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古代兒童連環畫

2020-07-06 13:52劉文婷
青年生活 2020年16期
關鍵詞:古代發展

劉文婷

摘要:“連環畫”是一種以圖畫為主,文字為輔,以兒童為主要接受對象的文學讀物,是兒童文學的一種特殊形式?!皥D文互補”的創作形式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并在元、明、清時期達到了巔峰。本文梳理了古代兒童連環畫的發展演變過程及其特點,對于今天中國連環畫的創作和實踐有著重要作用。

關鍵詞:古代;兒童連環畫;發展

一、古代中國兒童連環畫的定位

中國雖古無“兒童文學”一詞,但是為兒童服務的文學則是“古已有之”。周作人《古童話釋義》文中寫道:“中國雖無童話之名,然實固有成文之童話,見晉唐小說,特多歸諸志怪之中,莫為辨別耳”。黃云生在其主編的《兒童文學概論》中,明確了兒童文學作為一種文學形式在中國古代文學中的定位:“古代的兒童文學雖不是專為兒童創作的,但它卻是彌補兒童精神需要的一種補償性文學”。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以下四類古代文學作品都應當納入兒童文學的概念范疇之中,即:民間口頭文學作品;注重故事性、具有文學色彩的蒙養讀物;經過專門編纂的“陶冶性情”的成人文學作品;古典文學中那些符合兒童特點,也常常為兒童讀者所選擇和接受的作品。綜上所述,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那些符合兒童審美觀、為兒童讀者所喜愛、能夠引起兒童情感共鳴的作品,便應當歸于古典意義上的兒童文學作品。而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兒童連環畫”作為兒童文學的重要表現形式之一,以一種隱性狀態依附在各種文本載體之中,是一代又一代中國兒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糧食。

二、古代兒童連環畫的前世

兒童連環畫最早可以追溯至春秋、戰國時期。當時的圖畫書都以“圖紋作品”呈現并被鑄刻在青銅器上。其中在陶瓷裝飾中表現兒童嬉戲和玩耍的畫面又稱嬰戲紋,多數用于裝飾瓶、罐、盤、碗等器物上深受兒童們的喜愛。兩漢時期的圖紋作品主要出現在壁畫、石刻、雕刻等造像之中。漢代后期,這類圖紋作品開始增加了“榜題”,即文字的說明。這種圖文結合、通過文字對圖畫內容加以說明的表現形式體現了連環畫“圖配文”的基本特征。直至唐代,隨著雕版印刷術的應用和推廣,“圖紋”逐漸演變為“圖書”,逐步開始了寫本圖書向印本圖書的轉化。以圖畫形式來描述兒童的文學作品日益增多,其所呈現的自然界美好景物,生活中趣聞趣事,以及愛國思鄉之情等,對提高兒童的審美情趣,產生了積極的作用。古代兒童圖書作品在宋代達到了鼎盛時期,直到今天,《司馬光破缸救人》、《李超比武》、《文彥博樹洞取球》、《孔融讓梨》等圖畫作品對我們創作兒童歷史故事都有借鑒作用。

三、古代兒童連環畫的今生

元代,城市商業日益發展興盛,受其影響,以小說和戲曲為代表的新興文化也快速發展。加上套版技術的發明和推廣為書籍出版帶來的便利,講史本和戲曲本開始盛行,單幅圖、插圖、冠圖都開始出現,逐漸形成“連環畫”。生動細致的人物形象描繪,配以典雅優美的文字,中國書籍插畫展現了高雅脫俗的境界?!度龂萘x》的關羽、孔明和《水滸傳》中的武松、李逵等經典人物形象喜聞樂見,深受孩子們的喜愛。這里值得一提的是元代小說連環畫的代表作品-《全相平話五種》。它是元英宗至治年間由福建建安虞氏刊刻,共分為五部,其構圖清晰易懂、情節內容緊湊連貫、人物形象活波生動,非常適合兒童閱讀。

