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容積-粘度吞咽測試在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中的運用效果

2020-08-16 15:52錢璐梁翠華周蘭芳
健康大視野 2020年16期
關鍵詞:吞咽障礙腦卒中容積

錢璐 梁翠華 周蘭芳

【摘 要】目的:探討容積-粘度吞咽測試(V-VST)在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中的運用效果,提高患者進食的安全性。方法:將符合入組標準的200例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100例和實驗組100例,對照組采用洼田飲水試驗和常規進食訓練,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V-VST進行吞咽有效性和安全性測試,以測試結果為指引判斷撤離胃管的時機、并幫助能經口進食的患者選擇食物的稠度和一口容積量;評價兩組患者誤吸和吸人性肺炎的發生率、住院第7d的NRS2002營養評估得分。結果:實驗組誤吸發生率3.0%、吸入性肺炎發生率1.0%、住院7dNRS2002營養評估得分均低于對照組的誤吸發生率12.0%、吸入性肺炎發生率7.0%和NRS2002營養評估得分,兩組比較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實施容積-粘度吞咽測試,能為患者選擇合適的食物粘稠度和量提供客觀依據,降低患者誤吸和吸人性肺炎的發生率,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態,促進患者快速康復。

【關鍵詞】容積-粘度吞咽測試;腦卒中;吞咽障礙;效果

隨著全國人口老齡化加速,腦卒中、腫瘤等疾病發生率逐年上升[1],吞咽障礙及其并發癥問題日益凸顯。吞咽障礙是首位導致吸入性肺炎的危險因素[2-3], 誤吸后易導致吸入性肺炎,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延長患者住院治療時間,增加患者及社會經濟負擔。據報道[4-5],腦卒中患者吞咽障礙發生率相對較高,22%~65%腦卒中患者存在吞咽障礙,吞咽障礙影響食物的攝入,易引發營養不良,嚴重影響疾病的康復進程。因此,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吞咽障礙,對促進腦卒中患者的康復具有重要意義。國內專家對吞咽障礙的評估與治療也形成了共識,然而許多醫院對吞咽障礙的診斷和干預仍存在不足,護士對吞咽障礙重視程度普遍較低。為此,我們對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采用了容積-粘度吞咽測試,以指引患者選擇合適的食物,降低誤吸和吸入性肺炎的發生率,為護士選擇安全有效的吞咽功能評估工具提供借鑒。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18年1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間,收治入本院腦病科住院、診斷均符合2014 版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的腦卒中患者200例作為研究對象。200例患者中男性116例,女性84例,年齡52-73 歲,平均(63.59± 4.6)歲,發病至就醫時間3-10h,平均(7.9 ± 1.7)h。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100例和實驗組100例,兩組均在入院24 h內完成營養風險篩查 (NSR2002),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入院時NSR2002結果等基本資料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納入標準:①首次診斷腦卒中,患者可以坐起或借助背靠工具能坐直狀態;②洼田飲水篩選試驗>1 分;③入住腦病科≥7d;④無認知障礙和語言交流障礙患者;⑤自愿參與本次課題研究。排除標準:①合并心肺腎等重要臟器嚴重性疾病;②合并腫瘤或消化道疾病;③惡病質患者。

1.3 方法:對照組患者選擇常規護理,包括常規的吞咽功能評估洼田飲水試驗、指導飲食、咀嚼、咽部刺激、攝食選擇、發音訓練等操作。實驗組在此基礎上實施 V-VST,對患者進行糖漿稠度、液體 - 水以及布丁狀稠度的指標測試,包括吞咽有效性和安全性測試。測試從中等稠度至低等稠度再到高等稠度,容量從5ml至10ml再到20ml,當患者液體黏度某個容積部分存在吞咽安全問題,直接進入到較安全的布丁黏度,測試應全程使用脈搏血氧計測飽和度水平,以便靜息性誤吸的檢出。以V-VST 測試結果為指引判斷撤離胃管的時機、并幫助能經口進食的患者選擇食物的稠度和一口容積量。

1.4 評價指標 :(1)誤吸發生率。(2)吸人性肺炎發生率,吸入性肺炎診斷的依據:患者有誤吸病史,胸部影像學查顯示肺部出現新浸潤性陰影或進展性炎癥介質陰影,同時伴有以下表現2條及以上者:①患者伴有發熱癥狀,體溫在38℃以上;②痰液明顯增多或咳膿痰;③肺部出現新濕噦音;④外周血白細胞計數或中性粒細胞升高。(3)在患者住院第7d對患者進行營養評估,采用 NRS2002 營養評估量表,從營養受損、疾病營養需求、年齡三個維度進行評估,營養受損從體質量指數(BMI) / 血清白蛋白( sALB)、體重變化、飲食攝入三個方面進行,BMI <18.5kg/m2 , sALB<30g/L計3分;疾病營養需求包括正常營養需求量和疾病營養需求量,重度營養需求計3分;年齡70歲及以上加1分,NRS 總分≥3 分為存在營養不良風險。

1.5 采用SPSS 17.0 軟件包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科以例、百分數表示,組間采用檢驗,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檢驗顯著性水平設在0.05,P<0.05為差異有顯著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發生誤吸和吸入性肺炎的情況見表1.

