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沉浸式紅色文化體驗的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研究

2020-06-28 09:37劉真黃思銘熊利花馮致遠安琪陳應權
大眾科學·下旬 2020年7期
關鍵詞:沉浸式愛國主義教育紅色文化

劉真 黃思銘 熊利花 馮致遠 安琪 陳應權

摘 要:新時代下,高校愛國主義教育有了新的要求,成為思政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大部分高校對愛國教育的開展僅局限于思政課堂,效果不佳。加之,部分大學生心智尚不成熟,學習愛國教育的主動性不高,易受外界不良影響。因此,為解決這些難題,本文在實地調研、數據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基于沉浸式紅色文化體驗的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該方式通過有機融合紅色文化,充分調動學生感官,寓教于樂,真正實現了春風化雨般的愛國教育,為培養大學生愛國情懷、引導其奮發向上作出了一定貢獻。

關鍵詞:沉浸式;紅色文化;愛國主義教育

0引言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提出,“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深入進行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要引導大學生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實踐中“培養愛國情懷、改革精神和創新能力” [1]。而紅色文化是愛國主義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在追求民族獨立、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征程中所積累的文化資源[2]。如何發掘和利用紅色文化獨特的價值功能,將紅色文化和高校思政教育有機結合,進一步堅定廣大青年學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引導其在學思踐悟中傳承中國歷史沉淀的紅色經典,激發其愛國情懷和報國之志,成了當前高校思政教育的重中之重。介于此,本文通過實地走訪、問卷調查等方式,探究了新時代下愛國主義教育的新要求,分析了當代高校愛國主義教育現狀,提出了基于沉浸式紅色文化體驗的愛國主義教育新方法,以期為大學生思政教育提供新的解題思路。

1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

1.1愛國主義的內涵

愛國主義體現了人們對祖國的深厚感情,揭示了個人對祖國的依存關系,是人們對自己家園以及民族和文化的歸屬感、認同感、尊嚴感與榮譽感的統一?!皭蹏髁x”至少包含了三層含義,一是人們對祖先繁衍生息的土地的依戀,即鄉土之情;二是人們對有著共同血緣關系的同胞的熱愛和對有著共同習俗的文化傳統的依賴,即文化之情;三是人們對于承載共同政治生活發展的國家政體的情感認同和行為認同,即國家之情。

1.2紅色文化的內涵

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革命的偉大斗爭中凝聚而成的,在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新時期得到繼承和發展的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先進文化,是不怕流血、勇于犧牲、甘于奉獻的集體主義文化,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愛國主義文化,是為人類求解放和自由的共產主義文化[3]。

1.3愛國主義教育與紅色文化的聯系

崢嶸歲月里,紅色文化給了一代又一代人新鮮的、具有時代氣息的精神感染,正是這種精神力量,激發了人們的愛國熱情和思想。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物質生活得到極大的改善。但與此同時,一些人的心靈深處卻出現了“荒漠”,紅色文化的興起則滿足了人們心靈的需求,紅色文化也成了愛國主義教育的主旋律。有效吸收紅色文化的精神營養,對人們愛國主義精神的培養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4新時代下愛國主義教育的新要求

2019年11月12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指出,愛國主義精神深深植根于中華民族心中,維系著中華大地上各個民族的團結統一,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為祖國發展繁榮而自強不息、不懈奮斗[4]。同時,也對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提出了以下要求:

(1)立足本國堅定化。

(2)熱愛祖國本位化。

(3)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一體化。

(4)堅持以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為著力點。

(5)要把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與擴大對外開放結合起來。

2當代高校愛國主義教育現狀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財富,也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維護民族獨立和民族尊嚴的強大精神動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在厚植愛國主義情懷上下功夫,讓愛國主義精神在學生心中牢牢扎根,教育引導學生熱愛和擁護中國共產黨,立志聽黨話、跟黨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獻國家。

2.1高校大學生愛國主義現狀研究

(1)大學生的愛國情感受到全球化、國際化和互聯網化的沖擊逐漸弱化[5]。在如今交通運輸業、信息產業、互聯網產業等都面相全世界的大背景下,當代高校大學生難以逃離這個全球一體化的大環境背景,愛國情感受到了重大沖擊,不少大學生認為國家僅僅是一個抽象共合體,愛國主義情感教育已經過時了,我們需要提倡的是國際主義。

(2)中國大學生易受到西方發達國家主流思想的影響。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大學生足不出戶就能了解到歐美等其它發達國家的教育情況。而不少大學生心智尚不成熟,在沒有認真考慮到國情、社會、歷史的狀況下,盲目崇尚其他國家的國民精神,一味否定我國傳統文化,對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造成了消極影響和不良結果。

(3)互聯網高度信息化浪潮下沖擊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近年來,新聞媒體在倡導愛國主義方面所起的作用呈現減弱趨勢,造成了一定負面影響。其中,崇洋情節的渲染,自我貶低的烘托,抑此揚彼的宣傳,都使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變得軟弱無力。

2.2高校愛國主義教育現狀研究

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特別是加強高校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不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也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在我們的延安實踐調研過程中,進行了調研。如圖1所示,“學校教學內容”占比84.11%,是人們最熟悉、最認可的途徑。這個結果體現了學校愛國教育的廣度和深度,不僅能夠影響到在校學生,還能在其畢業后,對其持續的愛國主義熏陶。所以,高校愛國主義教育必不可少。

