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傾聽的藝術

2020-05-08 06:01韓炳哲吳瓊
書摘 2020年3期
關鍵詞:呼吸聲共振評判

☉[德]韓炳哲 著 吳瓊 譯

將來或許會產生一種職業,叫作“傾聽者”,為他人奉獻其聽覺并收取酬勞。人們去找傾聽者,因為除此之外幾乎再無其他人可以聽他說話。如今,我們越來越喪失傾聽的能力。妨礙傾聽的罪魁禍首便是日漸嚴重的自我聚焦,是社會的自戀化傾向。那喀索斯(Narziss)對女神厄科(Echo)的求愛之語無動于衷,這求愛之語或許就是他者的聲音了。如此一來,她便淪落至不斷重復自己的聲音。

傾聽并非被動的行為。它的突出之處在于一種獨特的主動性?!拔摇笔紫缺仨殞λ弑硎練g迎,也就是說,肯定他者的“他性”。然后“我”將聽覺贈予他。傾聽是一個饋贈、一種給予、一份禮物。在傾聽的幫助下,他者才能去傾訴。它并非被動地追隨他者之言談。從某種意義上說,傾聽先行于傾訴。在他者開口之前,“我”便已經在傾聽,或者說,“我”做傾聽之態,以使他者開口。是“傾聽”邀請他者去“傾訴”,解放他,讓他顯露出“他性”。傾聽者是一個共振空間,在這個空間里,他者暢所欲言。因此,傾聽有治愈之功效。

埃里亞斯·卡內蒂(Elias Canetti)將赫爾曼·布洛赫(Hermann Broch)提升到一個理想傾聽者的高度。他將其聽覺無私地奉獻給他者。他熱情好客的、耐心傾聽的“沉默”邀請他者侃侃而談:“人們可以暢所欲言,他接納一切,人們只有在沒有將話說盡、說透之時,才會感到不自在。然而在與其他傾聽者的談話中,有時候會來到某個時刻,此時人們突然收住,對自己說:‘停!就到這里吧,不要再說下去了!’人們原本期望吐露心聲,此刻卻變得危險了?!驗?,人們如何才能再次回歸自己?之后人們又當如何再次獨處?——此情此景在布洛赫那里永遠不會出現,沒什么會喊停,人們不會在任何地方撞上警告牌或警示標識,雖然跌跌撞撞,人們卻仍越行越遠、越走越快,仿佛喝醉了酒一般。你會驚奇地領略到,一個人到底有多少話去談論他自己,一個人越敢說,越忘情,說起話來就會越滔滔不絕?!辈悸搴盏某聊怯押玫?,是熱情好客的。為了他者,他將自己完全撤回。他全神貫注地傾聽,不插一言。

布洛赫的沉默是一種熱情好客的沉默,這與分析家的沉默不同,分析家聽見一切,卻并未真正傾聽他者。熱情好客的傾聽者將自己放空為他者的共振空間,將他者搭救進來。只是傾聽而已,便有治愈之效。

根據卡內蒂的說法,傾聽者的沉默中只會“間或出現細微的、清晰可聞的呼吸聲,這呼吸聲向說話者證明,他不僅被傾聽著,而且被吸納著,仿佛你每說一句話就踏進一棟房子,并在那里從容落座”。這些細微的呼吸聲是熱情好客的信號,是一種不帶任何評判色彩的鼓勵。它們是最低限度的反應,因為深思熟慮的詞句會意味著評判,會等于表達了立場??▋鹊僦赋鲆环N獨特的“停頓”(Stocken),它等同于避免去評判。傾聽者對于評判是非??酥频?,仿佛每一個評判都等同于一種偏見,這偏見很可能就是對他者的背叛。

傾聽的藝術就是呼吸的藝術。對他者的友好吸納是吸氣,但并非將他者吞并,而是容納、庇護他者。傾聽者清空自己。他成為無關緊要者(Niemand)。這種“空”就是他的熱情好客:“他仿佛海納百川,為了去庇護所有?!?/p>

傾聽者對他者負責任的態度表現為耐心,耐心的被動性是傾聽的第一準則。傾聽者全心全意地將自己交給他者。這種托付是傾聽的另一條倫理準則。單單這一點就阻止了人們耽于自己?!白晕摇笔菦]有能力去傾聽的。作為他者共振空間的“傾聽之所”只有在“自我”停擺時才能開啟。對“自我”的迷戀被對他者的癲狂與渴求取代。

