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癥監護下呼吸道感染血清炎癥因子指標變化研究及病原菌特征分析

2020-07-04 11:48龔國良吳曉虞
特別健康·下半月 2020年7期
關鍵詞:重癥監護下呼吸道感染炎癥因子

龔國良 吳曉虞

【摘要】目的:探討重癥監護下呼吸道感染血清炎癥因子指標變化及病原菌特征分析。方法:選擇醫院于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期間于ICU病房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79例作為研究對象;另選擇醫院于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期間健康體檢者60例作為對照組。采用速率散射比濁法測定CRP含量,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IL-6和IL-8含量,采用免疫濁度法測定PCT含量;采集患者痰液標本,分離培養病原菌,應用MIC稀釋法進行藥物耐藥試驗。結果:研究組血清CRP、IL-6、PCT和IL-8水平高于對照組,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ICU下呼吸道感染患者79例分離病原菌103例,包括革蘭陰性菌59例占57.28%、革蘭陽性菌40株占38.83%、真菌4株占3.88%。主要革蘭陰性菌為銅綠假單胞菌16株占15.53%、肺炎克雷伯菌13株占12.62%、鮑曼不動桿菌10株占9.71%,主要革蘭陽性菌為金黃色葡萄球菌14株占13.59%、表皮葡萄球菌9株占8.74%。結論:重癥監護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CRP、IL-6、PCT和IL-8水平明顯升高,存在明顯炎癥反應,感染患者以革蘭陰性菌為主,應嚴格按照耐藥試驗合理應用抗菌藥物。

【關鍵詞】重癥監護;下呼吸道感染;炎癥因子;病原菌特征

重癥監護病房(ICU)是危重癥患者集中區域,大部分患者免疫功能低下、病情危重,且需要接受多種創傷性檢查、住院時間長及大量預防性抗菌藥物,加之并發癥多,很容易導致出現院內感染和耐藥,從而為臨床治療造成很大困難[1-2]。臨床調查顯示,造成ICU感染率為普通病房4~5倍。隨著臨床上廣泛使用抗菌藥物,導致病原菌的耐藥率不斷上升,出現泛耐藥性細菌和多重性耐藥[3]。下呼吸道感染是常見的一種感染并發癥,了解ICU病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情況及耐藥性情況,能夠為合理選用抗菌藥物更好地提供治療依據[4]。近年來,研究報道顯示炎癥因子與機體感染密切相關,CRP、IL-6、PCT和IL-8在呼吸道感染發病機制中越來越受到關注[5-6]。本文研究選擇醫院于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間于ICU病房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79例作為研究對象,探討ICU下呼吸道感染血清炎癥因子指標變化及病原菌特征和耐藥情況,旨在能夠為臨床治療和預防ICU下呼吸道感染提供依據。見下文相關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擇醫院于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期間于ICU病房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79例作為研究對象,依據《醫院噶感染診斷標準》[7]中相關診斷標準:①有發熱、咳痰或咳嗽癥狀;②經2次以上痰或血細菌培養確診;③經X線胸片或肺CT示患者存在肺部感染。納入標準:①符合下呼吸道診斷標準;②年齡≥18歲;③自愿加入研究,簽訂知情同意書者;④經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①上呼吸道感染;②合并肝腎功能異常者;③合并免疫性疾病、腫瘤者;④精神疾病者;⑤妊娠及哺乳期婦女。納入的79例患者中,男性43例、女性36例,年齡20~78歲、平均年齡(54.86±5.46)歲。另選擇醫院于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間健康體檢者60例作為對照組,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齡19~79歲、平均年齡(56.03±6.17)歲。兩組性別和年齡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

1.2 血清炎癥因子檢測

所有研究對象均于清晨空腹抽取靜脈血2ml,離心10min,3000r/min,半徑15cm,分離血清標本,于24h內檢測。采用速率散射比濁法測定CRP含量,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IL-6和IL-8含量,采用免疫濁度法測定PCT含量,操作嚴格依據試劑盒說明書標準測定。人CRP ELISA試劑盒(上?;鄯f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人IL-6 ELISA試劑盒(上?;鄯f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人PCT ELISA試劑盒(上?;鄯f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人IL-8 ELISA試劑盒(上?;鄯f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3 病原菌分離鑒定

采集患者痰液標本,立即送檢,分離培養病原菌,應用全自動微生物分析儀(VITEK-2 Compact)鑒定,應用MIC稀釋法進行藥物耐藥試驗,根據2010年版美國臨床實驗室標準化研究所規定。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22.0分析,以P<0.05表示具有統計學意義,對于計數資料,檢驗方法為χ2檢驗,表示方法為百分率;其中對于計量資料,檢驗方法為t檢驗,表示方法為均數±標準差(x±s)。

