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責任制整體護理在呼吸內科并發糖尿病護理服務中應用的效果

2020-07-17 02:46黃小聰
糖尿病新世界 2020年9期
關鍵詞:呼吸內科糖尿病

黃小聰

[摘要] 目的 探析責任制整體護理在呼吸內科并發糖尿病護理服務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共選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在該院呼吸內科接受治療的90例合并糖尿病患者,用數字隨機表法分組,每組各45例。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實施責任制整體護理,對兩組的護理效果進行比較。結果 護理后觀察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顯著低于對照組,且觀察組患者的焦慮情緒評分、抑郁情緒評分等均明顯小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觀察組患者的滿意度也比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呼吸內科并發糖尿病患者進行責任制整體護理有利于穩定患者的血糖值,且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負面情緒,提高護理滿意度,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 糖尿病;責任制整體護理;呼吸內科

糖尿病作為臨床發病率非常高的一類慢性代謝性疾病,也以中老年人為主要患病人群,若患者在患有呼吸內科疾病的同時合并糖尿病,則會加重機體的負荷,將使患者免疫系統的抵抗力降低,不但會對患者的身體健康產生影響,同時也會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1-2]。因此,臨床上要加強對患者的護理干預。責任制整體護理是一種全面的、優質的護理模式,可以在確保護理服務質量的基礎上建立和諧的護患關系。該文通過研究發現,對呼吸內科并發糖尿病患者進行責任制整體護理有利于穩定患者的血糖值,且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負面情緒及提高護理滿意度,選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90例患者開展研究?,F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90例呼吸內科合并糖尿病患者為主要對象,所有研究對象均于該院接受治療。研究過程中通過數字隨機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45例/組)。對照組中:男24例,女21例;年齡為41~78歲,平均年齡(54.48±2.13)歲。觀察組中:男26例,女19例;年齡為42~79歲,平均年齡(54.56±2.27)歲。通過對比,兩組基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指導患者正確用藥,并做好健康宣教,并為患者制定飲食方案。

觀察組實施責任制整體護理:制訂護理方案,并依據護理方案成立責任制護理小組,小組成員主要包括名呼吸內科護士長(組長)、責任護士和輔助護士(組員)。成立護理小組后,對責任組長的職責進行劃分,責任組長不僅需要具備豐富的臨床護理和管理經驗,同時還需要具備工作責任心,可以帶領護理人員及時發現護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能夠為小組內護理人員提供工作指導[3]。而后分配護理人員。根據呼吸內科護理人員的整體情況分配護理人員,則組長選擇責任護士,并要求責任護士具備豐富的臨床工作經驗和嫻熟的護理技巧,以能夠積極配合各項臨床工作的進行。由組長帶領小組護理人員為患者制定和實施護理內容,護理內容的制定以患者的實際情況為主要依據,不斷優化護理流程,加強對患者血糖的監測,做好氣道護理,并做好吸痰等針對性護理[4]。在患者發生突發情況的情況下,要對患者進行及時有效的搶救并由責任組長監督護理人員完成各項護理工作的執行情況,并確保醫院護理工作的服務質量。小組成員要積極與患者溝通交流,加強對患者的心理護理干預,以獲得患者的信任與認可,從而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觀察指標:分別對對照組患者及觀察組患者護理后的血糖值進行測定,同時,詳細記錄兩組患者護理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值測定數據,并進行統計處理。

評價標準:①評估兩組患者的焦慮情緒和抑郁情緒嚴重程度,使用的焦慮情緒評估工具為焦慮自評量表,量表以50分為分界,50分以下表示無焦慮,50分以上表現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焦慮。使用的抑郁情緒評估工具為抑郁自評量表,量表以52分為分界,52分以下表示無抑郁,52分以上表現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抑郁。②評估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情況,使用的評估工具為滿意度調查問卷,問卷總分為10分,0~3分表示不滿意,4~6分表示基本滿意,7~10分表示不滿意,前兩項均計入護理滿意度,計算出兩組的護理滿意度,并進行比較。

1.4? 統計方法

將統計計算所得數據應用SSP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分析,其中計量資料的方法為t檢驗,表示方式為(x±s);計數資料表示為[n(%)],并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護理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

通過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兩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護理后的焦慮情緒和抑郁情緒嚴重程度

經過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焦慮情緒評分、抑郁情緒評分均明顯小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護理滿意度

觀察組患者對于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該次研究對比了呼吸內科合并糖尿病患者護理上的兩種護理模式應用效果,兩種護理模式分別是常規護理與責任制整體護理,通過對兩種護理模式的應用效果進行對比研究和評價發現相比于常規護理,責任制整體護理的實施效果更為突出,主要體現在以下3個方面:①更有利于降低患者的血糖值,患者護理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值相對較低,且均處于安全范圍內;②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負面情緒嚴重程度,患者護理后的焦慮情緒和抑郁情緒相對較輕,且基本上不伴有負面情緒[4];③患者對于護理工作的總體滿意度較高,說明此種護理模式得到了患者的接受與認可,從患者的主觀層面上體現了責任制整體護理護理模式的優勢。責任制整體護理的護理方案以及護理方案的實施都是將服務患者作為核心,護理人員在開展護理工作前制定護理計劃,并有目的、有計劃性的實施整體護理,可以讓每名護理人員負責定量的患者,將責任明確到個人[5]。同時,在護理期間強化對患者的基礎性護理,加強對患者的病情觀察和監測,并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可以確保護理工作的科學性和全面性,從而輔助提高臨床治療效果[6]。此外,責任制整體護理的實施可以大大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在責任制整體護理下,傳統的被動護理服務模式逐漸轉變為主動的護理服務方式,這樣則能夠提升醫院的整體護理水平,同時也可以讓患者獲得更好、更加全面和科學的護理服務[7]。在此過程中,護理人員可以更加充分的了解、理解患者的病情和心理特征,進而不斷改善護理方案,確保護理服務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綜上所述,對呼吸內科合并糖尿病患者實施責任制整體護理干預效果明顯,對患者的血糖水平具有穩定作用,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負面情緒,同時可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因此,該護理模式值得在臨床上進一步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 梁玉俠.責任制整體護理在呼吸內科并發糖尿病護理服務中應用的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19,22(14):75-76.

[2]? 王海霞.責任制整體護理在呼吸科的實施效果[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7,25(10):68-70.

[3]? 羅艷.風險管理在呼吸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衛生產業,2018,15(33):17-18,21.

[4]? 陸敏芳,翁秀紅.責任制整體護理在糖尿病護理服務中應用效果評價[J].智慧健康,2018,4(25):66-67,70.

[5]? 劉婷,劉方芝.呼吸內科患者綜合護理管理模式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8,13(22):147-148.

[6]? 魯向麗.責任制整體護理在呼吸內科并發糖尿病護理服務中應用的效果[J].當代醫學,2018,24(14):72-74.

[7]? 李昕迎.責任制整體護理在呼吸內科護理服務中的效果評價[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24):78,81.

(收稿日期:2020-02-12)

猜你喜歡
呼吸內科糖尿病
糖尿病知識問答
糖尿病知識問答
糖尿病知識問答
糖尿病知識問答
糖尿病知識問答
糖尿病知識問答
呼吸內鏡在呼吸內科診療中的應用探討
呼吸內科護理中重癥患者應急護理干預措施
呼吸內科危重癥哮喘的診斷及治療效果觀察
風險管理在呼吸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