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化背景下高職計算機教學改革路徑探析

2020-05-09 10:46譚園園
今日財富 2020年12期
關鍵詞:計算機專業教學方式計算機

譚園園

隨著我國信息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計算機技術可以說已經得到了全面的普及和應用,正因此,社會的和諧發展更需要大量計算機方面的人才。但是,當前我國高職院校在計算機教學方面仍然存在很多亟需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如果無法得到有效的解決,將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對此,本文分析了當前高職計算機教學現狀和信息化帶來的教學優勢,并提出了幾點教學改革的路徑,希望有助于提高高職計算機教學的教學質量。

一、信息化背景下高職計算機教學的現狀分析

隨著我國信息化社會的不斷推進,高職院校的計算機教學水品相較以往的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仍然存在著一些影響教學效果的問題,亟需解決。

(一)教師的教學理念落后

計算機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學科,教師的目標應該是讓學生能夠做到學以致用,但實際上,我國很多高職院校的計算機專業教師依然更注重對于理論知識的教學,而忽視了實踐操作教學。這就導致,很多學生在課堂上感覺自己學到了很多知識,但是實際應用的時候卻手足無措,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不正是這個理嗎?部分教師在教育觀念上,還沒有人清楚課堂教學的主體,對學生主體地位的突出并不夠重視,課堂上學生的主觀性不夠高,導致學習效率低下,很多時候,學生對課堂失去興趣。這主要是因為教師在課堂上并沒有發揮輔導作用,而是一味的“灌輸式”、“填鴨式”,師生互動等問題,并不重視。而計算機教學中,其中心應該是提升學生的職業技能,注重學生的主動思考,學生能真正學習到知識,過于“呆板”的教學,限制了學生的思維,不利于師生互動,對于教學質量的提升也非常不利。

(二)師資力量匱乏

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是,很多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的教師并沒有相關行業的從業經歷,甚至很多都是應屆畢業之后留校教學,也就是說,教師自身不能根據專業要求來調整教學內容,也缺乏針對性教學的意識,對于實操訓練的重視程度也不夠,這就導致學生學不精,而且對于計算機的實際應用能力不強,而企業主要看中的就是高職院校畢業生對口的實際應用能力,這不利于計算機專業畢業生的就業。部分高職院校雖然這種引進專業的計算機人才,但是,在教學經驗方面,他們比較缺乏經驗,并不是教室從業人員,雖然有專業實踐經驗,但是理論講課經驗不足,在教學中,導致教學實踐活動無法有效實施,學生不僅不能掌握重要的實踐知識,理論知識學習方面也存在明顯的缺失。根據調查數據顯示,高職院校的計算機專業教師都是從高校剛畢業就被分配到學校進行教學,剛剛進入社會,自身經驗不足,在知識傳授過程中,對教學效果起到的作用并不大,缺乏實際操作能力,教學中,僅僅針對學生進行“照本宣科”教學,一定程度上缺乏對問題的分析能力,學生進入崗位之后,缺乏崗位的勝任能力。

(三)教學素材與實際生活不相符

當前我國很多的高職院校所采用的的教學素材缺乏時新性,大多距今都有一定的年限,但是社會的發展是飛快的,甚至可以說是日新月異,這就導致教材內容脫離了實際生活,即學生沒辦法把自己在學校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和工作崗位中。計算發展非???,高職院校的教學內容也應該隨之更新,以滿足專業人才社會發展的需求。但是,實際上很多高職院校計算機教學素材更新不及時,對理論的研究和創新并不注重,理論學習也非常的落后,實踐探索方面更加缺乏,忽略了教學與實踐統一結合,無法將紅甌先進的技術應用到教學中。

(四)教學方式單一化

計算機專業的教師自身的教學方法沒有做到更新換代,依然以講授為主,甚至會出現照本宣科的現象,更談不上因材施教了,這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而計算機的專業知識本身對于很多學生而言就艱澀難懂、枯燥乏味,兩相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怎么會高?葉圣陶指出“興趣是最好的啟蒙教師”,計算教學本身就非常具有實戰性,對學生的實踐能力要求、邏輯思維能力要求、解決問題等能力方面都有著很高的要求,教學方式過于單一,學生對課堂學習不感興趣,導致課堂枯燥乏味,不能引起學生興趣,整個課堂教學氛圍不好,學生精力不集中,整個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均較差。

二、信息化背景下高職計算機教學的優勢

總體而言,信息化背景下高職計算機教學的優勢包括兩點:其一,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計算機的機會和頻率越來越高,對于計算機的了解也隨之越來越多,這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教師,教學工作相對而言變得更加輕松了。與此同時,高職院校有足夠的資金可以配備計算機設備,學生也能夠為自己購置一臺電腦,這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其二,隨著信息化的不斷發展,一些簡單的知識不用再耗費大量的時間,教師可以講更多的時間用來幫助學生攻克更復雜、更具有難度的問題,這不僅提高了教學效率,還能夠使學生學到更多的專業技能,以增強自身的職業競爭力。