2 結果

2.1 兩組血清炎癥因子水平變化比較

研究組血清CRP、IL-6、PCT和IL-8水平高于對照組,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

2.2 ICU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

ICU下呼吸道感染患者79例分離病原菌103例,包括革蘭陰性菌59例占57.28%、革蘭陽性菌40株占38.83%、真菌4株占3.88%。主要革蘭陰性菌為銅綠假單胞菌16株占15.53%、肺炎克雷伯菌13株占12.62%、鮑曼不動桿菌10株占9.71%,主要革蘭陽性菌為金黃色葡萄球菌14株占13.59%、表皮葡萄球菌9株占8.74%。見表2。

2.3 主要革蘭陰性菌對抗菌藥物耐藥率

主要革蘭陰性菌對復方新諾明、頭孢呋辛和頭孢曲松耐藥率較高。其中銅綠假單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鮑曼不動桿菌對復方新諾明耐藥率分別為87.50%、76.92%、80.00%,對頭孢呋辛耐藥率分別為75.00%、84.62%、90.00%,對頭孢曲松耐藥率分別為93.75%、92.31%、80.00%。見表3。

3 討論

下呼吸道感染是ICU住院的一種常見并發癥,不僅增加醫療費用且延長住院治療時間,且會使患者病死率明顯上升[8]。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種類較多,隨著廣譜抗菌藥物使用,病原菌的分布也存在一定的差異[9-10]。銅綠假單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腸埃希菌及鮑曼不動桿菌等仍認為下呼吸道感染常見革蘭陰性菌致病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為下呼吸道感染常見革蘭陽性菌致病菌[11-13]。本文研究表明,分離培養的革蘭陰性菌中,以銅綠假單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鮑曼不動桿菌為主要革蘭陰性菌致病菌,以金黃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為主要革蘭陽性菌致病菌。主要革蘭陰性菌對復方新諾明、頭孢呋辛和頭孢曲松耐藥率較高;主要革蘭陽性菌對紅霉素和克林霉素耐壓率較高。本文研究表明,重癥監護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CRP、IL-6、PCT和IL-8水平明顯升高。

綜上所述,重癥監護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CRP、IL-6、PCT和IL-8水平明顯升高,存在明顯炎癥反應,感染患者以革蘭陰性菌為主,應嚴格按照耐藥試驗合理應用抗菌藥物,降低下呼吸道感染。

參考文獻:

[1] Mazur N I, Martinón-Torres F, Baraldi E, et al.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caused by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current management and new therapeutics[J]. Lancet Respir Med, 2015, 3(11):888-900.

[2] Verhagen L M, Groot R D. Recurrent, protracted and persistent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A neglected clinical entity[J]. Journal of Infection, 2015, 1(5):106-111.

[3] 劉玲, 趙弘卿, 王昕華,等. 呼吸重癥監護病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種類、耐藥狀況及多重耐藥菌感染危險因素分析[J]. 熱帶病與寄生蟲學, 2015, 13(4):215-218.

[4] Xu X, Yang X, Li S, et al. Risk factors of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in patients after tracheal intubation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 in the Chinese health care system: A meta-analysis.[J]. American Journal of Infection Control, 2016, 44(11):215-220.

[5] 李建華, 張力燕, 季云瑞,等. 呼吸內科不同區域下呼吸道感染耐藥菌分布及耐藥特征比較分析[J]. 重慶醫學, 2016, 45(10):1330-1333.

[6] Akhtar A, Abideen Z U. Acute fibrinous and organizing pneumonia masquerading as a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BMC Research Notes, 2015, 8(1):1-7.

[7]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 醫院感染診斷標準(試行)[J]. 中華醫學雜志, 2001, 81(5):314-320.

[8] Chang Y, Liu Y, Chen Y, et al. Diagnosis of human metapneumovirus in patients hospitalized with acute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using a metal-enhanced fluorescence technique.[J]. Journal of Virological Methods, 2015, 213(5):151-156.

猜你喜歡
重癥監護下呼吸道感染炎癥因子
胸腹腔鏡微創手術與傳統開胸手術對食管癌患者術后肺功能、炎癥因子水平的影響
阿托伐他汀強化降脂對急性腦梗死患者療效與炎癥因子的影響
血必凈治療重癥肺炎的效果觀察及對炎癥因子和氧化、抗氧化因子的影響
氨氯地平聯合阿托伐他汀對高血壓合并高血脂患者內皮功能的影響
新生兒下呼吸道革蘭陰性桿菌感染臨床分析
不同起始負荷劑量治療中重度革蘭陽性菌下呼吸道感染臨床研究
氣管切開術后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險因素與環境相關性研究
不同輸血指征對重癥監護患者預后的影響
重癥監護中常見快速心律失常的護理對策
臨床護理路徑在重癥監護治療患者的家屬健康教育中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