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小學生愛國情懷的培養

2020-07-14 00:16丁海云
神州·下旬刊 2020年6期
關鍵詞:民族精神愛國主義教育小學生

丁海云

摘要:愛國情懷是讓人們團結起來的重要紐帶,也是我國民族精神的體現,是實現中國夢的主要動力。小學生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對小學生進行愛國情懷的培養,能讓他們更了解國家,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對學生的未來成長有積極意義。

關鍵詞:小學生;愛國主義教育;民族精神

愛國不是一句口號。愛國主義教育關系著國家未來,關乎千家萬戶,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在阻擊疫情時期,我們做為教育工作者強烈的感受到加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刻不容緩,勢在必行。小學是學生成長的重要階段,是學生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時期。新時代的少年兒童幸福安寧的成長,他們感受到祖國可愛。祖國為什么可愛?怎樣去愛國?他們還是模糊的。因此培養小學生愛國情懷,增強他們對祖國、對民族的熱愛之情;培養傳統美德,激發他們努力學習,熱愛生活,成為新一代的建設者是非常重要的。

一、從生活著手,開展愛國教育

對學生進行愛國情懷的培養應該讓學生在生活中踐行愛國主義。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首先讓學生學會熱愛自己的家,熱愛生活中的人和物。倘若不熱愛自己的家,也就不會做到熱愛祖國[1]。家是學生生活的地方,通過對家的熱愛,引發學生的愛國情懷。讓學生知道“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的概念。同時,教師還應該讓學生熱愛身邊的人??鬃诱f過:“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痹趯W生進行愛國教育時,要熱愛自己的同學、老師和生活中遇到的人。即使是陌生人,也應該在需要幫助時伸出援手。在生活中要做到尊重自己的長輩,和同學之間和諧相處,樂于助人,讓學生學會在生活中關心別人,在說話做事時要顧及別人的感受。

二、從升旗著手,開展愛國教育

一個國家的國旗和國徽象征著國家的主權,意味著國家有獨立的政權。對國旗和國徽不尊重的人也不會維護國家的利益,更不會為國家發展做出貢獻。

在國慶閱兵的儀式上,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前升起,莊嚴的國歌在廣場奏響的那一刻,是每個中華兒女都應該感到驕傲的時刻。在網絡上出現過一句話:周總理,我們的飛機再也不用飛兩次了[2]。這意味著祖國越來越強大,是每一個中國人最幸福的時刻。在日常生活中開展愛國教育時,要從每周的升旗儀式著手,讓學生準時出席。教師要在升旗儀式中做好指導,保持會場的安靜,在隨后的班會課上,教師要讓學生清楚的認識到國旗和國徽、國歌對國家的意義,讓學生發自內心地尊重國旗,在升國旗、唱國歌時,要大聲唱出國歌。在升旗儀式中,教師應該給學生做出表率,不東張西望,保持立正姿勢行注目禮,學生作為少先隊員要行隊禮,在儀式結束后,要有秩序的安靜離場,不能做有損國家尊嚴的動作。

三、從小事著手,開展愛國教育

愛國的行動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別是在生活中出現的小事上,更能體現學生的愛國精神。從一個人的表現就能看出他對祖國是不是發自內心的熱愛。學生在課堂上認真學習,為崇高的理想而奮斗,像周總理說過的“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就是愛國的表現[3]。學生在生活中,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認真做好值日工作,節約水電資源,不浪費糧食,愛護桌椅,通過日常的小事表達對家庭和學校的熱愛,也是愛國的表現。在學生出行游玩時,能主動帶走生活垃圾,保護自然環境,在買票時遵守規定,維護景區秩序,也是學生愛國的表現。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愛國教育時,要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的細節做起,對自己的言行進行嚴格要求,培養學生樂于助人的品質,當在公共交通中遇到需要座位的乘客時,能主動讓座,盡可能的幫助生活中需要幫助的人,做好身邊的小事,才能擔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任,為國家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四、從活動著手,開展愛國教育

在學生的成長期間開展愛國教育活動,學生能形成正確的理念,是成長中指明方向的燈塔。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能讓學生努力學習,成為對社會和國家有用的人。在學校進行愛國教育活動時,可以聯合學校所在的社區和相關政府部門對學生進行愛國教育,通過參觀愛國基地,了解紅色歷史,讓學生感受到愛國氣氛。學生主動參與到活動中,發自內心的熱愛自己的國家[4]。例如,學??梢酝ㄟ^社會機構,邀請參加過戰爭的老兵、抗擊疫情的英雄到學校進行演講,讓學生憶苦思甜,感受到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認真過好生命中的每一天。讓孩子們崇拜英雄,崇拜科學家,他們才是中華的脊梁??梢栽诎嗉墐纫灾嘘牉閱挝?,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班隊會,讓學生說說祖國發生的變化,感受祖國的強大。在遇到建黨、建軍和國慶等節日時,要開展主題班會,和學生一起布置教室,在活動中向學生講解相關的知識,讓學生感受到祖國的奮斗歷程。學生通過愛國主義教育能樹立崇高的理想和遠大目標,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在南京大屠殺和“九一八”事件紀念日時,讓學生參加默哀活動,銘記“勿忘國恥,振興中華”的宏偉目標。在教學期間讓學生參加多種形式的活動,能使學生深刻理解愛國教育的意義,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五、從課堂著手,開展愛國教育

教師在上課時也應該對學生進行愛國教育,特別是語文課和道德與法制課。教師要在講解相關課文時對傳統文化進行詳細講解,同時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操。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意思是人們應把國家,民族的利益擺在首位,為祖國的前途、命運分愁擔憂,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力;“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是說國家的興盛和滅亡,每一個老百姓都有義不容辭的責任。教師要在上課時,充分使用多媒體技術,讓學生和同學分享和愛國主義相關的故事。結合教材內容,讓學生學習紅歌,提高小學生的愛國情懷。

六、結束語

在小學生成長期間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能讓學生樹立正確的愛國觀念。繼承中華民族文化,從小事做起,踐行愛國主義。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參加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堅決擁護黨的領導,為日后成為國家建設者努力學習,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

參考文獻:

[1]王荔.淺談如何在新時期加強小學生愛國主義教育[J].亞太教育,2019(11):34.

[2]宋淑媛.小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對策探究[J].世紀橋,2018(11):81-82.

[3]袁樂.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問題探析[D].渤海大學,2019.

[4]李冬梅.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愛國主義教育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亞太教育,2019(12):80.

猜你喜歡
民族精神愛國主義教育小學生
他是一個了不起的小學生
淺談如何在小學思想品德教學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狼圖騰》與中國的圖騰文化
淺談化學教學中德育思想的滲透
淺析古詩文中蘊涵的儒家文化精髓
時代呼喚寫意中國畫
我是小學生
非常小學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