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貝馬斯的后形而上學研究分析

2020-03-11 03:02薄瑾
ViVi美眉 2020年12期
關鍵詞:形而上學哈貝馬斯

摘要:哈貝馬斯把形而上學作為西方哲學從古到今的主流形式。他用重構而非解構的方法建構了一種新的哲學批評范式,以實現形而上學的真正超越。從19世紀末20世紀開始,哲學發生了重大轉折,導致形而上學被后形而上學所取代。哈貝馬斯則以“交往”的范式打開了“后形而上學”思維領域的大門。但在哈貝馬斯看來,后形而上學思想存在著一些缺陷。他主張通過在日常生活中交往主體的交往活動,促進現代社會中人們的道德共識發展。

關鍵詞:哈貝馬斯;形而上學;后形而上學

一、形而上學的主要觀點

在20世紀的哲學領域,經驗主義、實證主義和科學萬能論盛行于哲學思想之中。這里針對形而上學的批判更加強烈,在一定程度上理性被顛覆和重解。在這種情況下哈貝馬斯也沒有放棄對形而上學理性的追求,試圖通過分析與批判傳統理性之間的分裂與缺失,重建形而上學,去建構新的哲學范式,以超越形而上學。他的哲學更偏向面向現實世界,以語言為維度來建構其哲學基礎,因此其哲學被稱為后形而上學[1]。在討論后形而上學之前,哈貝馬斯對形而上學作了概括性的解釋。在他看來,形而上學雖然不同,但從來沒有超越同一性、唯心論和理念論三個方面。哈貝馬斯把形而上學思想的特點概括如下。

首先是同一性:哲學起源于神話。哲學從神話中繼承了對世界統一的追求。不同的是,它不再通過想象,而是通過概念把一切聯系在一起。也就是說,隨著世界觀的世俗化,唯心主義統一思想應運而生。因此,他揚棄了神話思維的具體性,試圖在概念層面把握整體和整體。

其次是唯心論,哈貝馬斯認為,從巴門尼德開始,抽象思想與其產品和存在之間存在著內在的聯系,柏拉圖從巴門尼德的本體論中衍生出思想。存在是觀念,不存在是現象。柏拉圖的思想既不是一個純粹的概念,也不是一個純粹的形象,而是一種從各種直覺中衍生出來的思想。從觀念特征看,存在不僅具有統一性,而且具有普遍性、必然性和永恒性??傊?,在統一與差異、普遍性與特殊性、必然性與偶然性、永恒性與及時性、本質與現象、形式與物質之間,唯心主義強調前者而輕視后者,并將其所倡導的存在性特征歸為思維特征。

最后是理念論,世界各大宗教都指出了個體救贖之路,而哲學家則把畢生的精力投入到冥想中,即理論活動中,以此作為救贖之路。在理論活動中,人們放棄了對世界的自然態度,接觸到了非同尋常的事物。因此,人生的沉思與沉思具有倫理宗教的意義。這一理論使哲學家的生活方式發展為一種模式。雖然這種情況在近代已經發生了變化,但仍然存在著一種蔑視唯物主義和實用主義的絕對主義理論,這理論不僅超越了經驗和各種科學,而且它也完全消除了世俗經驗的一切痕跡。[3]因此,在現代意識哲學中,生活方式獨立論被理想化為絕對自給自足論,理想化為絕對自給自足的理論。

二、后形而上學的形成及其內容

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哲學研究的主題開始發生了變化。轉為對形而上學思想的強烈的沖擊,它最終導致形而上學的衰敗和后形而上學思想的興起。后形而上學哲學的基本特征是消解傳統哲學的先驗主體及其中心理性,克服主客二分。在導致形而上學思想崩潰的各種思潮中,以下四種思潮最值得注意。

(一) 程序合理性

這一特征是18世紀以來,隨著經驗科學方法和形式主義在道德法理論和憲政國家體系中的逐步實現而形成的。哈貝馬斯認為形而上學理性是一種實體理性,是構成世界的內容,從這些內容中可以感知到理性,它賦予世界以合理的結構,以此來保證世界的完整性和統一性[2]。然而,隨著現代經驗科學以及道德、法律、國家理論的逐漸興起,形式的合理性逐漸所取代實體的合理性,內容的合理性逐漸成為結果的有效性。為了保障結果有效性的順利完成,那么合理的操作程序是必要不可少的。因此隨著現代經驗科學和精神科學的逐步興起,使哲學不得不放棄認識真理的特殊地位和權力。哲學既不能有獨特的真理觀,也不能有自己的直覺方式。因此,形而上學處于尷尬的境地。

(二) 理性的重新定位

19世紀以來,隨著歷史意識的覺醒,有限性、時間性和歷史性在人們的意識中生根發芽。這動搖了形而上學的傳統理性觀念,這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德國古典哲學。在德國古典哲學中,理性已經發展成為終極的絕對理性,具有獨一無二的地位。理性的重新定位始于黑格爾的第一代弟子,隨后費爾巴哈繼續發展其思想,馬克思認為精神植根于物質生產,表現為社會關系的總和。因為黑格爾的弟子們深受先輩思想的影響。他們雖然洞悉了理性的地位,但并沒有退化為源于自然歷史并在一定社會歷史語境下表現出來的理性。新理性的重建始于對康德哲學的批判??档抡軐W的基本概念是先驗主體性。之后由胡塞爾、海德格爾等哲學家完善。哈貝馬斯說:“具有創造性的主體性最終被此在驅逐出知識王國。它雖然沒有被放在歷史的另一邊,但卻被放在了歷史性和個性的范圍內。