傾聽者的“煩”(die Sorge)是針對他者的,這與海德格爾理論中針對自己的“煩”截然相反。出于為他者擔憂,卡內蒂愿意去傾聽?!皟A聽”幫助他者打開心扉:“最重要的是和陌生者交談。然而,人們必須這樣做,才能讓他們開口,在此期間人們所要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讓他們開口說話。如果做不到這樣,那么死亡就開始了?!边@種死亡不是“我”的死亡,而是他者的死亡。我的話語、我的判斷,甚至是我的熱情都會使他者身上的一些東西消亡:“讓每個人說話吧:你不要說話;你的話語會奪走他人的形象。你的熱情會模糊他人的界線;當你說話的時候,他們不再認識自己;他們就成了你?!?/p>

“點贊”的文化拒絕任何形式的傷害和沖擊。凡是想要完全逃避傷害的人終將一無所獲。任何深刻的經驗、洞見皆存在于傷害的否定性之中。單純的“點贊”完全就是經驗的最低等級。埃里亞斯·卡內蒂將兩種不同的精神區分開來,“那些在傷口里安家的,和那些在房子里安家的”?!皞凇奔础盎砜凇?,他者由此走進來。它也是為他者敞開的耳朵。那些完全宅在家里的人,那些把自己鎖在房子里的人,是沒有能力去傾聽的。房子保護著“自我”免遭他人的入侵,而傷口打破居家的、自戀的內在。因此,它成為向他者敞開的大門。

在同類的交際中,我們通常有一個具體的收件人,一個“個人”作為對象。相反,數字化的交際則推動著一種膨脹的、非個人化的交際,一種即便沒有“個人”作為對象、沒有目光和聲音也能成立的交際。比如我們在推特(Twitter)上不斷地發出消息。但這些消息并非發給某一個具體的人,它們面向的是“無人”。社交媒體未必會促成一種討論的文化。它們通常被沖動所操縱?!肮肥猴L暴”(shitstorm)是毫無目標的沖動的洪流,無法構成公共話語。

我不必求助于某個“個人”對象,從網絡上就能找到信息。我也不必前往公共領域去獲取信息或購買商品,而是讓它們被送上門來。數字化交際將我聯入網中,但同時也使我孤立于他人。它雖然消滅了距離,然而,“無距離”卻產生不了人與人的切近。

沒有他者的存在,交際就淪為一場加速的信息交換。它造就的不是關系(Beziehung),而僅僅是連接(Verbindung)而已。它是一場沒有鄰人的交際,沒有一絲一毫彼此相鄰的切近,而傾聽則與信息交換全然不同。在傾聽之際根本就沒有“換”。沒有“毗鄰”和“傾聽”就無法形成“共同”?!肮餐本褪潜舜藘A聽。

人們在臉書(Facebook)上不會提及關乎我們大家的、可以討論的問題,而主要是發布一些不需要討論的、只為凸顯發布者形象的廣告。在那里,人們不會想到,他者可能有著煩惱和痛苦。在“點贊”的共同體中人們只會遇到自己,或者和自己相同的人。那里也不可能形成討論。政治空間是一個人們可以在那里遇見他者、和他者交談并傾聽他者的空間。

傾聽具有政治維度。它是一種行為,一種對他者存在和他者痛苦的主動參與。它居中調和,將人類聯結成一個共同體。如今,我們所聞甚多,但是卻越發忘記了如何去傾聽他者,如何將自己的聽力贈予他們的語言、他們的痛苦。如今的每個人,或多或少都要獨自面對自己,面對自己的痛苦、自己的恐懼。痛苦變得私人化、個性化了。因此,它成了人們胡亂拿來醫治自己、修補心靈的工具。人人羞愧,人人自責,為自己的軟弱,也為自己的不足。在“我”的痛苦和“你”的痛苦之間,人們沒能建立起聯系。由此,“痛苦”的社會性就被忽視了。

如今的統治策略是將痛苦和恐懼私人化,并以此來遮掩其社會性,即防止其社會化、政治化?!罢位币馕吨鴮ⅰ八饺说摹鞭D換為“公共的”。如今,人們更多地是將“公共的”化解為“私人的”。公共環境被瓦解成私人空間。

形成一個公共空間、一個傾聽共同體,打造政治聽眾的政治意愿正急速消亡。數字化的聯網更加劇了這一趨勢。如今的互聯網并非一個共享、交流的空間。相反,它瓦解為一個個人們主要用來展覽自我、宣傳自我的空間。今日的互聯網無異于一個屬于孤立之自我的共振空間。宣傳廣告是不會傾聽的。

喧鬧的倦怠社會聽力全無。相比之下,未來的社會或可稱為傾聽者與聆聽者的社會。如今人們需要的是一場時間革命,開啟一種完全不同的時間。當下正是需要再度發現他者時間的時候。

猜你喜歡
呼吸聲共振評判
初中英語評判性閱讀教學實踐與探索
鐘磬共振 大寫開懷——張宜的人物畫
共振的威力
母親的愛
同聲相應
評判陌生人的兩條黃金法則
聽一首歌
我生病了
“共振”的世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