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語文怎樣開展名著閱讀

2020-07-06 15:25陳耀華
青年生活 2020年16期
關鍵詞:名著閱讀影視初中語文

陳耀華

摘要:隨著語文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廣州中考對經典名著的考查深度也逐漸加深,但學生和家長仍不夠重視,即便有部分學生愿意去讀名著,也很難真正有收獲。將思維導圖這一工具引入名著閱讀教學中,讓學生掌握一種趣味性強、高效、多角度呈現學習成果的方法,樂讀名著,深讀名著,使讀后有收獲成為可能。本文結合各個編版語文教學實例,具體闡述了如何借助思維導圖這一工具,幫助學生發散思維,多角度認識經典人物,辯證看待各個人物優缺點,深層次讀懂人物,并形成自主閱讀、獨立思考的能力。

關鍵詞:初中語文;名著閱讀;影視

目前許多初中語文教師對學生的名著閱讀不夠重視,或者教學的方法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影響了名著閱讀開展的效果。為促進學生的語文素養以及思想水平的綜合發展,初中語文教師應當重視名著閱讀,并不斷提高這一方面的教學水平,激發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提高名著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一、名著閱讀教學現狀分析

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給人們帶來了快速的、立體的、多感官的享受,而由于青少年的身心發展特點,無法科學合理使用電腦、手機等工具,導致自己形成了“快餐式”的閱讀方式,以消遣甚至以應付考試為目的,不重視整書閱讀,而是在碎片化閱讀后直接“照搬”他人的閱讀心得,或是期待老師在課堂上總結以便直接死記硬背人物形象。長此以往,學生學得淺、學得累,對經典作品的了解微乎其微,無法深入了解人物形象、寫作目的等,很難引發學生對自我和外部世界的思考,激發學生對社會、人生、自然深刻的感悟。名著閱讀的“育人”功能日漸式微,教學難度日益加大。

二、名著閱讀教學存在的突出問題

學生對名著閱讀存在定位錯誤,“急功近利”與被動接受,以及缺乏對紙質書籍的整書閱讀過程。名著閱讀教學強調學生通過自主閱讀了解經典,在教師或者多媒體的適當點撥、拓展下完成對名著經典的深閱讀。判斷學生是否掌握自主閱讀的能力的最有效檢驗方式,就是看學生是否能用自己的話闡述自己的觀點,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并適當運用書中的相關內容進行驗證。

然而,名著閱讀是“整書”閱讀,需要師生課前預習充分,尤其是在假期提前做好準備,耐心研讀,耗時費力,所以極少家長和學生愿意提前購買并閱讀推薦書目,甚至不愿意做批注,缺少正確的閱讀習慣;而在課上,傳統的名著教學受課時限制及升學率的影響,大多教師無奈地選擇了“捷徑”,通過考前重點講解并練習“常規考點”,代替過程性閱讀,保障考試成果。當然,大多數學生也慢慢習慣了被動去接受,只希望能死記硬背,不追求深入體悟、真正理解知識。

三、策略

1合理安排時間與進度,展開科學的名著閱讀

為了讓初中學生有合理的時間來閱讀名著,教師可以針對名著閱讀指導課程、內容、進度等方面進行科學的安排。教師在開展初中閱讀指導課時,應該注重結合當前學生的語文學習需要,對名著閱讀指導課的課程時間等進行合理的安排,保證學生對名著閱讀的容量與進度符合要求。

2注重精彩內容的閱讀,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名著一般給學生一種晦澀難懂的印象,尤其是部分文學名著背后蘊含著復雜的文化或政治背景,影響著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長此以往,學生就對名著產生了固定的想法,即名著枯燥無味且晦澀難懂。在這樣的印象下,學生很難提高閱讀興趣。因此,教師可在教學時針對某些精彩片段進行細致的講解,讓人物形象豐滿地呈現在學生眼前。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可提高對文章閱讀的興趣。

3影視先行,激發閱讀興趣

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也變得豐富多樣。閱讀書籍雖然能夠給人帶來較為深入的感受和思想上的提升,但其形式較為單調,對于初中生來說缺乏吸引力,圖片、視頻等形式是如今人們獲取信息的主流方式,也是大多數初中生最為喜愛的方式。許多名著在我國都被拍成了影視劇,教師可以先為學生播放影視劇,吸引他們的注意力,逐漸將他們帶入故事內容當中,讓他們初步感受到人物上、情節上表現出來的魅力,從而產生閱讀名著的興趣。

4保障時間,打開閱讀之窗

語文學習是一個日積月累、循序漸進的過程。只有長期堅持閱讀,才會有水滴石穿的功效。為了保障學生的閱讀時間,可采用如下做法:首先,與語文備課組商量,保證每周一節閱讀課。筆者所教的兩個班的大部分學生都比較早到校,可利用每天早讀課前十五分鐘作為自由閱讀時間。每班由一位較早到校的學生負責維持紀律,半個月下來,學生養成了一進入課室便安靜閱讀的習慣。筆者不時對一些自覺閱讀、積極做讀書筆記的學生進行表揚,從而帶動了越來越多的學生,班上的閱讀氛圍越來越濃厚。其次,充分利用中午休息前、晚上睡覺前、雙休日的時間進行閱讀。在不影響學生課業的情況下,筆者盡量壓縮機械的抄寫作業,刪減練習冊中繁雜的習題,讓學生根據自身實際情況,爭取每天閱讀半小時。由于閱讀的時間有了保障,學生逐漸形成每天閱讀名著的習慣。

5結合學情,眼口心手綜合運用

總所周知,讀書的方法有很多種:精讀、略讀、速讀、賞析、摘錄、批注……根據不同名著的需要可以采取自己舒適的閱讀方法,所謂“因材施教”“因文選讀”。針對初中生來說,特別是七年級的學生,自覺性不太高,一味的精讀、放生讀很容易流于形式,學生把讀名著只當成是應付差事,導致學生對所讀文章根本沒有深入的理解,更不用說融入自己的思考了。正所謂“學而不思則罔”。因此,我們應該同時啟用做讀書筆記、小組交流等方式,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小結

初中生的各種觀念和思維都處于形成時期,名著閱讀對于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和思想水平的提高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教師應當重視名著閱讀的開展,從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發展需求出發,確定合適的閱讀內容、閱讀目標和閱讀形式,從而培養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和習慣,促進學生心靈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張洲.淺談初中語文教學如何開展引導式名著閱讀[J].讀與寫,2018(5):88-89.

[2]姚玲玲.引導式名著閱讀在初中語文教學的開展探析[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7(45):197.

猜你喜歡
名著閱讀影視初中語文
基于“教、學、評”一致的初中語文作業一體化實踐模式
文學轉化影視,你需要了解這幾件事
初中語文片段寫作的實踐路徑
群文閱讀與單元教學比較談——以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為例
淺談初中語文作文教學
四大網大影視公司核心業務
關于高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的困境分析及對策探討
高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的審美教育思考
培養農村學生閱讀名著能力淺探
影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