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下銀行業發展的“?!迸c“機”

2020-05-08 08:43宋爽
大經貿 2020年2期
關鍵詞:銀行業疫情經濟

一、疫情對當前經濟社會發展影響的簡要分析

總體上看,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估計是脈沖式的,不影響中長期向好趨勢,我國經濟的韌性、發展內驅力和財政政策空間能夠為解決疫情提供支持。國家在貨幣政策和產業政策上存在寬松的空間,預計宏觀經濟能夠繼續維持穩健增長。但從短期來看,不同產業、區域和市場主體,由于各自特點的差異,生產經營可能面臨不同的壓力。

從宏觀環境來看,至2020年初,中國經濟已經出現一些積極的信號。貨幣政策方面,從2018年中以來,整體基調重新轉向寬松,持續(定向)降準;財政政策方面,2019年推進了多輪減稅降費,地方專項債也不斷擴張。另一方面,歷經多輪磋商之后,中美雙方在2020年之初成功簽署了第一階段經貿協議,預計有望在短期內顯著緩解外需不振對于中國增長帶來的壓力。

1、產業鏈方面

在全球主要工業品的產業鏈合作上,中國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中國企業復工推遲,已經影響到中國向其他國家出口中間產品,導致其他國家生產過程出現中斷。如果疫情繼續發展,全球供應鏈中斷將通過進口渠道進一步反射影響到我國,對國內產業的供應鏈產生實質性破壞,并加速產業外移和受到歐美的全面擠壓。國內的產業鏈,目前還存在復工不同步的情況,加之終端核心企業的零庫存管理等原因,若控制不好,疫情的沖擊有可能從供應鏈向產業鏈上下游傳導,產生疊加效應。

2、大中型企業方面

大中型企業一直以來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壓艙石”。這類企業采取短、長期結合的措施,通過加強流動性管理,將業務逐漸線上化等方式,可以盡可能減緩疫情對經營的影響。從短期來看,這些企業具有一定的抗“擊打”能力,但從中長期來看,也面臨巨大壓力。

3、小微企業方面

小微企業,多數為民營經濟,對經營環境的變化較為敏感。相比大中型企業,小微企業在疫情下面臨現金流的較大壓力,更多是生存方面的挑戰。小微企業向銀行融資,最大的困難是抵押物不足。缺擔保、缺信用記錄、缺貸款歷史記錄、缺未來現金流保障的情況一直普遍存在。對于國家和地方的紓困政策,包括針對企業的寬松信貸政策,小微企業通常很難直接受益。

4、國際市場方面

近期日本、韓國、新加坡、伊朗、意大利等國的新冠疫情有所蔓延,各國都在采取進一步的措施降低對經濟的沖擊。預計疫情會令美元短期內保持強勢??紤]到目前國內對行業的一些限制,如出境游大幅下降等對外匯盈余的影響及對應措施,人民幣匯率可能并不會出現因經濟回落而貶值的情況。

世衛組織定義新冠肺炎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不排除部分境外客戶因為疫情而拒收貨物或撤銷訂單的情況,外國若因病毒發現檢測難而在限制往來措施上進一步加碼,對外貿恐有較大影響。

二、銀行業面臨的“?!?/p>

2020年銀行業普遍會遇到三大危機,包括國家的金融對外全面開放,對內數字化轉型的壓力,以及疫情的沖擊。

(一)資產質量的挑戰

疫情之下,延期復工的制造業、建筑業等相關行業,存在階段性壓力,特別是產業鏈中的中小企業,面臨開工難、資金難的問題。這部分行業口徑的風險敞口較大,但此前能夠獲得貸款的企業本身整體資質應較好。對資產質量更大的挑戰源于疫情可能掩蓋了部分企業因經濟下行壓力出現的潛在風險,部分企業大額負債不能及時續展產生的流動性風險,以及由于疫情及停工因素制約,個別客戶還款能力和還款意愿受到影響借機惡意逃廢債。

(二)營收利潤的挑戰

為暢通經濟金融的循環,銀行一方面要通過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減少結算收入和各種手續費,“讓利”實體經濟,減緩經濟壓力??挂咂陂g,客戶經營面臨困難,常規融資需求受到抑制,線下消費結算大幅下滑,監管部門對讓利的要求更加突出,引導LPR下行是長期趨勢。銀行業凈息差存在下降的趨勢,使得營收利潤一直面臨挑戰。

