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神科陪護病房安全隱患及應對措施

2020-07-09 22:18林小華
昆明醫科大學報 2020年2期
關鍵詞:精神科安全隱患應對措施

林小華

摘要:目的:對精神科陪護病房存在的安全隱患以及相對應的措施進行探討。方法:通過識別精神科陪護病房中存在的風險因素,并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護理安全管理應對措施。結果:采用安全護理措施,能夠有效減少精神科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隱患,減少護患糾紛,提升護理安全性。結論:對精神科陪護病房采用護理風險管理,能夠有效的減少病房存在的風險隱患,減少病房內風險事件的發生概率,有著十分重要的臨床意義。

關鍵詞:精神科;陪護病房;安全隱患;應對措施

【中圖分類號】R74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20)02-306-02

護理風險管理針對的對象主要是人,包括患者、患者家屬以及工作人員,因此護理人員要科學、精確地識別護理過程中存在的風險因素,用正確的護理方式為患者減輕心理壓力。與其他科室患者不同,精神病患者更容易受到自身疾病的影響,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自殺、自傷、沖動傷人以及毀物等行為,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給護理人員的工作也帶來了很大的挑戰。因此,護理人員要用更加科學有效的措施對存在的風險因素進行管理,及時科學地處理護理過程中遇到的安全事件,用自身努力盡可能地減少醫患糾紛,為患者創造更加安靜、舒適以及安全的就診環境。

1精神科陪護病房存在的安全風險因素

1.1護士因素

1.1.1護理缺乏足夠??浦R

部分剛上位的護士缺乏豐富的臨床經驗,其自身的專業知識儲備不夠豐富,缺乏比較科學的預見性,比如對患者易出現的藥物不良反應、摔倒現象等無法及時察覺。當出現安全安全隱患時,不能及時采取有效的處理措施,導致發生安全隱患。

1.1.2護士責任心不強

部分護士的法律意識相對較弱,在工作中不及時巡視病房,在巡視的時候出現巡視不仔細的現象或者是忽略患者的病史以及主訴。

1.2患者因素

精神科的患者常因自身疾病或者是藥物反應而導致一定的負面心理,比如容易出現傷人、沖動、自傷、噎食等情況,使得自身的生命安全受到嚴重影響,也給臨床護士的工作帶來了很大的挑戰,給社會、家庭、醫院以及患者都會帶來不可預料的后果。

1.3家屬因素

大部分精神科陪護病房的患者都為初期病發患者,家屬也相對比較重視患者的治療情況,因此容易出現較多的干擾現象。大部分家屬對相關的疾病知識沒有足夠認知,也不了解其治療過程,當一些患者出現傷人、自傷、激動等負面情況要進行干預治療時,家屬可能會進行一些干預治療;另外還有部分家屬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引導患者服用藥物或是私自解除保護帶等,這部分家屬會因為自身疾病的原因,出現心情壓抑,情緒波動也相對較大,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

1.4人力資源力量配備不足

與其他科室不同,精神科病房的工作量十分大,具有很強的危險性,因此在此科室工作的護士壓力也相對較大。長時間的超負荷工作使大部分護士也出現身心疲憊、無法安心工作的現象,可能會出現一定的護理失誤或是言語過失等行為,給患者帶來一定的不安全感。

1.5設施因素

大部分精神科陪護病房都是進行開放式的管理,這會容易產生逃跑現象,雖然每個病房都設有單獨的房門,但是大部分患者會因為缺乏自制力而不積極配合護理人員的治療,甚至會出現反鎖房門等現象,這為陪護病房的工作帶來極大的危險性。

1.6個人物品多,危險物品管理難

大部分的病房都是開放式管理或者半開放,病人又有家屬陪護,家屬以及病人都可以自由出入,所以他們比較容易攜帶一些危險品,比如打火機、銳器以及繩帶等。另外我們生活中一些常見的生活用品也可能成為危險物品,比如床單、食品易拉罐、食品袋、餐具等。如果家屬在探視時,在不經過允許的情況下,私自把危險品交由病人,這會給護理工作帶來極大的難度。此外,還有部分護士可能也存在工作失誤,沒有做好相應的安全檢查,由于開放病房無法進行強制搜查,會使得潛在風險性增加,護理人員在進行必要安全檢查時,也會給患者以及家屬帶來一定的不適感。最后,還有個別家屬會私自使用打火機,點蚊香等,存著一定的火災隱患風險。

2精神科陪護病房管理策略

2.1 加強精神科專業知識學習

精神科涉及的工作專業性十分強,因為患者容易出現很多的突發病情。所以護理人員應該具備一些外科、內科或是其他疾病相關的知識,不僅要熟練掌握精神科專業知識,還要積極的學習其他應急能力。因此醫院方面要定期把一些護理骨干輸送到其他地方進行專業學習以及培訓,不斷提升精神護理科室整體的實踐操作能力以及護士的理論水平,促進高質量以及高水平護理服務的建設,從而不斷加強護士應對風險的能力。

