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康社會與美好生活的哲學理念

2020-06-29 15:37劉懿瑩
世界家苑 2020年6期
關鍵詞:美好生活價值觀念思維方式

摘要:小康社會蘊含和體現了美好生活的哲學理念。在價值觀念上,小康社會“以人民為中心”、以共同富裕和共同發展為目標,蘊含著個體性與共同性內在統一的價值觀念,表達了“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美好愿景;在發展邏輯上,小康社會聚焦人的發展的全面性,推動人的全面發展,體現了“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的美好理念;在思維方式上,小康社會運用以“發展的眼光看問題”、以主要矛盾為導向等為內容的“實踐觀點”的辨證思維方式,契合了“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向往”。小康社會蘊含和體現了美好生活的哲學理念、寓意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關鍵詞:小康社會;美好生活;價值觀念;發展邏輯;思維方式

自古以來,人民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都是時代的最強音。從中國古代“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理想追求、到現代偉人馬克思所推動的“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的解放事業、再到現如今“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要”無不表征著美好生活的哲學理念。在當代中國,小康社會作為時代的主旋律迸發出美好生活的時代共鳴。小康社會由于其自身理念之新而孕育和體現了美好生活的哲學理念,成為家喻戶曉的名詞、成為我們一代又一代人的奮斗目標。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是意義非凡的一年,這不僅體現為追夢路上階段性目標的達成,更為深遠的理論意義在于追夢路上其所實現的哲學理念的創新。

1 個體性與共同性內在統一的價值觀念

一方面,小康社會是以“人民為中心”,體現了以個人為主體的個體性原則;另一方面,小康社會以“共同富裕和共同發展”為本質,表達了共同理想為內容的共同性原則。因此,小康社會的理念包含了個體性與共同性內在統一的價值觀念,表達了“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美好生活的哲學理念。

“以人民為中心”。以人民為中心是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必然要求,也是小康社會的題中應有之意。小康社會“以人民為中心”意味著保障、承認和尊重人民的自主創造和個人生活。首先,小康社會的建設目標是為每一個人的發展創造堅實的物質、文化、政治、社會和生態等條件,切實保障人民生活的基本需要。個人美好生活的基礎在于物質保障。

以“共同富裕和共同發展”為本質。承認個人主體和個人生活并不意味著漠視貧富差距、承認發展特權?!肮餐辉:凸餐l展”構成小康社會的本質和核心內容。小康社會始終把每一個個體都包含在共同富裕和共同發展的共同理想之中?!肮餐辉!斌w現了小康社會對個人共同的美好生活的期許,致力于為每一個人的美好生活提供物質財富基礎。

小康社會的理論構想“以人民為中心”、以“共同富裕和共同發展”為本質,內涵著個體性與共同性內在統一的價值觀念,因而超越了傳統社會的抽象共同性和現代資產階級社會抽象個體性價值觀念。馬克思曾說過,“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所謂徹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人的根本是人本身?!闭驗樾】瞪鐣睦碚摌嬒牒徒ㄔO目標抓住了人的根本、“以人民為中心”,所以小康社會成為了當代中國家喻戶曉并受人民認可的名詞,而且也逐漸成為現實。內涵著個體性與共同性內在統一的價值觀念,小康社會聚焦于個人生活和共同理想,真正表達了“各美其美、成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美好生活的哲學理念。

2 “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的發展邏輯

“推動人的全面發展”構成了小康社會的發展邏輯。全面性是小康社會的重要理念,一方面,它意在指出實現每一個人的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另一方面,它旨在突出人的發展的全面性。正是基于“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的發展邏輯,小康社會體現了馬克思所提出來的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的美好生活的哲學理念。

全面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戰略部署的本質要求,它體現為量和質的兩個維度。從量的的維度上來看,小康社會是一個惠及14億多人口的戰略布局,關涉每一個人的生活。 從質上來看,小康社會的全面性要求意在實現人的發展的全面性。小康社會不僅僅旨在為人民的美好生活提供物質保障,也不單單包含人民的社會生活的物質生活層面,而是包括了物質、文化、政治、社會和生態等多個方面。小康社會的基本內容為人的發展的各種可能性、全面性提供了客觀的條件、機遇和實現的場所。

小康社會“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的發展邏輯,體現了馬克思所言的“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的美好生活的哲學理念。小康社會從物質、文化、政治、社會和生態等多個維度,既為每一個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提供同樣的條件,也為人的發展的全面性和“自由個性”的生成提供了敞開的空間。正是基于小康社會的發展邏輯,馬克思所提出的“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的美好生活的哲學理念構成了小康社會的基本內涵。

3 “實踐觀點”的辯證思維方式

小康社會是一個發展著的概念、構想和目標。它包含著“以發展眼光看問題”和以主要矛盾為導向等內容的“實踐觀點”的辯證思維方式。因而,在思維方式上,小康社會突破了舊唯物主義客體的或直觀的思維方式和唯心主義抽象的思維方式。正是由于在思維方式上的革新,與時俱進的小康社會契合了“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向往”。

從發展的眼光看,小康社會的內涵處于不斷發展變化之中?!靶】怠币辉~,出自《詩·大雅·民勞》:“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意指安定的生活。上個世紀80年代,鄧小平提出了小康社會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的目標,提出了“三步走”的戰略。相比1981年,到20世紀末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翻兩番達到800美元;到21世紀中葉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再翻兩番達到中等國家水平,基本實現現代化。實現全民溫飽是建設小康社會的首要目標,因而小康社會首先是一個經濟范疇。它要解決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生產之間的矛盾”。因此,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改善基礎設施,使人民“富起來”。

綜上所述,在價值觀念、發展邏輯和思維方式上,小康社會運用和發展了新的哲學理念,從而表達了美好生活的哲學理念。小康社會內涵了個體性與共同性內在統一的價值觀念表達“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美好生活的哲學理念;小康社會以“推動人全面發展”的邏輯,抓住人的根本,體現馬克思所提出來的“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美好生活的哲學理念;小康社會運用了“實踐觀點”的辯證思維方式,契合“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懷揣小康社會與美好生活的哲學理念,“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p>

參考文獻:

[1]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17-10-28(01).

作者簡介:劉懿瑩(1992—),女,碩士生,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哲學基礎理論研究、政治哲學。

(作者單位:吉林大學哲學社會學院)

猜你喜歡
美好生活價值觀念思維方式
賣套房子半生無憂?誰摧毀了北京精明夫妻的“美好生活”
論中國哲學經世致用傳統
精明夫妻賣北京房子欲半生無憂,不料“美好生活”以血腥收場
淺析信息終端(手機)對學生思維的影響
電影《老炮兒》的價值困頓
淺談高雅藝術對大學生的重要影響
混血家庭的悲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