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課外閱讀對寫作的重要性

2020-07-28 02:31程曉燕
科技資訊 2020年16期
關鍵詞:寫作課外閱讀重要性

程曉燕

摘? 要:《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中明確提出:“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闭n外閱讀積累對小學生的寫作水平具有極其重要的提高和促進作用,通過鼓勵學生廣泛開展課外閱讀,有效進行字、詞、句和寫作素材的積累,通過讀寫結合、以讀促寫,使學生積累豐富的文字素材,全面提高文學素養,由量變到質變“厚積而薄發”才能寫出言之有物、條理清楚、情感豐富的好文章。

關鍵詞:課外閱讀? 寫作? 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G633.3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06(a)-0237-02

古文有曰:“言之無文、行而不遠”,意思是說在進行文章的寫作時,如果缺乏豐富的內容,就無法寫得深刻。在閱讀習作課上,老師即使通過多種手段給學生講解了好多的寫作方法和技巧,學生如果沒有字、詞、句和豐富素材以及相關知識的積累,這些招式與方法是無法得到有效運用的,是寫不出認識深刻、情感豐富、語言優美的好文章的。通常大家都認為一篇好的習作應該是“鳳頭豬肚豹尾”,但在寫作的過程中學生想要真正運用好這一招式,就必須要積累一些精美的詞藻、優美的句子來裝飾“風頭”,用豐富的寫作素材去填滿“豬肚”,同時還要用豐富的理論、嶄新的觀念去做“豹尾”。以上3點充分說明學生要想寫出一篇成功的習作,就要注重課堂內外閱讀過程的積累,把功夫下在課外。近年來,筆者一直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特別注重學生的課外閱讀積累工作,在作文教學中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此和各位同仁進行簡單的交流,希望通過學習交流,有效提高閱讀教學的成效,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

1? 寫作教學為何要重視課外閱讀積累

語文是一門基礎性的學科,它包含聽說讀寫各個方面。作文寫作是對語文知識進行綜合運用的高級形式,寫作是要在具備一定的語文積累和素材儲備的基礎上進行的,不能急功近利,求之心切,不能期望立竿見影。學生在進行寫作時,只能在個人頭腦中積累的語言文字和素材中進行廣泛的查找檢索,提取出此次寫作所需的內容進行結構搭建、進而成功轉化為書面材料。古人云“腹有詩書氣自華”,學生通過閱讀積累的字詞句等素材越多,語言文字運用的能力就越強,文字寫作的水平就越高,習作的質量也就越高。

2? 注重字詞句的積累,為寫作打好堅實的基礎

重視語言資料的積累,就是要注重引導學生把課堂學習和課外閱讀緊密地結合起來;就是要注重引導學生把課外閱讀和寫作練習有機地結合起來。要通過引導學生,要善于從教材內外學習字、詞、句、借鑒語言,通過大量的課外閱讀,可以積累擴大詞匯量,理解詞語內涵,掌握修辭手法及運用,同時強化字、詞、句、篇運用基本功的訓練,就能使學生在進行作文寫作時,做到用詞準確應景,語言通順精煉,人物描寫生動形象,修辭手法運用恰當,表情達意含蓄飽滿。

筆者所在的學校是一所普通的農村小學,由于城鄉差距和學生基礎知識水平的參差不齊,教育教學資源匱乏等原因,導致學生在字、詞、句等語言材料的積累方面存在很多薄弱環節,課外閱讀量的不足導致學生語言材料的積累不夠,使得學生在作文寫作時“無兵可用,無將可遣,無話可說”,搜腸刮肚半晌、仍是滴墨不染。學生的知識面狹窄,對字詞句的積累不重視,語文基礎不牢固,在寫出的作文中錯別字比比皆是,病句屢屢出現,詞語單調重復,意思表達不清,習作整體水平不高。

2.1 積極開展各類課外閱讀活動

針對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出現的種種不足,筆者通過開展“泛舟書?!遍喿x活動,引導學生加強對字、詞、句的積累。主要做法是:通過大量閱讀,豐富孩子們的知識積累,每學期伊始,筆者就和學生們一起制訂新學期的閱讀書單,列出值得孩子們大量閱讀的各種讀物書目。在低年級以小人書、漫畫書、歷史故事繪本等加注拼音的書籍為主;中年級以故事書、經典古詩詞、通俗易懂的文學作品為主;高年級以各種游記、名人傳記、勵志故事、青少年版名著為主。同時積極鼓勵孩子們通過購書、借書等途徑,大量閱讀人文歷史、科普地理、軍事科學等方面的書籍,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

