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索實踐民辦高校書院制下思政教育新形式

2020-07-23 16:35師麗娟
商情 2020年31期
關鍵詞:書院制社團建設心理干預

師麗娟

【摘要】近年來,實施書院制教育成為中國高校教育改革的一種積極探索和有效嘗試。在學校推進書院制改革后,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需要創新形式才能跟上改革的步伐,達到素質育人的目的。對此,本文欲以社團建設為例,探索書院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和成效。

【關鍵詞】書院制 ?社團建設 ?心理干預 ?家庭經濟困難 ?黨團建設

書院制是為均衡教育目標,實現專才教育和通識教育相結合的一種學生教育管理制度。書院制教育不同于傳統專業學院的單一式教育,圍繞全方位育人理念,通過實施學業導師制、督促學生通識課程的學習,創造環境氛圍,對學生進行熏陶提高。通過豐富文化和學術活動,促進學生文理滲透、專業互補。通過鼓勵不同專業不同年級的學生混合居住、互相交流和學習,把宿舍建設成學習生活社區。學生既學到了專業知識,又潛移默化的吸收了文、史、哲在內的中國傳統文化知識,進而自身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為提高教育水平,響應習總書記“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號召,我校積極全面推進了書院制改革?,F以某個以傳統文化為主題的書院為例,對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式進行探索實踐。

一、書院介紹

中華歷史上下五千年,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為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該書院以傳嬗優秀傳統文化,賡續華夏文明血脈為愿景,以立德樹人、求是擔當為書院主題,開展了系統文化傳承活動,目的是充分利用第二課堂,打造博雅教育、三全育人及融和教育的優秀書院社區,培育深諳中國傳統文化精髓、知書達理、勇擔責任、德才兼備的優秀學生,將書院打造成西亞斯國學文化中心、中國文化大使之家。

為此,書院成立了八大特色文化社團:傳拓、古琴、甲骨文書法、禮射、茶藝、刺繡、剪紙、臉譜制作。通過傳統文化精神的教化正俗,使參加的學生通過學習,提高對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認知,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增強學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厚植學生愛國主義情懷,堅定文化自信。

二、書院制下的學生特點

書院制下的學生可以根據書院主題,自己選擇和裝扮自己的宿舍。不同專業,不同年級,不同特長的同學,因共同的興趣聚集在一起,互相學習,互相進步。他們彰顯出的個性化,要求我們必須創新育人形式,才能實現素質育人的目的??傮w來說,書院制下的學生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團體意識不強,缺乏歸屬感

在專業學院時,學生以班級為單位,團體意識較強,個人歸屬感較強。到書院后,社區同學來自不同班級,因專業、興趣愛好等不同,對社區的整體歸屬感不強,一時適應不了書院環境和模式。書院需要通過創新活動形式,加強學生團體意識和歸屬感。

(二)綜合素質能力不全面,差異化嚴重

因在專業學院時,比較注重專業知識的學習,對其他素質提高方面沒有更多要求,每個學生的素質能力參差不齊,所以到書院后可以通過拓寬學習渠道,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能力

(三)活動積極性不高,集體榮譽感不強

轉書院后,學校和書院的活動,整體有所增加,因學生對社區的歸屬感不強,所以集體榮譽感也不強,以至于學生活動參與的積極性不高,所以需要創新管理模式,激發學生活動興趣。

(四)社交圈受限,交際能力薄弱

轉書院后,自由選課,不分班級不分學院,每門課上課的同學不固定,這為學生的固定交際造成了困擾??s小了學生的社交圈。書院需要通過創新平臺的創建,將學生聚集在一起,擴大學生交際圈,提高學生交際能力,同時也能提高學生自信心。

三、以社團工作為例說明思政工作的開展形式

甲骨文是現存中國最古老的文字,刻在甲骨上,盛于殷商,距今已 3000多年。2017年11月24日,甲骨文成功入選《世界記憶名錄》。我們將甲骨文書法作為書院特色文化項目主題,符合西亞斯兼容中西、知行合一的理念,旨在讓學生通過學習,在提高個人專項能力的同時,提高個人審美情趣,增強學生文化自信和民族歸屬感,更好地傳承中國特色文化,實現中西文化的交融進步。