2.2強化法律、風險意識

醫院要定期組織全體護士進行《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的學習,要用嚴格的法制教育促進護士養成一定的風險意識以及法律意識。

2.3做好預防和有效防護

護理人員要嚴格根據各項規章制度開展護理工作,做好“三查八對”,及時巡視病房,每天進行病房安全檢查,對家人及家屬進行安全知識。宣教,對病房內可能存在的風險事件進行預防以及防護,盡可能地減少護理風險事件發生。

2.4加強患者病情觀察

精神病患者的病情十分復雜,其常會發生沖動傷人的現象,因此護士要及時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評估,仔細觀察患者的一舉一動,對一些存在自殺、暴力、潛逃等行為的患者,要把其安排在一級病房或者特級病房并叮囑患者家屬做好監護工作,護士加強巡視,此外護士要嚴格指導患者進行科學用藥,在患者用藥以后及時觀察患者的反應,對一些危險患者或是重癥患者,在交接班時要及時向醫生進行匯報,消除各種不良刺激。

2.5加強陪護和探視人員管理

針對一些容易受到精神疾病支配的患者,護士人員要對患者的生活起居進行耐心照看,要根據患者的病情決定是否需要家屬陪護。如果確定需要家屬陪護的患者,醫護人員要向患者以及家屬做好相應的宣教工作,向家屬講述一些基本的管理制度以及陪護制度,讓患者家屬了解患者的實際病情并積極進行治療配合。這樣才能有效減少醫療糾紛以及安全事故的發生概率。

2.6加強安全管理

對于一些剛入院或是重癥精神病患者,護士人員要對患者的思想動態以及行為進行全面掌握,在患者外出檢查時,護士人員要叮囑家屬做好看護工作,不能離開家屬視線。必要時護士要跟隨和適當約束保護。在患者進入病房以后,要對其進行基本的安全檢查,防止帶危險品進入病室病房,同時做好相應的安全知識宣教工作,對于一些存在藥物不良反應或是年老體弱患者,除了要做好基本生活護理以外,還要預防噎食、摔傷等意外事件發生。

2.7合理配備護理人力資源

科學合理的護理人員分配是保障護理安全的基本前提,因此護理部門要對人力資源進行合理配置,做到數量適宜、各類職稱與各層次護理人員比例適當,對長時間處于超負荷工作的護士要實行人性化管理,盡可能的減少護士壓力,保障護士身心安全,這樣才能有效地減少不安全事故的發生

2.8加強病房設施管理

精神科陪護病房大多為開放式的管理模式,因此在進入夜間以后,為了確?;颊叩陌踩?,護理人員要對外門進行上鎖,白天則可以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性的開放時間。對于一些需要特殊治療的患者,要嚴禁患者以及家屬外出。此外,護士要做好鑰匙保管工作,不能隨意把鑰匙交給病人以及家屬,要定期對病房的安全性進行檢查,每天一到兩次小檢查,每周一次大檢查,最大程度地幫助患者消除各種不安全因素,為患者創建安全、舒適的質量環境,在病區的走廊、病房或是衛生間都貼上醒目標志,病房要保持寬敞明亮、色彩柔和、無障礙物,地面要設置為防滑地面,所有的電器都需要使用嵌入式的有保護的插頭。

3結果

自從開展護理風險管理以來,患者以及患者家屬的投訴率得到了明顯降低,基本未發生醫療護理糾紛。

4討論

綜上所述,護理風險管理可以對一些不安全的事件做到積極預防,通過分析家屬陪護存在的意義以及風險,采取相對應的風險管理措施,用富含預見性與超前性的安全管理措施保證全體人員的安全。護士人員與家屬的溝通也直接提升了家屬的護理滿意度,促進患者依從性提升,減少護理糾紛的發生概率。

參考文獻:

[1]陶正佳. 精神科護理工作的不安全因素與安全管理對策[J]. 中國社區醫師, 2018(16):178-179.

[2]楊瑞芳. 精神科的護理安全隱患分析與防范措施[J]. 黑龍江科學, 2019, 10(18).

[3]章蕾. 風險評估在精神科護理安全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 心理月刊, 2019(15).

[4]嚴秋永, 陳韶如, 張志瓊. 風險管理對提高精神科護理安全的效果與體會[J]. 心理月刊, 2019(15).

猜你喜歡
精神科安全隱患應對措施
我院精神科患者醫院獲得性肺炎的影響因素分析
探討精神科護理中存在的安全隱患與護理對策
探討人性化管理理念在精神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價值
精神科低年資護士在健康教育中的狀況調查
城市燃氣管網的安全隱患及應對措施
手機通訊行業消費者權益保護研究
高校安全隱患與安全設施改進研究
施工企業營改增對會計核算的影響與應對措施
淺析高職院校學生厭學現象及應對措施
中小企業如何應對“營改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