保關鍵地區的局勢有利于美國;(4)構建有利于美國的安全和繁榮的國際秩序。印太地區對美國的持續穩定、安全和繁榮至關重要,但美國相對于中俄的軍事優勢正在削弱。地區力量均勢失衡會鼓勵競爭對手挑戰或顛覆印太秩序的繁榮與穩定。為此,美國將尋求建立具備更致命、更靈活和快速創新能力的聯合部隊,并加大與盟友和伙伴國的合作。(35)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Indo-Pacific Strategy Report, Preparedness, Partnerships, and Promoting a Networked Region,” pdf, p.16.由此看來,盟友和伙伴關系不僅是美國實施“印太戰略”的重要基礎,更是用以占領道德制高點,甚至是鞏固霸權合法性的重要手段?!鞍踩撁耸敲绹匾膽鹇曰?,對美國在印太地區的活動至關重要,它提供了一個持久的、不對稱的戰略優勢?!?36)Ibid., p.21.

第二,美國借此加強對日本的控制。日本海上自衛隊存在缺陷,如缺乏一體化聯合作戰和獨立奪取制海權的能力,攻擊能力嚴重不足,沒有裝備航空母艦和核潛艇等遠洋海軍的核心裝備等。這導致日本在前出遠洋執行作戰任務時,對美國海軍的依賴程度將大大上升。這種依賴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是人才培養?,F代戰爭對人員素質要求高,人員與裝備的高度結合是打贏戰爭的基本要求。日本海上自衛隊缺乏有實戰經驗的人才,其指揮官更缺乏一體化聯合作戰的指揮能力。日本要想獲得這種能力,只能經過美國的培訓。這無疑導致日本加深對美國的依賴。

其次是裝備和技術。美日加強海權合作之后,日本海上自衛隊走向遠洋成為趨勢,但同時對軍事高科技的需求也與日俱增。然而,當前的日本卻面臨技術儲備不足的困境。作為一個典型的中等強國,在軍事高科技門檻日益抬高的今天,日本缺乏足夠的資源去發展其所需要的一切軍事高科技。在這種情況下,日本加強對美國的技術依賴不可避免。實際上,日本海上自衛隊現階段對美國技術的依賴就很深,其驅逐艦上的“宙斯盾”作戰系統以及“標準”系列艦空導彈等核心部件均由美國提供。未來日本在先進技術和裝備方面對美國的依賴將越來越大。

最后是作戰支援。隨著新軍事革命的到來,信息化海軍和數字化海戰場建設在打贏未來海戰中顯得尤為重要。偵察衛星和預警飛機將成為戰場監視的主力。從發展趨勢看,以衛星、預警飛機、艦船和岸基雷達共同構成的全球、遠海、近海、近岸偵察預警體系將進一步完善,戰場控制能力顯著增強。(37)肖天亮:《戰略學》,國防大學出版社2015版,第338~339頁。美軍正在建設的全球信息柵格(GIG)能將上百萬個節點鏈接成網,實現從傳感器到射手、從最高統帥到散兵的無縫鏈接。而“印太戰略”框架下美日海權合作的增加意味著日本海上自衛隊對于全球信息柵格和數據鏈之類戰場支援系統的依賴性增加??紤]到日本既無能力也無意愿開發類似系統,未來其對該系統的依賴性將隨著海上自衛隊執行任務數量的增加而增強。

2. 對日本的影響

“印太戰略”框架下的美日海權合作對日本來說影響深遠,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日本海上武裝力量將因此大規模走出東亞。日本自衛隊前高官香田洋二認為,如果中日爆發戰爭,中國會運用政治外交手段來阻止或拖延美國介入,導致美國的出兵速度因其首先考慮本國而非日美安保條約而受影響,但美國最終肯定會馳援日本,對中國重要目標實施戰略打擊。只要存在美軍介入的可能,中國就會立足最嚴峻形勢,做好與日本和美國全面作戰的準備。由于美國具有強大的全球兵力投送能力,可從多個方向進攻中國,中國海軍將不得不在印度洋至太平洋之間的漫長海域展開全面警戒備戰,對日作戰方向將不僅僅在東海,而是廣大環形區域。(38)[日]香田洋二著,高樹和編:《中日海上作戰能力比較》,《現代艦船》 2017年第14期,第69頁。屆時,由于與美國進行海權合作,日本的作戰范圍也將隨之擴大。據悉,日本的獨立行動可能包括海上自衛隊派遣驅逐艦或巡邏機前往收集信息并觀察局勢。因此,從地理范圍看,美日海權合作已經從太平洋擴展到印度洋及其周邊海域。

