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學生法制教育的現狀、原因與對策分析

2020-07-04 02:10胡金
文存閱刊 2020年4期
關鍵詞:教育課法律意識犯罪

胡金

摘要: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承擔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任務。作為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未來建設者知法守法用法,是青少年必備的良好的品質,它直接影響到我國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進程。因此,加強對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意義十分重大,而中小學階段正是青少年思想品德、價值觀和人生觀逐漸形成的階段。所以在這個重要的階段,學校、家庭和社會應該三位合一的加強對中小學生的法制教育,讓他們形成法律意識,養成法律習慣。

關鍵詞:法制教育;中小學生

一、中小學生法制教育的現狀

雖然國家非常重視對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加強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問題也被提出了很長時間,但是目前一些關于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問題現狀不容忽視。

(一)地區法制教育的不平衡

近些年來,隨著法制教育宣傳力度的不斷加大,有很多學校也增設的法制教育課程,加大了對法制教育的重視程度。但由于不同地區的學校對法制教育的認識有較大的差異,地區間的法制教育程度也存在著非常大的差異,特別是城市和農村之間的差異性最大。

(二)學校不重視法制教育,法制教育課程名存實亡

雖然很地區都開設了法制教育的課程,可是正真將法制教育課程落到實處的學校很少。在學校教育中,法制教育課與其他課程相比,仍然得不到重視。許多學校雖開設了這門課程,但是在課程安排、師資力量的配備實際重視程度上不夠,特別是一些法制觀念不強的老師,為了爭分奪秒的讓學生學習知識,提高學習成績,把法制教育課拿來上去其課,這讓法制教育課名存實亡。

(三)中小學生違法犯罪現狀令人擔憂

青少年犯罪已經成為當今世界各國十分突出的社會問題,有人將其列為世界性難題。根據中國青少年犯罪研究會的統計資料表明,近年來,青少年犯罪總數已經占到全國刑事犯罪總數的70%以上,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犯罪又占青少年犯罪案件總數的80%以上。并且青少年犯罪出現了一些令人擔憂的新動向,犯罪年齡趨向低齡化,犯罪性質暴力化,犯罪手法成人化和智能化。這一連串的數字讓人觸目驚心,它們時刻提醒著我們加強中小學生的法制教育刻不容緩。

二、中小學生法制教育現狀的原因分析

(一)社會不良風氣對中小學生的影響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信息的傳遞越來越快,信息量也越來越大,但是在此同時,不良信息的傳遞也在增多。青少年正處長成長階段對社會認知度還不夠高,當接觸到這些不良文化時,缺少自制力,對其造成了嚴重的影響。首先是一些錯誤的價值觀世界觀的錯誤引導?,F在社會會上的一些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導致青少年為了金錢走上不歸路。其次,不良網絡文化的侵害。網絡在帶給我們生活方便的同時也帶來了大量的不良文化,特別是一些關于色情、暴力的視頻與游戲對青少年的傷害最大。

(二)家庭教育的不合理

家庭教育在中小學生是成長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不合理的家庭教育對孩子還造成很深的傷害:首先父母對孩子的過分溺愛?,F在很多家庭中的孩子都是獨身子女,有很強的占有欲,讓他們養成了其自私的行為和偏執的性格,當他們對一件事不滿意時,極有可能做出極端的行為。其次大多數家長對孩子只重視成績,忽視法制教育。很多家長在家庭教育中只重視孩子的成績,導致青少年缺少法律意識。

(三)學校教育重智育、輕德育

現在雖然社會各界都在提倡素質教育,但是由于應試教育是深刻影響,學校教育還是普遍存在重智育、輕德育的現象。很多學校片面追求升學率,缺乏法制教育和道德方面的教育。教育結構單一化、教育內容和方法單一化,忽視法制教育,導致學生法律知識匱乏、法制觀念淡薄、法律意識薄弱。青少年不懂得自己行為的法律意義和所產生的法律后果和要承擔的法律責任。部分學校雖開設了法制教育課,但是并未引以重視。

三、針對現狀和原因分析提出相應的對策

(一)學校方面——堅持落實法制教育

中小學生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學校度過,學校是進行青少年教育的主要據點,學校教育具有較強的目的性、組織性和計劃性,這些特點是其他教育無可比擬優勢,所以學校要拿出這樣的優勢堅定不移的貫徹落實法制教育,而不只是走形式。首先學校進行法制教育要與智育課程并重,將法制教育課程納入考試科目,在老師和學生心中樹立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引起教師上課時的重視,學生聽課時的認真態度。其次,將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與心理教育相結合。法制教育與道德教育在很多時候是教育整合的,而且這種整合也是必要的,社會生活是一個復雜的整體,履行隱性的道德規范與遵守外在的法律規律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統一的。青少年犯罪與他們這個特殊的年齡階段的特點的密不可分的,因此將法制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結合起來,根據學生的心理年齡特征對癥下藥,更能有效達到好的效果。

(二)家庭方面——從小樹立法律意識

家庭教育在人的一生中具有先主性,家庭成員中特別是父母的言行舉止都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產生著巨大的作用。在家庭教育中第一,家長要做好表率作用,知法、守法、用法。父母通過認真學習法律法規,引導孩子養成學習法律法規的好習慣,讓學生明白學習法律知識的重要性。第二,營造和諧完整的家庭氛圍。溫馨完整的家庭是預防青少年犯罪的首要保障,不和諧的家庭環境不僅是對青少年身心的傷害,還對他們的健全人格有嚴重影響,所以家長應該努力為孩子營造一個和諧完整的家庭環境,使孩子生活在健康、溫馨的環境中。第三,多與孩子溝通、交流,并經常與學校、老師聯系,使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相結合,隨時掌握孩子的思想狀況,一旦發現孩子有不良習慣,就應當引起重視,正確引導,有的放矢的進行教育。

(三)社會方面——讓法律意識深入人心

社會教育是加強中小學生法制教育必不可少的環節。營造良好的文化環境是預防青少年犯罪的首要條件,加強學校周圍環境管理,對學校周圍違規的酒吧、網吧、歌舞廳等進行嚴打嚴查,徹底清理整頓,還學校一片凈土。加強網絡文化管理,為青少年創建健康的網絡環境,并利用網絡資源推進法制教育,最大限度的消除網絡對青少年的負面影響。加大普法力度,組織動員社會各反面力量積極參與對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工作,組織新聞媒體廣泛宣傳報道,使青少年法制教育始終成為社會各方高度關注,積極參與和支持的社會工程。

猜你喜歡
教育課法律意識犯罪
法治意識融入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的策略探究
Televisions
加強高中生法律意識教育的對策
省長上了一堂“教育課”
環境犯罪的崛起
論提高中學生的法律意識
提高法律意識的實踐與探索
“犯罪”種種
有些行為不算犯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