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近代對外擴張思想脈路探析

2020-05-08 08:43俞智文
大經貿 2020年2期
關鍵詞:軍國主義戰爭

【摘 要】 日本社會文化中固有的非理性主義,在明治維新時期的思想家將其理論化和系統化之后,最終形成了帶有軍國主義色彩的對外擴張思想。本文通過對近代日本一些重要思想家的思想進行闡述和分析,呈現出近代日本對外擴張思想的形成脈路。

【關鍵詞】 對外擴張思想 思想脈路 軍國主義 戰爭

日本近代由于長時間的“閉關鎖國”,僅和中國保持著稀疏的政治與經濟往來。1852年美國準將佩里赴日進行談判以及簽訂的《日美親善條約》標志著延續200多年幕府鎖國體制徹底崩潰。面對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日本“革命派”意識到德川幕府封建專制統治是日本走向近代化道路最大障礙,為此,先后通過“尊王攘夷”、公武合體運動、“大政奉還”、“王政復古”等方式推翻了德川幕府的統治。因此,明治維新不僅是政治過渡時期,也是日本成為近代統一國家一個始發期、準備期。1889年《明治憲法》的頒布確立“富國強兵、萬邦對峙”的國家目標,隨即,占領朝鮮,入侵中國,力圖通過對外擴張實現崛起。

一? ?日本對外擴張思想產生的淵源

日本作為一個四面環海的島國,地域面積狹小且資源匱乏。處在這樣“特殊”的地理環境中,造就了日本民族強烈的危機意識學習意識。與大陸隔絕,就很少受到其他民族的侵略,或者受到其他民族的巨大影響。646年的大化改新運動,以唐朝的政治經濟為改革藍本對日本進行全面的改革,加強了中央集權。而1868年的明治維新運動,學習西方的科技與文化,將日本變為了新興資本主義國家。因此,日本人長期生活在這樣的地理環境中,使其具備化劣勢為優勢的能力。宗教文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精神內核,它規定了一個國家的價值觀和思維模式,而神道教作為日本國教是一個沒有經卷,沒有系統教義,沒有開山宗主和教義,沒有戒律的宗教。神道教具有強烈的現實利益傾向,和民族地理、民族的歷史文化密切相關連。日本神道教重視共同體利益,不惜犧牲個人利益來實現集團利益,并且在各個層面塑造了大和民族的價值觀,因此,神道教日本對外擴張的宗教文化原因。歷史上看,日本發動過多次對外戰爭,從白江口之戰到“文永之役”、“弘安之役,再到“慶長·文祿之役”,日本都表現出了極強的攻擊性。特別是在豐臣秀吉統一日本后,迫不及待的想要發動對外戰爭。1585年,他說道:“如今為已征服全日本,地位晉升,鄰國在握,財富充裕,以無他求。唯望自己的名聲和權勢遺留后世。待日本諸事穩定后,將日本于兄弟,自己為征服朝鮮和中華,決議渡?!?,因此,近代日本實行對外擴張政策只不過是對豐成秀吉擴張思想的繼承與延續。所以,綜上所述,近代日本的外侵略擴張選擇并不具有偶然性,而是有邏輯上的必然性。

二? ?明治維新時期對外擴張思想主要代表人物

日本對外擴張思想之所以能夠在近代產生巨大的能量,少不了杰出思想家的提煉與總結。本多利明在《西域物語》及《經世秘錄》等著作宣傳了對外擴張思想。他強調東亞對日本的重要性,為日本的“南進論”奠定了基礎。同時,他提出通過貿易、海運發展經濟的重要性,“是早期重商主義的代表者”。左藤信淵在《經世秘策》中,認為天皇統治下的國民具有至高無上的種族優越感,這為日本民族至上主義思潮奠定了基礎。除此之外,他指出想要征服中國,必須先從中國東北入手,他的這一擴張思路在20世紀30年代日本侵華期間得到了實踐。本居宣長是日本江戶時期的國學家,認為天皇的存在是“天壤無窮之神敕”的證明,這一思想被明治政府大肆利用,加強天皇權威,成為了贊美國體之依據。平田篤胤創立的平田派則提出天皇主義和排外主義的政治思想。平田弟子大國隆正進一步提出了“大和魂”的含義。作為日本近代最重要的人物之一的吉田松陰,提出對外擴張對國家發展的重要性,意圖將庫頁島、琉球納為己有,并且占領 朝鮮、臺灣、滿洲和菲律賓來進行“愛民養士”的政治。他還提出了絕對尊王的思想,并將此作為國家改革的框架。面對國家頹勢,轉移國內矛盾,他把國內改革與對外擴張聯系起來,提出了“失之歐美,取之亞洲”的思想,他的兩條核心理念:對內尊王、對外擴張成為了日本當權者制定對外擴張政策主要的思想來源和思維邏輯。福澤諭吉作為日本近代最重要的人物,崇尚極端的國家主義,主張對外擴張侵略,特別主張對華擴張。福澤諭吉在他的《壓制乃愉快也》大加贊賞英國對中國的侵略。他將日本視為亞洲的最文明的國家,認為日本有義務保護東亞的“安全”,所以用武力逼迫中國和朝鮮作出讓步是合乎情理的。就這樣,福澤諭吉通過宣傳擴張思想,煽動民族對立,為日本對外擴張戰爭尋求合法性依據。在甲午戰爭之前十年,日本國內很多人受到福澤這一思想的影響,為以后日本對外擴張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礎。

三? ?近代日本對外擴張思想的主要特點及其影響

近代日本對外擴張的思想的形成是建立在轉移國內矛盾之上的,倒幕成功之后,日本社會依然封建意識濃厚,因此改革觸動了傳統利益集團的利益,引發了階級矛盾,在新生的明治政府無法解決這一矛盾的情況下,選擇通過轉移國內矛盾,依靠侵略鄰國為自己國內變革贏得時間。在貫徹對外擴張思想的具體方式上,日本以雙重標準來看待其他國家,通過鄙視、污蔑別的國家來為擴張侵略找借口,將對外侵略合理化。天皇制是日本對外侵略思想形成的政治基礎。特別注意的是,軍國主義就是以天皇為核心的尊王則最終演變為了利用天皇權威的絕對專制主義,這也使明治維新的歷史積極意義大打折扣。在擴張思想指導下的日本,造成整個國家和民族陷入戰爭泥潭,這不僅給亞洲國家帶來了巨大的苦難,也使日本由于戰爭損耗而處于長時間的低迷。

【參考文獻】

[1] 大久保利謙,《明治維新的政治過程》,殷演軍譯,吉川弘文館,1986年,第2頁。

[2] 井上靖,《日本人與日本文化》,周世榮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第269頁。

[3] 周永生,《日本神道文化及其力量》,世界宗教文化,2017,(03),58-62

[4] 安萬侶,《古事記》,周作人譯,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1年,第5頁。

[5] 殷燕軍,《近代日本政治體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第74頁。

作者簡介:俞智文,男,漢族,碩士研究生,西北師范大學,研究方向:政治學理論。

猜你喜歡
軍國主義戰爭
未來戰爭我們最強
未來戰爭我們最強
被風吹“偏”的戰爭
誰是戰爭的幸運之子
他們的戰爭
警惕軍國主義復活
中國公眾對軍國主義的認知度調查
日本軍國主義復活的歷史淵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