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我國宗教場所管理的理論依據及管理內容

2020-05-08 08:43阿布拉江·依米提
大經貿 2020年2期
關鍵詞:管理模式

【摘 要】 宗教活動場所,是指開展宗教活動的寺院、宮觀、清真寺、教堂及其他固定處所。宗教活動場所的管理是宗教事務管理中所有問題和矛盾處理并解決的要點,也是宗教界開展宗教活動的主要基地、聯系信教群眾的重要紐帶。依法對宗教事務進行管理,有依法管理和健全法制、保證宗教活動健康有序,而宗教場所管理是保證宗教活動健康有序的首要條件。本文在已有的我國宗教事務與場所管理相關研究學習及分析的基礎上,主要探討我國宗教場所管理的理論依據、管理模式及管理內容,對宗教場所管理研究空間和方向提出幾點思考。

【關鍵詞】 宗教活動場所 管理模式 管理內容

宗教作為由和宗教活動場所、宗教社團、信教群眾共同組成的社會組織,也是社會實體屬性。依法對宗教事務進行管理有依法管理和健全法制、保證宗教活動健康有序,而宗教場所管理是保證宗教活動健康有序的首要條件,宗教場所管理有利于廣大信教群眾正確認識宗教活動,抵制非法宗教活動的開展,瓦解非法宗教活動在民族團結和社會文化中的滲透,積極引導宗教活動,合理和有效的宗教管理和宗教場所管理會避免對社會和人民利益帶來的危害,為民族團結、社會發展和國家的繁榮富強貢獻力量。[1]

一、馬克思主義宗教觀是我國宗教事務管理模式構建的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宗教理論是關于如何正確認識和處理宗教問題的理論,是馬克思主義宗教觀中國化的成果。

我國宗教事務管理模式構建的基礎是以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為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宗教觀中國化是以科學的馬克思主義宗教觀與我國實際宗教事務為理論基礎,也是馬克思主義宗教理論與中國宗教實際情況正確的結合,是對宗教和宗教問題的深入研究,使得我國宗教活動場所的管理模式不斷向合理化、規范化、系統化的方向發展。

馬克思主義宗教觀是我國宗教事務管理模式構建的指導思想。確立科學的馬克思主義宗教觀,即將馬克思主義宗教觀中國化,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宗教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宗教理論主要包括關于社會主義宗教本質及其表現的理論、關于宗教工作根本宗旨的理論、關于宗教工作基本方針的理論等三個部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宗教理論是關于如何正確認識和處理宗教問題的理論,是馬克思主義宗教觀中國化的成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宗教理論的主題是通過卓有成效的工作,努力把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緊密團結在黨和政府周圍,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黨的宗教工作的根本宗旨是處理一切宗教問題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使全體信教和不信教群眾聯合起來,把他們的力量和意志集中到建設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這個共同目標上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宗教理論圍繞著正確處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的宗教問題展開,已經形成了成熟的理論體系,主要立足于“四個全面認識”,在此基礎上構建了宗教工作根本宗旨和基本方針為核心內容的理論體系。[2]

總之,關于我國社會主義時期宗教問題基本理論和基本政策的系統闡述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宗教理論的基本框架。關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宗教問題的新認識,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宗教理論。保持和促進宗教關系和諧的思想不斷推進和豐富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宗教理論。[3]

二、我國宗教場所管理模式的演變

馬克思主義宗教觀是我國宗教事務管理模式構建的指導思想。中發[1991]6號文件發布以后,國務院陸續頒布了《宗教活動場所管理條例》等一系列的宗教法規。[4]從建國到現在,我們黨對于宗教事務管理模式進行了不懈探索,已經形成了一套在社會主義制度主題地位的前提下,對我國多元宗教使以人性化、法制化的開放性宗教事務管理模式。這種宗教事務管理模式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是我們黨對于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的科學發展,具有自由民主性、法制性、科學性、動態性、開放性、主權性的特點。[5] 我國宗教場所管理模式是作為宗教事務管理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也經歷了宗教事務管理模式的演變及發展過程。

