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學教學中幾何直觀應用探研

2020-09-02 06:22劉玲
成才之路 2020年8期
關鍵詞:具體化幾何直觀形象化

劉玲

摘 要:小學生的思維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對抽象知識的理解和接受能力還比較弱。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可巧妙借助幾何直觀,使抽象的問題形象化、具體化,從而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為學生終身學習奠定堅實基礎。文章結合教學實踐,對數學教學中幾何直觀應用進行探研。

關鍵詞:小學數學;幾何直觀;形象化;具體化;教學效率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0)08-0112-02

幾何直觀主要是指利用圖形描述和分析問題。借助幾何直觀可以把復雜的數學問題變得簡明、形象、具體,有助于探索解決問題的思路,預測結果。幾何直觀可以幫助學生直觀地理解數學,在整個數學學習過程中都發揮著重要作用。這是新課程標準中對十大核心理念之一——幾何直觀的闡述。當前,幾何直觀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正引起越來越廣泛的關注。筆者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深刻體會到幾何直觀的重要意義,積累了一些培養學生幾何直觀能力的經驗。

一、幾何直觀在教學活動中的重要意義

新課程標準提出,要重視直觀,處理好直觀與抽象的關系。直觀是抽象思維的信息源,通過實物圖形或幾何圖形來描述和分析問題,可以把諸多抽象的概念、公式、數量關系等與直觀圖形相結合,使之以直觀的形式呈現出來,然后“按圖索驥”,解決問題。

1.利用幾何直觀,理解概念、公式

在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正處于逐漸發展時期,對于概念、公式等抽象問題的理解存在一定難度。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把這些概念、公式的推導過程以圖形的形式呈現出來,就會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例如,在教學“分子是1,分母不同的分數比較大小”時,只靠教師的講解,學生不容易完全理解。為此,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畫出兩個同樣的圓,一個平均分成3份,用紅色陰影表示其中1份,另一個平均分成4份,用藍色陰影表示其中1份。這種形象的呈現,讓學生很快就會得出結論:分子都是1的分數,分母大的反而小。再如,在教學“圓的面積公式”時,教師可通過教具或課件演示公式的推導過程,這樣學生會十分直觀地觀察到圓的半徑、周長與拼出的長方形的長和寬的關系,并通過轉化得出圓的面積公式:S=πr2。將抽象的概念、公式進行直觀的呈現,有利于學生的理解和記憶。

2.利用幾何直觀,幫助學生理解題意

華羅庚說過,數無形不直觀,形無數難入微。小學階段經常會用到數形結合的方法,它是幾何直觀教學方法的重要形式,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及時向學生進行滲透。其實質就是將抽象的數學語言和直觀的圖形結合起來,用直觀的語言描述數量關系,發現題目中的隱性條件,探索解題思路,預測結果。數形結合的方法在小學應用題教學中使用極為廣泛。如低年級的倍數問題,中年級的行程問題,高年級的分數、百分數應用題等。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借用幾何圖形和線段圖,能清晰地把題目中的數量關系表示出來,讓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已知條件和未知條件的關系,有利于突破教學難點。例如:筑路隊修一條公路,已經修了300米,是未修的5/6,這條公路長多少米?

從上面的例子不難看出,用線段圖把題中的數量表示出來,學生能清楚地看出已知條件之間、已知條件與未知條件之間的關系,以此確定解題方向,拓展解題思路,發現解題方法??梢哉f,線段圖是一把開啟學生數學思維之門的鑰匙。

3.利用幾何直觀,提升學生實踐能力

在教與學的活動中,注重學生動手實踐是新課程標準所倡導的教育理念。從某種意義上講,培養學生幾何直觀能力與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相輔相成,互相促進,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還可以讓學生掌握解決問題的最佳手段和途經,提高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教學“圓柱表面積”這一知識內容時,教師可設計一節數學活動課,讓學生自帶所熟悉的圓柱形物體做成的學具,分組進行合作探究。學生通過把學具剪開、展開等一系列操作,使圓柱的表面轉化成一個長方形和兩個完全一樣的圓,不但很快就得出了結論,而且理解得特別透徹,印象也特別深刻。在學習圖形與幾何這部分知識時,直觀演示與操作實踐,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促進學生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共同發展。

從上面的教學案例可以看出,幾何直觀既是解決數學問題的手段,也是一種重要的數學思想。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用幾何直觀,能為學生學習搭建“腳手架”,利于學生理解知識、掌握技能、感悟思想、積累經驗,對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具有重要意義。

二、幾何直觀在教學中的應用

1.培養學生幾何直觀能力

培養學生直觀能力,其實也是一種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的培養,要從培養學生學習興趣開始,循循善誘。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通過各種手段引導學生畫圖,小學低段和高段要有所區別。要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要讓學生從中體會到畫圖對尋求解決問題思路的重要性。久而久之,學生在面對題目的時候,首先就會想到畫圖,最終會形成運用圖形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習慣。

2.培養學生畫圖技能

在小學低年級,學生畫圖可以從簡單具體的實物畫起,再逐漸用圓、長方形、正方形等一些幾何圖形代替;在中高年級,學生可以畫線段圖,這要比畫實物圖和幾何圖形操作簡單,且同樣可以清楚地表示出數量關系。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循序漸進地訓練學生掌握畫線段圖的技能,培養學生準確、規范畫圖的習慣,一定要避免因為線段圖畫得不準確而導致解題思路出現錯誤的現象。精準的線段圖,不僅能幫助學生探索解題思路,還可以預測出結果。

3.重視直觀教具的利用

小學生年齡偏小,認知規律更加偏于感性,容易接受直觀學具。例如,在三年級“面積”這一知識內容學習中,有比較兩個圖形面積大小一類的題目,教師可讓學生利用硬幣或橡皮等小物件進行測量,哪個圖形包含的小物件多,哪個圖形的面積就大。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不但積累了利用小物件量圖形面積的經驗,還為后續的學習打下了基礎。在這一學段的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多選擇圖片、實物、模型,并有效利用教材中的“折一折”“拼一拼”“量一量”“畫一畫”等教學資源,為學生創造更多動手實踐的機會,培養學生幾何直觀能力,促進學生知識的內化。

4.合理應用信息技術

信息技術的應用對數學教學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尤其是在幾何圖形方面。信息技術可以展示豐富多彩的圖形世界,直觀表現圖形的變化,給學生以視覺沖擊,實現傳統教學手段難以達到或無法達到的效果。因此,教師應熟練掌握信息技術,提高自己的課件制作技能,制作出高水平、實用的教學課件。值得注意的是,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教師對信息技術的使用要合理、恰當,不能用計算機模擬代替學生的動手操作,不能用計算機模擬代替學生應有的思考。

總之,幾何直觀的培養與應用應貫穿于小學數學學習的全過程,教師要充分認識其價值和意義,發揮主導作用,并在教學實踐活動中積極探索、合理應用,發展學生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提高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為學生終身學習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嚴玉秋.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幾何直觀能力[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3(04).

[2]馬海燕.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幾何直觀能力[J].青海教育,2018(07).

[3]丑治凱.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幾何直觀能力的培養[J].甘肅教育,2019(22).

[4]康居祥.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直觀想象的策略[J].數學教學通訊,2019(31).

猜你喜歡
具體化幾何直觀形象化
數形特征顯本質 直觀形象化難點
淺談幾何直觀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關于高中數學學科案例教學法的探討
英伽登的“具體化”理論研究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象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