這種批判的目的在于剝離理性的形而上學屬性,回歸情境理性的真實面目,即理性離不開物質、社會和歷史條件。哈貝馬斯認為,維特根斯坦的語言游戲、伽達默爾效應、黑格爾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的歷史整體性,都體現了一種將抽象提升的理性重新定位到特定語境的努力。

(三) 語言學轉向

現代意識哲學進一步強化了形而上學的思維特征。因此,要徹底超越形而上學思維,必須實現哲學范式的根本轉變。哈貝馬斯認為,“語言轉向”為后形而上學思維鋪平了道路。哈貝馬斯的交往行為是以理解為目的,因為理解是以語言的媒介,因此交往行為主要是指語言行為。為了達到可理解性,語言行為必須符合普遍有效性的要求,即作為事實所進行陳述的陳述句必須真實可靠,表達主體內在意圖的表達句必須真誠。隨后,無論是分析哲學、結構主義,還是胡塞爾的意義理論乃至批判理論都無法擺脫語言學的轉向。隨著意識哲學向語言哲學的轉變,命題與事實的關系被取代,建構世界的作用也從先驗主體性轉向語法結構[4]。

在哈貝馬斯看來,語言轉向似乎使哲學有了更堅實的方法論基礎,似乎顯示出走出意識哲學困境的希望。形而上和哈貝馬斯都講世界的統一。但哈貝馬斯的世界統一論與形而上學的世界統一論有明顯的不同。形而上學的世界統一是自我意識和內在獨立,哈貝馬斯的世界統一是溝通、對話、理解和共識。

(四) 克服邏各斯中心

邏各斯主張狹隘的理性觀。這一詞語源于古希臘,原意是規則、法律、理性等。一批現代和后現代哲學家包括哈貝馬斯則用這個詞語來指片面的理性。在哈貝馬斯看來,傳統哲學對此問題的研究首先從本體論的角度出發,然后從認識論的角度出發,在語言分析的視角來看,使理性片面化,即使理性成為邏各斯,成為表達和處理對象的能力。因此,擺脫邏各斯的出路在于轉向科學哲學體系,轉變我們所關注的視角,把我們的視野轉向紛繁復雜的現實生活世界,以此把交往理性從日常交往實踐中顯示出來。

三、后形而上學對現實影響

哈貝馬斯認為,以往哲學思維的局限性都是由于他們試圖開展一種哲學的特殊方式和精神世界領域。然而,如果哲學一旦脫離了生活世界的土壤,那么其存在的合法性就會受到質疑。雖然它會給人們帶來一些好處,比如社會分工的專業化和社會物質生產生活的高效率[5]。一旦系統脫離了生活世界,其性能將回歸到實際生產中。把交往理性狹隘地理解為工具理性,這必然掩蓋生活世界的本質內涵。那些為了提高理性行為而進行只注重目的、效果和物質生活水平,則會引起一系列的社會意義危機和文化意義的喪失,甚至導致社會意義的喪失、社會秩序的紊亂和社會矛盾的激化。但哈貝馬斯的后形而上學所最終強調的則是哲學態度的一種轉變,即表達出哲學本質上是在交往行為中建構生活世界。因此為了重建其目標,只有將哲學與生活世界緊密結合起來,促進生活世界進行自我反思及合理演變,這樣才能使哲學獲得存在意義和新發展的契機,才能更進一步貼近于哈貝馬斯后形而上學的所期待的現實生活。

四、結論

綜上所述,哈貝馬斯對形而上學所進行的批判無疑是深刻和敏銳的,他看到了現代哲學所發生的巨大變化。并對此提出了自己的理論思想。在他構建自己的哲學世界時馬克思主義理論、語言分析哲學、現象學、解釋學、社會行為等都對他的交往行為理論產生了巨大影響,在現代西方哲學中獨樹一幟。

參考文獻:

[1]段菲菲.理性與非理性之間:哈貝馬斯的后形而上學[J].理論界,2019(08):36-41.

[2]陳偉.哈貝馬斯與后現代主義[J].蘭州學刊,2016(10):105-111.

[3]鄭麗娜.哈貝馬斯后形而上學思想的理論建構[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39(01):32-34.

[4]王婷.由批判走向建構:哈貝馬斯重建后形而上學的努力[J].學理論,2013(15):36-37.

[5]李嘉美.哈貝馬斯后形而上學的哲學基礎[J].人民論壇,2013(05):190-191.

作者簡介:

薄瑾(1996.5-),女,漢族,黑龍江齊齊哈爾人,黑龍江大學2020級在讀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現代西哲基本問題研究。

猜你喜歡
形而上學哈貝馬斯
批判理論的本真性路徑
“知識分子如果有一件事情不能容許, 那就是變得犬儒”
淺談笛卡爾關于上帝存在的證明
On the Phubbing Phenomen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Theory
哈貝馬斯的交往行為理論
談教育的“嚴”
論“科技理性”下現代社會的出路
遠程學習中教學交互層次塔的哲學基礎探討
形而上學的“上”“下”求索
馬克思主義哲學與“形而上學冶關系檢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