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文要素的聚焦及教學實施

2020-04-10 11:01高修軍
語文建設·下半月 2020年1期
關鍵詞:判斷題松鼠尾巴

高修軍

語文要素包括語文知識、語文能力、語文學習策略及習慣。統編小學語文教材對語文要素的要求是明確、具體的,在單元導讀、閱讀提示、課文泡泡、課后練習、交流平臺中都有體現,充分體現了語文教學要聚焦語文要素的學科訴求。但在實際的教學之中,為語文要素而語文要素的現象日益嚴重,剝離了人文主題,使得語文教學變得“薄情寡義”,教和學陷入了機械操練的尷尬境地。如何讓寬泛的人文主題、明確的語文要素構成的“雙線結構”統一起來,成了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近日觀摩了姜樹華老師教學的《松鼠》一課,深受啟發。下面結合這一課的教學談一談語文要素聚焦及實施的策略。

《松鼠》是統編教材五年級上冊習作單元的一篇課文,本單元的語文要素為:閱讀簡單的說明性文章,了解基本的說明方法;搜集資料,用恰當的說明方法,把某一種事物介紹清楚。從本單元編排的內容來看,第一篇課文是《太陽》,《松鼠》是第二篇課文,接下來是兩篇習作例文。很顯然,這四篇文章都是為寫好說明性文章服務的,從根本上來講都是習作支架。我們在解讀教材的過程中發現,《太陽》一文側重于落實第一個語文要素,即“了解基本的說明方法”,《松鼠》則側重于落實第二個語文要素,即學會“恰當的說明方法”。這里之所以說是“側重”,是因為它們都具有說明性文章的一般特點,如運用不同的說明方法、抓住事物的特點來寫,但又具有鮮明的個性,前者重在說明的客觀準確,后者重在說明的有趣生動。這樣的側重在課后習題中也能夠反映出來,如《松鼠》課后第二題為“讀下面的句子,找出課文中相應的內容,體會表達上的不同”,出示的三個句子皆出自《中國大百科全書》,這是科學化的表達方式,與課文充滿情趣的表達不同,這一比較的目的是讓學生感受到說明文要根據不同的需要選擇恰當的表達方式。

姜老師在落實“恰當”這一語文要素的時候,運用了“判斷”“遞進”“對比”等教學策略,使學生得“言”、得“意”、得“象”,充分體現了“言意共生”的教學主張,很值得我們學習和思考。

一、著眼于言,在判斷中悟“恰當”

落實語文要素一定要立足于文本語境,與對文本內容的理解結合起來,任何脫離理解的語文要素訓練都是無效的。在檢查預習環節,姜老師出示了三道判斷題:

(1)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總是在高處活動。

(2)松鼠輕快極了,總是小跳著前進,有時也連蹦帶跑。

(3)松鼠的窩口朝上,端端正正,很寬敞,可以自由進出。

這三道判斷題有的指向文本內容,有的指向表達形式。在解決第一題時,學生在試錯的過程中發現不是“總是”而是“經?!?。這一題不僅僅引導學生在理解時要關注細節,而且傳遞了一個重要的信息,那就是說明文的表達要準確、恰當。

姜老師這一獨特的檢查預習情況的設計可謂別具匠心,有效地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判斷題是語文教學可以使用的教學策略,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參與度,但是目前的語文教學之中,填空題、拓展題設計得較為普遍,判斷題并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芭袛唷卑容^、歸類、思辨等思維過程,是培養學生語文思維能力的重要方法,需要我們研究并運用。另外,從這里我們還得到一個啟示,判斷題的設計應盡可能地從細節處著手,從用詞、句式、表達等方面著手,實現從“讀過了”到“讀懂了”的轉變。

二、聚焦于象,在遞進中學“恰當”

落實語文教學要求一定要以層次化的問題設計為基本路徑。從一定角度上來說,問題是推動學習活動的主要動力,問題設計直接關系到學習活動的有效性?!斑f進性”是有價值問題的顯著標志。所謂遞進性,是指幾個小問題由表及里、由易到難,環環相扣,共同指向教學主問題,實現圍繞主問題的言語實踐活動的開展。姜老師在落實第一節“怎么寫明白松鼠”這一主問題時,就很好地體現了遞進性,讓松鼠這一小動物的形象躍然紙上。

第一步:自主感悟

師:請大家讀讀課文第一自然段,看看作者是運用了怎樣的妙招把松鼠的外形特點寫明白、寫得討人喜歡的。

生:我從“漂亮”“乖巧”“馴良”“清秀”“閃閃發光”“矯健”“輕快”“玲瓏”“美麗”這些詞語看出松鼠特別可愛。

師:(在PPT上標紅這些詞語)是的,這些都是形容詞。

生:第一段作者用的都是短句子,讀起來輕松、活潑。

師:這個發現了不起,用了短句子。

生:這一段用了擬人的手法,把松鼠當成人來寫了。

師:(在PPT上標藍一組動詞:翹起、躲、豎、坐、送)這是表示動作的詞語。擬人的手法在說明文中我們一般不叫擬人,而叫擬人體。(板書:擬人體)下面我們就練習讀一讀這段話,讀出人的感覺來,而不是小動物。

第二步:點撥發現

師:這段話中有幾個詞語很普通,但是丟了它們就會失去百分之六十以上的營養,你能發現嗎?