第二,日本海上自衛隊的綜合作戰能力將因此得到提高。在美日海權合作的推進下,F—35B進入自衛隊的作戰序列僅僅是時間問題,并將發揮多種作用。在登陸作戰方面,可以為運載兩棲作戰部隊的運輸直升機提供空中掩護,并相機奪取戰區制空權。在防空作戰方面,可以配合預警直升機形成防空火力網,并依靠其較大的作戰半徑為航母編隊實施空中突擊。在反潛作戰方面,可以為P—1固定翼反潛機和SH—60反潛直升機提供空中掩護,使其能在掌握制空權的前提下實施反潛作業。就作戰能力來說,當前的日本海上自衛隊是一支裝備先進、訓練有素、結構畸形的海上武裝力量,其掃雷和反潛作戰能力突出,反艦和防空作戰能力較為一般,兩棲及對岸火力打擊能力比較薄弱,奪取制海權的能力比較低下。F—35B入列和形成戰斗力之后,日本海上自衛隊的上述短板都能夠得到程度不同的有效彌補,并因此具有強大的制海能力。

第三,日本與周邊國家的海洋權益爭端有可能會趨于激烈。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策源地之一,作為海洋國家的日本向來在潛意識中認為自己天然是東亞海洋秩序的主導者并在冷戰結束后采取了更富有進攻性的海洋戰略。(39)楊震、蔡亮:《后冷戰時代的日本海洋戰略與日印海權合作》,《印度洋經濟體研究》2019年第4期,第64頁。這種心態加上一些復雜的歷史遺留問題,日本與周邊國家幾乎都發生了海洋權益爭端,如與俄羅斯有南千島群島的爭端,與韓國發生獨島之爭,與中國則因東海大陸架劃分和釣魚島主權問題發生爭執。受海上自衛隊實力限制,日本在上述海洋爭端中無法改變現狀。然而,隨著美日海權合作的深入發展和由此帶來的日本海上自衛隊作戰能力的較大提高,日本將有可能謀求改變現狀,使局勢朝著更有利于自己的方向發展。這種單方面謀求改變現狀的做法無疑將會使現有爭端激化。

3. 對中國的影響

中國是“印太戰略”框架下美日海權合作的針對對象,受到的影響體現在三方面。第一,中國面對的海洋安全形勢變得更加復雜。中國不僅能源和工業原料在很大程度上依賴進口,而且其工業制成品也很大程度依賴于海外市場。這些進出口貿易大多依賴海運,因此中國對海洋這一全球化物流重要載體的依賴性逐步上升。中國綜合國力和海上力量的發展被美國視為對其在西太平洋地區地位的威脅。關于“印太戰略”框架下的美日海權合作,美國有自身的利益考慮。美日的海洋安全合作可以將印度洋問題和太平洋問題整合在一起,這一方面極大提高中國在地緣政治領域決策的難度,另一方面導致中日形成非常復雜的相互牽制局面,從而有利于美國掌握整個地緣政治大局。即便兩岸完成統一,美國也可以用更大的海上包圍圈困住中國,通過強化印度洋的迪戈加西亞基地和太平洋的第二島鏈等方式實施局外制衡,阻斷中國與資源地帶和世界市場的通道。

第二,中國的海上交通線將面臨威脅。資源和商品的全球流通都離不開安全通暢的海上交通線,因此中國海軍必須要對遠離本土的重要海上交通線進行有效控制。然而,“印太戰略”框架下的美日海權合作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奪取和運用制海權?!昂I掀平弧弊鲬鹗菉Z取和運用制海權的重要形式與手段,美日同盟的“海上破交”作戰對中國國民經濟正常運轉構成的威脅顯得直接而巨大。

