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現代農業發展路徑探析

2020-09-02 06:57劉雙佳駱俊琳
農業與技術 2020年15期
關鍵詞:有效結合現代農業互聯網

劉雙佳 駱俊琳

摘要:互聯網技術與農業的有效結合,為我國農業發展帶來了新的歷史機遇。在未來,發展“互聯網+現代農業”,有利于推動我國農業又好又快發展。本文通過分析發展“互聯網+現代農業”具有的意義和當前存在的問題,據此提出提高民眾參與積極性,培育“互聯網+”農業人才、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構建電商平臺改造農業產業鏈、加大金融對“互聯網+現代農業”發展的支持力度的建議。

關鍵詞:“互聯網+”;現代農業;有效結合

中圖分類號:[S-9]文獻標識碼:ADOI:10.19754/j.nyyjs.20200815063

收稿日期:2020-07-06

作者簡介:劉雙佳(1995-),男,碩士在讀。研究方向:農業管理;駱俊琳,女,碩士,助教。研究方向:經濟管理。

1發展“互聯網+現代農業”的意義

1.1有利于改變傳統農業的流通方式

在傳統的農產品流通過程中,由于信息具有滯后性,供需雙方掌握的信息不一致,會造成供需雙方的經濟損失。同時,由于流通環節過多,增加了運輸和儲存等成本。運用“互聯網+現代農業”的網絡營銷方式,能有效降低生產者和消費者的時間成本,使農產品的銷售空間全方位擴大,有利于緩解傳統農產品流通過程中對時間和空間的依賴程度,降低供需雙方的交易成本。

1.2有利于促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發展

隨著我國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出現了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的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大信息技術對農業的投入,將有利于我國農業生產向規?;?、集體化方向快速發展。

1.3有利于能夠激發群眾創業、創新的熱情

“互聯網+現代農業”能夠為我國農業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轉變發展方式,加快創新周期。我國農業快速發展,離不開人們群眾創造力的發揮。這種“互聯網+”的新型發展方式,使人們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激發人們的創新精神。利用農業經營主體與國家科研人員的有效溝通,搭建群眾創業創新平臺,推動農業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1.4有利于提高農業信息化水平

“互聯網+現代農業”的潛力無限,能夠降低農產品流通過程中供需雙方的交易成本,也有利于農業生產向規?;?、集體化方向發展;利用互聯網、移動互聯、云計算、大數據和物聯網等技術,能夠為農村土地確權、農村資本流動、農業技術推廣和鄉村治理等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務。

2當前“互聯網+現代農業”所面臨的困難和問題隨著“互聯網+現代農業”的不斷發展,互聯網技術與農村經濟社會的方方面面正在不斷融合,有利于加快農業結構轉型、增加農村居民的收入、增強農村社會治理能力、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以及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等。一種新的現象不斷催生,農村居民的生產積極性在不斷提升,逐漸形成了農村居民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局面。雖然發展事態良好,但在實際情況看來農業依舊是一個弱勢產業,受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落后、基礎設施薄弱、農民受教育程度低下以及掌握的生產技術也較為低級等客觀因素的影響,現階段發展“互聯網+現代農業”還存在諸多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2.1區域發展不平衡

由于我國存在二元經濟結構,城鄉之間各方面的差距比較明顯,存在著較為明顯的數字鴻溝。有些落后地區認為發展“互聯網+農業”就是發展之前的電子商務,完全沒有弄清“互聯網+現代農業”的內涵和內容,極不利于“互聯網+現代農業”的發展。并且有的市場主體并沒有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發展策略,而是照搬照抄其它成功地區的經驗和方法,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換來的卻是效果的不明顯。目前,我國“互聯網+現代農業”還處于初級階段,在未來發展路上充滿了機遇與挑戰。

2.2基礎設施不夠完善

社會資本作為農業投資中的重要部分,社會資本投資的積極性將影響農業產業的發展。農業項目收益低、風險較大影響了社會資本的進入。目前,雖然農戶家中已實現寬帶普及,但在一些家庭農場、養殖場、牧場還沒有實現全方位的覆蓋,部分家庭農場主、養殖場主和牧場主無法及時獲取準確信息,不利于農業生產的展開。特別是在邊遠貧困地區,互聯網和農產品加工運輸等基礎設施落后,不能保質保量地向外運輸農產品,導致這些地方的特色農產品無法順利銷售,影響了當地“互聯網+現代農業”的發展。

2.3缺少互聯網人才

人才是發展“互聯網+現代農業”的重要力量。由于既懂技術又懂農業的綜合型人才的匱乏,影響了農業產業融合快速發展。另外,農民受教育程度低,學習能力較差,對互聯網技術認知不足,不能很好地將互聯網技術結合到生產銷售中去,導致很多農民面對一些生產設備時手足無措,無法操作,面對收獲后農產品無法銷售的尷尬局面以及無法及時獲取有關農業農村的相關消息。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低,相對于城市來說收入低,生活環境以及交通設施也不盡人意,導致農村地區更難吸引和留住人才。

