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音樂啟蒙興趣培養的探討

2020-06-28 00:57樊雅莉
快樂學習報·教研周刊 2020年13期
關鍵詞:教學問題興趣培養教學方法

摘要:隨著音樂教育改革的發展,人們越來越認識幼兒音樂啟蒙的重要性。教育部頒布的文件《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藝術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應充分發揮藝術的情感教育功能,促進幼兒健全人格的形成。幼兒音樂教育不僅能夠讓幼兒整體素質得以提升,也能夠推動整個教育界的發展。本文對幼兒音樂啟蒙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歸納分析,并給出改進建議,為廣大音樂教育愛好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幼兒音樂啟蒙;興趣培養;教學問題;教學方法

隨著美育地位的不斷提升,音樂藝術也受到了廣泛重視,低齡兒童學習音樂的比例大幅度提升。根據心理學調查研究顯示,幼兒時期(1-6歲)是培養音樂感知力的最佳時期。兒童在五歲時好奇心、學習能力、模仿能力會大大提高,此時是音樂學習啟蒙的最佳年齡。教育工作者不僅要研究幼兒啟蒙方面存在的問題,還要多方面探尋激發幼兒學習興趣的可行路徑。

興趣是學習音樂的第一動力,在學習音樂的入門階段,教師需要建立良好的環境、選用適合的教材、運用合理的方法、設計有趣的環節,循序漸進的帶領孩子走向音樂的世界,感受音樂的魅力。但就現階段我國幼兒音樂啟蒙教育來看,教學還存在很大的問題,在器樂教學方面,許多教師反復強調手型與指法,并不關注學生興趣與想象力的培養。久而久之,學生淪為練琴機器,練琴成為孩子負擔。在聲樂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味強調音高、節奏的掌握,對學生音色特點、趣味學習的關注度遠遠不夠。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幼兒啟蒙教學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幼兒認知存在局限性

著名兒童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兒童在前運算階段(2-6歲)時認知開始出現象征(或符號)功能,幼兒能夠憑借語言或各種手段來表征事物。但在這個階段,兒童還不能形成正確的概念,他們的判斷受直覺思維支配,幼兒還停留在事物的表象階段,學習、認知、理解能力具有局限性,大多數情況下沒有自己的思考,也不能正確表述。幼兒在學習過程中會受到年齡、生理、思維認知等一系列因素影響,很容易出現上課聽不懂、內容記不住、下課忘得快等問題。

2、教材內容缺乏趣味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F今的幼兒音樂的啟蒙教材中,存在三方面問題,首先大量枯燥過時的老樂曲,教材指考慮到為幼兒打下扎實的基礎,卻沒有考慮是否結合孩子實際,不利于興趣的培養。其次對于樂曲的選用,很少結合幼兒的興趣愛好,幼兒很難在陌生的旋律基礎上加強情感體驗。最后樂曲篇幅太長。大多數教材樂曲都是一整首,很少有片段性樂曲,幼兒練習時會有畏懼和厭煩心理,不利于音樂教學的開展。

3、課堂教學忽略情感性

課堂教學是幼兒啟蒙的主要部分,也是關鍵因素。幼兒是否能夠接受音樂、愛上音樂,主要在于課堂教學是否生動有趣,學生愿意聽老師講課,喜歡音樂才是教學成功的關鍵?,F如今教師對幼兒音樂啟蒙依然停留在基礎知識層面,卻忽視了幼兒主體演唱(奏)過程的感受。如果學生彈錯了某個音、唱錯了某句歌詞,教師連忙打斷,立刻糾正,以一種死板的、固定的結果評價學生表演的好壞,這實際不利于學生的音樂素質發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教學生展示樂曲,卻忽略樂曲所表達的情感,學生只憑譜面理解,可謂是走馬觀花、囫圇吞棗,這是典型的灌輸式教學。

針對以上問題,筆者通過三種對應措施嘗試著解決:

1、以幼兒為主體,插上想象的翅膀

幼兒期是想象力發展的重要時期,正處于一種模仿能力極強的階段。教師在進行授課時一定不要扼殺幼兒想象力的發展,不要以絕對的標準評判幼兒表演的好壞,而是從音樂作品的處理、創新、自己的理解方面盡可能挖掘幼兒多方面的可能性。

教師在授課時還要注意教師的“調式調性”(指教師上課時的表情語調、身體語言、姿態身段等),上課時用熱情飽滿的精神狀態、生動有趣的語言動作、溫柔和藹的表情眼神,這些細節往往也決定著幼兒是否能夠堅持并且熱愛音樂。在課堂中不要將孩子當成被動的接收者,而是學習的主人。教師通過做游戲、講故事、玩教具等方式激發想象力,集中課堂注意力。例如在新課教授前,教師給孩子們講一個生動有趣的小故事,配合一定的語氣,營造神秘感。通過富有幻想色彩的故事吸引孩子的好奇心和聯想能力,將故事的結尾和樂曲進行結合,告訴孩子們故事的答案需要在樂曲里才能找到,由次引入音樂課堂,提高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進行鼓勵和表揚。經過實踐表明,要想使幼兒某種行為得以鞏固,需要在幼兒良好表現此行為后給予表揚,及時強化。表揚有利于發展幼兒自我效能感,增強學習內在動機。教師可以經常舉辦比演出活動,讓孩子將學到的知識得以展現,在實踐中得到進步,提升表現能力。

