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家校共育的有效策略

2020-07-06 09:51黃思雅
青年生活 2020年16期
關鍵詞:提升素養有效溝通家校共育

黃思雅

摘要:教育的問題向來不是單方面的問題。在素質教育發展的今天,學校教育跟家庭教育應該緊密結合起來,做到相輔相成,攜手共進。本文嘗試從組建班級家委會;定期召開家長會;進行高質量家訪;借助今信息媒體這四方面進行簡單闡述,探討有效的家校共育策略,希望形成教育合力,更好地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最終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關鍵詞:家校共育;有效溝通;提升素養

學校是培育人的地方,但要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單靠學校教育是很難實現的。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洪明也提出“讓家長樹立自己是教育孩子第一責任人的意識”。家庭教育直接影響今后孩子的身心發展,關系到人才培養的質量,必須跟學校教育相輔相成,結成同盟軍,為共同的目標攜手共進。

一、組建班級家委會,共同參與教育

家長委員會建設是現代學校建設的重要內容,它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是家校合作的紐帶。在剛接手一年級的第二個月,我就著手組建班級家委會,家長們獲悉后非常支持。經過家長自薦、互相推薦和教師綜合考量,共選出五位關心學校工作,在教育子女方面有一定的心得,在家長中具有一定威信和組織能力,時間比較充裕的熱心家長為班家委的成員。打鐵要趁熱,第二天我就召開了第一次班級家委會,根據五位家長的所長,進行分工,明確職責。我還向她們說出自己的一些工作設想,大家暢所欲言,提出合理建議,共商教育大計。接著在班級Q群公布家委的分工名單,讓其他家長及時了解班家委的架構,并希望大家都支持和配合家委做好各項工作。平時我做到尊重和信任家委,有什么事情,我就在家委群發聲,家委們都會快速反應,各抒己見,最后達成共識后分頭行動,效率非常高。比如學校進行班級文化氛圍評比,家委們就充分發揮自己的主人翁意識,征集每個孩子的照片拼成參天大樹;挑選孩子有趣圖畫張貼教室后墻;用心設計“快樂上小學”黑板報;繪本捐贈充實班級圖書角等。眾人一心,其利斷金,我們班最終在此項評比中獲得一等獎。在后面學校舉行的足球聯賽、班級最美小花園、捐書雷鋒班等各項評比中,我們班均獲一等獎。優秀班級的建設離不開家委們的支持和幫助。在班級管理中,她們同樣主動肩負起責任,配合老師做好相關工作。我們班有一個學生,每天早上都上學遲到,跟他家長QQ溝通,每次都沒回應;打電話追問,說工作忙,無暇關注信息;約家長面談,也是找理由拒絕。一次,我在學校門崗值日的時候,遇到一位送孩子來上學的家委,無意中跟她說起這事。想不到這位家委離開學校后就迅速行動起來。她先是私下跟其他家委進行了溝通,接著由她出面去私聊遲到學生的家長,站在同為學生家長的角度,跟其交心,并分享了一些讓孩子早睡早起的小妙招。經過一番努力,遲到學生的家長轉變了教育觀念,配合我和家委,共同讓孩子改掉了遲到的壞習慣。班級家委會的成立,讓家長更了解和支持學校的教育工作,實現共贏的局面。

二、定期召開家長會,提升家教水平

家長會的召開能為教師和家長搭建更大的平臺,互相溝通了解可找到更有效的教育途徑。為解決家長在家庭教育面臨的困惑,不讓他們在家庭教育中走彎路,學校會定期召開家長會。我很珍惜這種面對面跟家長溝通交流的機會。會前我會進行充分的準備:在備學生時,我既會從班級整體情況進行總結、分析,又會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特點,發掘其閃光點,找出不足處;在備家長時,我一方面會將心比心,站在家長的角度想問題;一方面我也會私下跟部分家長溝通,聽聽她們的心聲,由此總結出家長最關心的是什么?最迫切解決的是什么?等等。理清思路后我再有針對性地安排家長會的流程,凸顯家長會的實效性。我喜歡互動式的家長會形式,組織家長進行家庭教育經驗交流,讓家長互相學習,從而認識到教育孩子不能總是基于自己的經驗去進行,而應該要在了解孩子身心發展的特點后因材施教,對孩子要愛而不溺,嚴而有輕。家長要努力改善親子關系,扮演好父母的角色,培養子女健康的生活態度和價值觀。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這種取長補短的方式效果顯而易見。我還會采取談心式的家長會形式,根據班上孩子的實際情況,將不同類型的家長召集在一起分析學生問題及形成原因,商討教育失誤及改進措施等,用耐心、真誠的態度去面對,從而增強家長與教師的教育一致性,提高教育合力。除此之外,我還采用展示式,將學生的各科作業本、手工作品、集體獎狀、學生的獲獎證書等整理展示,教師介紹講解,家長觀看翻閱,更大程度了解班級及孩子的學習成果,會后及時請家長反饋評價。才藝展示式我進行過嘗試,邀請家長來班級觀看學生編排的文藝節目或主題中隊活動,讓他們在看中得到啟發,聽中受到教育,為家長拓寬家庭教育的途徑。

