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職業農民類企業農業科技需求強度研究

2020-06-15 11:13朱蓉
世界家苑 2020年5期
關鍵詞:新型職業農民小微企業

摘要:本文以21家符合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對象的創業企業為研究對象,應用FsQCA方法探討此類企業對農業科技需求的強度及其影響因素。研究結果表明,高歸屬需要、低挑戰動機會激發此類企業的農業科技需求。

關鍵詞:新型職業農民;科技需求強度;小微企業

1 緒論

農業現代化的實現,需要依靠技術進步和人力資本對傳統農業進行改造。新型職業農民類創業企業是發展現代農業產業,實現鄉村振興的主體之一。研究此類企業的農業科技需求及其影響因素,有助于提高農業科技的采用率,改造傳統農業,讓農業朝現代化進程不斷前進。新型職業農民是一個極具中國特色的概念,2006年被首次提出,后在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其培育工作。新型職業農民作為長期居住農村地區或在外回鄉人員,在農村通過租賃土地等形式進行農業方面的創業活動,以農業創業活動為主要收入、且具有較高收入,是有文化、會經營、懂管理的農民,其創業活動的有效開展對農業科技具有較強的需求。新型職業農民參與以政府為主導的農業科技培訓提高自身素質,并成為農業現代化的領導者。本研究對認知決定理論進行深入挖掘,從此類企業創業者的自主需要(Autonomy need,AN)、勝任需要(Competent need,CN)、歸屬需要(Belonging need,BN)、挑戰動機(Challenge motive,CM),愉悅動機(Pleasure motive,PM)入手來尋找新型職業農民創業企業對農業科技的需求及其影響因素。

2 研究方法

定性比較分析(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簡稱 QCA)采用整體化范式,結合了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這2種方法的優點,對前因復雜性進行深入剖析。本研究共收集了21家新型職業農民類創業企業數據,企業規模以5-6人為主,其務農兼職人員數量具有季節性,以農作物的成長規律進行適當增減,而總的企業規模不變。企業年收入5-55萬元不等,但大部分新型職業農民類小微企業年收入在10-30萬元之間。本研究21個樣本屬于中等樣本,樣本規模與QCA方法匹配,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外部效度的同時,還可保留案例的獨特性與深度。本文選擇前文提到的自主需要(AN)、勝任需要(CN)、歸屬需要(BN)、挑戰動機(CM)、愉悅動機(PM)等5個條件以及新型職業農民類創業企業科技需求強度這一結果變量以外,不再引入其他變量。對于中等樣本的研究,理想的條件個數一般在4~7之間(伯努瓦里豪克斯等,2017),因此選擇5個條件變量符合要求。本研究采用被廣泛使用的FsQCA進行分析。

本文數據來源于對寧波地區具有代表性的新型職業農民類企業的創業者的訪談記錄。通過訪談了解該類企業實際的農業科技需求,使數據真實有效。數據賦予集合隸屬的過程是校準(Schneider等,2012;杜運周,2017)。本文對數據進行甄選和清理,進入QCA分析的共有21個樣本。在遵循Fiss(2011)的校準方法基礎上以及解決量表刻度分布不均的問題,本文5個條件變量與結果變量進行錨點確定與數據校準。首先,先確定樣本的95%分位數值作為完全隸屬的閾值,5%作為完全不隸屬的閾值,50%為交叉點;其次對產生新的3個值修正,經過多次校準更好地解決樣本刻度無應答與偏差的問題。

3 QCA分析

本文用FsQCA3.0軟件分析21個企業的農業科技需求的數據,識別出決定此類企業科技需求強度的組態。經過分析得出,一致性水平大部分低于0.9,其中高科技需求強度的高歸屬需要的一致性為0.96;低科技需求強度里高自主需要、高歸屬需要和高挑戰動機的一致性分別為0.99、1.00和0.94(>0.9)??梢?,大部分單個條件變量解釋力較弱,但是單個變量一致性大于0.9的,應當作為核心條件,不可省略。最后,遵循Fiss(2011)的建議,將一致性閾值設定為0.8,有18個案例結果賦值為1,還有3個案例賦值為0。本文將運用FsQCA進一步分析其組態。

