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rthin 瘤樣甲狀腺乳頭狀癌1例及臨床病理觀察

2020-06-28 12:41杜月月葛綰宇吳海波
診斷學(理論與實踐) 2020年2期
關鍵詞:濾泡甲狀腺炎細胞學

杜月月,杜 軍,沈 倩,葛綰宇,吳海波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安徽省立醫院)南區病理科,安徽 合肥 230036]

病例:患者為34歲女性,于2個月前發現左側頸部包塊,無明顯癥狀,當時未予重視。自發病以來,患者精神狀態良好,食欲食量佳,體重無明顯變化?;颊咧廉數蒯t院行B 超檢查,結果提示甲狀腺下極低回聲結節(TI-RADS 分類為4b類),考慮髓樣癌可能;后行穿刺細胞學涂片檢查,結果提示為意義不明確的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不典型病變,乳頭狀癌不能排除。為求進一步診治,以“甲狀腺腫物”將患者收入我院。入院后,予患者檢查甲狀腺T 系列,提示甲狀腺球蛋白抗體、甲狀腺球蛋白及甲狀腺過氧化酶抗體水平均在正常范圍內,血清三碘甲狀原氨酸、血清甲狀腺素、血清促甲狀腺激素也均在正常范圍內?;颊叻裾J家族性遺傳病史及家族性腫瘤史。遂予行手術治療,術中探查見腫物位于左側甲狀腺下極,質地硬,邊界尚清楚。

病理大體檢查示,灰紅色不規則組織1 塊,大小為5.0 cm×4.0 cm×1.0 cm,切面見1.5 cm×1.3 cm 的灰白色結節,與周圍組織界限尚清楚,質稍硬。術前穿刺細胞學涂片示,多量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簇狀、乳頭狀排列,細胞較大,圓形、卵圓形,細胞質豐富、嗜酸,細胞核呈磨玻璃狀,可見小核仁、核溝及少數核內假包涵體;另可見散在分布的大小不等的多核巨細胞(見圖1A、1B)。術后組織病理學檢查結果示,腫瘤組織排列呈實性片狀或寬乳頭狀,局灶可見經典的甲狀腺乳頭狀癌區域(見圖1C);寬大乳頭襯覆較大的圓形、卵圓形上皮細胞多呈單層柱狀排列,局部呈復層結構,細胞形態與細胞學涂片觀察到的相同(見圖1D);乳頭軸心可見多量淋巴細胞、漿細胞浸潤以及淋巴濾泡形成;部分乳頭之間有裂隙,形態類似于涎腺的Warthin 瘤(見圖1E);另可見散在分布的多核巨細胞,含數量不等的細胞核,多位于乳頭之間。周圍甲狀腺組織則顯示,甲狀腺濾泡結節性增生,僅見少數散在的淋巴細胞,未見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的背景。免疫組織化學檢測結果示,腫瘤細胞TTF1(見圖1F)、CK19(見 圖1G)、Galectin-3(見圖1H)均(+),HBME-1(部分+),TG(-)(已復查切片,陽性對照為陽性,腫瘤細胞為陰性)和CD56 均(-)。部分多核巨細胞CD163 和CD68(+)(見圖1I)。IgG4 陽性的漿細胞約為每高倍鏡下15個,IgG4/IgG=12%。Ki-67 增殖指數,腫瘤細胞約為5%,淋巴細胞約為10%。最終,患者的病理診斷為(左側)甲狀腺Warthin 瘤樣甲狀腺乳頭狀癌 (Warthin-like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WLPTC)。

討論:WLPTC 是甲狀腺乳頭狀癌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的罕見亞型,最初由Apel 等[1]于1995 年描述,其鏡下形態的典型特征為腫瘤呈乳頭狀結構、乳頭軸心多量淋巴細胞、漿細胞浸潤、嗜酸性的胞質和PTC 的核特征。由于在形態上,WLPTC 與涎腺的Warthin 瘤高度相似,故首先被描述為 “具有淋巴細胞基質的乳頭狀Hurthle 細胞癌”以及“甲狀腺的Warthin 樣腫瘤”[1]。2017 年WHO 內分泌器官腫瘤分類中將其命名為WLPTC[2]。

