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脛骨平臺骨折診斷中三維CT重建影像技術的應用

2020-08-31 14:01王旭
介入醫學雜志(英文) 2020年4期
關鍵詞:脛骨平臺骨折螺旋CT

王旭

摘要:目的:探究在對脛骨平臺骨折患者進行診斷時,選擇三維ct重建影像技術的效果,分析其臨床可用價值。方法:將2017年9月至2019年10月作為研究時段,將該時段內我院中錄入的脛骨平臺骨折患者41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進行三維CT重建影像診斷和X線攝影技術診斷,對兩種診斷方式的準確度進行分析,同時記錄兩種檢查方式的檢查醫學指標,探究組間差異。結果:在本次實驗結果中,CT診斷中41例脛骨平臺骨折患者的總檢出率為38(92.68%),其中誤診率為0,出現3例漏診狀況,其診斷準確度高于X線片診斷的29(70.73%),數據差異顯著(P<0.05)。而在檢查結果中顯示,X線檢查方式的檢查時間、檢查費用均低于CT檢查,組間差異顯著(P<0.05)。結論:在對脛骨平臺骨折患者進行治療時,將多層螺旋CT應用于患者的診斷中,而x線檢查的經濟學價值較好,并且這種檢查方式也基本能夠達到70%的診斷準確率,所以臨床醫師在進行診斷時,可以根據患者的需求進行合理的診斷方案調整,值得推廣。

關鍵詞:螺旋CT;X線診斷;診斷方案;脛骨平臺骨折;影像學診斷

脛骨平臺骨折在目前臨床上屬于一種較為常見的骨折類型,由于人體的膝關節脛骨平臺結構較為復雜,如果在發生骨折后不能對其進行有效的治療,就很容易導致患者的骨折出現持續惡化,進而引發患者出現肢體損傷或者骨骼功能異常的情況,對于患者的愈后恢復來說會造成極大的影響[1]。而在對患者進行診斷時,將現代化的影像學診斷方案應用于其中,能夠有助于醫務人員了解患者的骨骼狀況,并明確患者的病情發展,這樣能夠有助于提升患者的診斷準確度[2]。本次研究將41例脛骨平臺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開展實驗,所有患者接受x線以及ct三維重建檢查方案進行病情診斷,對兩組患者的診斷準確率進行對比,將結果總結如下。

1一般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2017年9月至2019年10月作為研究時段,將該時段內我院中錄入的脛骨平臺骨折患者41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進行三維CT重建影像診斷和X線攝影技術診斷。研究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20例,年齡介于33-61歲之間,平均年齡(45.1±6.2)歲。所有患者在入院時均有不同程度的膝關節疼痛表現。

患者基本資料由我院統計學人員進行資料分析錄入Excel表格,完成資料統計后,由數據統計人員進行資料分析,確認患者基本資料可進行對比,差異不顯著(P>0.05)。本次實驗提交醫學倫理委員會,經審核后審批通過。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x線對患者病情進行診斷。

CT:使用西門子螺旋CT掃描機,將掃描參數調整在220-300mAs之間,130-140kv,層厚和層間距設置在1mm左右,首先讓患者保持平躺,對患者的膝蓋部位進行連續掃描。在獲得患者的影像學診斷結果后,采用三維重建工作站對最終獲得的影像資料進行重建。對患者的圖像由經驗豐富的醫師進行分析,醫師設置兩名,在兩名醫師獲得同一結果后,將結果進行記錄。

X線:選擇西門子FX.DR機對患者進行x線檢查,受檢者需保持平臥位,醫務人員對患者的膝蓋進行x線掃查。

1.3 評價標準

記錄所有患者的診斷準確例數后,計算診斷準確率。

1.4 統計學方法

實驗數據由SPSS21.00 for windows進行統計學分析,各項統計學數據處理操作由專業數據統計人員進行,T、X2值分別檢驗計量、計數數據,確認結果P<0.05則視為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種診斷方式的診斷準確率對比

在本次實驗結果中,CT診斷中41例脛骨平臺骨折患者的總檢出率為38(92.68%),其中誤診率為0,出現3例漏診狀況,其診斷準確度高于X線片診斷的29(70.73%),數據差異顯著(P<0.05)。