第三,南海問題將變得更加復雜。南海是中國四大邊緣海中戰略價值最高的一個,是中國建設海洋強國的關鍵樞紐海域。從地緣角度來說,這片海域是中國進入印度洋的唯一通道,也是中國進入太平洋的重要通道。從經濟角度來說,中國進口北非和中東的原油及礦產以及出口歐洲的大宗物資大多要從南海經過馬六甲海峽,再進入印度洋,因此可以說南海是中國的海上經濟命脈。從軍事角度來說,中國海軍的航空母艦最理想的訓練和機動海域就是南海,彈道導彈核潛艇、巡航導彈核潛艇以及攻擊核潛艇最佳的隱蔽、集結和機動海域也是南海。此外,中國最大的運載火箭“長征五號”只能在位于南海的海南島文昌發射場進行發射。美日的海權合作不僅在南海對中國形成了巨大的壓力,使南海變得越來越不安全,而且還可以與南海的越南以及印度洋的印度形成遙相呼應之勢,導致中國面對的海洋安全局勢惡化。

四、對策與建議

“印太戰略”從本質上來講是一個遏止中國的地緣戰略,其實施必將影響中國的周邊安全形勢。在此框架下進行的美日海權合作對于中國建設海洋強國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來說是一個比較嚴峻的考驗。為有效維護國家利益,保持周邊環境的安全與穩定,中國有必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在海軍建設領域加強對高技術裝備的研發并彌補能力缺陷。冷戰結束后,新軍事革命在席卷全球的同時對海戰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隨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發展,人類社會正處于海戰革命的前夜。近年來美國海軍在“伯克”級導彈驅逐艦裝備激光炮的試驗,標志著新概念武器將代替常規彈藥成為未來海戰的主要火力輸出形式,而“無人艦隊”計劃的提出則預示著無人艦艇和無人潛航器將成為未來海戰的主要平臺。一旦美國海軍在上述兩個領域實現突破并形成戰斗力,將擁有對其它任何國家海軍的代際優勢,可以對后者實施“降維打擊”。作為美國樹立的主要海上競爭對手,中國對此應有清醒認識。中國是一個工業門類齊全的大國,也可以研發自己的艦載激光炮、艦載電磁炮以及無人艦艇,追平與美國海軍的裝備代差。如果中國在改變未來海戰規則的高新裝備領域取得突破,不僅可以在海軍方面防止美國形成代際優勢,還可以重新擴大因日本引進F—35B艦載聯合攻擊機而被削減的對日海上作戰能力優勢,從而有效威懾美日同盟,保持海上安全形勢的穩定。

反潛能力不足也是中國海軍的主要能力缺陷。美國和日本分別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核潛艇和常規潛艇力量,兩國一旦聯手實施水下戰,將使中國的海洋安全受到嚴重威脅。因此,中國有必要發展以大型固定翼反潛巡邏機為主干、航母戰斗群為重點的反潛作戰體系,對美日潛艇力量形成有效遏制,從而保證本土及海上航線的安全。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中國海軍還需要強化對美日大型水面艦艇的打擊能力。東風—21D及東風—26反艦彈道導彈和可以掛載鷹擊—12的轟—6KH型轟炸機可以對遠距離的水面目標實施精確打擊。未來中國可以對上述裝備系統進行升級,使之突擊威力更大、突防能力更強、可靠性更高,能夠更有效執行作戰任務。如果美日同盟的大型水面艦艇能夠得到有效壓制,將可以緩解美日海權合作在軍事領域對中國海洋安全形成的沖擊。

二是建立“海洋命運共同體”概念指導下的海洋安全合作論壇。當今世界的和平與發展時代主題并沒有因各國圍繞海洋權益的爭端增加而改變?;谶@樣的戰略判斷,中國于2019年4月提出“海洋命運共同體”概念,第一次將共同體概念引入海洋事務領域。海洋安全合作是建立海洋命運共同體的重要途徑,中國可以以此為主旨建立一個海洋安全合作論壇,對美日海權合作對海洋安全領域帶來的負面影響進行討論,比如可能導致日俄南千島群島以及日韓獨島爭端加劇。這樣不僅能夠爭取相關話題的話語權,還有利于構建中國負責任大國的形象,為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海洋治理提供堅實基礎,并使中國在相關領域的理念得以廣泛傳播,從而降低“印太戰略”框架下美日海權合作的合法性。