當前,大部分高校對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基本上延續了傳統的教育內容,以思政課堂為載體,注重理論層面和情感體驗。教師通過講解重大的歷史事件和正面歷史人物,間接向大學生傳遞愛國主義精神,使其感受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逐步培養愛國主義情懷[6]。但是,目前我國高校思政課堂的效果并不盡如人意。

中國進入了“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的內容和形式也應隨之更新、完善。對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要從內在與外在的表現兩方面進行,即進行內在心理教育后,要通過實踐活動促進愛國主義情感的外化,借此不斷強化內心的愛國主義情感,使愛國主義認知、愛國主義情感體驗和愛國主義實踐形成一個完整的教育系統。

3基于沉浸式紅色文化體驗的愛國主義教育

3.1具體特點

愛國主義是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主旋律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我國培養“四有”新人的基本要求?;诔两郊t色文化體驗的愛國主義教育,則在貫徹落實相關要求的基礎上,拓寬了愛國主義教育的領域和范圍,豐富了愛國主義教育的方式方法,具有以下特點。

(1)從內容上看

基于沉浸式紅色文化體驗的愛國主義教育立足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扎根于歷史和實踐的土壤,廣泛吸收革命群眾及各民族的優秀精神和品質,具有科學性。隨著時代發展,愛國主義教育的具體內容也隨之變化,體現出各個時代所推崇的精神品質,具有時代性。而愛國主義教育的時代性也就決定了它的先進性,使其在歷史長河中不斷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推動社會穩步前進。

(2)從形式上看

基于沉浸式紅色文化體驗的愛國主義教育通過創設感知環境,再現歷史風貌,調動多種感官,拉近歷史距離,消除了時間和空間上的局限,具有跨時空性。在傳播狀態上,愛國主義教育由“教師→學生”一點對多點模式轉變為“教師←→學生”多點對多點模式,具有交互性。另外,較之傳統方式的被動接受信息致使課堂沉悶、缺乏生機等現象,基于沉浸式紅色文化體驗的愛國主義教育則打破了這一困局,通過多種沉浸式體驗方式,尤其是身臨其境的趣味交互,引導學生沉浸其中,具有生動性。

3.2培育方法

(1)豐富視聽,寓教育于課堂

好的教學方法是成功教育學生的一半。針對思政課苦于感染性和實效性的困境,可采用以下方法。其一,合理利用多媒體,圖、像、聲、影相結合。教師可采取觀看革命影片、播放愛國歌曲、進行小組討論等方式,不斷提高學生參與度,達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效果。其二,善用高新技術,調動視、聽、感、觸。高校教師可通過增強現實(Augmented Reality)、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混合現實技術(Mixed Reality)等高新技術創設沉浸式體驗環境。

(2)培養興趣,寓教育于校園

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面重要旗幟,愛國主義教育離不開校園文化的滋潤。學生們置身于校園文化氣息濃郁的高校,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久而久之便會提高自身素質,塑造更良好的道德情操。因此,可將紅色文化與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使學生沉浸于此,以心靈的共鳴引出對愛國主義的認同。

(3)沉浸體驗,寓教育于實踐

革命圣地是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資源,蘊含著豐富的愛國主義案例,是歷史與現在的橋梁。高校應大力開展大學生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活動,組織大學生走訪紅色圣地,感受先輩浴血奮戰時的決心和勇氣,體會英雄兒女亙古不變的赤子之心,不斷深化對紅色文化內涵的理解。

3.3實際意義

愛國主義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體素質的基礎性工程,是引導人們特別是廣大青少年樹立正確理想、信念、人生觀、價值觀,促進中華民族振興的一項重要工作。針對新時代黨和人民對愛國主義教育的新要求,以及高校在愛國主義教育、紅色文化傳承、革命精神涵育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開展基于沉浸式紅色文化體驗的愛國主義教育可以提高教育實效,增強紅色文化教育的實踐性和互動性,還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此外,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可以培育青年大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堅定其社會主義理想信念,增強其社會主義文化自信,還可使其更加主動地參與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愛國主義的熏陶,成為紅色文化的學習者與傳播者。

4結語

愛國主義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思想前提。而紅色文化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取之不盡的精神寶庫。將紅色文化有機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構建基于沉浸式紅色文化體驗的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充分發揮紅色文化的育人功能,引導廣大青年學生在多維度、多感官相結合的學習體驗中消除對民族文化的陌生感、淡漠感,在豐富多彩社會實踐中不斷增強歷史責任感和國家使命感,真正做到把紅色文化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以青春之我創造青春之中國。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J].中國高等教育,2004(20):5-7.

[2]王新紅,黃彥,馬寧.紅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及路徑[J].云南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9,21(02):131-134.

[3]高翔.充分認識紅色文化的深刻內涵[J].黨建,2019(05):17-18.

[4].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J].當代兵團,2019(22):6-10.

[5]孔珮蓉,張祖晏.高校大學生愛國主義情感教育的現狀與對策[J].中外企業家,2014(21):141.

[6]曲亮.結合輔導員工作淺談高校愛國主義教育[J].才智,2016(25):61.

[7]李清宇.大學生加強紅色文化教育的路徑研究[J].智庫時代,2020(02):71-72.

猜你喜歡
沉浸式愛國主義教育紅色文化
初中語文沉浸式散文教學研究
“沉浸式”初中體育教學的實踐探索
藝術與技術:“沉浸式”的歷史對話
淺談如何在小學思想品德教學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新媒體環境下的紅色文化的發展和傳播
淺談化學教學中德育思想的滲透
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對紅色文化的價值訴求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