三、試論信息化背景下高職計算機教學改革的路徑

(一)壯大學校的師資力量,提升教師隊伍的素質

教師對于教學活動而言是不可忽視的因素,“名師出高徒“,高職院校想要提高本院校計算機專業的教學水平,推動教學改革,首先就得壯大學校的師資力量,提高專業教師的素質。當然,我們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但是教師與教師之間的差別是真實存在的。所以,高職院校應該定期對教師隊伍進行培訓,以全面提高教師的整體水平。同時,在隊伍建設中,應該讓教師積極參與學習和培訓,并且不斷引進名師、大師來校進行專業課程教學的指導,對計算機專業教師進行專業上的指導和培訓,全面提升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讓教師學習最新的教學理念,了解最新的社會人才需求數據及相關知識,不斷提升教師自身的教學能力和學習能力,加強自身實操能力的鍛煉,扎實的專業素養,以更好的進行專業課程教學,提升教學質量。

(二)合理設置計算機專業的課程

前文提到,計算機是一門實用性很強且與實際生活密切相關的學科,因此,高職院校在設置計算機專業課程的時候,應該考慮到當前社會計算機的發展水平和市場對計算機人才的要求。理論知識教學和實踐教學兩手抓,以培養出綜合素質過硬的計算機人才。所以,在課程設置時,一定要合理進行相關課程的教學,迎合時代專業人次需求,對課程結構和內容進行優化,準確掌握現代社會發展的需求,幫助學生學習相關理論知識,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針對高職院校計算機課程結構完善問題,教師將必修、選修、模塊教學及實訓操作相結合,讓結構更加合理,專業課程建設更加具有實用意義。在選修課程中,教師適當根據學生興趣刪減或者增加內容,必修課中,教學內容融入創新元素,利用選修知識鞏固專業的必修知識,確保學生真正學習到專業知識,掌握到專業的技能,并且能靈活應用專業技能。必修課程中,教師要咬住教學知識的實用性,注重計算機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步驟的講解。最后,模塊知識學習中,讓學生自主動手,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真正用理論指導實踐,提升學生的專業操作能力和水平。

(三)選擇或編制更具有時效性的專業教材

高職院校和計算機專業的教師應該根據當前計算機的發展速度和趨勢以及市場需求,做好計算機教材的選擇工作,或者組織編制小組來編制教材,確保用來教導學生的教材都是具有一定的時效性的。因為教材是學生學習的基礎和重要依據,只有教材知識對于學生而言是充滿實用性的,學生才能使其得到更有效地應用,這才是計算機教學的真正意義。而教材的編寫一定要迎合市場對人才的需求情況,結合最新計算機技術發展現狀,以保證教學內容的與時俱進,同時,也培養學生與時俱進的專業素養和精神。

(四)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加強實踐教學

計算機的專業知識,對于學生而言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如果教師不采用一些更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方式去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就很難達到教學的目的。因此,教師應該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個性特征教學反饋,來思索更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以提升教學的有效性。與此同時,教師還應該加強實踐教學,對于計算機學習而言,將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結合起來學習,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消化專業知識,還能加強學生的記憶和實際應用能力。在教學中,教師一定要認識學生才是教學的主體對象,全面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制定符合學生興趣愛好的計算機教學方式。例如,啟發式教學、案例教學等,學習理論的同時,加強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鍛煉,創新教學方法,全面鍛煉和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動腦能力,讓學生走出社會能真正解決實際工作問題,提升職業競爭能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想要實現信息化背景下計算機教學改革,就需要壯大并優化計算機專業教師隊伍,合理設置計算機專業的課程,選擇或者編制更具時效性的教材,采取更多元化的教學方式的同時,重視實踐教學。當然,高職院校和計算機專業教師應該明白機遇和挑戰是一對孿生兄弟,時刻關注市場的發展方向和趨勢,以培養出能夠滿足社會發展需求的人才。(作者單位:湖南外貿職業學院)

猜你喜歡
計算機專業教學方式計算機
新工科背景下計算機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探究
高職計算機專業教學中融入課程思政的實踐路徑
中職計算機專業產教融合混合式教學研究與實踐
計算機專業中外合作辦學中引進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中國計算機報202007、08合刊
“真”學習:基于“教學做合一”的教學方式改進
中國計算機報2019年48、49期合刊
中國古代的“計算機”
淺談新型信息化教學方式的困境及解決策略
一體式,趨便攜雅蘭仕AL-225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