三是借助疫情建立與日本進行非傳統安全合作的渠道。盡管中日在傳統安全領域有不可調和的結構性矛盾,兩國在非傳統安全領域卻有較大的合作空間。2020年2月28~29日,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訪問日本,并同日方舉行第八次高級別政治對話。在此次訪問中,中日雙方都感謝對方在疫情中的幫助,表示愿意加強雙邊和多邊醫療衛生合作,攜手應對國際公共衛生安全挑戰。(40)冮冶、姜俏梅:《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會見楊潔篪》,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20-02/28/c_1125641093.htm。中日之間這種非傳統安全合作的范圍可以進一步拓展到海洋領域。作為地球表面最大的公共空間,海洋近年來成為非傳統安全威脅的重要來源。海嘯、地震、海洋變暖、海盜、海上走私、海上恐怖主義等等海洋非傳統安全威脅是一個國家所無法獨自應對的。中日兩國在消除非傳統安全威脅方面有共同利益,而海洋是連接中日兩國的唯一地理媒介,將雙方的非傳統安全事務合作拓展到海洋領域,不僅有利于兩國的安全,更有利于提高雙方在安全領域的相互依賴程度。在日本不太可能以自身的安全為代價全力配合美國挑釁中國的情況下,中日在海洋非傳統安全領域的合作可以緩解美日海權合作對中國的挑戰與沖擊。

四是積極穩健推進“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美日海權合作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注重經濟合作,而且具有打壓中國的意圖。中國擁有全球唯一的全產業鏈體系,不僅能夠在全球價值鏈中占據勞動密集型產業,而且也能夠在產業結構中快速攀升,分割全球資本密集型產業,并逐漸在技術密集型產業領域嶄露頭角。(41)雷少華:《全球產業結構變遷與政治裂隙》,《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年第6期,第74頁。不僅如此,在第四次產業革命的前夕,中國在5G通信等與第四次產業革命相關的高科技領域處于國際先進水平,因此未來可以借助“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開展與沿線國家的相關產業合作和產品合作,有效破解美日對中國的經濟打壓。

五、結 論

“印太戰略”實質上是一個強化版的“亞太再平衡”戰略,是在后者不足以有效從海上遏制中國后的替代戰略,其目的不變,但是手段發生變化,即企圖利用更大的戰略縱深(從亞太擴展到印太)、更多的伙伴來達到從海上遏制中國的目標。該戰略具有與生俱來的對華遏制色彩,也有種種缺陷與不足。(42)楊震、王森:《論美國“印太戰略”面臨的障礙與困境》,《國際觀察》2019年第3期,第42頁。美國企圖通過美日海權合作,借助日本的力量來降低海上霸權護持成本,并利用軍事高科技(諸如“宙斯盾”系統)在對日本實施軍備“松綁”的同時強化日本對美國核心軍事技術的依賴,而日本則是借機發展軍備。美日雙方的利益并未取得完全一致。美國軍工復合體的逐利本質導致日本引進美國軍火的經濟負擔逐步增加,而且特朗普政府在防務費問題上的要求使日本難以負擔,因此未來不排除雙方因相關費用問題發生爭執,甚至是摩擦的可能性。如果中國能夠對“印太戰略”框架下的美日海權合作進行有效應對,即采取針對性的海軍建設方針、加強與日本在海洋非傳統安全領域方面的合作、積極穩健推進“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建立海洋安全合作論壇,美日海權合作針對中國的部分將會遇到越來越大的阻力。

猜你喜歡
印太戰略海權印太
“印太”概念視野下的印度對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認知及應對
澳大利亞國防戰略的調整及對印太安全形勢的影響
印太戰略:深化與勾連
警惕印太戰略“實心化”
參不參與“印太戰略”?韓國一天三改口
晚清政府的海權意識與海軍實踐
孫中山的海權思想
安倍要拿“印太戰略”遏制中國?
從策略性介入到戰略性部署
馬漢及其『海權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