2.2 建立課外閱讀保障制度

建好用好學校圖書室、班級圖書角,為學生大量閱讀、海量閱讀,搭建好基礎平臺。各班挑選兩名責任心強、管理能力突出的學生擔任圖書管理員,對圖書借閱情況做好記錄。鼓勵學生每天堅持讀書至少半小時以上,準備閱讀記錄本,摘錄自己認為精彩的字、詞、句。通過了解學生讀書情況,查看閱讀記錄單等方式,每周對學生的閱讀積累情況進行評比獎勵,從而有效激發學生內在的閱讀興趣,提高字、詞、句的積累效果,使寫作時不至于出現“書到用時方恨少”的尷尬。

3? 注重寫作素材的積累,為言之有物打好基礎

為了促進孩子們課外閱讀量的增加,筆者組織開展了“浸潤七彩童年”“我愛朗讀”等多彩閱讀活動,通過舉辦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多彩的讀書交流活動,在引導學生及早進入課外閱讀層面的基礎上,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著力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促進孩子們通過閱讀提高語言文字積累水平,為言之有物打好基礎。

朱熹說:“凡讀書須字字讀得響亮?!崩首x是學生積累寫作素材的有效途徑。筆者在課外閱讀活動中,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圍繞中心主題,選取經典篇目,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朗讀活動。例如:在低年級圍繞“互助、關愛、友善”的主題,用稚嫩的童聲,表達對同學、對老師的友善,表達對愛的理解,使孩子們感受到老師的關愛、同學的友愛,也學著去愛同學;中年級學生以“做真人、知感恩”為主題,采用集體朗讀、小組合作讀、個人朗讀等形式進行展示,一起體會親情、師恩和友情的彌足珍貴;高年級圍繞“成長路、勵志行”的主題,同學、老師和家長一起登臺,用朗讀表達著以智慧為帆、勤奮做槳,開始駛向那浩瀚知識海洋的信念。

學生只有積累起充沛的寫作素材,才能在寫作時使記敘文的人物形象豐滿,細節描寫生動;使議論文論點明確、論據充分、論證有力、引人深思,使文章的意境深遠,耐人尋味;使說明文說明方法多樣,修辭手法運用熟練,邏輯順序清晰,事理闡述明白,讓抽象復雜的事物變得通俗易懂,讓讀者信服。古語云“文如其人”,作文就是學生心靈的窗戶,作文能反映出學生各自的精神世界和個人的知識儲備,所以材料是否豐富,是檢驗文章優劣的重要依據,要想使“豬肚”中的材料豐富,就要引導學生平時注意拓寬閱讀視野,廣泛積累材料,通過背誦、勾畫、摘抄、批注、寫讀書筆記等方法,積累大量的生活材料和歷史材料(如名人名言、經典古詩詞),需要多讀一些名人傳記、一些歷史故事,因為名人名言名句、經典古詩詞,往往語言精練,寓意豐富,在寫作時進行應景的恰當引用,自然就會提高文章的文化底蘊,增加歷史的厚重感。

提高作文寫作水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我們引導學生不斷擴大閱讀視野,在閱讀時養成注重積累的好習慣,將功夫下在文外,才能做到“厚積而薄發”,才能寫出文質兼優的好作文,作文這棵大樹才會枝繁葉茂,結出豐碩的果實,否則寫作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2-19.

[2] 王張萍.語文閱讀教學探索[D].山東師范大學,2005.

[3] 陳鳳琴.試論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的重要性[J].考試周刊,2016(70):49.

猜你喜歡
寫作課外閱讀重要性
中學英語課外閱讀的課內支撐
淺談孕前優生健康檢查的重要性
論變更管理對項目效益的重要性
故事媽媽提升課外閱讀
基于提升“文化傳承與理解”素養的低年級課外閱讀教學指導
“三位一體”課外閱讀課程體系的實施策略
淺論小學寫作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策略
如何讓小學生寫作返璞歸真
高中英語閱讀與寫作有效結合
寫作教學策略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