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帶一路”視域下跨文化交際教學存在問題及解決策略探究

2020-07-08 09:44伍紅藝
大學教育 2020年7期
關鍵詞:解決策略一帶一路問題

伍紅藝

[摘要]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對跨文化交際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跨文化交際課程的教學還存在不少問題。學校、教師和學生國際化理念不深,課程設計和課程安排不合理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相關教學內容不足等是存在問題的原因。在跨文化交際教學過程中應加強國際化理念,改進和充實“一帶一路”沿線國文化方面的教學內容及嘗試交互式教學、中外師生同堂教學等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以解決學生畏懼交際、沒有交際意愿及學了不用等問題。

[關鍵詞]一帶一路;跨文化交際教學;問題;解決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437(2020)07-0114-03

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及我國經濟地位的日益提升,我國與全世界各國在經濟合作的范圍和領域也得到不斷拓展?!耙粠б宦贰笔橇暯街飨?013年提出的國際經濟合作倡議,已成為當今世界廣泛參與的國際合作平臺?!耙粠б宦贰俺h不僅對我國的經濟、政治和社會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也對文化領域,對高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是大學生獲得跨文化交際能力和知識的主要陣地。大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是其外語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影響其自身的外語交際能力。不同國家有不同的語言、文化和風俗習慣,這些因素同樣直接影響著國與國之間的交流合作。為了“一帶一路”倡議的有效實施,社會迫切需要擔負著培養跨文化交際人才重任的高校提高大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一、跨文化交際教學的現狀

跨文化交際課程作為高校英語專業學生的專業選修課程或非英語專業學生的選修課程,主要是為了使學習該課程的學生掌握跨文化交際的基本概念、原則、內容、案例及技巧等內容,旨在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并能夠在今后的跨文化交際實踐中隨機應變、靈活運用,從而為其學習生活中涉及的跨文化交際、將來從事國際商務實踐工作提供有益的指導。

然而,在實際的教學實踐中,很多跨文化交際課堂多傾向于語言教學或者文化教學,沒能很好地針對學生學習該課程中存在的問題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際能力。鄭雨(2019)研究發現很多學生學習了該課程卻沒有與外國人交流的意向,或交流僅僅為了提高英語口語”。筆者曾隨機對學習該課程的5名中國學生進行訪談,發現他們跟外國人交流的目的更多的是為了提高英語口語,而并非是為了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隨機對5名外國學生的訪談中也驗證了這一點。僅有少數的學生對跨文化交際活動感興趣,更多的學生是被動地接受相關知識。曹煜茹(2011)等研究發現有的大學生對跨文化交際存在一種畏懼心理,他們不敢與外國人進行交流。這種畏懼是不自信、缺乏實踐的一種體現。很大一部分學生擔心自身外語水平有限而不敢與外國人交流;有一部分學生認為自身的跨文化知識有限,不能與外國人進行舒暢的交流;還有些學生學了該課程,但在與外國人進行跨文化溝通時不知如何處理文化沖突的問題。由此可見,學生們學習了該課程,但他們的跨文化意識和自信并沒很好地建立起來,也不知如何運用課堂所學跨文化知識,遠遠達不到培養高素質的跨文化交際人才的要求。

針對跨文化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我校學生的特點,筆者嘗試找出問題存在的原因并結合“一帶一路”倡議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及教學模式等方面對跨文化交際教學進行分析,以期解決目前跨文化教學中存在的學生畏懼交際、沒有交際意愿及學了不用等問題。

二、存在問題的原因及分析

跨文化交際課程教學存在以上問題的原因有很多,既有學校和教師的因素,也有學生自身的原因。歸結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學校、教師和學生國際化理念不深。學校國際化發展的理念還不夠深入,跨文化意識還不夠強,還沒認識到真正國際化的高校是一所面向世界的高校,它以培養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和開展國際化的科學研究為己任,為世界培養高水平國際化的專業人才。此外,應試教育的思想仍影響著學校、教師以及學生。應試教育注重學生的分數及學生獲得的書面理論知識,這使學生們紛紛把主要精力投向讀寫能力的培養而忽視了交流與跨文化意識的培養。而任課教師自身的跨文化知識也有待提高。教師自身跨文化知識和意識薄弱影響了學生,使學生的跨文化意識也薄弱,文化自信心不強,進而產生畏懼交際的心理。