2.4金融支持力度不足

金融對經濟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盎ヂ摼W+現代農業”想要得到快速發展,除了需要人才、技術、資金以及基礎設施等支持外,還離不開金融的支持。但目前農村地區的金融服務仍與現階段的經濟發展不匹配,農村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對農業發展的金融支持力度有限,影響了“互聯網+現代農業”的快速發展。由于金融機構對農業發展的重視不足,導致農業發展沒有足夠的資金,影響了“互聯網+現代農業”的快速發展。特別是在信息共享、軟件程序的開發、基礎設施建設以及電商平臺構建上缺少資金支持,農業現代化的發展進程受到阻礙,制約了“互聯網+現代農業”的發展。

3發展“互聯網+現代農業”的可行舉措

從當前情況來看,“互聯網+現代農業”的作用還沒有很好地體現出來。國家一定要加大重視力度,大力推進“互聯網+”與農業的融合速度,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選擇符合“互聯網+農業”的發展道路,促進我國“互聯網+農業”又好又快發展。

3.1提高民眾參與積極性,培育“互聯網+農業”人才有了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互聯網+現代農業”才能快速發展。農業組織在我國農業發展的過程中一直都發揮著重要作用,同樣農業組織對發展“互聯網+現代農業”也會有重要幫助。要充分發揮村干部、返鄉創業人員以及種、養殖大戶的作用,帶頭發展電子商務,讓農民看到收益,認識到“互聯網+農業”能使其致富,這樣才能提高農民參與的積極性。而要想提高民眾的積極性就要做好有關“互聯網+農業”知識的培訓工作。當地政府應與當地高?;蛘吲嘤枡C構合作,并制定一系列優惠政策,鼓勵農民參加“互聯網+現代農業”的培訓,讓其真正了解并掌握互聯網技術,這也是發展新型職業農民的需要,為發展“互聯網+現代農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3.2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當今世界,數字經濟作為一種新的經濟形態,發展數字經濟對傳統經濟的轉型升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過去一個地區想要致富,首先考慮的就是修路;而現在一個地區想要致富,考慮的是通網。要發展“互聯網+現代農業”,就是要大力推動農村網絡基礎設施建設,保障農村信息高速公路的有效暢通,讓家庭農場主、養殖場主和牧場主及時有效地獲取準確信息,保障其農業生產經營活動有效運行。

3.3構建電商平臺改造農業產業鏈

通過構建電商平臺來發展“互聯網+現代農業”是一個可行舉措。電商平臺的作用不僅是在農產品的銷售上面,最根本的是對農業產業鏈的改造上。目前,我國“互聯網+現代農業”的產業鏈還處于雛形階段,較多的線上企業與線下企業試圖利用物聯網、大數據以及云計算等新技術對農業的傳統環節進行改造,將農業生產、供應、銷售等有機結合起來,形成全新的“互聯網+現代農業”產業鏈。當前,現代化的農業產業鏈模式還處于探索階段,政府應制定相應的政策來促進互聯網與農業的融合發展。

3.4加大金融對“互聯網+現代農業”發展的支持力度借助金融發展“互聯網+現代農業”是一條有效的舉措,同時也是必然的趨勢。資金困難得以解決,發展“互聯網+現代農業”所面對的困難也就解決了一半。因此政府要大力倡導農村地區金融機構進行深化改革,引導農村銀行、商業保險公司等積極開展商業貸款、保險等金融服務,解決農業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搭建農產品交易平臺和投融資平臺,解決發展“互聯網+現代農業”面臨的資金問題。政府在稅收、金融等方面應給予更多的優惠政策,為“互聯網+現代農業”的發展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使社會資本向“互聯網+現代農業”方面涌進。

參考文獻

[1] 劉穎會.“互聯網+農業”經濟模式及建議[J].農家參謀,2020(12):6.

[2]賈芳芳,薛立剛.“互聯網+”背景下振興鄉村經濟的新路徑探討[J].中國農業會計,2020(04):58-60.

[3]李芮寧.“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問題研究[J].湖北農機化,2020(06):24-25.

(責任編輯周康)

猜你喜歡
有效結合現代農業互聯網
“用好現代農業科技,多種糧、種好糧”
現代農業離不開化肥
砥礪奮進 打造現代農業強市
現代農業
探討小學班主任管理與語文教學的有效結合
信息技術與高中英語教學的有效結合
從“數據新聞”看當前互聯網新聞信息傳播生態
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的實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