進入明代后,隨著城市商品經濟的蓬勃發展,小說的創作進入了鼎盛期。其中,《幼學瓊林》堪稱中國古代兒童的啟蒙讀物圖書,編著者為明代末期的西昌人程登吉(字允升)。該書共4卷,收錄的內容相當廣泛,共分為28類,涉獵簡單的社會科學、自·然科學,以及政治、經濟、道德、倫理等。元代郭居敬撰寫的的啟蒙讀物《二十四孝詩選》,在明洪武年間由福建書肆刊刻為《全相二十四孝詩選》,講述了中國歷史上24位有名的孝子的事跡,用以宣揚忠孝禮義?!度喽男⒃娺x》分為24節,每節均是上圖下文的詩配圖形式,是一部圖文并茂、適合兒童閱讀的啟蒙讀物。明代嘉靖年間所刊印的《日記故事》如今被稱為世界上最早有插圖的兒童讀物,其主要描寫兒童智慧小故事,有曹沖稱象,灌水浮球、司馬光破缸等。至明代末期,連環畫刊本從形式、內容到體裁不斷推陳出新,中國連環畫逐步走向成熟。

清代由于官方刻書機構武英殿修書處的設立,連環畫的水平被推向了新的高度。清乾隆年間,以在單張年畫中通過多幅連續圖畫來表現一個故事內容的“年畫連環畫”出現了。年畫連環畫通常都是一張年畫表現一個故事,大多是彩色或敷彩本,由于其內容豐富,色彩鮮艷,圖畫精美,文字簡單,成為了每家每戶孩童的必備品。除了以上特點,清代連環畫創作也繼承、發揚并改良了元明以來的傳統。以文學作品為主要題材的連環畫作品在繪制技法上更加嫻熟,《三國演義》《紅樓夢》《西游記》《水滸傳》等古典文學名著都有連環畫刻印本與繪畫本出現。值得一提的是,《孺子歌圖》是清代光緒26年(公元1900年)由北京匯文書院的美國人艾薩克·何德蘭收集并撰輯的中國童謠圖書。全書157頁,圖文并茂,首次采用中英文對照,配有大量有關中國兒童及中國兒童家庭的珍貴攝影照片。該書1900年出版于紐約,成年當年紐約書店的暢銷書,從此全世界開始認識和關注中國兒童。清朝末期,石印畫報的問世,它以刊登反映時事新聞的短小連環畫為主要內容形式。1884年創刊于上海的《點石齋畫報》,是近代石印畫報中最為有名的一種,一出版就風靡南北,深受當時學生們的青睞。1899年,朱芝軒取自章回小說《三國志》而編繪的“回回圖”樣式的《三國志演義全圖》由上海文益書局石印出版,這是中國近代第一部石印本連環畫,全書共有200多幅圖。1916年,左右兩面對折的折子式畫報由《潮報》首次印制并裝訂成袖珍小冊子,成為沿襲至今的“連環畫”的最初樣式。

四、結語

古代兒童連環畫萌芽于春秋戰國,生長于唐宋時期,成型于明清時期,發展過程漫長而悠久。古代不同歷史時期兒童繪本的體裁和內容,體現了各自時代的特征與社會風貌,并受到當時社會生活與文化環境的影響。對古代中國兒童連環畫發展史進行追溯和梳理,是今后開展兒童繪本創作實踐的必要過程,有著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參考文獻:

[1]陳志明. 中國古代連環畫的形式體裁與題材內容[M].浙江藝術職業學院學報,2014(4):102-109.

[2]吳軍. 基于開放獲取的我國古代兒童歷史文獻資源[M].中國校外教育,2015(6):167.

[3]胡海嘯. 中國古代繪畫中的兒童題材源流[M]. 華夏教育,2010(2):226.

[4]李瑛. 作為歷時形態的中國繪本發展[J].綿陽師范學院學報,2006,(12)138-141.

猜你喜歡
古代發展
區域發展篇
淺談我國古代的管理思想
中國古代山水畫色彩研究
中國古代與現當代語境下的語文寫作教育觀比較研究
日本古代的貢舉制度
古代書院藏書探析
圖說共享發展
圖說協調發展
圖說創新發展
教師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