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高等教育法規

2020-07-09 22:18龍彩雪
昆明醫科大學報 2020年2期
關鍵詞:法律法規高校教師依法

龍彩雪

摘要:當今高等教育處在快速發展的階段,高等教育政策法規滯后而造成問題,同時教育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由不規范行為引起的負面現象,為了在不同程度上制約高等教育的可持續發展,有必要進一步樹立依法教學的觀念,成為一個懂法律,懂法律,保護法律,運用法律的大學教師。

關鍵詞:高等教育;法規

【中圖分類號】R-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107-2306(2020)02-041-02

高等教育的發展是社會文明發展的需要。國家發展戰略體現在高等教育的法律,法規和措施上。法律法規的正確性和合理性是中國高等教育速度,規模,結構,質量和效率的統一。協調發展的關鍵【1】。教育法是規范或規范國家制定或承認并由國家保障的教育活動和教育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普通教育法以教育關系為基礎,教育關系是一種廣泛的教育社會關系。教育是一種培養人的活動。狹義的法律制度是高校德育的基本內容,是教育教師成為人的基本環節。法律教育是培養人民高校教師了解法律,遵紀守法,保護法律,迫使高校教師信奉法律。

1.依法執教意識

依法執法是法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文明進步和教育文明進步的象征。教師嚴格遵循憲法。特別是教育法律法規的規定,通過各種科學有效的教育教學手段,制度化,合法化【2】。依法教學意識是法律意識的一個特定方面,其內涵和外延永遠不能脫離法律意識。所謂法律意識是人們對法律現象,思想,心理和知識觀點的總稱。高校教師對法律現象的反應也是高校教師運用法律教學意識的一種法律意識。首先,法律教學的意識是基于對相關法律法規的理解和熟悉,這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最基本的法律理解。不懂法律的教師不能稱為合格教師。教師教師必須掌握最低標準的法律法規。應該承認所有關于民權和義務的普遍具有約束力的法律。熟悉和理解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法律是高校教師應首先具備的基本法律素質。另一方面,大學教師是一個特殊的職業群體。對于高校,大學教師負責教育人們和思考。在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關鍵時期,高校教師在法學教學中的意識直接植根于學生思想的底層。除了具有普遍具有約束力的法律知識外,大學教師作為教學和教育的參與者,還必須掌握與其職業相關的教育法律法規知識。高校教師依法教育的理念和觀念深深植根于教育規制。其次,依法指導教師的過程也是相關教育法律法規的情感體驗。在實踐中,體驗教師的權利和義務以及法律法規中的其他要求,并通過法律法規限制和規范自己的教學行為。其次,依法教學意識屬于一種社會意識,具有動態效應,是對法律現象的反應。依法教學意識是在理解教育法規的過程中有意識地形成的一種社會意識,是對教學過程中法律現象的一種動態反應。高校教師依法建立教學的思想,將促進教師在教育和教育過程中嚴格遵守教師職業道德,運用法律思維審視和維護與自身利益相關的法律現象。這對規范高校教師行為,促進高校教師隊伍建設具有重要作用。

2.高等教育法

高等教育法明確規定,國有高校實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主要責任制。高等教育機構內部管理體制以法律形式確定,高等學校校長,高等學校學術委員會的權力,以及教師代表大會的職能得到相應的規范。它為校長正確履行職責提供了法律依據,同時也為高校提供了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根據教育法律法規的要求,學校領導和管理者在行使權力時必須牢固樹立立法治理的概念。嚴格依法管理,依法管理,做公平公正的工作,不得隨意行事或違反規定。同時,嚴格履行法定義務,自覺接受各方監督,在廣大師生面前樹立良好形象。從固定的意義上講,管理也是學校教育的一種教育。領導者和管理者是公平。

3.依法執教

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運與大學教育的健康發展密切相關。高校的教育和教學是大學教師的直接參與者。依法教學是法治的重要體現。高校教師樹立了法治輔導意識,依法規范教育教學行為,在法律和法律上維護其合法權益,具有重要作用。為了培養一大批合格人才,為了保證教師專業的正確發展,為了促進法治,依法治國,教師必須堅持教學的重要性和緊迫性【4】 。