2.課程設計和課程安排欠合理。大多數普通高??缥幕浑H課每周只安排兩節課,課時少,不能滿足培養學生跨文化意識的要求及學生應用跨文化知識的需求。從課程設計的內容看,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學還過分注重讀寫方面的知識傳授,忽視了應用。課堂上,教師講的時間過多,學生練的機會少,學生間交流的機會也少,缺乏跨文化交際環境。學生對課本理論知識是學習了,但沒有實際操練使用的環境;教師似乎把該講的知識都講清楚了,學生似乎也聽明白了,相關練習題也做了,但在真正跨文化環境中仍免不了出錯或不會用。20世紀英國哲學家懷特黑德(Whitehead 1929)稱這種課上學的知識課后不會用的現象為只掌握“惰性知識”。由此可見,由于課程設計及課程安排的原因,學生們缺乏實踐的機會和環境,只學到一些跨文化知識與技能的皮毛。

3.教學內容還滿足不了“一帶一路”倡議的要求?!耙粠б宦贰背h要求學生了解的跨文化知識很多,既要懂得“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政治、經濟、地理、歷史等方面的知識,還要學會處理緊急跨文化交際事件和擁有靈敏的跨文化反應能力。然而,因為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及經濟方面占優勢的說英語國家,所以,目前國內的跨文化交際課程的教材多以美國題材為主,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文化為主要內容的教材還不多見。

三、“一帶一路”視域下跨文化交際教學策略

(一)樹立國際化辦學理念,讓跨文化意識隨著國際化辦學理念的深入而逐漸增強

理念是行動的指南,樹立國際化的辦學理念是高校國際化快速發展的前提。學校領導層對全校師生思想起著引領的關鍵作用。因此,首先,學校領導層要學習和研究高等教育國際化,充分認識推動學校國際化發展的意義、作用和效益,并向全校師生闡明國際化辦學對學校發展的重要意義。其次,應將國際化辦學理念體現在大學文化中,融入院系文化中。應把國際化辦學理念融入學校的各項活動中,讓國際化活動成為校園文化不可分的一部分。如每年定期舉辦國際文化節,讓留學生包括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的留學生把他們所在國的文化習俗通過各種形式給大家展示出來,以此增加全校的國際化氛圍。語言問題是國際化發展的難點之一。英語目前依然是國際交流的最通用的語言。全校上下應形成共識,加強英語語言的學習和提高。鼓勵師生與外籍教師和留學生多溝通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習得英語語言,同時也提高跨文化能力。

(二)改進和充實“一帶一路”沿線國文化教學內容

1.課程設計和教材選擇是跨文化交際課程的基礎??缥幕浑H教學要做到真正地將語言和文化融為一體;將傳統的“一言堂”的模式摒棄,理論學習與實踐應用相結合;教師課堂上所講理論知識應利用相應的案例分析幫助學生理解。課程教學設計考慮講練結合和合理安排講練的時間??紤]課程時間安排不足的因素,學生操練的環節可考慮課堂內外相結合。設計在課堂外練習的環節,旨在將學生的自主學習、溝通協調及合作學習能力培養起來,讓學生自己通過案例分析找到問題所在,并積極主動地對問題的解決辦法進行探索;設計課堂討論的環節,旨在給學生更多的練習、展示機會,提高學生外語表達能力,進而增強學生自信心。在教材的選擇上,考慮兼備語言教學和文化教學兩方面的內容,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題材和語言地道、文化特征突出的教科書進行選擇;考慮設計有典型案例的教材,理論與案例相結合的教材,避免選擇純理論的教材。同時,根據學校的需要,鼓勵教師開發適合本校實際的、適用于培養“一帶一路”跨文化人才的校本教材。

2.沿線國專題文化的充實。根據2019年4月中國“一帶一路”官網統計數據,目前跟中國簽訂“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的國家有126個。這些國家語言文化背景各異、政治法律制度與經濟發展也各不相同,其中既有中國傳統的重要經貿合作伙伴國如俄羅斯、印度、新加坡等國家,也有近年來與中國經貿有合作關系的如烏克蘭、約旦、愛沙尼亞等國家。為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順利實施,了解和熟悉這些國家的制度文化和經貿發展的專業人才就不可或缺。大學生所學習的跨文化知識應涉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政治宗教、地理歷史、價值觀念等。我校留學生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近40個國家和地區,結合我校生源的實際,在跨文化交際課程中充實和加強了對“一帶一路”國家特別是目前與中國經貿往來不多但發展潛力巨大的國家經貿投資背景情況的專題教學內容及中國與這些國家文化上的差異對比的內容。