建國后到文化大革命以前的宗教事務管理模式主要是政策性的宗教事務管理模式,黨和政府主要依靠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來管理宗教事務,我國的宗教事務管理模式具有中國特色。在這期間,關于宗教活動場所的相關管理主要圍繞宗教場所的設立、恢復、發展、管理等內容。從改革開放到當前的宗教事務管理模式中,從1978-1982年的管理模式為政策性宗教事務管理模式的恢復階段,從1983年到當前是開放性的宗教事務管理模式。國務院 1994 年 1 月144號、145號令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國人宗教活動管理規定》與《宗教活動場所管理條例》這兩項國務院行政法規的發布,是我國政府全面正確貫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對宗教事務進行管理、促進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一項重大措施。2005年國家宗教事務局頒發的《宗教活動場所設立審批和登記辦法》、2006 年國家宗教事務局頒發的《宗教教職人員備案辦法》和《宗教活動場所主要教職任職備案辦法》、2007 年國家宗教事務局頒發的《藏傳佛教活佛轉世管理辦法》等。這些部門規章制度一方面是對宗教活動場所及其自身活動的制度規定,另一方面是對宗教教職人員的制度規范。另外,各個地方政府或地方人民代表大會在 1988 年之后根據國家憲法、法律和基本政策的精神,也分別制定和頒布了本地區使用的綜合性地方宗教法規、規章等(這些法規和規章規定的基本精神和原則同國家憲法、法律以及國務院的法令是完全一致的前提下,按照全國各地的具體情況出發,使其中某些辦法和內容相互之間也略有不同),對宗教事務的各主要方面都進行了法律規范,涉及到宗教活動的管理、宗教活動場所管理、宗教人員的行為規范、宗教教育制度、宗教書刊出版發行、以及涉外宗教事務等。[6] 可以看出,宗教場所管理模式越來越被重視、被細致化并且被法制化。

三、我國宗教活動場所管理的基本內容

宗教活動場所的管理是宗教事務管理中所有問題和矛盾處理并解決的要點,也是宗教界開展宗教活動的主要基地、聯系信教群眾的重要紐帶。依法對宗教事務進行管理有依法管理和健全法制、保證宗教活動健康有序,而宗教場所管理是保證宗教活動健康有序的首要條件。我國宗教活動場所的管理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點:[7]

1、因為有宗教活動等需要的信教群眾,因而形成專門宗教活動場所,因此宗教活動場所的管理也可以說是宗教人員的管理,主要管理宗教活動場所宗教場所的人事安排,即對教職人員的管理、信教群眾在宗教活動場所的行為規范化管理等。

2、宗教活動場所的財務收支管理。主要是設立宗教場所財產目錄,管理財產收益等情況和收支綜合管理。

3、要管理宗教場所安全。加強內外結合的的控制與監管體系建設,安裝合理的監管設備,運行宗教活動場所實名制進出入管理。

4、管理宗教活動的規模和方式、方法、宗教場所的設立、調整、發展等相關事項。明確宗教活動的法律界限,發揮宗教活動場所的作用,積極宣傳黨的宗教政策、什么是合法的宗教性費、哪些是非法的宗教行為以及宗教場所內允許的宗教活動內容。

5、宗教活動場所的衛生管理。宗教活動場所的衛生管理直接影響到信教群眾的身體健康以及社會環境,宗教活動場所管理中衛生管理也至關重要。

宗教活動場所的管理是宗教事務管理中所有問題和矛盾處理并解決的要點,也是宗教界開展宗教活動的主要基地、聯系信教群眾的重要紐帶。依法對宗教事務進行管理有依法管理和健全法制、保證宗教活動健康有序,而宗教場所管理是保證宗教活動健康有序的首要條件。因此努力把馬克思主義宗教觀中國化、科學化、社會主義化,積極發揮宗教的積極作用,將宗教活動場所管理模式和管理內容不斷完善并創新,同時對于宗教活動場所的管理政策、制度、方法以及和諧社會建設提供理論依據,營造一個健康的宗教環境顯得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

[1] 沈桂平.沈桂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宗教理論[J].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02),P28.

[2] 沈桂平.沈桂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宗教理論[J].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02),P30-P32.

[3] 何虎生、王超.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宗教理論的發展歷程[J].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2016(06),P9-24.

[4] 李建生.中國共產黨處理宗教問題的基本理論及其在新疆的實踐.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03),P17.

[5] 王麗娜.我國宗教事務管理模式理論分析[D],黑龍江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8(04),P10-11-18-19.

[6] 王麗娜.我國宗教事務管理模式理論分析[D],黑龍江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8(04),P10-11-18-19.

[7] 陳曉林、杜海蓉.當代中國宗教管理創新的法治化路徑——以青海的調查分析為例[J].世界宗教文化,2015(02),P85-88.

基金項目:兵團社科基金青年項目《新疆南疆兵團民族團場宗教場所管理研究》(編號為:17QN02)的階段成果。

作者簡介:阿布拉江·依米提(1989-? ),男,塔里木大學人文學院教師,主要從事語言教學、宗教文化相關研究;

猜你喜歡
管理模式
淺談高校圖書館隨書光盤的編目與管理作用
基于承包商管理的系統化基建安全管理模式的分析
工程應用型本科機械專業學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