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考試命題精細化的實踐研究

2020-04-10 11:01黃亦玲
語文建設·下半月 2020年1期
關鍵詞:學段精細化命題

黃亦玲

目前,各地學校普遍存在評價與教學相脫離的現象。這一現象產生的因素有很多,但考試命題缺乏精細化是其中一個極為重要的因素?;诖?,筆者所在學校作了“考試命題精細化與教學改進”的相關實踐研究,以期使小學語文考試命題在精細化方面能有所突破,在改進教學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從而真正達到“以考促學”“以考促教”的目的。

一、小學語文考試命題精細化內涵及意義

所謂精細化,是指“精細”的系統化、標準化。小學語文考試命題精細化就是把小學語文考試命題經過系統精化和標準細化后,使試題的每一部分都達到精益求精。它包含全、準、活、實、新五層意思。

全,即基于全體學生與學生個體差異,既注重考查語文基礎知識的掌握以及新舊知識點的銜接能力,又注重學生智力的開發和創新思維的培養。

準,即突出語文核心素養的構建,強化語文教學的初心。

活,即在題量和要求上充分體現靈活性、開放性,使學生能夠活學活用。

實,即每一道題的命制都以課程標準為依據,題型的編制都建立在教材特點的基礎上。

新,即試題注重激發的學生求知欲和探究意識,激發學生的自主精神和創造活力。

將精細化模式植入小學語文考試命題中,有利于把教材中的知識點精確串聯和細化梳理起來,使學生不斷體驗到語文學習所帶來的成功喜悅,使教師在獲取教學反饋信息的基礎上,對其教學行為、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等進行反思與調整。

二、考試命題缺乏精細化的主要表現

如今小學語文考試命題距離精細化的要求還有一段很長的距離,不僅考試過于頻繁,而且試題過多過濫過泛,甚至有的試題純粹是復制以前或其他學校甚至網上的試題,這些試題很多有失偏頗、超出范圍,與教學目標和學生實際不相吻合。這種對考試命題極端不負責任的行為,不僅發揮不了考試導教、導學的“指揮棒”作用,而且還對教學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這種負面影響主要表現為“四個缺乏”。

1.學段目標缺乏層次性

語文考試命題須順應學生的成長歷程,并依據學段教學目標作出相應調整,但目前的考試命題往往缺乏學段特征。例如,無論是低學段、中學段還是高學段,都有“根據要求寫出課文原句或按照課文原句填空”的題型出現,這對于語句累積量不足及受理解能力限制的低、中學段學生而言是必要的,但對于語句累積及理解能力都已到達一定程度的高學段學生而言,則不能反映出其真實的語文水平。

2.學科性質缺乏統一性

語文學科的工具性與人文性是相輔相成、高度契合的和諧關系,“語文課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決定了語文考試命題也應根據學科性質,做到工具性與人文性的有機統一。目前的小學語文考試命題不同程度地缺少思想文化內涵的人文溫度,更多地傾向于字、詞、句的工具性訓練。這種片面強調工具性而缺少人文主旨貫穿的考試命題,必然會使整份試卷喪失內在的“魂”,進而導致氣韻上支離破碎,形式上毫無美感可言。

3.語文素養缺乏整體性

長期以來,“聽、說、讀、寫、看”一直是眾多一線語文教師所追捧的語文教學真諦,不厭其煩地反復實踐。體現在考試命題中,主要是基礎知識題充溢其中。例如,“選擇正確的音節填在橫線上”“畫出有錯別字的詞語,并依次改正過來”“把反問句改為陳述句或把陳述句改為反問句”等,閱讀命題未能體現學段梯度及相應階段的訓練重點,而且多數只是對文本信息檢索能力的考查。作文命題未能結合學生心理特點和生活實際,尤其未能緊扣學生熟悉、有真切感受的話題,寫作要求也常與之對應的習作訓練階段的要求不相吻合。命題的難易程度及學段梯度不明顯,等等。上述問題,導致教師很難從命題的考查中發現學生在語文素養形成與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盲點。

4.識記檢測缺乏應用性

在長期的語文教學過程中,筆者先后收集了近200份的考卷。通過對這些考卷進行深入分析和剖析發現,很多考卷中的許多考題只對語文能力五個層級中的最低層級——識記性內容原形再現,缺少理解、分析綜合、表達應用、鑒賞等其他四個層級的參與。學習的目的在于更好地運用與指導實踐,而具有創新性和實際導教導學價值的考試命題,不僅能夠比較客觀地反映學生各個階段語文學習目標的實現情況,而且還能夠比較準確地考查出學生在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和領悟語文應用規律的情況??荚嚸}形式單一、機械,沒有關注學生思維發展和注重考查學生的語文綜合運用能力,必將誤導學生通過死記硬背的方法來應付考試。這樣不僅不能激發學生對小學語文的學習興趣,而且還會導致學生不能正確理解和認識語文教學而陷入厭學狀態。

