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語翻譯中的意譯研究

2020-04-26 10:05張瀟藝
現代交際 2020年5期
關鍵詞:意譯英語翻譯應用研究

張瀟藝

摘要:翻譯是英語應用的一個主要方向。隨著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不斷深入,對于翻譯方法層面的研究也日趨多元。如何系統地結合中西方語言層面的不同,分析意譯在英語翻譯中的應用是當前英語翻譯領域研究的主要方向。通過分析英語意譯的主要使用策略,提出在能力提升過程當中需要注意的問題。例如,遵循文化差異,注重功能表達,提升翻譯的美感。在今后的英語意譯能力提升的過程當中,需要夯實文化基礎,重視翻譯理論的學習。

關鍵詞:英語翻譯 意譯 應用研究

中圖分類號:H3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05-0076-02

目前,我國在國際舞臺上所發揮的作用正在不斷凸顯。在這一背景下,做好英語語言的翻譯工作,架構中西文化溝通的橋梁已經成為翻譯工作者日常工作的一個主要方向。圍繞英語翻譯,不同的學者從不同角度進行了分析和研究。本文在綜合相關研究成果基礎上,對英語翻譯中的意譯進行研究,對于促進該領域相關研究的深入與完善有著一定的積極借鑒意義。

一、英語意譯需遵循的原則

目前,在學術領域關于英語意譯的內涵還沒有達成較為廣泛的共識。英語意譯是與英語直接翻譯相對應而言的,其主要是指在日常的英語翻譯過程當中,根據翻譯文本的要求和功能表達的要求,根據所對應的內容和要表達的內涵,用受眾所能接受的語言方式進行轉換與表達。從這一概念中可以看出,英語意譯更多的是突出其所要表達的功能。在英語意譯過程當中,不同的使用語境和不同的表達對象,對英語意譯也提出了要求,從宏觀層面來看,英語意譯使用需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翻譯的得體性

翻譯的得體性原則主要是指所翻譯的內容應該符合受眾的心理預期和文化背景。特別是中西方在風俗、禮儀、歷史等方面有著諸多的文化差異。只有結合文化差異進行得體性的意譯才能夠實現預定的目標。

2.翻譯的多元性

由于翻譯者自身的閱歷和對文化習得的感悟不同,因此,對同一個翻譯對象其所呈現出來的翻譯結果也不同。其中表現較為突出的是中國唐詩的英語翻譯。從中國很多翻譯者對唐詩的英語翻譯中,我們可以看出其翻譯風格的多元性。正是因為如此,意譯成就了多彩的翻譯作品。但是,在追求翻譯多元性的同時,還應該盡可能實現翻譯功能的表達,實現形式與內容的統一。

3.翻譯的人文性

目前,在學術領域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關注翻譯的人文性。翻譯的人文性主要是在翻譯過程當中,注重翻譯者自身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將更多的情緒、情感色彩融入其中。這種翻譯的人文性為翻譯的素材賦予了更多的質感與內涵,也增添了翻譯的美感。

總之,在英語翻譯中意譯占有很大的比重,如何從翻譯的規律出發,遵循意譯的原則,實現翻譯的對接已經作為一個重要的議題提上了議事日程。

二、英語意譯的使用策略

在進行英語翻譯過程中,不可以盲目使用意譯,應該結合翻譯材料特點和翻譯對象的需求針對性地實施,從具體層面來看,英語意譯應該遵循以下幾個方面的策略:

1.遵循文化差異策略

英語意譯之所以會出現,一個主要的原因是中西文化之間的差異。這就意味著,在進行英語意譯過程當中,要立足于翻譯的差異性,圍繞中西方諸多層面的差異,進行系統的歸類與總結。比如中西方文化對于動物也有著情感層面的差異。例如,在英語中,與狗有關的一些成語有著其內在的情感和功能表現,例如,愛屋及烏(love me,love my dog),就是一個典型的代表。因此,在進行英語意譯時需要充分考慮文化之間的差異,以此為依據來系統地開展翻譯工作。

