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思維導圖的中職英語閱讀課教學設計分析

2020-03-11 03:10嚴小紅
教師·中 2020年12期
關鍵詞:中職英語思維導圖閱讀教學

嚴小紅

摘 要:文章從思維導圖的概念、類型與實施策略入手,對思維導圖與閱讀教學的關聯性進行了分析,圍繞靈活運用多種導圖類型、基于三步法完善教學流程、輔助閱讀復習環節設計三個層面,探討了思維導圖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具體應用實踐,以期為中職英語閱讀教學設計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培育目標的實現提供參考。

關鍵詞:中職英語;閱讀教學;思維導圖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20-10-09 文章編號:1674-120X(2020)35-0042-02

思維導圖是一種圖式思維工具,可實現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的有效結合,具有可視化、發散性、具體化特征。當選定某一主題建立思維導圖時,通常將主題放置在中間部位作為主干,由主干延伸出若干分支向四周發散,各分支上均設有關鍵詞,構成近似人的神經網絡的圖形結構,實現隱性思維過程與知識內容的可視化呈現。

一、思維導圖的基本內涵及其與閱讀教學的關聯性

(一)基本內涵

1.思維導圖類型

當前英語課堂中常用的思維導圖包含以下八種類型:其一是圓圈圖,主要用于定義概念,適用于頭腦風暴環節,促進思維發散;其二是氣泡圖,針對某一事物的名稱進行描述;其三是雙氣泡圖,將兩種事物進行比較,提煉出二者的異同點;其四是樹狀圖,對多種事物進行分類,歸納出事物間的共性與差異;其五是流程圖,用于展示事件的發展順序,揭示內在邏輯關系;其六是因果關系圖,用于描述事件的因果關系;其七是括號圖,主要突出整體與局部的關系;其八是橋狀圖,以多種事物為呈現對象,用于描述其類比關系。

2.具體實施策略

將思維導圖應用于教學中,首要前提是帶領學生理清思維導圖的結構關系,梳理出不同類型思維導圖中蘊含的邏輯關系與思維模式;隨后引導學生聚焦文本對文章內容進行深度挖掘,從而提煉出中心主旨、關鍵詞及細節元素,并嘗試建構不同關鍵詞間存在的關聯性,確定所需建構的思維導圖的具體類型;最后以思維導圖為基礎,圍繞主干與分支對問題進行逐層分析,把握完整的文章脈絡、實現深度理解目標。

(二)思維導圖與閱讀教學的關聯性

思維導圖作為一種圖式工具,其建構的原理在于將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進行整合,將學習者腦海中的思維通過線條連接形成具象化結構與模塊,實現知識結構的可視化呈現。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通常需經歷觀念產生、問題提出、方法應用與概念形成等思維過程,既涉及新知與概念的輸入,同時也需要學生調動自己的思維、情感體驗與知識經驗進行文本內容的理解與思考,與文本雙向交互。通過將思維導圖應用于英語閱讀教學中,可實現知識內容與學生隱性思維過程的可視化呈現,促使學生在最短時間內對文本架構、文章內容有個大體理解,進一步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與認知視野,使學生將已獲得或形成的設想、意義與關鍵點進行整理分析,更加順利地梳理文章脈絡、提煉主旨內涵,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與思維能力。

二、思維導圖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具體應用與實踐探討

(一)靈活運用多種導圖,發揮閱讀激趣作用

以《Reading Sense of Direction》一課為例,教師可靈活運用多種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尋找到文本的有效切入點,通過給出線索、發布學習任務,有效激活學生的探究興趣,為閱讀教學的順利實施提供輔助。

1.圓圈圖

圓圈圖的基本結構由兩個不同大小、具有包含關系的圓圈組成,利用內部圓圈揭示文本的核心主題,在外部圓圈內添加與主題相關的描述內容,適用于頭腦風暴環節,將學生對主題的理解、構思、假設、創意等進行羅列記錄,便于學生在短時間內梳理出文章脈絡與關鍵線索,完成對主題、概念的定義。教師可先將主題設為圓圈圖的核心,引導學生根據文本題目嘗試猜測文章的具體內容,并以頭腦風暴方式逐步完善圓圈圖。例如,教師可提出“如果你在一個新的地方觀光,你能保證成功找到回酒店的路嗎?”這一問題,將學生給出的know my way、find my way、get lost等答案添加在外部圓圈中;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情況通??山o出“have a good/poor sense of direction”兩種評價。隨即引出“如果你迷路了,你會怎樣做?”這一問題,將學生回答的ask for help、open the map等答案記錄在圓圈圖中,以此充分調動學生腦海中關于方向感的詞匯知識和經驗,并將研究對象由自身遷移至主人公Mr.Hopkins,激發學生對文章內容的探究興趣與求知欲望,初步建構對文章主題的認知。

2.雙氣泡圖

通常在英語閱讀教學中需圍繞某一特定主題、關鍵詞或人物尋求文本閱讀的有效切入點,利用雙氣泡圖比較出兩種事物或人物間存在的差異,能夠為人物形象刻畫與特征描述提供可靠參考依據。在建立雙氣泡圖時,通常利用兩人物之間的氣泡來描述人物的共性特征,利用兩側氣泡分別描述人物的個性特點。例如,將Mr.Hopkins與other people進行比較,其共性特征為“方向感”和“去一個地方”,Mr.Hopkins的個性特征為poor、time after time、get lost和unfortunate,依照該思路對other people的特征進行表述,則體現為good、once、find it again和lucky。