教師要堅持兒童立場,以生為本,絕不意味著放任學生、迎合學生,而是合理引導學生內在發展的要求。關愛學生與對學生的合理要求并不矛盾。

2、科學選擇教材內容,點燃興趣的火花

一本好的教材,應該具有趣味性、邏輯性和實用性的高度統一,既能激發幼兒學習興趣,也能提升教師教學的效果,從而達到教學相長。音樂教師應該針對幼兒不同的音樂感知特點、學習接受能力、行為模仿能力、身心發展狀況等特點合理安排教學內容,以最佳的方式啟發學生音樂興趣。對于教材和樂曲的選用一定是幼兒感興趣的,有主動學習的愿望。樂曲難度不能超出能力范圍之外,也要跟隨時代發展,不斷進行教材內容的更新,可以結合動畫片、兒歌、還有耳熟能詳的經典老歌。

著名幼兒音樂教育家鈴木鎮一認為“音樂教育始于游戲,孩子把音樂作為娛樂游戲,孩子想玩時才愿意練習”。幼兒音樂啟蒙教育應該體現出“玩中學”,教材選曲更應該富有趣味性,盡量選擇朗朗上口、便于記憶的內容,可以適當加入一些可愛的彩色插圖,或是幼兒在彈樂曲時教師加入即興伴奏豐富音樂音響效果,或改編動畫片的旋律進行簡化便于兒童順利表演,避免幼兒出現畏懼或厭煩心理,增強幼兒習琴興趣。

3、精心設計教學方法,走進藝術的殿堂

皮亞杰的認知發展階段論認為:兒童是主動的學習者,真正的學習并不是由教師教授給兒童,而是出自兒童本身。因此教師應該注重兒童的主動探索和動手操作。將動起來的策略貫穿于教學之中,讓幼兒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動之中,比如在教學中加入柯爾文手勢感受音高位置、奧爾夫動作進行節奏訓練、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進行舞蹈伴奏。這些有趣的教學設計都能夠有效提升幼兒學習興趣。在進行知識性講解時,創設一個有趣的課堂情景,營造良好的音樂氛圍,多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將抽象的音樂形象具體化、生動化,化難為簡、由易到難,教師在教學中弱化理論講授,多做示范模仿,讓孩子的好奇心和模仿欲望得到發揮,激發孩子學習興趣。對于歌曲的創新改編也是教學方法的重要環節,教師可以引導幼兒自己創作歌詞或改編歌詞,教師不斷給予鼓勵,激發幼兒創造力。

在進行教學時,一定要遵循因材施教與循序漸進原則。不要一味強調歌曲的準確性,“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幼兒啟蒙中培養一個良好的音樂學習習慣遠比死記硬背的背誦一首樂曲重要得多。在音樂的掌握中,最重要的是樂曲情感的表達,通過一首樂曲,多問問孩子們的想法,結合教師的引導,讓孩子們自己講出樂曲所表達的意境。音樂沒有絕對的標準,能夠培養孩子的情感表達能力、提升自身藝術素養,這才是教學成功的關鍵。

初始階段對整個教育生活而言非常重要,一旦一開始個人被調動良好的趣味,就可能激勵、影響人的一生。就完整個體發展而言,低齡幼兒時期的啟蒙教育非常重要,因為年少時期擁有美好的學校教育體驗,對于一個人一輩子的學習興趣都是奠基性的。只有對音樂足夠的興趣和熱愛才可以真正堅持下去,走向藝術的殿堂,而一個好的啟蒙老師是引領孩子走進音樂藝術殿堂的關鍵,教師要抓住幼兒啟蒙的黃金年齡,通過高質量教學,激發幼兒對音樂的興趣和熱愛,挖掘孩子的音樂潛能。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音樂環境中,自主地去感受音樂,享受音樂的魅力。

參考文獻:

[1]王紅婷.低齡幼兒的古箏啟蒙教學[J].藝術研究,2015(02):232-233.

[2]劉欣歌. 幼兒古箏教材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8.

[3]丁春蓮.淺談音樂教育在幼兒教育中的重要性.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9(8):37-38.

作者簡介:樊雅莉(1998.5.27-),女,甘肅省涇川縣,研究生在讀,學科教學音樂。

猜你喜歡
教學問題興趣培養教學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膚科教學方法研究
《計算方法》關于插值法的教學方法研討
《計算方法》關于插值法的教學方法研討
小學語文字理教學方法探析
高中生物學習興趣培養方法探討
靈動指尖的藝術
硬筆書法教學問題及解決對策
本科英語專業翻譯教學改革與實用型翻譯人才的培養
擴展閱讀在小學高段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淺析給排水工程課程教學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