(三)創新服務能力的挑戰

當前經濟加快轉型升級,真正優質客戶也在快速學習和不斷成長,各種新的業態還在不斷涌現,其金融服務的需求日趨多樣化。比如說,這一輪疫情對于線上業務發展好的企業,無疑是一次重大機遇。但傳統銀行對其提供融資服務卻仍然很困難,傳統銀行對于線上業務整體服務能力,特別線上服務B端客戶的能力還有較大提升空間。

三、銀行業迎來的“機”

危機并不可怕,關鍵是怎么應對。在疫情短期沖擊面前,銀行業要主動化危為機,加強自我變革,積極創新突破。變革的驅動因素可能促使銀行業朝向更加開放化、智能化、定制化、綜合化的業務模式轉變,從而更深刻地融入新經濟的需要,為發展注入更強動力。

(一)房地產、基建行業及政府平臺等出現政策性機遇

疫情發生后,特別是2月份以來,國家很快出臺了相應的對沖政策,相信后續還會有對應政策包出臺。

可以推測,穩增長的重心是房地產和基建,要快速提升整個復工和施工強度,為完成全年發展目標盡快把經濟損失和建設進度搶回來。一方面,年初全國專項債發了近7000億,約7成擬用于基建投入,由于疫情,大基建滯后;另一方面,由于去年至今的減稅降費,加之基建擠占了棚改的部分資金,經濟增長壓力加大,回歸居住屬性和制造業屬性的房地產大概率將在調控方面出現邊際放松。

(二)疫情催生部分未來潛力發展行業與機會

由疫情帶來的認知改變將在疫情結束之后對國家體系建設及部分行業產生深遠影響,公共政策正面臨重大抉擇。

一是,醫療健康領域的投資,中短期體現在口罩、防護服、消毒液及新冠醫藥制劑的需求旺盛;長期來看一方面由于人們健康意識提升將對健身、互聯網醫療、保險等行業起到促進作用。

二是,“非接觸經濟”的長遠發展,本次新冠疫情突發大幅帶動了線上非接觸式行業的發展,由于習慣等影響未來也將進一步推動包括在線教育平臺、線上辦公軟件、在線娛樂、線上餐飲配送及高標準的生活服務等行業的深度發展,銀行可以考慮在升級型消費領域提前布局。

(三)位于供應鏈關鍵環節上的中小企業有望得到更大的金融支持

人民銀行2月份出臺了有關標準票據的征求意見稿,商業票據的規范性、標準性得以進一步的確立,無因性得到進一步強調。

可以預見的是,商業票據流通與交易成本將會明顯降低,伴隨著信息的不對稱性減少,市場價格更能得到充分反應,票據有望得到更廣泛應用。也會刺激過去很少開立或者不開立商業票據的核心企業,加大對票據的關注與使用,核心企業的信用通過商業票據向其產業鏈上延伸,以此來增強對中小企業的金融扶持力度。

(四)促進傳統銀行業深刻反思制約銀行經營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并努力找到突破口

中國主要的商業銀行經過21世紀初的那一輪股份制改造及上市之后,體制機制改革紅利已基本釋放完畢,如何通過進一步的改革創新和體制機制完善,來找尋新的發展動能,也成為銀行業的內在需要。此外,當前中國銀行業包括全球主要銀行,采用的總分行結構源于400多年前荷蘭阿姆斯特丹銀行所確立的基本結構,過了幾百年的發展,全世界的社會經濟與技術,已不可與當年同日而語,但總分行結構仍然是全球銀行業的主要形態。

可以說,過于傳統的銀行組織形式、管理方法與經營發展模式,已經和經濟新模式、市場新業態、客戶新需要形成了越來越大的矛盾。這場疫情客觀促進了銀行人士的深入思考,增強了從深層次解決制約銀行發展問題的內在動能。

作者簡介:宋爽(1982年4月-),性別:女,職務/職稱[拓展部總經理],學歷:碩士研究生在讀,單位:富滇銀行重慶分行,單位郵編400000,研究方向:統計學

猜你喜歡
銀行業疫情經濟
“林下經濟”助農增收
戰疫情
河北省銀行業協會
抗疫情 顯擔當
疫情中的我
辦理銀行業務須謹慎
銀行業對外開放再定位
民營經濟大有可為
經濟
給銀行業打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