3.因果關系圖

英語閱讀在考查學生初步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與人物形象概括能力的基礎上,側重于引導學生更深層次地剖析文章內涵、梳理行文脈絡、描述因果關系,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邏輯思維,提高推理演繹及問題分析等綜合能力,對此可在細讀環節引入因果關系圖對人物行為動因及事件發展過程進行動態描述,為學生閱讀思維能力的培養與提升創設良好條件。例如,教師可選取Mr.Hopkins由于方向感差產生心理障礙這一片段,引導學生回顧文本,嘗試推理出該情況發生的原因與結果,在此過程中便可將因果關系圖作為分析推理工具,在中心事件的左側利用“羞怯”“徘徊”等描述事件發生的原因,在右側利用“從不敢向陌生人問路”“希望能碰巧到達目的地”等描述事件產生的結果。

4.流程圖

英語閱讀重視考查學生對信息的獲取、分析、歸納等能力,流程圖作為記錄事件發展順序、揭示內在邏輯關系的重要工具,可實現對某一事件發生全過程的完整描述,利用方框與箭頭展示事件發生及發展的脈絡,將其應用于閱讀教學設計環節,能夠促進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直觀理解。例如,以Mr.Hopkins未為他人指路這一事件結果為基礎,通過建立流程圖梳理出事件的發展順序,實現對學生語言圖式與有序性思維的鞏固與提升(如圖1所示)。與此同時,通過培養學生建構流程圖的能力,配合針對性鞏固練習,能夠引導學生在閱讀課外文本時養成良好的思考習慣,掌握科學的閱讀技巧與方法,促進學生閱讀思維與閱讀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基于三步法完善教學流程,實現全過程引導

為提高閱讀教學質量,教師應注重尋找到思維導圖與閱讀教學的有效結合點,將思維導圖應用于課前、課中、課后三個環節,基于三部分對教學流程進行優化設計,逐步實現對學生思維的有效引導,培養學生思維導圖建構能力,從而促進學生閱讀思維與理解能力的發展。以《The Spring Festival》為例,教學流程設計如下:

首先從讀前環節入手,教師可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一段有關春節的視頻進行導入,將文章標題作為中心詞進行拓展,結合視頻、圖片調動學生以往有關春節的認知經驗,建立包含traditional等關鍵詞在內的思維導圖,借此有效激活學生的知識經驗,促進其思維發展,為新課導入創設良好條件。其次從閱讀過程入手,教師可指導學生通過略讀、掃讀等方式快速瀏覽文本內容、掌握各段大意、標出關鍵詞句;隨即結合自己快速閱讀的體會建立思維導圖,由主干延伸出time等分支;接下來進行細讀、深度閱讀,借助“What do people usually do on the Lunar New Years Eve?”等問題,使學生在現有分支的基礎上延伸出二級分支,通過文本精讀掌握重要信息、梳理事件發生時序關系等,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最后從讀后環節入手,教師可安排學生采用口頭復述的形式進行文本內容的再現,以建構好的思維導圖為參照,通過口頭復述考查學生的記憶、概括與口語表達等能力,為學生閱讀思維能力的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三)輔助閱讀復習環節設計,促進閱讀寫作銜接

閱讀復習課通過知識再現,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進行有效遷移和應用,既能夠檢驗學生的閱讀學習效果,也可促進學生發散性思維、應用實踐等能力的發展。以《Whose Fault》為例,教師可圍繞以下三個環節進行教學設計:

首先是問題導入,借助“如果你最好的朋友退學了,你該怎么做?”這一問題引出文本主題,引導學生嘗試選擇并建立思維導圖,在此過程中快速回憶文本內容與重難點知識,重新建構對文章脈絡的記憶。其次是知識梳理,以故事情節為核心梳理文章內容,完成思維導圖的繪制,在此基礎上回答“作為一個學生,什么才是最好的品質呢?”這一問題,實現對文章主旨與核心思想的拓展延伸。再次是應用拓展,安排學生以quality為核心,基于不同視角進行寫作,或以閱讀教學中建立的思維導圖為基礎,要求學生以第一人稱視角進行文章改寫,引導學生從主人公視角出發重新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強化文本內容的真實感,并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進行文本內容的思考,實現對作者創作意圖的直觀理解,在此過程中有效滲透情感目標、增強德育價值,并且由學生針對原有思維導圖或關鍵詞進行創新,重新建構起視角多元、層次豐富、細節鮮明的思維導圖,為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創設基礎條件,進一步促進學生閱讀素養與綜合能力的提升。

總體來看,將思維導圖應用于中職院校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可將大量抽象、無直接關聯、無規律的信息以圖文形式進行呈現,運用不同圖形、顏色和符號建構起文本主題與關鍵詞間的聯系,幫助學生在腦海中形成具有層級性、空間感的圖形,有效深化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與記憶,促進學生閱讀思維能力與學科綜合素養的動態發展。

參考文獻:

[1]戴菊杰.思維導圖在中學英語閱讀類教輔中應用的可行性分析——以譯林出版社《新思維英語閱讀時間》為例[J].科技與出版,2018(8):93-97.

[2]吳 迪.思維導圖在中職英語學習過程中的應用研究[J].校園英語,2018(50):12-13.

猜你喜歡
中職英語思維導圖閱讀教學
談閱讀教學中的快樂
淺談“互聯網+中職英語教學”革新的影響
中職英語口語互動教學探究
滲透專業元素,提高職業能力
巧用思維導圖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語閱讀文本中融入思維導圖的研究
閱讀教學中的“追問”略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