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強高職助產專業生理學課程的優化與創新

2020-07-28 02:31歐陽云帆
科技資訊 2020年16期
關鍵詞:生理學課程

歐陽云帆

摘? 要:隨著我國高職教育事業發展的不斷深入,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不斷加快,各行各業對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越來越緊迫。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指出:中國未來發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靠人才,基礎在教育。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是提高國民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把教育擺在教育改革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中突出的位置,改革創新是教育發展的強大動力,是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核心內容及關鍵所在。因此,加強高職助產專業生理學課程優化與創新是當前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的熱點和重點,也是高職教師教育教學改革的主要任務。

關鍵詞:助產專業? 生理學? 課程? 優化與創新

中圖分類號:R-4;G71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06(a)-0157-02

課程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載體,是教育教學的核心,是保障和提高教育質量的關鍵。我們對高職助產專業生理學課程的優化與創新進行了如下4個方面的探究。

1? 課程設計的優化與創新

課程設計是教學計劃的重要部分,是學科科目、活動順序的基本要求,也是學校實施課程改革和實現人才培養目標教學的基本內容。在高職助產專業的生理學課程設計中,我們根據高職助產專業的職業目標、專業特點和用人單位的需求,科學地進行課程設計。首先確定課程目標、課程結構、課程內容和課程活動方式。突出專業課程的職業性、實踐性、科學性和實用性,形成“精講理論、加強實踐、強化技能、培養能力”的課程體系,重點加強學生三基礎(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和五能力(學習能力、應用能力、操作能力、合作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把教學內容的基礎性和學生的創新性有機結合起來,積極引導學生去探索和思考,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

2? 教育理念的優化與創新

高職助產專業教育理念是人才培養的核心,根據“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方案,對照高職助產專業的職業崗位和專業特點,我們構建了以“育人為根本、就業為導向、培養能力為核心、服務母嬰為宗旨“的現代高職助產教育教學理念,形成了“教、學、做”一體化的模式,樹立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導、能力培養為主線的教育觀念,強調學生在教育教學中的中心地位,突出學生的主體性,采取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和自學式等教學方法,營造學生獨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創新的良好環境,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和主動性,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使學生在寬松、愉快的環境中學到知識、掌握知識,幫助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知識技能、學會動手動腦、學會做人做事,把學生培養成具有良好現代服務理念、臨床助產和婦幼保健工作必需的專業知識與技能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3? 課程內容的優化與創新

在生理學教學過程中,我們以專業課程銜接為核心,以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為關鍵[2],進行課程內容的優化與創新,重點注視課程的科學性、系統性和實用性。(1)課程的科學性,就是遵循教育教學的基本規律和課程的特點,將教學活動建立在科學方法之上,堅持知識、素質和能力的協調發展,注重學生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的培養,注重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培養。(2)課程的系統性,就是要求在教學內容上要建立完整的知識結構,減少在教學內容上出現重復與交叉現象,加強對新知識的拓展和運用,提高課程知識的系統性、連貫性與整體性。知識結構在課程中應遵循由淺入深、由少到多、由簡到繁的原則,完成課程內容的整體重構。并積極引導學生廣泛涉獵其他學科,豐富學生的知識,拓寬學生的視野,在一定的具體條件下,以最少的時間和精力消耗,取得質量最優良的學習效果。(3)教學內容的實用性,就是突出知識應用為目標,以知識“必需、夠用”,為原則,講常用、實用、有用的知識,注重理論知識與能力培養有機結合,堅持教學改革服務于臨床需要,突出助產專業生理學知識的實用性,促使學生達到掌握知識、運用知識、更新知識的目的,努力提升學習效率,提升知識應用能力,提升創新能力。

4? 教學方法的優化與創新

在高職助產專業生理學教學過程中,我們堅持系統培養、多樣成才。(1)開展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主要以問題為核心,以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為主線,引導學生積極思維,為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增長、智力開發、創新意識,創設一個寬松的氛圍和環境,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獲取知識的能力。(2)堅持三主教學,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材為主源、采取啟發式、討論式、參與式的教學方法,讓課程精彩起來、課堂活躍起來、學生活潑起來,把知識由靜態變為動態,化難為易,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過程中,進行獨立思考、主動探索、自主選擇、自由表達[3],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處理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幫助學生掌握終生獲取知識的方法和技巧,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科學的思維方式,實現知識、能力、素質的協調發展。(3)發揮現代信息技術作用,積極探索和構建信息化環境下的教育教學新模式,使教學內容更具現實性和時代性,提高教學內容的科學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促進學生利用信息技術改進學習、發展思維、開展研究,在信息化環境中提升分析、綜合、比較、鑒別、創新和實踐能力。讓學生隨時能在信息化學習平臺上獲得資源、工具、方法和指導,建構認知、發展個性,促進形成學生自主探究、生動活潑的教與學的氛圍。(4)實施教學形式多樣化。讓學生利用提供的課件、錄像、網絡自學,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有選擇地學習和自我評價,增加學習的靈活性、針對性和開放性。開發實踐課程和活動課程,采取學院、社區相結合,理論、實踐相結合,校內、校外相結合的形式教學,使學生在鞏固理論知識同時,提高學生理論知識的運用和適應社會的能力,增強學生科學實驗、技能實訓和生產實習的成效。(5)形成課程評價立體化,把學生的自我評價、學生的互相評價及教師的評價結合起來,把理論與實踐成績結合起來,把卷面考試與平時成績結合起來,把筆試與口試成績結合起來,以便全面綜合評價學生的知識、技能、行為、態度和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獲取知識及人際交流的能力,以及更好地激勵學生樂觀向上、自主自立、努力成才。

參考文獻

[1] 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國發〔2019〕4號)[R].

[2] 教育部關于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教職成〔2015〕6號)[R].

[3] 田甜.構建新型課堂培養創新人才的研究[J].成才之路,2018(7):21.

猜你喜歡
生理學課程
立德樹人視域下生理學實驗課程思政的探究
構建“雙有繪本共讀課程”的實踐探索
《ERP原理與應用》課程混合式教學改革探索
課程思政在組織行為學課程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
博雅育英 繽紛課程
A—Level統計課程和AP統計課程的比較
醫學生理學教學的幾點體會
關于職教生理學教學方法的探討和應用
高校生理學教學中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研究
“以學生為主體”在中職護理專業《生理學》教學中的實施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