三、進行高質量家訪,加強家校交流

《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定》明確指出:加強與家長的聯系,是班主任其中的一份崗位職責與任務。家訪,雖傳統,但最有效。每接一個新的班級,我都會在第一個學期對全班每個學生進行一次家訪。走進每一個家庭,感受不一樣的氛圍,聆聽不一樣的故事,總會有滿滿的收獲。家訪時,圍繞學生的思想、心理、學習和生活狀況跟不同的家長聊不同的話題。對于一年級的學生,圍繞“三愛三節”,從小培養他們養成良好的習慣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在家訪過程中,我都會跟家長對此話題進行交流。我們班有個學生,家庭環境優越,父母當她“掌中寶”,在家什么事情都由大人包辦,認為做家務會耽誤孩子學習,平時給孩子喂飯遞水,穿衣洗腳等。得知情況后,我一方面跟孩子溝通,通過給她看微課視頻和講故事,教她自己的事自己做;另一方面,我在家訪時主要圍繞“愛勞動”這個話題跟其家長交流,讓家長認識到適當讓孩子參加勞動益處多多,既能培養孩子的社會責任感,還可以避免好逸惡勞的壞習慣產生,并可保持與他人良好的人際關系。我還建議家長適時給孩子動手展示的機會。平時孩子要端菜,只要不燙著,就讓孩子端;孩子要洗衣,哪怕把身上衣服弄濕了,也要繼續鼓勵她......家長聽后很有觸動,表示為了對孩子一生負責,今后會重視其勞動習慣的培養。我在學校也持續關注,發現孩子真的轉變很快。習慣養成無小事。高質量的家訪,能轉變學生父母的導向,能影響學生的一生。

四、借助今信息媒體,提高互動頻率

伴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來臨,家校溝通的途徑越來越多,如QQ、微信、校訊通等。這些方式便利、快捷、省時、高效,有著很好的溝通效果?,F在的不少家長,因工作或其他原因,會疏于對孩子的照顧。這時,我就充分發揮網上互動的功能,讓家長及時了解學校和班級的工作,配合做好相關的事宜。當學生有進步、獲得獎勵時,我會及時編輯信息,跟家長一起分享喜悅;當學生哪方面做得不夠時,我會用委婉的口吻告知家長,讓他們及時關注。在生活方面,我也會做些溫馨小提示。如見下雨天,發信息提醒家長給孩子多備一套衣物放書包,以便淋濕能及時更換;疾病流行時,提醒家長少帶孩子去人流密集的地方,適當煲些預防的湯水等。前段時間,我在晨檢中發現們班有個學生疑似長水痘。于是我第一時間跟其家長聯系,希望家長能為了自己的孩子,也為了班上的其他孩子健康著想,及時帶孩子去醫院排查。家長聽后也十分重視,火速趕來學校帶孩子去就診。經診斷,孩子果真長了水痘。我在這個學生留家觀察的時間里,幾次用微信語音表達老師和同學對他的關心,告知家長教學的進度,讓家長十分感動。通過信息媒體的使用,不但提高了家?;拥念l率,而且也拉近了教師與家長之間的距離,增進了家長對教師的理解和信任。

總而言之,家校共育,能讓教師和家長間的互動更有效,溝通更順暢,形成教育合力,更好地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最終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基礎教育司.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實施手冊[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7.

[2]孟大軍.父母要做孩子健康成長的"舵手"[J].中國教育學刊,2018,000(001):103.

[3]喬玉文.家校共建 攜手共育[J].學理論,2012(27):206-207.

[4]任漢芹.淺談家校共育中班主任如何與家長成為合作伙伴[J].亞太教育,2019,(10):24.

猜你喜歡
提升素養有效溝通家校共育
影響小學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決策略初探
《語文學科課后作業的有效研究》課題研究實施方案
淺議初中英語教學中情感因素的滲透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與傳統民族文化的教育
淺議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繪本引領促練筆 “翻轉”課堂出高效
農村小學教師與家長有效溝通技巧的研究分析
淺談觸覺形象設計下的有效溝通
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中的有效運用
領導干部如何做好群眾的思想政治工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