3.1依法實現教學是實現法治的具體要求

依法治國的概念是現代社會必須具備的一個概念。為了實現該國的法治,我們必須確保該國的所有工作都在憲法允許的范圍內進行,有必要按照各種法律法規管理各行各業,在法治的背景下,我們將逐步實現各項事業的制度化,科學化,合法化。最后,所有社會事業的正常運作必須以法律為依據。教育是民族振興的重要途徑。教師應首先樹立依法教學的意識,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積極制定符合教育教學活動的行為。行使法律賦予的權利,履行教師的職責,平衡權利和責任。只有樹立依法教學意識,才能使教師更好地為國家培養優秀的國家級后備人才。為促進科學,法制,制度化的教育教育工作,高校教師可以為國家的教育事業做出突出貢獻。

3.2依法教學是高校教師履行教學和教育職責的內在要求。法律法規的頒布體現了人民的共同意志,對規范教師教育教學行為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作為一名大學教師,教育和教育人才是最基本,最基本的職業道德之一。這不僅是大學教師在教學和教育中履行其重要職責的內在要求,也是大學教師教育的義務。依法教學是促進教育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是促進教師隊伍建設的導航手段和指南針。

3.3依法指導與教學人員的素質建設有關。在法律規范范圍內教育和教育人民的責任是他們固有的要求和地位。高校教師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開展教學工作。在日常教育和教學過程中,我們不可避免地會遭遇侵犯我們合法權益的行為。高校教師樹立了合法教學意識,提供了必要的客觀事實,保護其合法權益不受侵犯。

4.貫徹高等教育法

4.1加快高等教育結構調整步伐

近年來,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邁出了一大步。我們要抓住這個機遇,堅持“調整,共建,合作,兼并”的原則,加大力度,加快進程,積極推進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當地人民政府必須加強省級政府有機一體化新體制。

4.2倡導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模式的多元化隨著中國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的發展,辦學的功能和方式肯定會多元化。高等學校在遵循《高等教育法》的前提下,可以有多樣化的改革模式,這種探索應該得到充分尊重,充分重視地區,部門和學校之間的不平衡,并堅持具體問題的具體分析。

4.3實現擴大高校的自主權

定了大學錄取,學科和專業設置,科學研究,國際,校際交流與合作以及學校資產管理的自主權。為了實現高校自治,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供高素質人才,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法律保障。政府必須切實遵循高等教育法的規定,理順政府有關行政部門與高等教育機構的關系,使高等學校的自主權得以真正落實。

4.4完善符合高等教育法的教育法律法規體系

高等教育法律法規體系建設是一項長期工程。涉及的問題很多面很廣,地方政府,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高等教育機構必須制定高等教育法的規定。教育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地方教育法規,以及實施“高等教育法”的具體措施和規定,因此,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是建立在健全的教育法律體系之上的。與此同時,制定法律的根本目的是實施這些法律。鑒于我國教育執法監管不力,一些關系仍不穩定,必須注意充分發揮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法律監督職能。定期監督檢查高等學校法規的實施情況。同時,要不斷加強對教育行政體制內下級政府的監督檢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監督,上級政府的監督,司法監督,社會民主監督必須形成聯合力量。

總之,國家高校必須嚴格執行依法治校的管理規定。以法治精神為指導,充分發揮和有效利用現有法律法規的作用,真正實現法治化。努力振興中國教育,全面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參考文獻:

【1】陳思思.論高等教育法規的立法完善【J】.武漢商學院學報,2015.29(5).94-96

【2】陳英勇.如何提高教師依法執教水平【J】.門勝利田師范??茖W校學報,2015.19(2).43-44

【3】孟亞君.新互聯網時代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挑戰與變革[青年時代2015(22:170

【4】潘懋元,別敦榮,陳斌,等.2014年中國高等教育研究回顧與述評[j].高校教育管理,2015(2):1-7

基金項目:吳階平醫學基金會臨床科研專項資助基金課題,編號:320.6750.18567

通訊作者:許晨耘,E-mail:a56298@163.com

猜你喜歡
法律法規高校教師依法
幸福從“心”開始
高校教師黨建參與的“四度”模型研究
韓中法律法規翻譯研究
韓中法律法規翻譯研究
湖北省荊門市檢察院依法對劉明剛涉嫌受賄案提起公訴
廣東省檢察院依法對陳定坤決定逮捕
“民間網絡反腐熱”冷思考
裝配式建筑相關法律法規的研究
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內化及其促進機制探討
及時識別和獲取適用的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