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熱疾病診斷中血細胞形態學檢驗的臨床價值分析

2020-04-11 13:55單群
臨床檢驗雜志(電子版) 2020年3期
關鍵詞:血細胞形態學紅細胞

單群

(山東省單縣東大醫院檢驗科,山東 單縣 273700)

發熱是機體應對有害刺激的一種防御反應,在臨床中較為常見,其發病機制十分復雜,目前醫學認為或許與病毒感染和細菌感染所致[1]。當前醫療技術在不斷提高、醫療設備在不斷更新,促進實驗室檢測水平也隨之提高[2]。鑒于此,本文為了深入探究發熱疾病診斷中血細胞形態學檢驗的臨床價值,選取了2018年6月-2019年5月期間,在我院收治的110例發熱患者作為主要研究對象,詳細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10例發熱患者和110例健康體檢者均于本院接受檢驗,樣本納入的時間是2018年6月-2019年5月。對照組男63例,女47例,最小年齡19歲,最大年齡75歲,年齡均值(48.27±13.31)歲。觀察組男65例,女45例,最小年齡20歲,最大年齡76歲,年齡均值(49.43±13.86)歲。經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批以及患者的同意,且患者年齡均大于18歲,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其家屬也支持研究,對比兩組對象各項臨床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集兩組對象10-15 mL晨起空腹靜脈末梢血,搖勻后使用顯微鏡對細胞計數,自然干燥后采取瑞氏染色展開染色制備血涂片,嚴格按照《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進行染色檢查。常規分析兩組對象血細胞,顯微鏡檢查血涂片并分類計數紅細胞,觀察每個細胞的形態變化,檢測時間在1 h內完成。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對象血細胞形態異常率;觀察兩組對象紅細胞形態指標水平。

1.4 統計學分析 借助SPSS 18.0這一統計學軟件對文章涉及的數據進行統計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Mean±SD)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有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對象血細胞形態異常率 對照組異常細胞、小細胞性貧血、大細胞性貧血均0例,白細胞變化3例(2.73%)、異形淋巴細胞變化2例(1.82%),共5例,總發生率4.55%。觀察組異常細胞20例(18.18%)、白細胞變化15例(13.64%)、小細胞性貧血3例(2.73%)、大細胞性貧血6例(5.45%)、異形淋巴細胞變化15例(13.64%),共59例,總發生率53.64%。觀察組血細胞形態異常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表1 兩組對象紅細胞形態指標水平比較(Mean±SD)

2.2 對比兩組對象紅細胞形態指標水平 觀察組紅細胞形態指標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發熱是臨床中常見的疾病,而血細胞是血液的重要組成部分,能直接或間接反應機體病理變化,使醫師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初步了解患者的疾病狀況[3]。血細胞形態學檢驗屬血常規檢測內容,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其應用范圍在不斷擴大,應用價值也在提升,是臨床檢測疾病的重要手段[4]。血細胞形態學檢驗通過檢測人體細胞數量異常變化和生理變化,能對發熱疾病的機制作出判斷,為治療方法提供參考價值。血細胞形態學檢驗包括白細胞、紅細胞和血小板等形態學檢驗,其中紅細胞對發熱疾病的檢測意義較大,其體積的增加,會引起HCR的增加,進而RDW-SD也會發生相應變化。

本次結果顯示,觀察組血細胞形態異常率(53.64%)顯著高于對照組(4.55%),觀察組紅細胞形態指標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知,發熱疾病患者的血紅細胞形態異常率情況發生風險明顯高于健康群體,提示血細胞形態學檢驗是當前診斷發熱疾病的重要方式,能清晰探查患者血細胞形態變化,明確患者病情。

綜上所述,血細胞形態學檢驗發熱疾病患者臨床價值較高,為臨床診斷提供重要依據,可明確患者疾病變化,應積極推廣。

猜你喜歡
血細胞形態學紅細胞
18例艾滋病合并噬血細胞綜合征臨床特點分析
臨床檢驗中血細胞形態學觀察與分析
社區管理精神病人全血細胞分析
音樂科學研究中的思想實驗——以音樂形態學研究中的四個重大發現為例
顱內后交通動脈瘤破裂出血的臨床特征和形態學的危險因素
豬附紅細胞體病致病機理及中藥防治
高中牛物學紅細胞知識總覽
甲氨蝶呤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生全血細胞減少不良反應分析
經常鏡下血尿是怎么回事
疏肝祛瘀方對兔膝早期骨關節炎軟骨組織形態學影響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