2.要注重功能表達

眾所周知,在英語語言文學中,功能表達是一個重要的學術觀點。這一觀點強調在進行英語語言習得和英語語言翻譯過程當中,應該重視其所要強調的功能。這一觀點對今天的意譯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例如,在漢譯英過程當中,中國的很多特色文化是很難為西方國家人所接受和理解的。這就需要借助功能表達來滿足翻譯的需求。有一個典型的例子。在上個世紀50年代,我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邀請外國嘉賓觀看中國傳統曲目《梁山泊與祝英臺》??墒?,由于很多外國嘉賓對于這一類劇目的文化背景并不是很了解,在翻譯過程當中就需要充分考慮如何表達才能為外國人所理解,因此,“梁山伯與祝英臺”被譯為“中國的羅密歐與朱麗葉”。這種功能對等的翻譯更好地達成了翻譯的目標,也促進了翻譯中的文化交流。從這個例子中可以看出,在翻譯過程當中,需要充分考慮翻譯的功能,以便達成翻譯預期目標。

3.要追求翻譯的美感

早在上個世紀初期,中國近代文學的奠基人嚴復就曾經指出,翻譯要做到“信達雅”,其中“雅”是對翻譯的高標準要求。在英語意譯的過程中,要做到雅俗共賞,要做到優雅,要做到高大上。例如,“to come like adog at a whistle”,要翻譯成一呼即來。因此,在進行英語間接翻譯的過程當中,除了追求其內在的邏輯表現,還要將其語言的形式美和其所要表達的內涵美統一。通過追求雅致的翻譯手法,更好地提升翻譯的影響。眾所周知,英語翻譯,無論是漢譯英還是英譯漢,其主要作用在于文化的交流和相關信息的傳遞。通過更加雅致的翻譯可以提高翻譯文本的感染力和影響力,這也是在今后的英語意譯中需要追求的一個主要方向。

4.不斷與時俱進

隨著中西方在文化、經濟、政治等諸多領域交流合作的不斷深入,很多新生事物也在不斷出現。在進行英語意譯中,需要根據新生事物的特點來進行相關的翻譯。這種翻譯不僅需要結合翻譯的基本規則和規律,更要從翻譯的時代特點出發予以強化與完善。尤其是,當代中國出現了很多特色的事物,“一帶一路”“命運共同體”“青山綠水”,等等,在進行相關翻譯中,不僅需要從字面上進行文化傳遞,更需要進一步表達其內涵。

總之,在進行英語意譯過程當中,需要結合翻譯對象、翻譯材料、翻譯語境等諸多內涵的需求,不斷地改進翻譯手法。只有這樣,英語意譯才能夠更好地實現預定的目標。

三、提升英語意譯能力的幾點建議

為了更好地提升翻譯者的英語意譯能力,本文在借鑒相關研究成果基礎上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夯實文化基礎

圍繞中西文化的發展脈絡,翻譯者自身應該不斷地進行文化的精修與學習,通過這種方式來為今后的意譯奠定良好的基礎。

2.不斷學習

英語翻譯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這也就需要學習者在終身學習理念下不斷夯實自己的翻譯基本功。在大量的翻譯實踐中積累翻譯經驗。同時,提升翻譯技巧和能力。既要向前輩學習其在日常翻譯中所取得的成果與經驗,也需要不斷自我反思,在反思中進行成長和進步。

3.重視理論研究

在當前的英語翻譯中,越來越多的翻譯者開始強調翻譯理論研究。英語翻譯不僅是一個實踐性學科,也是一個理論性學科。在日常的英語意譯中有必要深入學習相關的翻譯基礎理論,特別是規律性的翻譯原則。同時,將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實現技巧和翻譯能力素養的綜合提升。

總之,在今后的英語意譯中,為了更好地提升翻譯水平,翻譯者需要做好基本功的練習和相關理論的學習。

四、結語

在當前的英語翻譯中,意譯所發揮的作用正在不斷凸顯。尤其是隨著中西文化交流的不斷深入,如何科學系統地做好英語意譯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從翻譯的功能和意譯的基本內涵出發,探討了英語意譯的策略和提升英語意譯能力的主要思路。

參考文獻:

[1]宋靜輝.功能翻譯理論視角下高職學生英語翻譯能力的培養探析[J].長江叢刊,2019(9):50-51.

[2]商托斯.責任意識視角下英語筆譯研究生翻譯實踐能力培養研究[J].科教導刊,2019(14).

責任編輯:劉健

猜你喜歡
意譯英語翻譯應用研究
逆向思維在大學生英語翻譯教育中的導入和培養
數字化時代英語翻譯教學新模式探究
新形勢下再議大學英語翻譯教學概述
英語翻譯教學中的德育滲透
淺談英漢翻譯中的直譯與意譯
淺談直譯與意譯的合理結合
進駐數字課堂的新興教學媒體
AG接入技術在固網NGN的應用研究
分層教學,兼顧全體
大陸與港臺譯制片對英文電影片名的直譯與意譯取向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