WLPTC 患者的發病年齡為19~85歲,女性患者較多,腫瘤直徑為0.3~5.0 cm 不等。Hirokawa 等[3]共復習了2 890例甲狀腺癌病例,從中發現17例WLPTC,包括13例女性患者和4例男性患者,平均年齡為52.2歲(31~77歲);其中14例(82.4%)伴有橋本甲狀腺炎,8例(47.1%)顯示周圍淋巴結轉移,并首次發現了WLPTC 基質中存在IgG4 陽性的漿細胞,可能與富含IgG4+漿細胞的橋本甲狀腺炎有關,但患者均無其他IgG4 相關性疾病。而本文報道的病例無橋本甲狀腺炎,雖然有少量IgG4 陽性的漿細胞,但尚未達到IgG4 相關性疾病的診斷標準。WLPTC 作為PTC 的罕見亞型,到目前為止,英文文獻報道約100例。由于細胞學形態的研究較少,因此,對于細針穿刺涂片樣本進行術前診斷則具有挑戰性。Kim 等[4]在8 179例甲狀腺癌病例中發現了16例WLPTC,其中4例患者行術前穿刺細胞學涂片,與普通型PTC 涂片相比,其淋巴細胞和組織細胞數量均明顯增多,給診斷帶來一定的困擾,尤其是在液基細胞學標本中。組織形態學方面,作為PTC 的罕見亞型,其患病率僅為所有PTC 的0.2%~1.9%,具有類似涎腺Warthin 瘤的獨特組織形態學[5-6],表現為寬大乳頭伴多量淋巴細胞和漿細胞浸潤;細胞質豐富嗜酸,細胞核具有PTC 典型的磨玻璃狀核,并可見核溝及核內假包涵體,但一般較少,少數細胞可見核仁。此外,WLPTC 具有與普通型PTC 相同的免疫表型,即腫瘤性上皮細胞表達CK19、Galectin-3 和HBME-1,不表達CD56,Ki-67 指數一般較低。通過本例報道的患者發現,WLPTC 腫瘤內多核巨細胞僅部分表達CD163 和CD68,提示部分巨核細胞可能不是組織細胞來源。WLPTC 具有普通型PTC 的基因學改變,其中BRAF V600E 點突變是PTC 中最常見的遺傳學改變,75%的WLPTC 中可檢測到該基因突變[7]。

圖1 腫瘤的病理學圖片

WLPTC 應與以下疾病進行鑒別診斷。①亞急性甲狀腺炎,其又名肉芽腫性炎,在細胞學涂片檢查中其易被誤診為WLPTC。該病在光鏡下可見廣泛分布的肉芽腫,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較小,無PTC 的核特征。②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其又名橋本甲狀腺炎,無論是細胞學涂片還是組織學標本,該病變都會出現多量淋巴細胞,易與WLPTC 混淆,此時仔細觀察濾泡上皮細胞尤為重要。涂片中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濾泡上皮細胞通常形態溫和,可見嗜酸性變,但細胞很少出現核溝及核內假包涵體。組織學上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濾泡萎縮,上皮可嗜酸性變甚至出現一定非典型性,但不具有WLPTC 的特殊Warthin 瘤樣結構及PTC 的核特征。③高細胞亞型PTC,該病與WLPTC 均具有嗜酸性腫瘤細胞,但高細胞亞型PTC 侵襲性更高。組織學上,高細胞亞型PTC 腫瘤細胞的高度與寬度之比超過3∶1,常有復雜的乳頭狀結構,且背景中無大量淋巴細胞浸潤,不形成Warthin 瘤樣結構,以此可與WLPTC 鑒別。④柱狀細胞亞型PTC,此亞型屬于侵襲性乳頭狀癌,也具有嗜酸性腫瘤細胞。除出現核溝和核內假包涵體等特征外,該腫瘤細胞呈柱狀,通常更加擁擠,呈假復層排列,且細胞染色較深,并可見核下空泡,類似分泌期子宮內膜,這些特征并不出現于WLPTC 中,可助鑒別。⑤淋巴瘤,由于WLPTC 背景中出現多量淋巴細胞浸潤,可被誤診為淋巴瘤。大多數甲狀腺原發性淋巴瘤是黏膜相關淋巴組織結外邊緣區淋巴瘤,鏡下顯示彌漫成片腫瘤性小淋巴細胞浸潤甲狀腺實質,可見淋巴上皮病變,淋巴濾泡少見。WLPTC 無淋巴上皮病變,背景淋巴細胞明顯增生,淋巴濾泡形成。此外,濾泡上皮細胞呈典型的甲狀腺乳頭狀癌的核特征,并形成Warthin 瘤樣結構,均不同于淋巴瘤。

WLPTC 的治療方法以手術切除為主,其預后與普通型PTC 相似,但也有研究認為WLPTC 中淋巴細胞的存在是預后良好的指標。當WLPTC 伴有去分化時,預后不佳。Lam等[8]報道了1例具有去分化形態和侵襲性生物學行為的WLPTC 病例,患者出現遠處轉移,并于術后18個月死于該腫瘤。BRAF 突變是PTC 中最常見的遺傳學標志,與PTC 的發病機制有關。研究表明,多達75%的WLPTC 患者存在BRAF 突變,但具有該基因突變的患者仍預后良好[9]。

猜你喜歡
濾泡甲狀腺炎細胞學
腮腺沃辛瘤淋巴間質的免疫病理特征
液基細胞學檢查對宮頸癌前病變及宮頸癌臨床篩選的臨床價值
以皮膚結節為首診表現的濾泡性淋巴瘤轉化為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一例
巨濾泡亞型甲狀腺乳頭狀癌2例
六個問答助你了解橋本甲狀腺炎
橋本甲狀腺炎患者做好這5 點生活會更美好
甲狀腺炎是什么,癥狀有什么
甲狀腺炎是什么?有哪些臨床特點?
聲輻射力彈性成像聯合超聲造影對甲狀腺濾泡型腫瘤的診斷價值
陰道鏡檢查在異常細胞組織學中的必要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