三、考試命題精細化應遵循的原則

從上述考試命題缺乏精細化的主要表現中可以看出,當前很多考試命題已嚴重偏離了語文教學初心和基本理念。這樣的考試,不僅使語文考試效度大幅度降低,更嚴重的是還帶來了教師唯試卷是從、教輔泛濫成災、學生陷入題海、語文素養低下等嚴重后果。為徹底改變語文考試命題這一現狀,使語文考試命題精細化有實質性的突破,筆者認為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學語文考試命題精細化必須把握以下五個原則。

1.主體性原則

讓學生更科學、更規范、更有效地開展語文學習活動,是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也是小學語文考試命題精細化的出發點。所以考試命題應以課程標準為依據,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本,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立足考查學生的“學”而非教師的“教”。

2.全面性原則

一份好的試卷應該覆蓋學生語文學習的方方面面。只有這樣,才能使教師全方位掌握學生語文學習的情況。所以考試命題應以有利于全面提升學生語文素養為準繩,不能以偏概全、一葉障目,不僅要有測查知識與能力領域的內容,同時也要有測查習慣與情感領域的內容,而且各個部分的比例要恰當,確保命題充分體現三維目標。

3.指導性原則

考試的目的不是為了區分優生與差生,更主要的是為了形成學習反饋,指導教師更有針對性地教學,使學生的學習有的放矢。因此,考試命題應擔負起指導學生更加有效學習的任務。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應將考試與指導融合起來,使學生通過考試了解自身語文學習的情況,從而為之后的語文學習指明方向。

4.科學性原則

考試命題應堅持從語文學科特點出發,以語文教學實踐為主線,充分考慮學生身心發展和實際生活情況,適當增加聯系社會、適應生活、與其他學科知識互相滲透等有價值的開放性試題,不出偏題、怪題、似是而非的題。命題量適中、起點適當、坡度適宜,確保命題科學嚴謹。

5.創新性原則

考試命題應當體現新課程改革方向,體現課程標準中的新理念,體現語文學科考查角度的新穎性和獨到性。要通過考試命題的創新性設計,引導學生從命題創設的情境中發現語文問題,并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

四、考試命題精細化的思路調整與實踐

根據以上考試命題原則,為使考試命題更好地落實語文課程標準,更有效地走出應試教育的怪圈,更充分地發揮其對改進語文教學的導向作用,小學語文考試命題應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思路調整與實踐。

1.更加凸顯層次性

對于各個學段的教學目標,語文課程標準中已作了具體劃分與詳細說明,考試命題應以此為依據設置階段性目標并在原創性上下功夫。只有這樣,才能充分地體現命題的學段特點,才能真實地考查出學生學習語文的情況。對于低學段學生而言,由于他們剛剛步入學校,認識的字并不多,考試命題應以寫字題為主,而且還應盡可能簡單和可操作。例如,為考查學生的漢字抄寫,可要求學生仿照例字、例詞、例句,工整、規范地抄寫在方格內或橫線上。這一試題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通過感悟漢字的筆畫筆順和偏旁部首的寫法,端正書寫態度,養成寫工整字、寫規范字、寫美觀字的習慣。對于中學段學生而言,由于他們經過低學段的書寫訓練,已經具備了書寫能力,此時的考試命題就應抓住關鍵筆畫,仿創結合。例如,四年級的一道試題是這樣的:

將下列詩句補充完整,并準確、規范地寫在以下方格里。

這道題雖是寫字題,但也同時考查了學生積累名言詩句的情況,收到一箭雙雕的效果。對于高學段的學生而言,由于他們經過了前兩個學段的書寫積累,書寫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此時考試命題就應凸顯學生的個性,注重與現實生活相呼應。例如,筆者曾在六年級上學期的一次考試中出過這樣一道題:

學校廁所的水龍頭邊要張貼一塊標志牌,請設計一則8個字左右的內容并填寫在下列空格里。

這道題因與現實生活緊密結合且具有思維含量,因而比起單純“抄寫句子”顯得更有現實價值。

2.更加突出學科性質的統一性

在小學語文考試命題精細化的過程中,怎樣才能使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水乳交融,實現有機的統一呢?下面一題可以說明。

請從“夭折、喪生、葬身、斃命、瞑目、捐軀、死亡”等詞語中,選擇最恰當的依次填入下面的括號里:

人人都有一死,只是死亡的情況千差萬別。有的因年事已高自然而然地安然( ),有的因暴病未及成年就過早( ),有的因交通事故而( ),有的因惡疾而( ),有的因墜入大海而( )魚腹,有的因作惡多端而( ),有的因救助他人而英勇( )。人終有一死,但為人民利益而死自然重于泰山,因禍害一方而死自然輕于鴻毛。