我作為甲骨文書法社團(翰香書社)的指導老師,從開始的計劃設計,到社團的組建,全程見證并輔導完成了系列工作,在做好育人基本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時,為將“翰香書社”打造成精品社團做出了全面努力?,F以甲骨文書法社團為例,介紹思政教育的新形式。

(一)工作開展思路

實施分為三個板塊:理論知識普及、項目技藝技法的傳承、大學生文化傳承成果與文創展演,三個板塊同時兼顧,按“傳道+授技+文創”遞進方式并行開展,鍛煉學生的組織管理能力、隨機應變能力、口語表達能力,實現中西文化交融,增強學生文化自信。

通過主題文化理論講座,邀請書法專家現場指導教學,使同學們學習書法的基本知識,甲骨文的基本識字,學習書法專家的有益經驗,感悟傳統文化精神的魅力,提高個人書法水平。

通過社團書法技藝學習,邀請專家作為指導老師,有書法基礎的學生作為社團骨干,定期指導練習。利用主題文化競賽,如識字競賽、書法大賽等形式,以賽促訓,鞏周和提高傳統文化認知水平。

通過成果展演,如舉辦中外文化交流、非遺作品展等活動,在全校范圍內營造濃厚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氛圍。通過對優秀作品的加工裝飾,鼓勵學生寫出好的作品參加河南省群眾書法展,給學生提供更高一級的學習進步平臺。同時,樹立學生品牌意識,培育書院文化品牌,實現大學生傳統文化創新創業。

(二)工作開展方法與過程

(1)線上線下,大力宣傳。文化特色社團項目的前期宣傳,利用新媒體、展板、海報、班會等線上線下形式,大力宣傳。

(2)確立特色、定位規劃。明確項目特色,確定社團章程、工作室地點、團隊組建方案、以及項目學年規劃等籌備事項,聘請專業指導老師,按計劃開展工作。

(3)開展活動、擴大影響。按照項目實施計劃,通過理論學習、技藝傳授和成果展演,開展社團活動,并利用線上線下形式,營造宣傳氛圍。

(4)總結經驗、改進不足。根據社團活動開展情況,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總結經驗,制定改進計劃并落實。

(5)以賽促訓、創新創業。通過參加書法展、國內書法競賽、晉級省書協會員等形式,推進作品改革創新,幫助學生實踐創業。

(三)工作開展成效與經驗

1.主要成效、

(1)組織學生課余練習訓練,提升學生書法技藝水平。為方便學生日常練習,工作室設在書院內部,增加了同學們的學習熱情和練習次數,真正起到提升學生書法技藝水平的效果。

(2)作品技藝展演,展現學生文化風貌。為廣泛宣傳甲骨文書法,使更多學生了解書社,沉浸在書院的傳統文化氛圍中,通過非遺作品展、推普活動等作品展演及現場技藝教學,展現出學生文化風貌,提高了學生的組織協調、溝通應變能力。

(3)開展書法技藝交流活動,廣泛傳播書法文化精神。為開闊學生視野,將傳統文化發揚傳播,通過跟文學院聯合舉辦文化交流活動,留學生體驗甲骨文書法,使留學生進一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促進了中外文化的交融。

(4)鼓勵學生參加書法競賽,提高學生專業水平。為促使學生在書寫技藝上有進一步的提高,帶領同學們參觀書法展,鼓勵同學們參加各種書法競賽,其中趙紀慶同學的甲骨文作品入選河南省第28屆群眾書法展,極大鼓舞了社團其他成員,提高了學生的專業水平。