(三)嘗試不同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

1.推廣國際融合式教學,中外學生同堂上課。為加快我校國際化發展的步伐,2017年起,我校開始大量招收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留學生。這些留學生在學習專業課程的同時,也需要學習我校專門為這些學生開設的一門公共必修課——跨文化交際。經過學校教務部門的同意,安排學習跨文化交際課程的中國學生與學習該課程的外國留學生一起上課。如在過去的2018秋季學期,本人教授的2018級留學生就與中國學生安排在一起上跨文化交際課。為了讓中外學生更多地溝通交流,本人把全班分為若干個有5~6人的學習小組,每一小組安排有2~3個中國學生。課堂活動及課外研究課題適當考慮以小組的形式分工合作完成。這樣,就形成了真正的跨文化交際課堂環境,讓中外學生在多元文化的課堂內外不斷地溝通和交流,提高了語言溝通能力的同時也提高了跨文化交際技巧和知識,有效激活跨文化交際的“惰性知識”,并將其轉變為活躍知識。

2.嘗試中外教師合作教學的模式。合作教學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有助于緩解課堂氣氛,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來自說英語國家的外籍教師英語口語地道純正,講解過程也比較流利??沙浞职l揮這些外籍教師語言優勢及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及多元文化環境。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跨文化知識領悟能力,還可以增強他們的英語聽說能力。此外,外籍教師不拘泥課本教材,而將注意力放在實踐能力的培養上。從課堂的掌控視角出發,外籍教師上課的課堂氣氛輕松愉快,學生更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學習。中國教師的優勢也有很多,如中國教師對學生的學習基礎、語言程度的了解更充分、詳細,在處理某些學生沒有接觸的專有名詞或術語時直接用母語解釋,讓學生更容易理解;中國教師掌握基本的教育學、心理學知識,為課堂教學提供一定的理論基礎。中國教師所上課程系統性、完整性、目的性較強,學生更容易掌握該課程的重難點,易于學生的知識積累和專業提高。我校2018年秋季學期跨文化交際課程就由三位來自說英語國家的外籍教師和包括筆者在內的三位中國教師一起合作教學。通過合作教學,讓中國教師與外籍教師的優點得到充分發揮,有利于解決傳統課堂上的學生不敢開口、不善表達等問題。

3.采用案例教學法。本課程實踐性要求較強,學生除了掌握相關理論知識,更需多花時間通過分析案例、自我訓練來提高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結合理論部分的講解,課堂上進行相應的案例分析,除了使用經典的教材案例外,可適當搜集網絡視頻案例,有助于學生更直觀地理解和分析。同時,可進行學生案例演示。以筆者的中外學生合班上課為例,給中外學生小組布置課外作業,讓他們按要求根據對所學的跨文化知識的理解在課堂上進行角色扮演和講解,如對文化禁忌的理解和經歷及見聞。這個方法使學生通過實際操練體會跨文化交際,獲得實際的真實體驗。演示后及時進行相應的討論,加強跨文化知識的理解及語言(英語或漢語)的認知與應用,這使學生獲得語言知識的同時,也提高了溝通能力;增長了文化知識的同時,也提高了跨文化交際技巧。

4.充分利用多媒體,嘗試交互式教學法進行模擬交際。交互式教學法秉承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通過師生、生生及學生與教學材料間的交互等方式給學生更多的參與機會,以提高學生語言的運用能力,增強學生自信心,同時提高學生溝通交流能力進而實現語言習得。在跨文化交際課堂,可通過理論知識的講授與案例分析密切結合,采取結合多媒體的交互式教學方法,增加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之間的討論與交流機會??山嗉壩⑿湃?,一起上跨文化交際課程的中國學生與留學生在該群分享案例和自由討論。同時,還可通過組織模擬交際,讓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到交際中。每一個交際課題的研究,都要求學生在交際前認真地準備,注意運用跨文化交際理論及策略。以筆者的中外學生同堂教學為例,以作業的形式布置學生們將模擬跨文化交際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拍成視頻,小組內的同學來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全部參與到視頻的拍攝工作中,并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展示,同時配以跨文化知識的講解。這樣,中外學生均實現了跨文化知識的掌握以及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同時還提高了溝通協調合作能力。

四、結語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對跨文化交際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此為契機,同時針對跨文化交際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學生畏懼交際、沒有交際意愿及學了不用等問題,加強師生國際化理念,讓跨文化意識隨著國際化理念的加深而增強。在跨文化交際教學中充實“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文化內容及嘗試各種教學方法,讓學生在中外師生同堂、真正的多元文化課堂中學習和運用所學跨文化知識,以期他們在今后的跨文化交際活動中減少或避免文化沖突,達到最好的交際效果,助力“一帶一路”倡議的有效落實。

猜你喜歡
解決策略一帶一路問題
跨文化交際中的語用失誤現象及解決策略
家校合作問題分析及解決策略研究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關于我國水污染治理存在問題與解決策略的分析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問題”干部“回爐”再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