以上是某校小學畢業班語文質檢考試卷中的一道語言基礎題。這道題的意義在于,它將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有機地、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一方面,它通過引導學生品詞析句,考查了學生詞匯累積量以及正確理解運用詞語的能力,突出了語文的工具性和基礎性;另一方面,通過選詞填空時認真閱讀這段有關死亡的話題,使學生認識到不同的死具有不同的意義,這實質上是對他們的一次生命價值教育,因而也滲透了語文的人文性和思想性?;诖?,衡量考試命題是否精細化,最重要的標準是看它是否緊扣住語文學科特點,實現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有機統一。

3.更加彰顯語文素養的整合性

“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薄罢Z文素養是語文能力、語文知識、語言積累、思想情感、思維品質、審美情趣、學習方法、學習習慣的融合,具有較強的綜合性?!被谡n標的精神,小學語文考試命題應以考查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為核心,全面檢測學生綜合知識、綜合思維、綜合能力,使考試命題成為促進學生語文素養形成和發展的重要工具。因此,小學語文考試命題精細化重在整合、難在整合,應以整合為依托,以創新為導向,堅決減少對單個知識點的考查,避免機械考查知識點或把知識點的考查細碎化。

在具體命題的過程中,首先要基于考查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對聽、說、讀、寫等知識點整合命題。如:期末考試時,小英的數學成績不及格,她想放棄補考機會。你應如何鼓勵她?請把你最想說的話寫下來。其次,要基于了解學生的思維品質、學習習慣和價值取向等綜合素質,對“知識能力、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進行整合命題。如:(呈現一篇新聞稿)你讀了這篇新聞稿后,對該事件有什么看法?最后,要基于考查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之間相互融通、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對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之間進行整合命題。如:(呈現一篇歌頌老師的短文)除文中《老師,我總是想起你》《感謝有你老師》這兩首歌曲外,請你寫下你所知道的專門歌頌老師的歌曲。由此可見,通過加強整合與綜合,爭取在有限的命題中考查學生的語文素養,可使命題真正成為提升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工具。

4.更加充分體現識記檢測的應用性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是實踐性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因此,語文學習的終極目標是為了更好、更廣泛地應用于社會實踐。作為考查學生語文學習水平工具的考試命題,不但要散發出濃厚的“語文味”,更要煥發出充滿活力的“生活味”,讓考試命題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聯系起來,使考試命題在現實生活中具有指導意義。為此,考試命題應盡量創設生活情境,考查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的能力。

首先,應注重考查學生留心語文的情況。如:你留意到報刊、電視、馬路上的廣告用語了嗎?請寫出你最喜歡的一句并說明原因。這一命題可謂一舉三得:一是考查了學生在現實生活中留心語文的情況;二是激發教師重視開發與利用課外學習資源;三是促使學生平時多觀察、多思考實際生活中的語文問題。其次,應注意考查學生學習語文的情況。如:請從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方面,分別用一句話筒要介紹2018年國內外發生的重大事件。這道題,一方面有利于促進學生與時俱進,養成關心時事政治的習慣;另一方面,有利于考查學生語言表達、運用及概括的能力。最后,應注意考查學生運用語文的能力。如習作命題:一個人或許沒有經歷過太多大喜大悲,但平凡的生活里處處充滿愛。請將一個最讓你感動的愛的故事寫下來。這是一道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且靈活性、自由度很高的習作命題。它讓學生有話可說、有感可發、有情可表、有事可寫,使學生的生活積累與習作水平得以充分挖掘與發揮,很好地達到了鍛煉學生語文實踐能力的目的。

總之,小學語文考試命題精細化,就是要求命題者以語文課程標準為遵循,設計出原創性、引領性、指導性的試題,從根本上減少語文考試命題中的主觀性、盲目性和隨意性,使語文考試命題能夠較為準確地反映學生語文學習及其目標的達成情況,并真正成為促進學生轉變學習方式、提高語文素養的重要平臺,成為促進教師改進教學方式、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重要載體,成為促進學校樹立新時代辦學理念、提高辦學效益的重要推手。

猜你喜歡
學段精細化命題
精細化健康體檢管理模式在體檢中心的應用探析
精細化護理實施在新生兒重癥肺炎中的應用
城市路燈精細化管理工作探討
放緩坡度 因勢利導 激發潛能——第二學段自主習作教學的有效嘗試
積累真素材 表達真情感 彰顯真性情——第三學段作文指導教學策略探索
國有企業財務精細化管理措施探討
圓錐曲線的兩個孿生命題
淺談“命題的否定”與“否命題”
湖州試行普通高中學校學段制
否命題與命題的否定辨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