生:老是。

生:格外。

生:最。

師:(出示相關句子:尾巴顯得格外漂亮,它們的尾巴老是翹起來,松鼠最不像四足獸了)我們試著把這些詞語去掉,讀讀看,有什么感覺?

生:一去掉就沒有味道了。

生:沒有原來顯得有趣,用上更能夠看出松鼠的可愛。

師:我們就帶著味道把這幾句話再讀一遍。

第三步:歸納建構

師:到目前為止,松鼠最顯著的特征是什么呢?

生:尾巴!

(師出示數種松鼠卡通圖片,突出松鼠尾巴的顯著特征)

師:尾巴是松鼠最突出的特征。這一自然段一共有幾句話寫尾巴?

生:兩句。

師:這個自然段有五句話,其中兩句話寫尾巴,就是為了突出尾巴。

(出示駱駝、大象、袋鼠、公雞的圖片,分別讓學生說說介紹上述動物要抓住什么突出特征)

姜老師用三個具有遞進性的問題構成了把握松鼠外形特點的言語實踐活動,先是“自主感悟”,然后是“點撥發現”,最后是“歸納建構”,形容詞、短句子、擬人體、副詞、詳略等都是恰當地指向松鼠的特征?!扒‘敗辈皇巧驳胤治?、對比,而是在語言環境中、在感悟品味中逐漸生成對松鼠形象的認知。姜老師這一做法對于語文要素的落實有著極為重要的借鑒意義。

三、感受于意,在比較中明“恰當”

比較是一種重要的教學策略,無論是對于理解還是表達都有重要的教學意義。比較不僅僅可以辨別優劣,還可以辨別恰當與否。本課要落實的語文要素“恰當”就可以采用比較之法。課后第二題選用《中國大百科全書》中有關于松鼠的三個句子,目的就是讓學生從課文中找出相應的句子,在對比中體會表達上的不同。姜老師對這道題目進行了改進,出示了如下三個句子,引導學生感受不同說明作品中的松鼠:

(1)松鼠體形細長,體長17~26厘米,尾長15~21厘米,體重300~400克。

——《中國大百科全書》

(2)松鼠的前爪非常靈巧而且很長,所以抓力極好。后爪上的腳墊可以保持腳趾溫暖。尾巴對保持平衡至關重要,還相當于一把遮陽傘,甚至還是個保暖毯。

——《動物世界》解說詞

(3)它們面容清秀,眼睛閃閃發光,身體矯健,四肢輕快。玲瓏的小面孔,襯上一條帽纓形的美麗尾巴,顯得格外漂亮。它們的尾巴老是翹起來,一直翹到頭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涼。它們常常直豎著身子坐著,像人們用手一樣,用前爪往嘴里送東西吃??梢哉f,松鼠最不像四足獸了。

一一《松鼠》(布封)

這個教學環節讓學生先自讀,然后談感受,發現這三段話分別是從“科研人員”“幼兒園小朋友”“小學生”的角度來寫的,最終明白了“恰當”不是好不好,而是要考慮適用的人群、要適合。言說之意的實現,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言說的對象,本單元所要落實的“恰當”就是針對言說的對象,本課的語言表達有情有趣就是基于此。姜老師在處理這個部分時用心可謂巧妙,特意加入《動物世界》的解說詞,使得言語形式進一步豐富,創設了一個立體多維的言語感悟空間,使學生深刻理解了言說之意。

姜老師的教學為我們落實語文要素提供了重要的啟示,語文要素一定要植根于言語環境,與言語理解和表達密切結合起來,做到“言意兼得”;同時還要著力于“象”的獲得,這里的“象”指的是具體的言說事物,得其物象、形象、意象,真正把握事物的特征。如此方可實現語文教學的得“言”、得“意”、得“象”及語文要素的有效落實。

猜你喜歡
判斷題松鼠尾巴
推理判斷題
小松鼠
松鼠
誰的尾巴最奇妙
比尾巴
阿伏加德羅常數判斷題的常見應對方法
松鼠
松鼠
瞧,它的尾巴會表達!
高考英語閱讀理解標題判斷題解題三要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