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科學多元化教學策略分析

2020-03-12 16:41樓望千
中學課程輔導·教育科研 2020年36期
關鍵詞:初中科學策略分析

樓望千

摘? 要:現階段的初中科學課堂教學中表現出教師教學辛苦,學生學習辛苦的現狀,深入分析,主要原因還是教師教學方法不正確,導致科學教學的課堂效果降低。初中科學的教學是為了讓學生了解各種科學現象,通過科學實驗,探索科學知識。實現初中科學的教學有效性,對學生的自身發展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初中科學;多元化學;策略分析

中圖分類號:G633.8?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36-119-01

初中科學的教學在初中的教學中,被冠以“副科”這樣的稱號,教師和學生普遍存在著對科學學科不夠重視的情況,各項教學內容和活動的進行,都表現為為了教學而教學,為了實驗而實驗,為了考試而考試,對科學學科學生素養的培養不到位。本文筆者將依據多年的教學經驗,探索提高科學課堂有效性的合理手段。

一、提高教師課堂提問技巧

1.聯系實際生活設計問題

教師課堂提問是初中科學教學中的關鍵一環,通過教師提出的問題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幫助學生進行循序漸進的學習,帶動學生參與到課堂的教學中來,獲得啟發掌握知識。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課堂上提出的問題應該與學生的生活緊密相連,這樣才能使學生對問題更感興趣,對科學知識更感興趣額,意識到科學學習與生活的關聯性,更能參與到課堂的討論中來。比如:在七年級下冊第一章《聲音的發生與傳播》這一章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能夠很好地與學生實際生活中的情境相關聯,這樣進行提問:“大家每天都是通過語言進行社會交往,還能夠唱歌,模仿各種動物,這是因為在這個過程中產生了聲音,才能夠讓我們表達的內容被對方聽見,同樣,在生活中,我們也能聽到別人的話語,能夠聽到教室布置的作業,能夠聽到媽媽叫我們起床,能夠聽到偶像發表的新單曲,能夠聽到風聲雨聲和鳥叫聲,這些都是因為我們接受到了聲音,也就是說聲音開始了傳播,那么聲音究竟是怎么產生和傳播的呢,為我們的日常生活提供了這么大的便利,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研究和探討吧!”從學生非常了解,每天接觸的生活場景和實際問題出發,進行提問,能夠使學生對所學習的新知識,產生更多的聯想,形成更加直觀的印象,這樣引出的教學內容,能夠更加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

2.設計的問題要循序漸進

科學教師應該充分尊重初中階段學生的個性特點,幫助學生更好的獲取知識,更輕松的掌握知識。在問題的設計上,要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由已知向未知進行過渡,盡量形成問題之間的彼此關聯,使問題的設置遵循初中生的邏輯思維規律。對于一些基礎概念的問題,教師就可以設置簡單的問題引導,而對于一些綜合性較強,需要歸納整理和比較總結的內容,教師就應該設置一組問題,引導學生一步步通過回答,得出結論,問題其實就是對初中生的一種提示。比如在學習“運動和力”這一章節的內容時,涉及到運動和靜止狀態,顯然,學生對一個事物在運動狀態還是靜止狀態是能夠及時做出準確判斷的,教師可以直接進行提問,讓學生來回答。但是出現兩個物體時,對于看似在動確是靜止的或者是看似靜止其實是運動的,這種相對靜止和相對運動的狀態就很難去判斷,這時候,教師就應該進行適當的引導,一個物體一個物體的運動狀態逐步分析,引導學生通過分析得到答案。這樣循序漸進的問題設置,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更好的思考空間。

二、引導學生合作學習

1.合理確定小組成員

小組學習的目的是為了使科學課堂更有學習氛圍,給學生更多的討論機會,進行思維碰撞,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通過小組成員的互相幫助,達到每個學生能力的提升,對初中生綜合素質的提升起著很大的作用。但是教師需要合理的進行小組成員的分配,發現每個學生的優勢和劣勢,考慮到不同學生的家庭環境、性別特征、學習背景、知識掌握情況等,形成綜合性小組。便于學生之間的優勢互補,共同進步。比如,有的同學實踐操作能力強,但是很馬虎,而有的同學心思細膩,考慮全面,但是動手能力較差。把這樣具有互補性的學生分到一個小組,可以保證整個小組的學生水平,使小組的合作效果倍增。讓學生能夠真正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積極的參與到小組討論過程中,在小組討論中都能有所收獲。

2.明確小組成員分工

在小組活動中,為了充分提高小組活動的有效性,教師應該對小組內的學生有明確的分工設置,幫助學生在小組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充分發揮自己的長處,提高整個小組不同成員的參與度和小組成員之間的配合度。比如在進行“質量的測量”的實驗時,需要用到天平等實驗用具,教師要對小組成員進行任務分工,讓學生承擔不同角色,共同配合完成實驗內容,有的學生可以負責保管實驗用具的完整性,有的學生可以負責記錄實驗的數據和結果,有的學生可以負責最后的書面報告和口頭報告。當然小組內成員的分工并不是一成不變的,需要在不同的是實驗中,引導學生進行角色的轉化,使每個學生得到全方位的鍛煉,對實驗的每個環節都有自己的收獲。在每學期也可以對分組進行重新的劃分,讓每個學生除了嘗試到不同角色外,也適應不同的學習環境,不同的合作伙伴。

初中階段所有的教學內容都是為了推動學生的個人發展,科學學科作為學生進行科學實踐,分析生活場景的學科。對學生的個人發展來說更是重中之重。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優化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提高科學課堂的教學有效性,是勢在必行的。希望通過本文的論述,可以為初中科學的發展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匡廷云,曹惠玲.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科學八年級下冊[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

[2]? 朱漢國, 閆璟, 何成剛.新版課程標準解析與教學指導[Z].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2:17.

(作者單位:浙江省東陽市佐村中小學,浙江? ?東陽? ?322100)

猜你喜歡
初中科學策略分析
自拍微視頻在初中科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微課不微
貴州民歌引入音樂教育的策略分析
當前我國專業英語教學的現狀與策略研究
淺談初中科學問題化教育模式的開展
服裝電子商務發展淺析
完善計算機通信網絡安全的策略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