(5)進行社會實踐,實現文化基層傳播。為進一步鍛煉學生專業能力,鼓勵學生課余時間參與社會實踐,如:社團活動輻射周邊小學、初中和社區,普及甲骨文基本知識和基本書寫方法;社團成員擔任書法培訓班指導老師,勤工儉學的同時,實現文化基層傳播的效果。

2.主要經驗

(1)活動若辦,策劃先行。制定切實可行的策劃案,明確指導思想、主要內容、對象和要求、活動形式、活動步驟和安排、責任分工、突發事故的解決方法、經費預算等,以此確保各項活動有條不紊、逐步推進、順利開展。

(2)調動熱情,激發潛能。社團各項活動開展,以學生為中心,使學生參與其中,提高學生參與度,通過活動的舉辦、競賽的鼓勵、對個人的認可等形式,激發學生技藝潛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3)注重細節,鑄就完美。作品傳授中,注重細節,比如:文字布局,落款語言、字體、位置等?;顒又?,對于作品的展現形式、擺放位置、燈光設備等,全面考慮、精益求精,提高學生的文化審美和組織協調能力。

(4)團隊協作,共同進步。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社團學生在甲骨文、隸書、楷書、行書、小篆等書寫方面各有所長,在活動舉辦過程中,團結協作,師生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四、新形式思政教育凸顯出的價值

實踐證明,以社團為載體,將育人思想貫穿于社團建設的過程中,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化效果。

(1)遵循黨的思想路線,帶動黨團建設發展。將黨團建設與社團建設結合在一起,以活動促黨建,靠黨團做活動,既提高了學生的黨性修養,又加強了學生的思想政治建設。

(2)豐富第二課堂建設,凸顯書院建設優勢。書院的優勢就是可以將不同層次的同學集合在一起,互相交流學習,創建更多平臺,促進學生興趣交流,豐富學生業余生活,建設學生第二課堂,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能力。

(3)提高專業技能,樹立個人自信。讓沒有興趣專長的學生有一技之長,尤其是心理問題學生,轉移其注意力,培養其興趣愛好,讓其有事可干,重拾自信,重塑生活的希望,對緩解心理壓力有很好的作用。

(4)開闊學生視野,豐富交際渠道。通過和不同的機構合作,尤其是帶有國際化的合作,學生可以交到有共同興趣愛好的朋友,擴大交際圈,開闊自己的人生視野。

(5)培養自立能力,拓寬就業渠道。通過書法技藝的學習掌握,學生尤其是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可以通過校外培訓班教授書法技藝或出賣自己的書法作品,甚至是畢業后創辦培訓班,實現自我創業,減輕家庭經濟負擔。

綜上所述,書院制改革是實現全方位育人理念,培養學生綜合素質能力全面發展的重要舉措。而書院特色文化社團建設又會為學生提供學習交流的平臺,豐富學生業余生活,開闊學生眼界,同時還會促進黨團文化建設,幫助心理問題學生走出困境,促進學生自主創業,增加就業率。因此,以文化社團方式對學生進行管理,是有效進行思政教育的新形式。

參考文獻:

[1]胡業宇.書院制模式下大學生社團育人功能的優化策略[J].黑龍江教育.2019.7:12-14.

[2]張子健,李庚,謝廣府.以學生成長為導向的書院制建設探究[J].才智.2017.12.

[3]曾劍雄,宋 丹.書院制: 第二課堂教育管理的新興管理模式[J].教學研究.2018.41.

[4]武 旭.民辦院校書院制下中國傳統文化在大學生日常管理中的有效傳播途徑和積極作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9.33.

[5]徐偉悅.“雙一流”建設背景下高校書院制管理模式探究[J].大眾文藝.2018.225.

[6]劉海燕.現代大學書院制的發展路徑、現實困境及對策探討.教育探索.2018.1:56-60.

猜你喜歡
書院制社團建設心理干預
書院制學生管理模式初探
書院制學生管理模式初探
“書院制”模式下關于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若干思考
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高校綜合素質社團建設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進學生社團建設
中職計算機專業社團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
高職院校就業創業類社團建設與高職生就業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