2.2 在兩組患者住院第1d和住院第7d的NRS2002營養評估結果見表2。

3 討論

3.1 吞咽障礙評估工具 在臨床上,可提供選擇的吞咽障礙評估工具各有利弊。例如,洼田飲水試驗是目前臨床上最常用的吞咽功能評估工具,該工具存在的缺陷是未能進一步進行臨床評估,試驗不通過即禁食、補液或留置胃管,不能針對性指導患者采取經口進食還是鼻飼喂養。而且,由護士主導可在床邊使用的吞咽障礙程度的評估工具也相對較少。例如視頻透視吞咽功能檢查 (VFSS)、纖維鼻咽鏡吞咽功能檢查(FEES)、頦下高頻超聲波(SUS)是通過影像、內鏡、超聲的方法完成,必須依賴于專門的儀器設備和專業人員,開展具有局限性,便利性較低。Gugging 吞咽功能評估量表(GUSS) 是一款新型的床旁工具,但該量表易受患者主觀因素影響,無法評估患者一口進食量。V-VST測試是由護士主導,在患者床邊就能實施的評估工具,能夠檢測出患者口腔期和咽喉期有效性相關的功能障礙、是否能將食團保持在口中、口腔和咽部是否存在殘留物和殘留物的量、是否能在單次吞咽動作中吞下食團,以檢測患者口腔期和咽喉期吞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幫助患者選擇安全合適的食團容積和稠度,進行攝食訓練,促進吞咽功能快速恢復。本項研究結果顯示,住院第7d實驗組患者的NRS2002得分(3.16±0.88),低于對照組NRS2002得分(4.90±1.6),兩組比較t=9.52,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2 V-VST測試 V-VST測試體積粘度篩查是通過對患者糖漿稠度、液體 - 水 以及布丁狀稠度的指標進行測試,包括安全性受損指標與有效性受損指標的測定,從而明確患者的對吞咽液 體費力、吞咽藥丸費力、吞咽痛疼、吞咽享受快感或者吞咽時喉嚨刺激性疼痛等情況的調查和掌握,選擇針對性的護理措施,降低因食物稠度和量選擇錯誤導致誤吸的發生,改善吞咽功能,達到盡早撤離胃管的目的 。本項研究中實驗組誤吸發生率3.0%,低于對照組12.0%,兩組比較=5.84,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發生吸入性肺炎有7例(7.0%)高于對照組(1.0%),兩組比較=4.56,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V-VST測試具有安全可靠、操作簡單、所需材料少、經濟、可行性高的優點,可推廣應用于老年患者、心血管患者等高危吞咽障礙人群,讓更多的患者獲益。

參考文獻

楊文爽,郭聲敏,鄭思琳.腦卒中患者吞咽障礙評估工具研究進展[J].護士進修雜志,2017,32(2):124—127.

鄺景云,彭偉英,李美瓊等.吞咽障礙篩查對降低急性腦卒中患者吸入性肺炎的作用[J]. 護理學雜志,2011,26(9):25-27.

柳小卉.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營養風險篩查與評估[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2,18(2):219—220.

宋福聰,呂洲,張璇等.VitalStim 吞咽治療儀治療急性腦梗死后不同階段吞咽障礙的療效〔[J]. 臨床神經病學雜志,2014;27(3): 222-4.

王剛,黃葵.腦卒中吞咽障礙康復治療進展[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6,22(2):160-163.

猜你喜歡
吞咽障礙腦卒中容積
怎樣求醬油瓶的容積
巧求容積
持續負壓吸引防止老年人吸入性肺炎臨床研究
早期護理介入在腦卒中患者構音障礙訓練中的作用
早期康復護理在腦卒中偏癱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效果
腦卒中合并腦栓塞癥的預防及護理觀察
良肢位擺放結合中藥熏敷降低腦卒中患者肌張力的療效觀察
截斷的自適應容積粒子濾波器
不同容積成像技術MR增強掃描對檢出腦轉移瘤的價值比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