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期康復訓練在糖尿病下肢骨折病人康復護理中的應用療效觀察

2020-05-19 14:59晏中華
健康大視野 2020年9期
關鍵詞:康復護理應用效果

晏中華

【摘 要】目的:觀察早期康復訓練于糖尿病下肢骨折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挑選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56例糖尿病下肢骨折患者,采取隨機數字表法進行分組,將56例患者分為研究組(n=28)和對照組(n=28)。研究組施行早期康復訓練,對照組施行拆線后功能訓練,比較兩組的臨床效果。結果:研究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術后肢體運動功能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存在統計學的意義(P<0.05)。結論:糖尿病下肢骨折患者康復護理中加強早期康復訓練,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肢體運動功能,從而加速患者康復的進程。

【關鍵詞】早期康復訓練;糖尿病下肢骨折;康復護理;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9--02

糖尿病,為一組以高血糖為主要特征的代謝性疾病,而高血糖的發生和胰島素分泌缺陷/生物作用受損有關,長時間處于高血糖狀態下必然會對各種組織構成慢性損害,出現功能障礙。發病原因:遺傳因素、環境因素,臨床常見多飲多食、消瘦、乏力、肥胖等癥狀[1]。如果并發下肢骨折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威脅性非常大,臨床方面應及早實行康復訓練,所以本文主要評判早期康復訓練、拆線后功能訓練在糖尿病下肢骨折患者護理中的臨床價值。

1 資料情況和方法

1.1 資料情況 挑選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期間,收治的56例糖尿病下肢骨折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組分為了研究組及對照組,各(n=28)。研究組男性和女性各(n=16)、(n=12);年齡區間40~82歲,平均(61.3±4.2)歲。對照組男性和女性各(n=17)、(n=11);年齡區間43~80歲,平均(61.5±4.3)歲。研究組在上述資料方面,與對照組實行比較無統計學的意義(P>0.05)。納入標準:①臨床確診糖尿病并發下肢骨折;②知情同意、簽署同意書。剔除標準:①心肝腎等疾病;②精神障礙;③惡性腫瘤;④無法正常溝通。

1.2 方法

1.2.1 研究組結合患者病情編制早期康復訓練方案,(1)術后首日鼓勵患者實行足趾背伸、跖曲訓練,每日10次;小腿肌肉等長收縮、舒張訓練,每日3次。(2)術后第2d實行股四頭肌、腓腸肌等長收縮訓練,每日3次;足趾小關節主被動活動,各個關節均訓練20次/d[2]。(3)術后第3~7d對患者全身功能訓練加以指導,比如說:髖關節屈曲訓練,每次15min,每日1次;術后8~21d,鼓勵患者坐立訓練,緩慢將床頭抬高逐漸過渡到完全坐起。(4)術后第22d~3個月進行站立、屈膝、行走、負重等練習,每次活動的時間為0.5h,每日2次。然后結合患者身體情況鼓勵患者實行慢走、慢跑、下蹲等方面活動。

1.2.2 對照組在拆線后(術后14d)進行功能訓練,訓練方法同上。

1.3 臨床指標的觀察

1.3.1 比較兩組護理滿意度、術后肢體運動功能評分。

1.3.2 經護理滿意度量表對患者對于護理人員滿意狀況進行調查,評判等級中的滿意、一般滿意總和×100%=護理滿意度。

1.3.3 采用簡化運動功能量表對患者肢體運動功能情況評分,總分為100分,分數更高則為肢體運動功能恢復效果越理想。

1.4 統計學處理 本文數據信息通過統計學軟件(SPSS24.0)處理,計數資料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以率%表示、X?檢驗分析處理;計量資料兩組術后肢體運動功能評分比較,以均數差表示、t檢驗分析處理,如果統計的結果為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的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兩組在護理滿意度情況方面作以比較,差異存在統計學的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術后肢體運動功能評分比較 兩組患者在術后肢體運動功能評分方面加以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糖尿病患者如果并發下肢骨折,對患者的正常生活、生活質量的威脅性非常大,實行早期康復訓練能加速患者病情恢復的速度,防止發生肌肉萎縮的現象[3]。相關研究人員表示,骨折患者早期加強機體訓練、負重有助于促進骨形成,所以臨床方面需結合患者骨折狀況編制早期康復訓練方案[4]。早期康復訓練可在糖尿病下肢骨折患者術后首日開始進行訓練,早期為患者按摩肢體,予以被動運動——主動運動過渡,確保在患者可耐受的條件下逐漸過渡到下床行走、負重站立等。如此一來,不但能改善的臨床癥狀、預防關節僵硬,而且可確?;贾貉h為通暢的狀態,使患者及早恢復身體健康[5]。通過本次研究結果可見,研究組在護理滿意度、術后1個月、3個月,以及6個月的肢體運動功能評分方面,與對照組進行比較均有統計學的意義(P<0.05)。由此說明,早期康復訓練于糖尿病下肢骨折患者康復護理中應用,能很好的改善患者肢體運動功能,同時獲得患者對護理人員工作的滿意。

綜上所述,糖尿病下肢骨折患者康復護理中運用早期康復訓練模式的效果理想,可以促使患者盡快獲得康復,臨床應用價值突出。

參考文獻:

吳阿花,陳美香.早期康復訓練在糖尿病下肢骨折患者康復護理中的應用[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2):163-164.

姜海巖.糖尿病下肢動脈粥樣硬化的超聲表現特征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16):175-176.

鄧邦瑾,張軍波,文政等.下肢多發骨折并發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傷殘醫學,2017,25(7):75-76.

滕玲,覃建陽,周佳等.Angiosome理念在糖尿病足及下肢重度肢體缺血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科學,2018,8(11):198-200+252.

周翠鸞,劉巖,楊雪.早期康復訓練在糖尿病下肢骨折病人康復護理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7,31(21):77-79.

猜你喜歡
康復護理應用效果
康復護理對解鎖精神病患者康復效果的觀察
康復護理對腦卒中后遺癥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盆底肌鍛煉對產后尿潴留康復護理效果的臨床分析
手術中個性化心理護理在原發性青光眼患者中的應用
健脾扶正湯在晚期胃癌治療中的應用
化療聯合CIK細胞治療卵巢癌的臨床觀察
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治療四肢創傷復雜創面的臨床應用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