模糊集定性分析(FsQCA)得到3類解:復雜解、簡約解。運用FsQCA中反事實分析獲得中間解,即假設每個條件變量的出現都可能提高此類企業農業科技需求強度。經過模糊集分析(truth table analysis)得到產生高科技需求強度的組態(路徑)有5條(如表1所示)組態的整體一致性為0.920,說明包含大部分案例的5個組態是高科技需求強度的充分條件。整體的覆蓋度為0.840,說明解釋了約84%的高科技需求強度的原因。同時產生低科技需求強度的組態(路徑)有2條(刪除了重疊路徑)不僅構成低科技需求強度的充分條件,還解釋了約51%的原因。

本文在畫組態圖時,參考國外學者的范式,相關符號說明如下:參考Ragin等(2008)的表述方式,用表示條件變量出現,用 表示條件變量不出現。其中,大圈表示核心條件,小圈表示邊緣條件,空格表示條件變量無關緊要。

如表1所示,涉及所有組態的高歸屬需要(BN)為核心條件。而挑戰動機(新型職業農民類創業者研究新科技的動機較低)處于輔助條件,由于中國大部分農民創業者的教育程度與知識水平較低,所以他們探索新科技的動機較低,更偏好口口相傳的知識技能傳承模式。對于5條路徑組態具體分析如下:

路徑1:AN*BN*~CM*~PM。說明新型職業農民類小微企業創業者的勝任動機與愉悅動機不管如何,只要創業者的歸屬需要高、挑戰動機低,就可以激發企業在農業科技的迫切需要。路徑2:AN*~CN*BN*~PM。它表明當創業者歸屬需要越高、愉悅動機越低,科技需求強度就越強。路徑3:~AN*CN*BN*CM。該組態說明不管愉悅動機如何,只要自主需要低、歸屬需要強,創業者的科技需求強度就會激增。路徑4:~AN*BN*CM*PM。該組態說明高科技需求強度與勝任動機無關。路徑5:CN*BN*CM*PM。它表明當自主需要、勝任需要、歸屬需要與愉悅需要同時產生時,挑戰動機作為輔助條件,其一致性為0.821,原始覆蓋度為72%,是所有組態中覆蓋度最高的。

對樣本數據進行分析,得2條低科技需求強度的組態,結果如表2所示。所有組態都包含挑戰動機與自主需要,同時組態的整體一致性為0.846,整體覆蓋度解釋了59%低科技需求強度的原因。組態1:AN*BN*CM*~PM,它表明當自主需要、挑戰動機越高,就會導致新型職業農民類小微企業的低科技需求強度。組態2:AN*~CN*BN*CM。勝任需要變低,其科技需求強度就越低。

4 研究結論

高科技需求強度的影響因素有5條路徑,低科技需求強度的路徑有2條。其中高歸屬需要既出現在高科技需求強度,也出現在低科技需求強度。同時,現階段我國新型職業農民類創業者的教育水平依然不高,導致大多數農民不愿去創新與接受新農業科學技術,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國農業現代化進程。

參考文獻:

[1] 程建青,羅瑾璉,杜運周,閆佳祺,鐘競.制度環境與心理認知何時激活創業?——一個基于QCA方法的研究[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19(02).

[2] 戚后柯. 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策略研究[D].南京農業大學,2016.

[3] 厲燕. 基于自我決定理論的學生參與度研究[D].天津大學,2018.

基金項目:浙江省軟科學研究計劃“面向鄉村產業振興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機制創新研究”(編號:2019C35104);2019年浙江省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計劃(新苗人才計劃):鄉村振興視角下新型職業農民農業科技需求調查與對策研究。

作者簡介:朱蓉,浙大寧波理工學院,本科生。

指導老師:袁平,浙大寧波理工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農民創業、鄉村旅游等。

猜你喜歡
新型職業農民小微企業
基于參訓意愿分析的新型職業農民創業培訓研究
四平農業現代化進程中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問題研究
基于二元Logistic模型的新型職業農民農業生產意愿的影響因素及其對策探析
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長效機制初探
農村小微企業電商發展的內部控制問題研究
關于支持小微企業轉型升級路徑的思考
溫州小微企業融資環境及能力分析
“營改增”對小微企業的影響分析
小微企業中員工激勵制度及流失管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