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探討

2020-07-14 11:00潘麗娜
神州·下旬刊 2020年6期
關鍵詞:數學思維能力素質教育新課改

潘麗娜

摘要:高中數學課程是一門極具抽象性的,難度相對較大的學科。對于大多數高中學生來說,數學是各科學習過程中的最大阻礙,極大的影響到了整體學習成績好壞。本文對高中數學教學中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的必要性以及培養策略進行了相關探討,希望為提升高中學生數學水平提供一定的參考作用。

關鍵詞:高中數學;數學思維能力;素質教育;新課改

數學教學是高中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是數學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教學目標。數學思維能力的高低,對于學生能否很好地掌握相關數學知識,以及能否靈活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具有很大的影響作用。近些年的數學高考試題也出現了很多創新的題型,越來越注重考察學生數學思維的能力。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成為了老師普遍關注的問題。本文主要在結合具體案例的基礎上,探討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有效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具體措施和方法,以供參考。

一、創設問題情境,發散學生思維的能力,促進數學思維的養成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課堂教學活動只有學生的積極參與才能很好地實現教學目標。在傳統的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很多老師在課堂上普遍采用老師講,學生聽的填鴨式教學模式,從而使得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缺乏興趣,而且教學效果也不明顯。在數學思維培養過程中,老師要充分發揮學生課堂主體的作用,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并且老師應該在課堂上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思考,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和發散思維能力,消化吸收所學知識,提高學習效率。比如,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將新知識和舊知識相結合,創設一定的情境,便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如在講到《等差數列》的相關知識時,由于之前學生沒有接觸過等差數列的概念,新知識對于學生來說是比較抽象的。這時,為了拉近學生與新知識的距離,老師可以通過創設一定的情境,如“小紅和小明約好周末去看電影。由于他們倆去得太早,距離電影開場還有好多時間。兩個人無聊,就在思考每場電影都有幾個人看的問題。小明說,如果一個觀影廳有十排座位,每排有50個位置,并且十排都座了觀眾。而且由于邊上的位置不利于觀影,因此,每排都比后一排少坐四個人,那么一場電影這個觀影廳有多少人看電影”,這樣可以很自然地引入新知識,而且也能很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雖然學生之前對于等差數列的概念是模糊的,甚至是完全陌生的,但是在自主探究和計算的過程中,學生就在探索過程中自主對等差數列有了初步的認識,便于接下來課堂教學的進行,實現知識遷移,提高思維能力。

二、運用數形結合方法建立數學模型,提高學生形象思維能力

高中數學相對于初中數學來說,涉及更多抽象的概念和數學思想,如果只單純憑借老師在講臺上苦口婆心地講解,很難讓學生深刻理解并掌握相關的數學知識。因此,老師在進行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傳授學生必要的數學知識,而且還要注重采取措施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數學概念和原理,并且也有利于學生通過掌握形象思維,提高解題效率。老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生活實踐,充分運用數形結合的方式,如數學模型的構建與運用等等,來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和聯想,化抽象的概念為簡單易懂的形象,從而便于學生理解接受。比如,在講到有關不等式或者方程的相關問題時,由于這方面是高中數學教學的重難點,對于一般學生的能力來說有點難度,而且這類問題有時還涉及好幾種情況并存的情況,因此,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解題思路或者為了確保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全面考慮到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提高解題的正確性,老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運用數形結合的方法進行解題,如在講解“判別關于方程ax=-x2+2x+a(a>0,且a不等于1)的實根個數”時,老師可以指導學生先構造兩個函數,y1=-x2+2x,y2=ax-a,并且讓學生通過取點在坐標系中畫出該兩個函數的圖像,這樣就把問題由原來判別方程的根的個數轉化為這兩條函數的交點問題,使得原來的問題變得更為簡單直觀易懂。通過這樣的數形結合的方式進行知識點講解,能夠大大降低問題的抽象性,有利于加強學生的理解和形象思維的養成。再如在講到“導數的變化率”相關知識時,老師可以利用其與高水跳臺的相似性,借助高水跳臺的問題向學生解釋變化率的相關知識,這樣不僅可以利用學生熟悉的高水跳臺拉近學生與新知識的距離,而且可以將抽象的導數變化率的概念變得生動形象,容易讓學生理解接受,從而提高學生的形象思維,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

三、借助題型變換,增強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

提高學生創新思維能力是教學孜孜追求的目標。在高中數學教學中,也該如此。并不是每道數學題都只有一種解題思路和方法,有的除了有常規解題方法之外,還有一些更為快捷簡便的方法。因此,老師在高中數學教學中,要注意鼓勵和培養學生多思考,看看同一道題除了常規解法之外,是否還有別的方法,引導學生不要以固定思維思考問題,而應該是從多角度,多方位地看問題,從而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這樣通過學生自主探究,可以很大程度上活躍學生思維,把學生從原有的受條條框框約束的固定思維中解放出來,增強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

總之,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事情。但是我們不能放棄,要在實際教學實踐經驗過程中不斷總結,不斷嘗試,不能膚淺地只是考慮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也需要從更深層次和更全面的角度來把握數學教學活動,從而找到既可以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又能促進數學教學發展的有效措施。

參考文獻:

[1]巴桑卓瑪.數學思維能力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培養[J].學周刊.2019-01

[2]李軍.高中數學教學對學生數學思維和解題能力的培養[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05

[3]俞向陽.淺析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實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07

猜你喜歡
數學思維能力素質教育新課改
新課改下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課改核心素養下的高中數學概念教學探索
不忘初心,落實素質教育
新課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學實踐研究
在素質教育中樹立文化自信
淺析我國的素質教育政策
新課改下開展數學建模教學之淺見
淺談初一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激發和培養
淺談高中數學教學中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
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