2.2 兩種診斷方式的醫學臨床指標對比

而在檢查結果中顯示,X線檢查方式的檢查時間、檢查費用均低于CT檢查,組間差異顯著(P<0.05)。

3討論

膝關節是人體最為主要的負重關節,這種關節的組織結構較為復雜,而膝關節脛骨平臺一旦發生骨折[3],對患者造成的創傷也較大,這種病癥在臨床上治療難度較高,現在臨床研究人員認為需要根據患者的骨折程度制定針對性的手術方案,這樣才能有助于恢復患者的膝關節功能。想要達到這樣的治療效果,就需要選擇一種準確有效的方式,對患者的影像學結果進行明確,對于患者的病理分析來說極為重要。

而在對患者進行病情診斷時,醫務人員需要有機的結合患者臨床表現,做好圖像分析,做好患者的掃描部位定位,仔細分析患者的影像學圖像,也可以適當的對CT機的傾斜角度進行調整,最大限度的保證CT圖像質量。醫務人員需要不斷強化自身的知識專業水平,根據患者的病程、病理表現以及個體狀況合理選擇診斷方式,必要時可以選擇多種影像學聯合診斷的方式,明確患者的病情[4]。

采用傳統的x線檢查,對于脛骨平臺骨折的影像清晰度來說較差,并且這種檢查方式屬于一種平面檢查,無法多角度,且多層面的對患者的骨折部位進行觀察,尤其是對于部分細小部位的骨折和重疊部位的骨折,無法為醫務人員提供更為準確的信息,這就有可能導致誤診或者漏診的情況[5]。

而在ct重建影像學檢查中[6],可以通過多角度軸位旋轉的方式來幫助醫務人員,明確骨折的程度以及塌陷狀況,對于患者的病情診斷來說有積極意義。除此之外,ct重建影像學檢查可以將其與現代化的VR影像技術進行結合,通過先進的影像學技術配合應用,能夠大大提升醫務人員對患者疾病的了解度,也能夠有助于醫務人員開展后續的治療方案,具有較高的臨床可用價值。

綜上所述,在對脛骨平臺骨折患者進行治療時,將多層螺旋CT應用于患者的診斷中,而x線檢查的經濟學價值較好,并且這種檢查方式也基本能夠達到70%的診斷準確率,所以臨床醫師在進行診斷時,可以根據患者的需求進行合理的診斷方案調整,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錢重陽.膝關節鏡引導微創復位內固定術對脛骨平臺骨折患者術后骨折愈合時間及關節功能恢復的影響[J].醫學理論與實踐,2020,33(13):2148-2150.

[2]杜振華.家庭陪護培訓對脛骨平臺骨折患者術后康復鍛煉依從性及關節功能的影響[J].天津護理,2020,28(03):334-337.

[3]李慧斌,朱華勇,章銀兵.隱匿性脛骨平臺骨折經CT、MRI的診斷價值研究與對比[J].浙江創傷外科,2020,25(03):494-495.

[4]陳冠華,林青.復雜脛骨平臺骨折的手術治療原則及療效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20,14(12):80-82.

[5]王芒,關江.關節鏡微創技術輔助下切開復位內固定術治療脛骨平臺骨折的臨床效果[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20,5(18):66-68.

[6]趙希海,靖立新,孫鋼.多層螺旋CT及三維重建影像在骨折診斷分型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20,12(17):115-116.

猜你喜歡
脛骨平臺骨折螺旋CT
螺旋CT的多平面重建技術在腦垂體瘤中的應用探究
不同方法治療脛骨平臺骨折的臨床觀察
螺旋CT對結節性甲狀腺腫的診斷作用探討
腎損傷嚴重程度的螺旋CT診斷分級方法及其臨床指導意義
可吸收螺釘治療34例老年脛骨平臺骨折并發骨質疏松的效果及其對疼痛和并發癥的影響
內固定與外固定支架治療復雜性脛骨平臺骨折效果比較
關節鏡輔助復位與傳統手術治療脛骨平臺骨折對比觀察
螺旋CT與核磁共振在肝臟囊性占位診斷中的應用比較
闌尾糞石征象對兒童急性闌尾炎的診斷價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